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除了声音,还剩什么?
《宝贝》是继续《回蔚》之后莫文蔚歌唱生涯最不好的唱片之一,清淡平白,不疼不痒,看不见背后团队想象力激荡的创意和才华,身上一贯的略带黑色阴冷、精灵跳脱的干物女味道已经远去,也没有太强的流行可能性。
《宝贝》虽然它适合拿来做发烧聆听,或者午夜电台的背景音乐,但是从1990年代奠定下来的“莫氏”风味,在缺乏好的制作人团队,好的包装、企划队伍之下,在大幅度缩水和贬值。
莫文蔚吸引人的两大法宝是,得天独厚的嗓音和原生于港岛却接近台湾的文艺气质,特别是后者,由于莫文蔚的血统、求学经历,和滚石唱片的文艺青年团队,让她具备了其他女艺人身上不具备的大方和洒脱,对音乐的选择和演绎自成一种路数,鬼马、晦涩、黑色、妖媚、狂放这些情愫,她都游刃有余,且非常具有分寸感不失文艺内核,能神奇地带动一种流行趋势,这和台湾的陈升挺像(只是莫文蔚不属于创作型艺人)。
《宝贝》还想搞些文字游戏,《洗澡时唱的歌》、《艾美丽爱美丽》、《耳朵要解渴》这些怪味的东西,以为可以切合莫文蔚身上的特有的怪,其实不然,这种卡通味及浓郁的小灵感式作品,和莫文蔚现在处境,人生心境非常不搭调,小可爱并不能拯救老牌干物女的,这些曲目的内功和《如果你是李白》、《腹语术》、《单人房,双人床》、《阴天》、《十二楼》、《一朵金花》、《旺角公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宝贝》这种不舍港味却遍布内地乡土味的音乐,就像《回蔚》一样,有些令人郁郁。这种不搭调,就像莫文蔚跑去徐静蕾的烂片《杜拉拉升职记》里演了一个不烂的角色,不是莫文蔚自己烂,是找错了门,找错了人。 如=有一天,莫文蔚变成徐静蕾一样的白开水般的所谓知性女性,你还喜欢莫文蔚吗?
莫文蔚这十年,是和SONY唱片商业化纠缠的十年,2002发行《i》专辑后,危机乍现,2006年的《如果没有你》 她身上港女特有的神秘气息,鬼马和怪鸡味道,随着年纪增加,曝光率的增加,唱片行业的不景气,慢慢在消解,却还值得观望。
现在把事业重心偏移向内地,连音乐事业都和水准起伏不定、音乐敏感性越来越迟钝的张亚东搭档,在山寨和被山寨的边缘游离,《宝贝》里的莫文蔚除了声音,还剩什么呢?
《宝贝》虽然它适合拿来做发烧聆听,或者午夜电台的背景音乐,但是从1990年代奠定下来的“莫氏”风味,在缺乏好的制作人团队,好的包装、企划队伍之下,在大幅度缩水和贬值。
莫文蔚吸引人的两大法宝是,得天独厚的嗓音和原生于港岛却接近台湾的文艺气质,特别是后者,由于莫文蔚的血统、求学经历,和滚石唱片的文艺青年团队,让她具备了其他女艺人身上不具备的大方和洒脱,对音乐的选择和演绎自成一种路数,鬼马、晦涩、黑色、妖媚、狂放这些情愫,她都游刃有余,且非常具有分寸感不失文艺内核,能神奇地带动一种流行趋势,这和台湾的陈升挺像(只是莫文蔚不属于创作型艺人)。
《宝贝》还想搞些文字游戏,《洗澡时唱的歌》、《艾美丽爱美丽》、《耳朵要解渴》这些怪味的东西,以为可以切合莫文蔚身上的特有的怪,其实不然,这种卡通味及浓郁的小灵感式作品,和莫文蔚现在处境,人生心境非常不搭调,小可爱并不能拯救老牌干物女的,这些曲目的内功和《如果你是李白》、《腹语术》、《单人房,双人床》、《阴天》、《十二楼》、《一朵金花》、《旺角公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宝贝》这种不舍港味却遍布内地乡土味的音乐,就像《回蔚》一样,有些令人郁郁。这种不搭调,就像莫文蔚跑去徐静蕾的烂片《杜拉拉升职记》里演了一个不烂的角色,不是莫文蔚自己烂,是找错了门,找错了人。 如=有一天,莫文蔚变成徐静蕾一样的白开水般的所谓知性女性,你还喜欢莫文蔚吗?
莫文蔚这十年,是和SONY唱片商业化纠缠的十年,2002发行《i》专辑后,危机乍现,2006年的《如果没有你》 她身上港女特有的神秘气息,鬼马和怪鸡味道,随着年纪增加,曝光率的增加,唱片行业的不景气,慢慢在消解,却还值得观望。
现在把事业重心偏移向内地,连音乐事业都和水准起伏不定、音乐敏感性越来越迟钝的张亚东搭档,在山寨和被山寨的边缘游离,《宝贝》里的莫文蔚除了声音,还剩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