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青春是持久的青春
尼采说,时间迅疾地飞去——我们多么希望一切事物能与它同飞。Coldplay从1998年伦敦出道至今,已经过去了12年了。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穿了红底裤,以致几乎从头到尾一路红过来,道路两旁站满许多膜拜的年轻小辈,这些小辈他日若不幸出名,媒体采访他们,他们定当说,当年coldplay对我们影响很大,音乐受了他们的影响。这种情形让我联想到coldplay刚出道时的情形,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只不过换成了Radio Head,JeffBuckley,U2和特拉维斯。
不仅如此,如今的Coldplay,就连前辈也不得不给他们让路了。前辈们或许怀疑那句一向视如真理的话:经历得越多,沉淀得越多,作品也就更有深度。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几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鸡巴都还没有长长,胡须荐子都没有长齐,居然可以捣鼓出这张《Parachutes》?其中居然有首流传度这么高的《yellow》?《yellow》简直成了英伦入门者的必听之歌了,当然它也成了文艺青年表白之歌了,比i love you更深情更具忧郁之美。它的光芒甚至掩盖了这张《Parachutes》里面的其他的歌曲,以致人们回忆起来,脑里只有yellow、yellow、yellow。
最搞笑的是,当初我给一个女生推荐这歌,她还没听,看了歌名说,这是不是黄歌?我没反应过来,什么黄歌?就是那种啊,你看这歌名。我顿悟。然后哭笑不得。这都怪咱们英语没学好,相信许多人都只知道yellow是黄色的意思。话又说回来,这首歌的歌名,网上流传的翻译版本有好几个,有的真是翻译成黄色的,有的翻译成羞怯,有点翻译成泛黄的回忆。
不管怎么样,yellow就流行了起来了。这还得归功于流星花园。我认为流星花园的唯一贡献就是扩大了这首yellow的传唱度。当年虽然郑均唱过这歌,但不得不说知道的人还真少。你想想,那个年代,索尼CD机还是主流,卡带还很多,互联网对我们来说还是没有开垦的荒地。摇滚很重要。但是通俗文艺也很重要。我想要是没有了流星花园,估计yellow流行起来还得推迟好几年。
认真审视这张专辑。这张专辑可听的歌超过一半,只不过被yellow掩盖了。听了yellow后,心理期望会特别高,要求其他歌的水平也要和yellow差不多。 幸好yellow这歌被放在中间的位置,若是放在开头,相信有不少人骂后面的歌不怎么样了。(也许clodplay放在中间,是想要我们高潮)。Everything's Not Lost放在末尾就是很不错的主意,至少我觉得它的水平和yellow相当,是压轴之作,如果把这歌单独拿出来,放在其他专辑,那张专辑绝对是张不错的专辑。所以说,这张coldplay出道以来的第一张专辑居然收留了那么多好歌,在如今这个两首歌要分成四瓣不断出精选圈钱的乐坛,这真是难能可贵,也见证了coldplay的勇气和才华。事实上也是如此,coldplay后面的几张各有各的精彩,不过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这12年下来,coldplay由小正太变成了大叔。当初的熟女控的男歌迷也成了萝莉控,当初都是十八一朵花的姑娘们如今个个都有了夫君。CD机淘汰了换成MP3,MP4、5跟着出来了,蓝光碟高清得可以看清楚苍姑娘有几根头发(不要想歪了哦)。九八年,你在哪里呢?我九八年刚小学毕业,开始穿under从此结束拉裤链会不小心夹到老二的历史,如今under都不知道穿烂了多少打。高中学校的木棉花很早就被人砍伐了,倒下的地方建起了凉亭,早恋的同学常常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去那里谈情说爱。村子外边的河道早已裸露出了河床,当初暗恋爱的女生早已为人妇并且有了两个孩子。我,你都在coldplay的音乐里褪了当初的单纯美好和愤世嫉俗,开始妥协。
尼采说,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arachutes》,colpy用了星球做封面,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平和。其实《arachutes》是《arachutes》,我们听《arachutes》不过是想从《arachutes》找到自己的故事和心情罢了。而这些只有自己明了,就像尼采说的,只有白天能理解白天,黑夜能理解黑夜,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不过,《arachutes》倒是让我想起了顾长卫的电影《孔雀》。张静初在自行车尾拴上降落伞,骑在街道上。阳光照耀着她美好的脸庞,我想,那刻她的心情和coldpay将要出这张《arachutes》的心情是类似的吧。遗憾的是电影里张静初生活的年代抹杀了她的理想。 clodplay无疑碰到了好时代,而且最重要的,碰到了好制度(你懂的)。
尼采说,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 我想,尼采说的是coldplay吧。
我摘下耳塞,听到了夜晚的声音。我听到市声。
我听到降落伞缓慢地落在岁月的深处,落在金黄的青春期里,悄悄地带走了我成长的岁月。
不仅如此,如今的Coldplay,就连前辈也不得不给他们让路了。前辈们或许怀疑那句一向视如真理的话:经历得越多,沉淀得越多,作品也就更有深度。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几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鸡巴都还没有长长,胡须荐子都没有长齐,居然可以捣鼓出这张《Parachutes》?其中居然有首流传度这么高的《yellow》?《yellow》简直成了英伦入门者的必听之歌了,当然它也成了文艺青年表白之歌了,比i love you更深情更具忧郁之美。它的光芒甚至掩盖了这张《Parachutes》里面的其他的歌曲,以致人们回忆起来,脑里只有yellow、yellow、yellow。
最搞笑的是,当初我给一个女生推荐这歌,她还没听,看了歌名说,这是不是黄歌?我没反应过来,什么黄歌?就是那种啊,你看这歌名。我顿悟。然后哭笑不得。这都怪咱们英语没学好,相信许多人都只知道yellow是黄色的意思。话又说回来,这首歌的歌名,网上流传的翻译版本有好几个,有的真是翻译成黄色的,有的翻译成羞怯,有点翻译成泛黄的回忆。
不管怎么样,yellow就流行了起来了。这还得归功于流星花园。我认为流星花园的唯一贡献就是扩大了这首yellow的传唱度。当年虽然郑均唱过这歌,但不得不说知道的人还真少。你想想,那个年代,索尼CD机还是主流,卡带还很多,互联网对我们来说还是没有开垦的荒地。摇滚很重要。但是通俗文艺也很重要。我想要是没有了流星花园,估计yellow流行起来还得推迟好几年。
认真审视这张专辑。这张专辑可听的歌超过一半,只不过被yellow掩盖了。听了yellow后,心理期望会特别高,要求其他歌的水平也要和yellow差不多。 幸好yellow这歌被放在中间的位置,若是放在开头,相信有不少人骂后面的歌不怎么样了。(也许clodplay放在中间,是想要我们高潮)。Everything's Not Lost放在末尾就是很不错的主意,至少我觉得它的水平和yellow相当,是压轴之作,如果把这歌单独拿出来,放在其他专辑,那张专辑绝对是张不错的专辑。所以说,这张coldplay出道以来的第一张专辑居然收留了那么多好歌,在如今这个两首歌要分成四瓣不断出精选圈钱的乐坛,这真是难能可贵,也见证了coldplay的勇气和才华。事实上也是如此,coldplay后面的几张各有各的精彩,不过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了。
这12年下来,coldplay由小正太变成了大叔。当初的熟女控的男歌迷也成了萝莉控,当初都是十八一朵花的姑娘们如今个个都有了夫君。CD机淘汰了换成MP3,MP4、5跟着出来了,蓝光碟高清得可以看清楚苍姑娘有几根头发(不要想歪了哦)。九八年,你在哪里呢?我九八年刚小学毕业,开始穿under从此结束拉裤链会不小心夹到老二的历史,如今under都不知道穿烂了多少打。高中学校的木棉花很早就被人砍伐了,倒下的地方建起了凉亭,早恋的同学常常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去那里谈情说爱。村子外边的河道早已裸露出了河床,当初暗恋爱的女生早已为人妇并且有了两个孩子。我,你都在coldplay的音乐里褪了当初的单纯美好和愤世嫉俗,开始妥协。
尼采说,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arachutes》,colpy用了星球做封面,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平和。其实《arachutes》是《arachutes》,我们听《arachutes》不过是想从《arachutes》找到自己的故事和心情罢了。而这些只有自己明了,就像尼采说的,只有白天能理解白天,黑夜能理解黑夜,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
不过,《arachutes》倒是让我想起了顾长卫的电影《孔雀》。张静初在自行车尾拴上降落伞,骑在街道上。阳光照耀着她美好的脸庞,我想,那刻她的心情和coldpay将要出这张《arachutes》的心情是类似的吧。遗憾的是电影里张静初生活的年代抹杀了她的理想。 clodplay无疑碰到了好时代,而且最重要的,碰到了好制度(你懂的)。
尼采说,我属于今天和过去,但是我的一些东西,将是属于明天后天和今后的。 我想,尼采说的是coldplay吧。
我摘下耳塞,听到了夜晚的声音。我听到市声。
我听到降落伞缓慢地落在岁月的深处,落在金黄的青春期里,悄悄地带走了我成长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