乱拳打死老师傅
据说每个人十几岁的时候都写过诗或者小说,长大以后重读,会不会脸红就看当事人自己脸皮的厚度了。
这种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产生的作品,常常带有一些有趣的特色:或者用力过猛,目标过于宏大,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事情、所有思考过的问题都写进去,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者文饰过重,尽求工巧绮丽之能事,恨不能把所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的文风都囊括在内,俨然新一代文豪从此升起;更有甚者,奇技淫巧,旁征博引,步步迷宫,处处彩蛋,乃至套接多媒体等等。。。。
以上是我第一次听 Gavriel Lipkind 版大无的时候,产生的奇怪联想。
先说句题外话,这个版本的包装设计明显花了心思,设计思路所指向的对象,与其说是CD盒,倒不如说更像是手机或者剃须刀之类的小电器。
不看小册子,直接靠听,Gavriel Lipkind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想法多,手法异,章法奇,很多段落听上去貌似完全脱离原始文本,装饰音飘出来的时候更是让我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CD1 中的第一第二组曲,就这样在接二连三的惊奇中听完了;CD2 中第三第四组曲,效果很好,一来是他收敛了不少,二来可能是听着听着就习惯了。。。。尤其是第三组曲,非常舒服;CD3 中的第五第六组曲,他拉着拉着,突然就忽忽悠悠地腾云驾雾了。。。。
乐评人很喜欢用的两句套话是:“仿佛是在聆听一部全新的作品”,或者“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我这人心理阴暗,总觉得这两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你丫根本就是直接把原作改了吧!”---- 听这套大无,每隔一会儿我就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在“巴赫”“大无”“大提琴”后面再加一个今年才开始用的新标签:“改编作品”。
虽然说了很多抱怨的话,但是总体上我还是喜欢这个版本的,听了三遍,给了四颗星。在我听过的唱片里面,颇有那么几套虽然听了觉得不合心意,但是还是想要不断重听、并且诚意推荐的东西,这套录音就是其中一个。象其它几套类似的唱片一样,它或者向听者指出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经验的、另辟蹊径的可能,或者通过对我们固执地认定是不可撼动的经典作品的“篡改”、“冒犯”,让我们重新思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缘由到底何在。
尽管我自己更喜欢那些不刻意“用力”的演奏 ---- 或者不如说 ---- 那些花了很多功夫琢磨、然后又花了更大的功夫把琢磨的痕迹消除干净,使得被演奏的作品显现出一种浑然天成、毫无匠气的状态的、强大得近似于 raw power 的演奏,但是每当我听到一种新的声音、新的努力、新的挣扎,我都会屏气凝神,认真对待。
因为巴赫的音乐,几乎是一种 elemental art,其艺术魅力来自于最“底层”的、结构性的美感体验,所以无论在演绎功力、演绎形式上出现多么夸张的形变甚至损伤(比如以手机彩铃的表象出现),听者依然可以近乎本能地觉察到存在于作品本身内部的、不可毁灭的美。
也许,我们甚至可以说,有时候一块残损的宝石,反而更有可能会向我们显露出其内部由于一直被 taken for granted 而遭到忽视的、完美无瑕的晶体结构 ---- 无论是人为的精心打磨还是恶意损害都无法使之增减的、神一样的本体性存在。
==================== 剧透的分割线 ====================
然后我看了小册子。
Gavriel Lipkind 说: Yes, I do change the text.
这一部分全文如下,读者可以自行评判:
I often find evidence of a tremendous fear involv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ch's music. This fear brings with it irrational, over-simplified views and the need to censor musical "degrees of freedom". Particularly paralyzing is the overreaction to any alter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This moral veto carries an almost religious character and eventually threatens to reduce the classical art of interpretation to a mere technique.
"Fear of the text could be well replaced by love to the message it carries."
Yes, I do change the text. The mere thought of playing practically the same thing twice in a Baroque | a : a | b : b | dance-form makes my playing feel synthetic, formal and uninvolved.
The reader should note that I consciously use the word "alteration" instead of the words "ornamentation", "embellishment", etc, to include any interpretative action which might help to outline the original music idea. Importantly, in the case of cello suites, those actions might include the paraphrasing through improvition over the orignal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removal of material.
The sensitive removal, addition and alteration of notes, where felt necessary as part of an individual reflection upon the "original" text,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interpretational advocacy.
==================== 瞎扯的分割线 ====================
我花了很长时间仔细读了一遍小册子,除了前言以外,这一整篇文章都是 Gavriel Lipkind 自己写的,题目叫作:A Personal Reassessment
第一章 Text versus Context,说的是大无各种不同抄本以及其中包含的抄写错误的存在,以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
第二章 Single-Voice Polyphony,所谓“单声部复调”的概念。我们听到的这个版本的大无,就是 Gavriel Lipkind 一个以此概念为主题的雄心勃勃的录音项目的第一个录音。这个部分说实话我没太看懂。
我记得以前有人讨论大无时提到过“旋律型和声”(用词可能不够准确)的概念,我还能够理解,大致就是说将“垂直”的和声结构拆解开来、把几个音放在一个单一旋律线上顺序演奏。与此类似,Gavriel Lipkind 所说的“单声部复调”概念,貌似是说将原本在复调音乐中同步出现的几个声部拆解开来、把几段乐思放在一个单一旋律的线性展开上顺序演奏?
第三章 Encryption、第四章 Genesis of the Cello Suites、第五章 Towards A Unifying Idea 是最适合八卦的部分,我就炒冷饭胡扯几句。
Gavriel Lipkind 用基督教的二元性(善/恶、人/神 etc)和三体论来分析巴赫作品的结构设计。这当然并不是什么自出机杼,不过他有点刹不住车似的洋洋洒洒扯了好久,包括 2x3=6 和 2+3=5 这类四则运算问题,以说明为什么巴赫喜欢用六乐章或五乐章结构,令人忍不住想要抡起埃科的书猛敲其脑壳。
Anyway,所以,巴赫的小无是三组 sonata & partita 的 2x3=6 的分组结构。而大无则可按照各组曲调性关系,把 1 & 2, 3 & 4, 5 & 6 各划为一组,2x3=6,初步证毕。
以下是爆料时间:
Suites 1 & 2 代表圣父,Suites 3 & 4 代表圣子,Suites 5 & 6 代表圣灵。此三位角色又可由 1、3、5 中的前奏曲特别代表。根据各组曲调性特色,他给每一部组曲都分配了不同的关键词,1、3、5 表现神圣概念,2、4、6 与之配合,表现其世俗映像。唱片盒里面特别附送了一张 new age 兮兮的关系图来解释这一奇妙的结构。
简单来说,Suite 1 是 G 大调,Suite 3 是 C 大调,Suite 5 是 C 小调,而 C 的属音是 G,据说这体现了 Filioque Clause 对三位一体关系的阐述:圣父产生圣子、并通过圣子产生圣灵。
进一步说,Suites 1 & 2 之间是 G 大调和 D 小调的四度音程(D 小调是 G 大调的 “小调化”属音),Suites 3 & 4 之间是 C 大调和 降 E 大调的三度音程(C 大调是降 E 大调的“大调化”平行调),Suites 5 & 6 之间是 C 小调和 D 大调的二度音程(它们“中和”了前两部组曲的“小调化”和“大调化” ---- 详见图例中等边三角形的两条等边)。以上这三组音程关系是从被禁止的三全音也就是增四度的音程逐步趋近同度音程,据说这体现了离开邪恶的撒旦、通过圣父、圣子、圣灵逐渐趋近(却永远无法企及)三位一体的上帝!
毫无悬念地,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和加沃特舞曲这三种舞曲两两一组地出现在六部组曲中,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又一铁证:优雅庄重的小步舞曲代表了圣父,活泼的布列舞曲代表了圣子,欢腾的加沃特舞曲代表了圣灵。
而这六首舞曲在六部组曲中出现的时候,前三首返始结构都出现了大小调的反转变化,而后三首则保持同一调性,这使得前三部组曲与后三部组曲又可分为两组,这又体现了二元性和三体论的对立统一。
(*补充一点:Gavriel Lipkind 还提到了黄金分割问题,他说从时间上看,Suite 5 的前奏曲处于全套作品的黄金分割点,因此巴赫特别为它写了一个赋格。我忍不住打开计算器验算了一下,的确如此。不过一想到他一边拉琴一边还得紧张地计算时间以确保这个段落落在黄金分割点上,我实在觉得好搞笑啊。他还说那六首舞曲也出现在各自组曲的黄金分割点上,所以巴赫特别为它们写了返始结构以突显与其他乐章的不同。这个就是胡扯了,要真是这样,最后那些基格舞曲都得拖得多么漫长啊也么哥!)
第六章 Regarding Performance 大致讲了他在圆滑奏、弓法、指法等方面的不同处理,以及对自己篡改文本行径的申辩(其中片段参见“剧透”部分的引文)。
最后,感兴趣的可以访问 Gavriel Lipkind 的华丽官网 http://lipkind.info/
当然,那张著名的三位一体关系图更是热门景点:
http://www.carolynsteinbeck.de/clients/gl/gl_pop-ups/gl_bach_pop.html
这种在青春荷尔蒙的驱使下产生的作品,常常带有一些有趣的特色:或者用力过猛,目标过于宏大,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事情、所有思考过的问题都写进去,语不惊人死不休;或者文饰过重,尽求工巧绮丽之能事,恨不能把所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的文风都囊括在内,俨然新一代文豪从此升起;更有甚者,奇技淫巧,旁征博引,步步迷宫,处处彩蛋,乃至套接多媒体等等。。。。
以上是我第一次听 Gavriel Lipkind 版大无的时候,产生的奇怪联想。
先说句题外话,这个版本的包装设计明显花了心思,设计思路所指向的对象,与其说是CD盒,倒不如说更像是手机或者剃须刀之类的小电器。
不看小册子,直接靠听,Gavriel Lipkind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想法多,手法异,章法奇,很多段落听上去貌似完全脱离原始文本,装饰音飘出来的时候更是让我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CD1 中的第一第二组曲,就这样在接二连三的惊奇中听完了;CD2 中第三第四组曲,效果很好,一来是他收敛了不少,二来可能是听着听着就习惯了。。。。尤其是第三组曲,非常舒服;CD3 中的第五第六组曲,他拉着拉着,突然就忽忽悠悠地腾云驾雾了。。。。
乐评人很喜欢用的两句套话是:“仿佛是在聆听一部全新的作品”,或者“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我这人心理阴暗,总觉得这两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你丫根本就是直接把原作改了吧!”---- 听这套大无,每隔一会儿我就会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在“巴赫”“大无”“大提琴”后面再加一个今年才开始用的新标签:“改编作品”。
虽然说了很多抱怨的话,但是总体上我还是喜欢这个版本的,听了三遍,给了四颗星。在我听过的唱片里面,颇有那么几套虽然听了觉得不合心意,但是还是想要不断重听、并且诚意推荐的东西,这套录音就是其中一个。象其它几套类似的唱片一样,它或者向听者指出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经验的、另辟蹊径的可能,或者通过对我们固执地认定是不可撼动的经典作品的“篡改”、“冒犯”,让我们重新思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缘由到底何在。
尽管我自己更喜欢那些不刻意“用力”的演奏 ---- 或者不如说 ---- 那些花了很多功夫琢磨、然后又花了更大的功夫把琢磨的痕迹消除干净,使得被演奏的作品显现出一种浑然天成、毫无匠气的状态的、强大得近似于 raw power 的演奏,但是每当我听到一种新的声音、新的努力、新的挣扎,我都会屏气凝神,认真对待。
因为巴赫的音乐,几乎是一种 elemental art,其艺术魅力来自于最“底层”的、结构性的美感体验,所以无论在演绎功力、演绎形式上出现多么夸张的形变甚至损伤(比如以手机彩铃的表象出现),听者依然可以近乎本能地觉察到存在于作品本身内部的、不可毁灭的美。
也许,我们甚至可以说,有时候一块残损的宝石,反而更有可能会向我们显露出其内部由于一直被 taken for granted 而遭到忽视的、完美无瑕的晶体结构 ---- 无论是人为的精心打磨还是恶意损害都无法使之增减的、神一样的本体性存在。
==================== 剧透的分割线 ====================
然后我看了小册子。
Gavriel Lipkind 说: Yes, I do change the text.
这一部分全文如下,读者可以自行评判:
I often find evidence of a tremendous fear involved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ch's music. This fear brings with it irrational, over-simplified views and the need to censor musical "degrees of freedom". Particularly paralyzing is the overreaction to any alter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 This moral veto carries an almost religious character and eventually threatens to reduce the classical art of interpretation to a mere technique.
"Fear of the text could be well replaced by love to the message it carries."
Yes, I do change the text. The mere thought of playing practically the same thing twice in a Baroque | a : a | b : b | dance-form makes my playing feel synthetic, formal and uninvolved.
The reader should note that I consciously use the word "alteration" instead of the words "ornamentation", "embellishment", etc, to include any interpretative action which might help to outline the original music idea. Importantly, in the case of cello suites, those actions might include the paraphrasing through improvition over the orignal material, as well as the removal of material.
The sensitive removal, addition and alteration of notes, where felt necessary as part of an individual reflection upon the "original" text, is an inseparable part of interpretational advocacy.
==================== 瞎扯的分割线 ====================
我花了很长时间仔细读了一遍小册子,除了前言以外,这一整篇文章都是 Gavriel Lipkind 自己写的,题目叫作:A Personal Reassessment
第一章 Text versus Context,说的是大无各种不同抄本以及其中包含的抄写错误的存在,以及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
第二章 Single-Voice Polyphony,所谓“单声部复调”的概念。我们听到的这个版本的大无,就是 Gavriel Lipkind 一个以此概念为主题的雄心勃勃的录音项目的第一个录音。这个部分说实话我没太看懂。
我记得以前有人讨论大无时提到过“旋律型和声”(用词可能不够准确)的概念,我还能够理解,大致就是说将“垂直”的和声结构拆解开来、把几个音放在一个单一旋律线上顺序演奏。与此类似,Gavriel Lipkind 所说的“单声部复调”概念,貌似是说将原本在复调音乐中同步出现的几个声部拆解开来、把几段乐思放在一个单一旋律的线性展开上顺序演奏?
第三章 Encryption、第四章 Genesis of the Cello Suites、第五章 Towards A Unifying Idea 是最适合八卦的部分,我就炒冷饭胡扯几句。
Gavriel Lipkind 用基督教的二元性(善/恶、人/神 etc)和三体论来分析巴赫作品的结构设计。这当然并不是什么自出机杼,不过他有点刹不住车似的洋洋洒洒扯了好久,包括 2x3=6 和 2+3=5 这类四则运算问题,以说明为什么巴赫喜欢用六乐章或五乐章结构,令人忍不住想要抡起埃科的书猛敲其脑壳。
Anyway,所以,巴赫的小无是三组 sonata & partita 的 2x3=6 的分组结构。而大无则可按照各组曲调性关系,把 1 & 2, 3 & 4, 5 & 6 各划为一组,2x3=6,初步证毕。
以下是爆料时间:
Suites 1 & 2 代表圣父,Suites 3 & 4 代表圣子,Suites 5 & 6 代表圣灵。此三位角色又可由 1、3、5 中的前奏曲特别代表。根据各组曲调性特色,他给每一部组曲都分配了不同的关键词,1、3、5 表现神圣概念,2、4、6 与之配合,表现其世俗映像。唱片盒里面特别附送了一张 new age 兮兮的关系图来解释这一奇妙的结构。
简单来说,Suite 1 是 G 大调,Suite 3 是 C 大调,Suite 5 是 C 小调,而 C 的属音是 G,据说这体现了 Filioque Clause 对三位一体关系的阐述:圣父产生圣子、并通过圣子产生圣灵。
进一步说,Suites 1 & 2 之间是 G 大调和 D 小调的四度音程(D 小调是 G 大调的 “小调化”属音),Suites 3 & 4 之间是 C 大调和 降 E 大调的三度音程(C 大调是降 E 大调的“大调化”平行调),Suites 5 & 6 之间是 C 小调和 D 大调的二度音程(它们“中和”了前两部组曲的“小调化”和“大调化” ---- 详见图例中等边三角形的两条等边)。以上这三组音程关系是从被禁止的三全音也就是增四度的音程逐步趋近同度音程,据说这体现了离开邪恶的撒旦、通过圣父、圣子、圣灵逐渐趋近(却永远无法企及)三位一体的上帝!
毫无悬念地,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和加沃特舞曲这三种舞曲两两一组地出现在六部组曲中,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又一铁证:优雅庄重的小步舞曲代表了圣父,活泼的布列舞曲代表了圣子,欢腾的加沃特舞曲代表了圣灵。
而这六首舞曲在六部组曲中出现的时候,前三首返始结构都出现了大小调的反转变化,而后三首则保持同一调性,这使得前三部组曲与后三部组曲又可分为两组,这又体现了二元性和三体论的对立统一。
(*补充一点:Gavriel Lipkind 还提到了黄金分割问题,他说从时间上看,Suite 5 的前奏曲处于全套作品的黄金分割点,因此巴赫特别为它写了一个赋格。我忍不住打开计算器验算了一下,的确如此。不过一想到他一边拉琴一边还得紧张地计算时间以确保这个段落落在黄金分割点上,我实在觉得好搞笑啊。他还说那六首舞曲也出现在各自组曲的黄金分割点上,所以巴赫特别为它们写了返始结构以突显与其他乐章的不同。这个就是胡扯了,要真是这样,最后那些基格舞曲都得拖得多么漫长啊也么哥!)
第六章 Regarding Performance 大致讲了他在圆滑奏、弓法、指法等方面的不同处理,以及对自己篡改文本行径的申辩(其中片段参见“剧透”部分的引文)。
最后,感兴趣的可以访问 Gavriel Lipkind 的华丽官网 http://lipkind.info/
当然,那张著名的三位一体关系图更是热门景点:
http://www.carolynsteinbeck.de/clients/gl/gl_pop-ups/gl_bach_pop.html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丝管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