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往何处去?——听《e小调第九交响曲》有感
德沃夏克在美国时期创作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一首具有矛盾性的作品。不知道交响曲是否可以具有一种整体的基调,如果有的话,我感到这首曲目因为其两个主题形成的具有强烈冲击性和感染性的矛盾,而产生了 一种摄人心魄的挣扎感——这无疑终究是痛苦的。
第一主题就是在第一乐章开头部分由好几支长号吹出的威严有力的先上升后下降的8个音符。而第二主题就是在第一主题完全展现,各种变调演绎之后出现的那只英国管吹奏出的游移不定的重复了两遍的小段曲调。在整个乐曲中,第一主题自始至终都给我以一种有威慑力却冰冷的感觉。而第二主题的那种焦虑、犹疑相比起来则更加通人性而富有感情。
上中学时欣赏过这首曲目最著名的第二乐章,并没有听过整部交响曲。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家里有一张碟是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的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和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乐章,很是兴奋,立刻播放,关了灯在黑暗中听。我接触古典乐很少,所以对各路作曲家的风格感知有限。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一直是我非常珍爱的曲子。
这音响一响,才发觉不得了,《自新大陆》哪里是只有第二乐章开头那段《念故乡》的哀伤那么简单,第一乐章一开头就让人感到了它蕴含的情绪复杂度和力度——相比于沃尔塔瓦那种具有相对强的画面感、相对简单的表达内容而言,它想要表达的必然是一种更加具有张力的、甚至不好形象化的感受。冷峻、暴力的第一主题让我感到一种不小的伤害性,似乎第二主题的那股情感就是在这种坚冰之下挣扎而得来的产物,特别是当第二主题通向一种哀伤也好、欢快也罢的回忆情绪的时候,你更可以感受到似乎第一主题表现的是一种当下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样一种抗争贯穿在所有四个乐章中。
第二乐章真正打动我的其实是后半部分,就是用横笛吹奏,伴随以提琴颤弓的 “do xi la ,do xi la ……”开头的部分。那天听的时候立刻认定这里面有一小段肯定不是欧洲音乐的曲调,感觉似乎更像是亚洲的风格。当时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他会想到要用。这一段的哀伤是那么的细腻,以至于我不禁落泪。它必然是对于一种过往的述说,我仿佛看到一个失去曾经的家园、无依无靠的流浪儿。这种“失去”甚至并不像是德沃夏克在美国,而他的家乡在捷克那样——“‘我’在这头,家在那头”。而是说,这个家园已经不再了, “我”现在完全没有了心灵上的归宿,“我”只能哀伤地、徒劳地呼唤它——只有在单薄的记忆中才存有的它。
而今天看到网上的资料原来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二乐章“原有标题‘传奇’。当时德沃夏克深受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影响,他创作了叙事长诗《海华沙之歌》。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森林里为她掘好坟墓,向她默默告别,在英国管低沉忧郁的乐音中,我们看见了伤心的海华沙。‘他一言不发地坐下来/坐在明妮哈的床上/坐在笑着的流泉脚下/这一双温顺的脚再也不会/轻轻地跑来迎接/再也不会轻轻地跟着他走……”海华沙挽救了他的民族,却无法留住他心爱的妻子,黑人的灵歌和忧伤的旋律交替上升,哀怨的气氛散开在印第安人的黑森林里。’”
原来这段旋律和死亡有直接的关联,难怪会这样哀恸。而那段“亚洲”旋律的谜也解开了。德沃夏克要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为美国音乐塑根,在这部曲中他以它们特有的旋律来触及一种甚至连用捷克音乐本身都不好抵达的,那份在人类心灵深处更加宽广更加深邃的失乡感……
在听交响曲的时候,我总是倾向于将整部曲子理解为作者在某种精神求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过程。那晚初听,不知为什么就想要将这首作品和人类现代性的迷惘感觉联系起来。坚硬冰冷的第一主题旋律似乎是某种我们迎接而来的强有力的现代文明,而第二主题无数次还念的那种我们怅然离之的东西就是过去的传统、历史。这种与昨日家园断裂,却无明日方向以依靠的流浪儿感,也许正是现代人心灵最真实的写照。网上的一段分析肯定了我的感受:“……我们在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内不难体会到两种感情或者生命状态——昂扬进取的积极因素和去国怀乡的惆怅感伤,这两种感情的交织、撞击以及与之相伴的场景和由此激发的想象贯穿于每个乐章。如果进一步理解,在这种冲突中还隐含着一层更加深刻的冲突,即作为‘旧世界’的欧洲所代表的传统文明与‘新世界’美国所代表的现代文明间的冲突,这是德沃夏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对时代精神的体悟和表达。”
第四乐章开头就出现的那段强有力的旋律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可违抗的命运感。在90年代初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中也借用过它。这时候想来,这种借用其实的确很有味道——也许当中国的北京人带着憧憬踏上那片新大陆的时候,某种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陌生的宏大图景让人不由得感到一种震撼,甚至恐惧。在经过开头的一系列挣扎过后,音符中涌起了一种胜利的情感,似乎作者在说“我要回家,回家!会回去的!”然后又以一支横笛吹出了柔和、具有生机和希望的曲调,后面的明快节奏仿佛就是回乡的步伐。于是横笛继续吹出了有捷克气息的欢快旋律,迎头而至的却是圆号吹出的第四乐章开头旋律的变调……柔和捷克旋律继续,长号的美国音(本乐章开头的旋律)却像幽灵一般如影随行。渐渐地在两种情感不断地此起彼伏中,提琴组奏出了感情饱满的捷克胜利段旋律的婉转、舒缓版。接着出现了的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的小段复现,直至挣扎越来越强烈,长号吹出的第一主题在定音鼓的强势之下取得了胜利,但小提琴组却一直表现着持续不停的强烈挣扎……当一切重音旋律落下之后,隐约的第二主题引出了舒缓渺远的第四乐章开头旋律,甚至显出了一种绝望。但伴随着第一主题的烘托,最后逐渐显现出的是渐强的号声,终于成为一段急促的冲锋旋律。全曲结束。
整个挣扎过程的结局,是“我”在否定和犹疑之后,接受了第一主题所代表的新世界文明,并且,仿佛在号角声中已然上路……
但我很明白,这不是德沃夏克给出的结局,他也并没有给出什么结局,甚至不可能给出——痛苦和挣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这种号角中的步伐并不是出自内心全然的坚定,而更像是一个旧我已死,新我未诞的人迷失中的踉跄脚步。也许这暗合了我们站在20世纪开头所做出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从那个转折点一直走来的步子……
故乡是回不去的。路,还是要走下去。可我是谁,又要往哪里去?
——————————————————————————————
这是一篇简单的听后感作业……本人对古典乐很不熟悉。。对乐器非常陌生,各种说错的地方还请包涵。
第一主题就是在第一乐章开头部分由好几支长号吹出的威严有力的先上升后下降的8个音符。而第二主题就是在第一主题完全展现,各种变调演绎之后出现的那只英国管吹奏出的游移不定的重复了两遍的小段曲调。在整个乐曲中,第一主题自始至终都给我以一种有威慑力却冰冷的感觉。而第二主题的那种焦虑、犹疑相比起来则更加通人性而富有感情。
上中学时欣赏过这首曲目最著名的第二乐章,并没有听过整部交响曲。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家里有一张碟是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的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和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沃尔塔瓦河乐章,很是兴奋,立刻播放,关了灯在黑暗中听。我接触古典乐很少,所以对各路作曲家的风格感知有限。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一直是我非常珍爱的曲子。
这音响一响,才发觉不得了,《自新大陆》哪里是只有第二乐章开头那段《念故乡》的哀伤那么简单,第一乐章一开头就让人感到了它蕴含的情绪复杂度和力度——相比于沃尔塔瓦那种具有相对强的画面感、相对简单的表达内容而言,它想要表达的必然是一种更加具有张力的、甚至不好形象化的感受。冷峻、暴力的第一主题让我感到一种不小的伤害性,似乎第二主题的那股情感就是在这种坚冰之下挣扎而得来的产物,特别是当第二主题通向一种哀伤也好、欢快也罢的回忆情绪的时候,你更可以感受到似乎第一主题表现的是一种当下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样一种抗争贯穿在所有四个乐章中。
第二乐章真正打动我的其实是后半部分,就是用横笛吹奏,伴随以提琴颤弓的 “do xi la ,do xi la ……”开头的部分。那天听的时候立刻认定这里面有一小段肯定不是欧洲音乐的曲调,感觉似乎更像是亚洲的风格。当时还有些奇怪为什么他会想到要用。这一段的哀伤是那么的细腻,以至于我不禁落泪。它必然是对于一种过往的述说,我仿佛看到一个失去曾经的家园、无依无靠的流浪儿。这种“失去”甚至并不像是德沃夏克在美国,而他的家乡在捷克那样——“‘我’在这头,家在那头”。而是说,这个家园已经不再了, “我”现在完全没有了心灵上的归宿,“我”只能哀伤地、徒劳地呼唤它——只有在单薄的记忆中才存有的它。
而今天看到网上的资料原来有这样一种说法:第二乐章“原有标题‘传奇’。当时德沃夏克深受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影响,他创作了叙事长诗《海华沙之歌》。海华沙是印第安人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妻子在饥饿中死去,人们在森林里为她掘好坟墓,向她默默告别,在英国管低沉忧郁的乐音中,我们看见了伤心的海华沙。‘他一言不发地坐下来/坐在明妮哈的床上/坐在笑着的流泉脚下/这一双温顺的脚再也不会/轻轻地跑来迎接/再也不会轻轻地跟着他走……”海华沙挽救了他的民族,却无法留住他心爱的妻子,黑人的灵歌和忧伤的旋律交替上升,哀怨的气氛散开在印第安人的黑森林里。’”
原来这段旋律和死亡有直接的关联,难怪会这样哀恸。而那段“亚洲”旋律的谜也解开了。德沃夏克要以印第安人和黑人音乐为美国音乐塑根,在这部曲中他以它们特有的旋律来触及一种甚至连用捷克音乐本身都不好抵达的,那份在人类心灵深处更加宽广更加深邃的失乡感……
在听交响曲的时候,我总是倾向于将整部曲子理解为作者在某种精神求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过程。那晚初听,不知为什么就想要将这首作品和人类现代性的迷惘感觉联系起来。坚硬冰冷的第一主题旋律似乎是某种我们迎接而来的强有力的现代文明,而第二主题无数次还念的那种我们怅然离之的东西就是过去的传统、历史。这种与昨日家园断裂,却无明日方向以依靠的流浪儿感,也许正是现代人心灵最真实的写照。网上的一段分析肯定了我的感受:“……我们在交响曲的传统形式内不难体会到两种感情或者生命状态——昂扬进取的积极因素和去国怀乡的惆怅感伤,这两种感情的交织、撞击以及与之相伴的场景和由此激发的想象贯穿于每个乐章。如果进一步理解,在这种冲突中还隐含着一层更加深刻的冲突,即作为‘旧世界’的欧洲所代表的传统文明与‘新世界’美国所代表的现代文明间的冲突,这是德沃夏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对时代精神的体悟和表达。”
第四乐章开头就出现的那段强有力的旋律让我感受到一种不可违抗的命运感。在90年代初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主题曲中也借用过它。这时候想来,这种借用其实的确很有味道——也许当中国的北京人带着憧憬踏上那片新大陆的时候,某种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的陌生的宏大图景让人不由得感到一种震撼,甚至恐惧。在经过开头的一系列挣扎过后,音符中涌起了一种胜利的情感,似乎作者在说“我要回家,回家!会回去的!”然后又以一支横笛吹出了柔和、具有生机和希望的曲调,后面的明快节奏仿佛就是回乡的步伐。于是横笛继续吹出了有捷克气息的欢快旋律,迎头而至的却是圆号吹出的第四乐章开头旋律的变调……柔和捷克旋律继续,长号的美国音(本乐章开头的旋律)却像幽灵一般如影随行。渐渐地在两种情感不断地此起彼伏中,提琴组奏出了感情饱满的捷克胜利段旋律的婉转、舒缓版。接着出现了的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的小段复现,直至挣扎越来越强烈,长号吹出的第一主题在定音鼓的强势之下取得了胜利,但小提琴组却一直表现着持续不停的强烈挣扎……当一切重音旋律落下之后,隐约的第二主题引出了舒缓渺远的第四乐章开头旋律,甚至显出了一种绝望。但伴随着第一主题的烘托,最后逐渐显现出的是渐强的号声,终于成为一段急促的冲锋旋律。全曲结束。
整个挣扎过程的结局,是“我”在否定和犹疑之后,接受了第一主题所代表的新世界文明,并且,仿佛在号角声中已然上路……
但我很明白,这不是德沃夏克给出的结局,他也并没有给出什么结局,甚至不可能给出——痛苦和挣扎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这种号角中的步伐并不是出自内心全然的坚定,而更像是一个旧我已死,新我未诞的人迷失中的踉跄脚步。也许这暗合了我们站在20世纪开头所做出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从那个转折点一直走来的步子……
故乡是回不去的。路,还是要走下去。可我是谁,又要往哪里去?
——————————————————————————————
这是一篇简单的听后感作业……本人对古典乐很不熟悉。。对乐器非常陌生,各种说错的地方还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