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传说

滚石乐队的几个老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他们的音乐真没他们本人那么老。
从1964年发第一张正式同名专辑到今年4月马上发布的这张现场精选专辑,这四个年轻的老头们总共为乐迷们贡献了40余张大碟。作为历史上最长寿的乐队之一,作为一支曾奠定了摇滚乐风向的指针型乐队,作为一支给摇滚后来人带去无穷灵感的老江湖,作为一支最富有现场感染力和个人魅力的乐队组合,他们的音乐历久弥新,给人最大的触动,莫过于乐队的热忱和认真了。
《Shine A Light》以再熟悉不过的Jagger所特有的声线和呼喊声开始了怀旧与激情之旅,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年在纽约看他们现场的情景。我有幸“挤”到了台前,离原本以为非常“大牌”的Jagger只有一步之遥。他从出场便开始扭动腰肢,不断挥舞手臂同台下互动,唱到第三首时已然是群情沸腾、汗珠翻滚了。台下的呼喊省搅拌着鼓点节奏不断地起伏,我们的手臂摇到几近麻木,然而Jagger扭到我面前时,那种在如此“嘈杂”的音乐声中依然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呼气声,分明地转化成他不断甩下的汗珠子(应该不是唾沫星子吧?)时,先前对他的敬畏完全变成了感激。感激他以63岁的年纪、滚烫的汗滴和坚韧的摇滚信念告诉了人们――尤其是那些矢志不渝地要为摇滚献身的后来人――什么是摇滚。
从前总有人拿滚石和The Beatles对比,也总有人认为The Beatles的音乐是天使之音,而滚石的音乐中透露着邪恶。而我想说的是,仅仅对我们普罗大众这个层面而言,滚石乐队到现在仍“健在”,他们依旧可以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希望。可The Beatles呢?他们在哪里?也许,我们也只能在一张张再版的佩珀中士的专辑中去寻找那些许“孤独的心”了吧。这里,我当然无意也无力降低The Beatles音乐的功绩,只是想说,我们看的还是前方,而至少滚石乐队现在还可以带我们前行,不是么?
话到专辑到,《Shine A Light》就是这么一张带我们前行的专辑。也许当下的青年们对于布鲁斯硬摇滚(所谓滚石乐队风格的定义)的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已觉得老套和落伍,更有极端者还是坚信只有披头散发和骷髅头可以带给他们摇滚的感觉,可事实上,摇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挣脱着形式和风格对表达欲望的束缚,音乐的外在表达方式和音乐本身都不是必然生长在一起的。无论他的打扮是像Marilyn Manson一样让人惊叹还是像Eric Clapton一样只穿素色衬衣就可以把音符挥洒到人心中,这些外在的都说明不了什么,音乐本身会说话,我们听就够了。《Just My Imagination》会让我们眼里浮现的不是演唱者的形象,谁管你发型是否够酷,也不管传统认为的摇滚是否能暴躁可以点燃,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跟着鼓点律动和贝司摇晃,随着吉他拨弹而开始高峰体验,音乐外衣下的歌词会引导我们走向的用Imagination建构的乐音世界,唯一感受到的,就是一次次被Jagger煽动到脑部充血而后又放空之间的无意识。在这首歌曲的6分40秒里,把理性放逐,幻觉占据了我们的理想国,这种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是万万达不到的。
《Champagne & Reefer》是滚石乐队和布鲁斯老将Buddy Guy的结晶,也是这张专辑中非常引人瞩目的一首歌曲。一连串熟悉的鼓击开场,接着是味道浓烈的布鲁斯吉他,歌曲的主题也是老蓝调常用的题材。如果说Jagger的演唱只是歌曲前半段的一些铺垫,那么老将Buddy Guy的出现绝对像是一坛陈年老酒的首次启封,绵延不绝的沧桑和坚定的人生态度绝对会让你为之感动,正如歌曲标题所示,Jagger就是一卷大麻,Buddy Guy呢,当然就是一瓶香槟了。
歌曲《Live With Me》(ft. Christina Aguilera),给人的是另一种张力的体现。男女声音交替振出,尤其是Aguilera,似乎能感受到她的元气已经被喉咙激荡出来,时而缠绕着萨克斯风如即兴的演奏,辅以Jagger的声响引诱,我们又一次“失守”了。
文字永远不能秤出音乐的重量,尤其是“老”音乐。小文不知如何作结,因为我是边听歌曲边写的,感动随时到来,而手打字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感觉的变化,既然无法写出,干脆就不写了,各位看官如是,《Shine A Light》的魅力不止于此,您还是直接聆听罢。
从1964年发第一张正式同名专辑到今年4月马上发布的这张现场精选专辑,这四个年轻的老头们总共为乐迷们贡献了40余张大碟。作为历史上最长寿的乐队之一,作为一支曾奠定了摇滚乐风向的指针型乐队,作为一支给摇滚后来人带去无穷灵感的老江湖,作为一支最富有现场感染力和个人魅力的乐队组合,他们的音乐历久弥新,给人最大的触动,莫过于乐队的热忱和认真了。
《Shine A Light》以再熟悉不过的Jagger所特有的声线和呼喊声开始了怀旧与激情之旅,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年在纽约看他们现场的情景。我有幸“挤”到了台前,离原本以为非常“大牌”的Jagger只有一步之遥。他从出场便开始扭动腰肢,不断挥舞手臂同台下互动,唱到第三首时已然是群情沸腾、汗珠翻滚了。台下的呼喊省搅拌着鼓点节奏不断地起伏,我们的手臂摇到几近麻木,然而Jagger扭到我面前时,那种在如此“嘈杂”的音乐声中依然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呼气声,分明地转化成他不断甩下的汗珠子(应该不是唾沫星子吧?)时,先前对他的敬畏完全变成了感激。感激他以63岁的年纪、滚烫的汗滴和坚韧的摇滚信念告诉了人们――尤其是那些矢志不渝地要为摇滚献身的后来人――什么是摇滚。
从前总有人拿滚石和The Beatles对比,也总有人认为The Beatles的音乐是天使之音,而滚石的音乐中透露着邪恶。而我想说的是,仅仅对我们普罗大众这个层面而言,滚石乐队到现在仍“健在”,他们依旧可以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希望。可The Beatles呢?他们在哪里?也许,我们也只能在一张张再版的佩珀中士的专辑中去寻找那些许“孤独的心”了吧。这里,我当然无意也无力降低The Beatles音乐的功绩,只是想说,我们看的还是前方,而至少滚石乐队现在还可以带我们前行,不是么?
话到专辑到,《Shine A Light》就是这么一张带我们前行的专辑。也许当下的青年们对于布鲁斯硬摇滚(所谓滚石乐队风格的定义)的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已觉得老套和落伍,更有极端者还是坚信只有披头散发和骷髅头可以带给他们摇滚的感觉,可事实上,摇滚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挣脱着形式和风格对表达欲望的束缚,音乐的外在表达方式和音乐本身都不是必然生长在一起的。无论他的打扮是像Marilyn Manson一样让人惊叹还是像Eric Clapton一样只穿素色衬衣就可以把音符挥洒到人心中,这些外在的都说明不了什么,音乐本身会说话,我们听就够了。《Just My Imagination》会让我们眼里浮现的不是演唱者的形象,谁管你发型是否够酷,也不管传统认为的摇滚是否能暴躁可以点燃,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跟着鼓点律动和贝司摇晃,随着吉他拨弹而开始高峰体验,音乐外衣下的歌词会引导我们走向的用Imagination建构的乐音世界,唯一感受到的,就是一次次被Jagger煽动到脑部充血而后又放空之间的无意识。在这首歌曲的6分40秒里,把理性放逐,幻觉占据了我们的理想国,这种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是万万达不到的。
《Champagne & Reefer》是滚石乐队和布鲁斯老将Buddy Guy的结晶,也是这张专辑中非常引人瞩目的一首歌曲。一连串熟悉的鼓击开场,接着是味道浓烈的布鲁斯吉他,歌曲的主题也是老蓝调常用的题材。如果说Jagger的演唱只是歌曲前半段的一些铺垫,那么老将Buddy Guy的出现绝对像是一坛陈年老酒的首次启封,绵延不绝的沧桑和坚定的人生态度绝对会让你为之感动,正如歌曲标题所示,Jagger就是一卷大麻,Buddy Guy呢,当然就是一瓶香槟了。
歌曲《Live With Me》(ft. Christina Aguilera),给人的是另一种张力的体现。男女声音交替振出,尤其是Aguilera,似乎能感受到她的元气已经被喉咙激荡出来,时而缠绕着萨克斯风如即兴的演奏,辅以Jagger的声响引诱,我们又一次“失守”了。
文字永远不能秤出音乐的重量,尤其是“老”音乐。小文不知如何作结,因为我是边听歌曲边写的,感动随时到来,而手打字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感觉的变化,既然无法写出,干脆就不写了,各位看官如是,《Shine A Light》的魅力不止于此,您还是直接聆听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