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David Darling《Dark Wood》

很漂亮很深情的大提琴。
在众多的乐器里面,大提琴不是一种经常作为独奏演奏的乐器。马友友算是我们熟知的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我认为马友友的大提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庸。马友友涉猎的题材相当广泛,从古典乐到与电影配乐家合作,以及像丝绸之路这样的作品。其音乐既有像Heartland那样的温情,也有艺妓回忆录那样的悲情,亦或是巴赫无伴奏管风琴那样的理性。
而这位来自美国的David Darling可谓是个性突出,其作品均由著名的独立厂牌ECM发行。风格我愿意用一个字来概括:冷。其作品大部分均为大提琴独奏,力图营造一种冷的氛围。从气氛上来讲与Brian Eno的氛围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是Brian Eno的作品以合成器为重大,多为纯氛围,如果要专心去寻找它的“核”,却发现什么都没有。David Darling的作品比较概念化,每首曲子虽然你可以把它当作纯氛围来欣赏,但是若集中精力去体味它的音乐,却可以明显的感觉得到“核”。
要说到这张Dark Wood,我愿意把他的3部作品--Dark Wood,Cello,Cello Blue拿来一起说一下。
题外话:Cello专辑里面有3首曲子的标题很奇怪--Dark Wood i ii &iii,为什么奇怪呢?因为Dark Wood正是早于Cello 5年发行的专辑的标题。并且Dark Wood专辑的曲目是从Dark Wood iv开始的。Dark Wood系列讲述了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大家可以下载完Dark Wood专辑之后查看Booklet。
总的说来这3张专辑呈现了两种风格,一是Dark Wood那样的用大提琴的传统音色来营造氛围的音乐,二则是Cello Blue那样用技法将大提琴的音色进行变化的音乐。后者用大提琴拟造人的和声以及环境音效,听觉体验很独特,在不知不觉间大提琴声就变成“人声”了。但是我认为前者使人安宁的功效更好一些,大提琴独有的木头味淋漓尽致,刮擦弦、弹弦一览无余。Cello专辑正如我前面所说Dark Wood i ii&iii为Dark Wood风格的音乐,其余则为Cello Blue风格的,是David Darling入门的好选择。gujun@VeryCD
在众多的乐器里面,大提琴不是一种经常作为独奏演奏的乐器。马友友算是我们熟知的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我认为马友友的大提琴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庸。马友友涉猎的题材相当广泛,从古典乐到与电影配乐家合作,以及像丝绸之路这样的作品。其音乐既有像Heartland那样的温情,也有艺妓回忆录那样的悲情,亦或是巴赫无伴奏管风琴那样的理性。
而这位来自美国的David Darling可谓是个性突出,其作品均由著名的独立厂牌ECM发行。风格我愿意用一个字来概括:冷。其作品大部分均为大提琴独奏,力图营造一种冷的氛围。从气氛上来讲与Brian Eno的氛围作品有相似之处,但是Brian Eno的作品以合成器为重大,多为纯氛围,如果要专心去寻找它的“核”,却发现什么都没有。David Darling的作品比较概念化,每首曲子虽然你可以把它当作纯氛围来欣赏,但是若集中精力去体味它的音乐,却可以明显的感觉得到“核”。
要说到这张Dark Wood,我愿意把他的3部作品--Dark Wood,Cello,Cello Blue拿来一起说一下。
题外话:Cello专辑里面有3首曲子的标题很奇怪--Dark Wood i ii &iii,为什么奇怪呢?因为Dark Wood正是早于Cello 5年发行的专辑的标题。并且Dark Wood专辑的曲目是从Dark Wood iv开始的。Dark Wood系列讲述了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大家可以下载完Dark Wood专辑之后查看Booklet。
总的说来这3张专辑呈现了两种风格,一是Dark Wood那样的用大提琴的传统音色来营造氛围的音乐,二则是Cello Blue那样用技法将大提琴的音色进行变化的音乐。后者用大提琴拟造人的和声以及环境音效,听觉体验很独特,在不知不觉间大提琴声就变成“人声”了。但是我认为前者使人安宁的功效更好一些,大提琴独有的木头味淋漓尽致,刮擦弦、弹弦一览无余。Cello专辑正如我前面所说Dark Wood i ii&iii为Dark Wood风格的音乐,其余则为Cello Blue风格的,是David Darling入门的好选择。gujun@Very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