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迟来的锥心——两年后再看《URBAN EMOTION》
张敬轩 夜宴
曲:冯翰铭
词:林夕
编曲:冯翰铭for the Invisible Men
监制:冯翰铭for the Invisible Men
最后那夜看夜宴后说未够吸引
然后我共看夜宴竟成遗憾
饭菜蒙着灰尘静听你说不能
凝望木台裂痕藏着逝去的蚊
没错细节再丑都美好
永远记得那夜每步踏最艰难长路
直至挨到快要上班赶剃须
永远记得我父母习惯说有病要医好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那夜我恨意尽泄在那烂透台布
其实快乐最忌记忆太过好
愿我如像卤粗敏锐犹如毒素
过去画面几好全凭内心修补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凭何怀念分离
那套陈年夜宴完全无惊喜
为何忘不起
谁要记起得不到最美谁要记得这么多哲理
忘记怎么呼吸感觉气味做人该谦卑
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不甘快乐才想起你想得到快乐才抛弃
当日《urban emoution》专辑出街,乐评人一致认为它输给了《酷爱》专辑。因为《酷爱》更抢耳。没错,因为《酷爱》的抢耳,曲子的高水准,让张敬轩在国语乐坛重新又红了那么一小把,虽然所有的粤语乐迷都不愿意承认《吻得太逼真》是张敬轩的作品,但是不能否认,它的编曲太成功了。
比起当年的《断点》,更多了一份成熟与商业。
但是,整整两年之后,2008的《urban emoution》已然让我能够获得新的感动,是真正一张会同乐迷一同成长的专辑,一如名著每一次读都给人新的收获。这张都市情感,让我每每听起,都被揪心。
当年第一次听这张碟,就被里面《不吐不快》《樱花树下》打动。
《不吐不快》是一种无奈,纠纠缠缠叠叠重重的文字道尽了都市人快节奏带来的无穷寂寞,当时正值高三的我,每日匆匆忙忙,刚好与歌词中那种无奈产生共鸣。一度晚上与好友煲电话粥,然后想着已经深夜,明日还要起早赶车,就觉得人情斗不过生活,忍着倾听和倾诉的欲望挂断电话。
后来,大学,没想到林夕这首歌竟然一语成谶,果然是“坐在戏院主角自杀你共我竟过倦而进睡”。为了不冷不热的人虚与委蛇的世态炎凉,通通在眼前。(其实认真想一想,现在你真的有必要如此吗?你觉得能留存纯真不好吗?等你有一天必然失去它的时候,你想找回也找不回,何苦故意丢弃它?)
《樱花树下》写初恋,林若宁的文笔虽然不及林夕深刻,但是好在这样的题材就是要有些青涩的感觉才够味。比起林夕的老辣,林若宁来写初恋这种题材更为适合,让我们不至于反省过多,而还有一点心思去回忆美好的樱花般的恋爱。只是结局一句“明日花昨日已开”不知道让多少人心碎。其实这句何止适合初恋呢?更适合每一段没有进入婚礼殿堂的爱情。简直就是那句“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的意识流版。
《酩酊天使》就更不用说,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让我至今不想多评论。记得高三时候,隔壁文科班有一男生上学途中猝死,坐我后面的男生正好是他的死党,当时听说这事的时候,他就眼红红。于是我就抄写了一份《酩酊天使》送给他。其实,我知道,他看完这歌词定然更伤心,但是我也知道,只有面对悲伤才能解决悲伤。说不出来的痛才永远是最痛的,如果能找到一个词,或者一群人来解释这种痛,那么这种痛在被解释被分析的一瞬间,就已经痊愈了一半。(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曾诚,我真的很想念你。)
《夜宴》,当时听,只觉得编曲是我喜欢的钢琴风格。之后再没有什么感触,还一度觉得它的歌词写得很乱,有语法错误,并且用了很多不诗意的意象,比如“逝去的蚊”比如“剃须”等等。直到最近重听,才觉得句句那么虐心。
和恋人看的电影,其实,大概也不会有运气赶上泰坦尼克这样的经典。多数是很平庸没嚼头的,如果像我一样悲惨更看到《异度公寓》这样烂片中的片皇,那么相信,这部电影本该很快就会被淡忘。但是确是因为有感情投入在里面,终生忘不起。
然后一两个细节,如同“逝去的蚊”这样的东西,也会被当做宝贝珍藏在记忆深处。因为细节,让回忆变得活灵活现。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一起经历过的岁月,你的好,你的微笑,怎么是说忘就忘的呢?散落四周,如影随形。甚至连发呆时候举目四望都可以在空气中看见你的脸。
不是幻觉那种恐怖的东西,而是想。无时无刻不在想。思想的影便投射在了周遭的所有东西上。一个水壶,一杯白水。
如何才会忘记?必须斗气。造作到对天大喊三声“我不爱你了”,然后便暂时忘却了你的好,如同《一丝不挂》中那样刻意的去爱惜自己。
如果爱人分手时候很狠呢?那么就假装自己有一腔志气,比他更毅然决然。纠结到最后,突然觉得失忆大概才是福气。
不过作为一个看客,我窃以为失忆真的不能算福气,什么内涵也没有的快乐,是一种空快乐。比起那样的快乐,我更喜欢有回忆的安乐。
倘使一场恋爱悲剧收场,连回忆也留不下,岂不是更白白浪费时间?爱,不是要拼命做出要忘记回忆来证明有多深刻的。
“那夜我恨意尽泄在那烂透台布
其实快乐最忌记忆太过好
愿我如像卤粗敏锐犹如毒素
过去画面几好全凭内心修补”
敏感致死,我试过。可是最后才知道,那根本不是敏感,而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当你遇到一个问题,你觉得不对,你开始烦闷,这时候不要麻醉自己是太敏感。一定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烦闷为什么难过,大概就可以看到真相。不过这样看到的真相,多数是致死的。于是便有了“难得糊涂”,有了希望自己思想卤粗……说到底,不过是麻醉药。一如用想象力来修补过去的画面,让他们美好。
“凭何怀念分离
那套陈年夜宴完全无惊喜
为何忘不起”
是忘不起,而不是难忘。一如珍藏一张废纸,只因为这张废纸是我俩当初一起看电影的票据。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找不回来,但是我们却用垃圾当做证据。然后这些记忆的垃圾,物质的垃圾就开始堆积……“要背负个包袱,再跳落大峡谷。烦恼用个大网将你捕捉,还是你抛不开拘束……你还在抱着记忆就似块石头很重。”……记忆全部变成石头,你我如何喘息?留存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课本,作业,卷子……固然每每打开一张都有无数回忆涌现,珍贵无比,但是这样堆积,如何是寸土寸金的房屋能装完?但是每段回忆都如同亲身骨肉,又怎么舍得丢?所以我习惯让他们自然丢失,这样既不会良心不安,也不会堆积如山。比如搬家只带走一部分,比如,比如……忘不起的,终有天,还是让他们腐化于尘土吧。
“谁要记起得不到最美谁要记得这么多哲理
忘记怎么呼吸感觉气味
做人该谦卑
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不甘快乐才想起你想得到快乐才抛弃”
最喜欢就是最后这一段,“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有的故事一开始就已经看到结尾。但是还是不甘心。那么,就用记忆来保管把。把那些垃圾废纸通通装裱,作为未被污染的那个你的碎片,生业带来死也带去。我们不能用千手千眼去妄图拥有爱侣,一如不能凭借拥抱让富士山私有,但是我可以收藏回忆。凭借一些垃圾。
所谓伤春悲秋,也是不甘心快乐的结果。你寻找快乐,我寻找你。往复,循环。却最终忘记了所谓的活在当下。
曲:冯翰铭
词:林夕
编曲:冯翰铭for the Invisible Men
监制:冯翰铭for the Invisible Men
最后那夜看夜宴后说未够吸引
然后我共看夜宴竟成遗憾
饭菜蒙着灰尘静听你说不能
凝望木台裂痕藏着逝去的蚊
没错细节再丑都美好
永远记得那夜每步踏最艰难长路
直至挨到快要上班赶剃须
永远记得我父母习惯说有病要医好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那夜我恨意尽泄在那烂透台布
其实快乐最忌记忆太过好
愿我如像卤粗敏锐犹如毒素
过去画面几好全凭内心修补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凭何怀念分离
那套陈年夜宴完全无惊喜
为何忘不起
谁要记起得不到最美谁要记得这么多哲理
忘记怎么呼吸感觉气味做人该谦卑
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不甘快乐才想起你想得到快乐才抛弃
当日《urban emoution》专辑出街,乐评人一致认为它输给了《酷爱》专辑。因为《酷爱》更抢耳。没错,因为《酷爱》的抢耳,曲子的高水准,让张敬轩在国语乐坛重新又红了那么一小把,虽然所有的粤语乐迷都不愿意承认《吻得太逼真》是张敬轩的作品,但是不能否认,它的编曲太成功了。
比起当年的《断点》,更多了一份成熟与商业。
但是,整整两年之后,2008的《urban emoution》已然让我能够获得新的感动,是真正一张会同乐迷一同成长的专辑,一如名著每一次读都给人新的收获。这张都市情感,让我每每听起,都被揪心。
当年第一次听这张碟,就被里面《不吐不快》《樱花树下》打动。
《不吐不快》是一种无奈,纠纠缠缠叠叠重重的文字道尽了都市人快节奏带来的无穷寂寞,当时正值高三的我,每日匆匆忙忙,刚好与歌词中那种无奈产生共鸣。一度晚上与好友煲电话粥,然后想着已经深夜,明日还要起早赶车,就觉得人情斗不过生活,忍着倾听和倾诉的欲望挂断电话。
后来,大学,没想到林夕这首歌竟然一语成谶,果然是“坐在戏院主角自杀你共我竟过倦而进睡”。为了不冷不热的人虚与委蛇的世态炎凉,通通在眼前。(其实认真想一想,现在你真的有必要如此吗?你觉得能留存纯真不好吗?等你有一天必然失去它的时候,你想找回也找不回,何苦故意丢弃它?)
《樱花树下》写初恋,林若宁的文笔虽然不及林夕深刻,但是好在这样的题材就是要有些青涩的感觉才够味。比起林夕的老辣,林若宁来写初恋这种题材更为适合,让我们不至于反省过多,而还有一点心思去回忆美好的樱花般的恋爱。只是结局一句“明日花昨日已开”不知道让多少人心碎。其实这句何止适合初恋呢?更适合每一段没有进入婚礼殿堂的爱情。简直就是那句“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的意识流版。
《酩酊天使》就更不用说,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让我至今不想多评论。记得高三时候,隔壁文科班有一男生上学途中猝死,坐我后面的男生正好是他的死党,当时听说这事的时候,他就眼红红。于是我就抄写了一份《酩酊天使》送给他。其实,我知道,他看完这歌词定然更伤心,但是我也知道,只有面对悲伤才能解决悲伤。说不出来的痛才永远是最痛的,如果能找到一个词,或者一群人来解释这种痛,那么这种痛在被解释被分析的一瞬间,就已经痊愈了一半。(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曾诚,我真的很想念你。)
《夜宴》,当时听,只觉得编曲是我喜欢的钢琴风格。之后再没有什么感触,还一度觉得它的歌词写得很乱,有语法错误,并且用了很多不诗意的意象,比如“逝去的蚊”比如“剃须”等等。直到最近重听,才觉得句句那么虐心。
和恋人看的电影,其实,大概也不会有运气赶上泰坦尼克这样的经典。多数是很平庸没嚼头的,如果像我一样悲惨更看到《异度公寓》这样烂片中的片皇,那么相信,这部电影本该很快就会被淡忘。但是确是因为有感情投入在里面,终生忘不起。
然后一两个细节,如同“逝去的蚊”这样的东西,也会被当做宝贝珍藏在记忆深处。因为细节,让回忆变得活灵活现。
“忘记你的好必需斗气忘记你的狠必需志气
忘记了哭泣只因太错愕为何不一起
忘记了开始想起结尾忘记甜蜜却又想憎你
难道失忆也是场福气”
一起经历过的岁月,你的好,你的微笑,怎么是说忘就忘的呢?散落四周,如影随形。甚至连发呆时候举目四望都可以在空气中看见你的脸。
不是幻觉那种恐怖的东西,而是想。无时无刻不在想。思想的影便投射在了周遭的所有东西上。一个水壶,一杯白水。
如何才会忘记?必须斗气。造作到对天大喊三声“我不爱你了”,然后便暂时忘却了你的好,如同《一丝不挂》中那样刻意的去爱惜自己。
如果爱人分手时候很狠呢?那么就假装自己有一腔志气,比他更毅然决然。纠结到最后,突然觉得失忆大概才是福气。
不过作为一个看客,我窃以为失忆真的不能算福气,什么内涵也没有的快乐,是一种空快乐。比起那样的快乐,我更喜欢有回忆的安乐。
倘使一场恋爱悲剧收场,连回忆也留不下,岂不是更白白浪费时间?爱,不是要拼命做出要忘记回忆来证明有多深刻的。
“那夜我恨意尽泄在那烂透台布
其实快乐最忌记忆太过好
愿我如像卤粗敏锐犹如毒素
过去画面几好全凭内心修补”
敏感致死,我试过。可是最后才知道,那根本不是敏感,而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当你遇到一个问题,你觉得不对,你开始烦闷,这时候不要麻醉自己是太敏感。一定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烦闷为什么难过,大概就可以看到真相。不过这样看到的真相,多数是致死的。于是便有了“难得糊涂”,有了希望自己思想卤粗……说到底,不过是麻醉药。一如用想象力来修补过去的画面,让他们美好。
“凭何怀念分离
那套陈年夜宴完全无惊喜
为何忘不起”
是忘不起,而不是难忘。一如珍藏一张废纸,只因为这张废纸是我俩当初一起看电影的票据。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找不回来,但是我们却用垃圾当做证据。然后这些记忆的垃圾,物质的垃圾就开始堆积……“要背负个包袱,再跳落大峡谷。烦恼用个大网将你捕捉,还是你抛不开拘束……你还在抱着记忆就似块石头很重。”……记忆全部变成石头,你我如何喘息?留存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课本,作业,卷子……固然每每打开一张都有无数回忆涌现,珍贵无比,但是这样堆积,如何是寸土寸金的房屋能装完?但是每段回忆都如同亲身骨肉,又怎么舍得丢?所以我习惯让他们自然丢失,这样既不会良心不安,也不会堆积如山。比如搬家只带走一部分,比如,比如……忘不起的,终有天,还是让他们腐化于尘土吧。
“谁要记起得不到最美谁要记得这么多哲理
忘记怎么呼吸感觉气味
做人该谦卑
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不甘快乐才想起你想得到快乐才抛弃”
最喜欢就是最后这一段,“时间有天终将污染你,凭我记忆拼命保管你。”
其实,有的故事一开始就已经看到结尾。但是还是不甘心。那么,就用记忆来保管把。把那些垃圾废纸通通装裱,作为未被污染的那个你的碎片,生业带来死也带去。我们不能用千手千眼去妄图拥有爱侣,一如不能凭借拥抱让富士山私有,但是我可以收藏回忆。凭借一些垃圾。
所谓伤春悲秋,也是不甘心快乐的结果。你寻找快乐,我寻找你。往复,循环。却最终忘记了所谓的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