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I believe

说来惭愧,有段时间以为自己听过几百张专辑、看过几百部电影,读过几百本书很牛逼。喜欢给周围的人推荐。有一天,有人好奇问我听什么那么带劲,让她听了一下。然后看到一脸无感的样子。我才突然意识到所谓个人喜好是很私人的东西。喜欢什么音乐需要个人慢慢摸索。
在我看来,音乐形式、电影技法里面的名词是为创作者准备,普通人只是娱乐、消费、欣赏,或者收获点什么。喜欢就支持一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这类人里的某些还把专业名词挂嘴边,要么是靠这个写点评论稿子赚点烟钱(补贴家用无可厚非),要么是装逼太甚用力过猛了。
豆瓣上不是没流传过写评论常用的套路词汇,我存了,可惜人太懒不见用。所以要我用点什么专业词汇来形容这张名为《These Friends Of Mine》的专辑,还真想不起来。现在的音乐工匠多如牛毛,能吸引更多人的始终只是少数。要问我为什么,那我只能说,音乐只是触媒,当它在不经意间触及你心底最珍爱的部分,那再平凡的音乐都变得意义非凡。
要说音乐,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后摇,甜梅号的和煦、Mono的灭世、四根肉丝的清澈、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各有千秋,都让我陶醉不已。但是偶尔的一张电子、两张民谣、三张摇滚涌入耳朵的感觉也让人焕然一新。
其实,做音乐也有各自的苦。听众都是这样两面三刀负心薄幸,一面狂热,祈祷今时的偶像永远是自己崇拜时不变的模样;一面又迅速改变,毫不犹豫地抛弃昔日榜样。Rosie Thomas是谁,我不知道;声音那么好听,她是哪国人,我也没Google。不知道是因为她的声音、音乐的旋律,还是胃中燃烧的酒精,我觉得这氛围让我瘫软在躺椅上,惬意得很。我只知道,醇厚的吉他和安宁纯净的声音我很喜欢,给人生活的力量。但是如果明天她要在音乐中加进投机取巧的电音,我就可以毫不犹疑将她抛弃。因为不管喜欢谁的音乐,我寻找的始终只是自己期许的感觉、自我喜好在某一张具体专辑上的映射。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发现自我的旅程。比道路更长的只能是旅行者的足迹,我很享受这样的旅程。
这么一个凉风徐徐的秋日夜晚,我熬着夜,冒着被女人发现久未睡觉的危险,写下这么些话,足以证明我喜欢这张专辑的程度。
很遗憾听了那么多后摇还是没把我搞抑郁。
PS:专辑的吉他声很赞,歌词很美,个人很喜欢《The One I Love》。
2010.9.5
上海
在我看来,音乐形式、电影技法里面的名词是为创作者准备,普通人只是娱乐、消费、欣赏,或者收获点什么。喜欢就支持一下,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这类人里的某些还把专业名词挂嘴边,要么是靠这个写点评论稿子赚点烟钱(补贴家用无可厚非),要么是装逼太甚用力过猛了。
豆瓣上不是没流传过写评论常用的套路词汇,我存了,可惜人太懒不见用。所以要我用点什么专业词汇来形容这张名为《These Friends Of Mine》的专辑,还真想不起来。现在的音乐工匠多如牛毛,能吸引更多人的始终只是少数。要问我为什么,那我只能说,音乐只是触媒,当它在不经意间触及你心底最珍爱的部分,那再平凡的音乐都变得意义非凡。
要说音乐,我最喜欢的当然是后摇,甜梅号的和煦、Mono的灭世、四根肉丝的清澈、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各有千秋,都让我陶醉不已。但是偶尔的一张电子、两张民谣、三张摇滚涌入耳朵的感觉也让人焕然一新。
其实,做音乐也有各自的苦。听众都是这样两面三刀负心薄幸,一面狂热,祈祷今时的偶像永远是自己崇拜时不变的模样;一面又迅速改变,毫不犹豫地抛弃昔日榜样。Rosie Thomas是谁,我不知道;声音那么好听,她是哪国人,我也没Google。不知道是因为她的声音、音乐的旋律,还是胃中燃烧的酒精,我觉得这氛围让我瘫软在躺椅上,惬意得很。我只知道,醇厚的吉他和安宁纯净的声音我很喜欢,给人生活的力量。但是如果明天她要在音乐中加进投机取巧的电音,我就可以毫不犹疑将她抛弃。因为不管喜欢谁的音乐,我寻找的始终只是自己期许的感觉、自我喜好在某一张具体专辑上的映射。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发现自我的旅程。比道路更长的只能是旅行者的足迹,我很享受这样的旅程。
这么一个凉风徐徐的秋日夜晚,我熬着夜,冒着被女人发现久未睡觉的危险,写下这么些话,足以证明我喜欢这张专辑的程度。
很遗憾听了那么多后摇还是没把我搞抑郁。
PS:专辑的吉他声很赞,歌词很美,个人很喜欢《The One I Love》。
2010.9.5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