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起来很香
这是一张差点就被遗忘的唱片,若不是有传台湾滚石陷入财政危机,一批接一批的存货赔本沽出,我也很难在如此低迷的音像市场中去捕获这张八年前的冷门专辑。碟卖得不好,人却十分红火,也正因为这张在封套设计上“整蛊作怪”的专辑,许多人才后知后觉:“噢,原来黄秋生还会唱歌呀!”每每遇到这种无知的讶异,我都会善意地提醒:“这是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随后还会补充一句无间道式的念白:“其实,他是一名歌者。”
抛开《支离疏》与《地踎摇滚》的愤怒、挣扎和不甘,这套“黄氏草根三部曲”的终篇却来得有点玩味。这是一张虽其貌不扬、实则饱含野心的专辑,在人们还不清楚何为“恶搞”的年代,黄秋生已将他的黑色哲学搬弄于股掌之上。完整版的《bad taste》在透明胶盒内附有十张零散的歌词卡片,每一张均一面印有歌词,另一面则是黄秋生极尽其顽皮本色的移花接木——十张当时最热门的流行唱片封套,均改由这位两届的金像影帝亲身演绎。这种对香港娱乐圈及唱片产业的冷嘲热讽,从一个侧面已反映出黄秋生的音乐态度。
黄秋生说自己的唱片一张比一张严格,第一张做得很随便、是尝试性的阶段,结果到了第三张,自己完整的作品却越放越少。《bad taste》里十之八九都是翻玩别人的作品,但这种翻唱既非如时下的发烧工业那般矫揉造作、亦非愤世嫉俗地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黄秋生更像是在以自己的口吻给大家介绍他的新老朋友们:老的有Tom Waits、Bob Dylan、许冠杰,小的有Chumbawamba加陈奕迅,天上的有Kurt Cobain和黄家驹,海的对面还有陈秋霞与罗大佑……他拍拍这些伙伴的肩膀,然后转身走上舞台唱出黄秋生独有的平实与沧桑,于是我们听到了轻爵士版的《幸福摩天轮》、电幻交响版的《偶然》、英雄气概版的《将近酒》……
封面上他身穿黑色西装,手执黑色奖座(酷似金像奖),墨镜背后凝视奖座的表情则是一副自我揶揄的黑色幽默。黄秋生从不讳言真实,他的谈吐总是诚恳而机智。他说演戏是职业,而唱歌则是事业。听过黄秋生,你会发现胡戈只是小儿科,而他正欲告知你们这样一个事实:娱乐圈这个馒头,闻起来很香。
抛开《支离疏》与《地踎摇滚》的愤怒、挣扎和不甘,这套“黄氏草根三部曲”的终篇却来得有点玩味。这是一张虽其貌不扬、实则饱含野心的专辑,在人们还不清楚何为“恶搞”的年代,黄秋生已将他的黑色哲学搬弄于股掌之上。完整版的《bad taste》在透明胶盒内附有十张零散的歌词卡片,每一张均一面印有歌词,另一面则是黄秋生极尽其顽皮本色的移花接木——十张当时最热门的流行唱片封套,均改由这位两届的金像影帝亲身演绎。这种对香港娱乐圈及唱片产业的冷嘲热讽,从一个侧面已反映出黄秋生的音乐态度。
黄秋生说自己的唱片一张比一张严格,第一张做得很随便、是尝试性的阶段,结果到了第三张,自己完整的作品却越放越少。《bad taste》里十之八九都是翻玩别人的作品,但这种翻唱既非如时下的发烧工业那般矫揉造作、亦非愤世嫉俗地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黄秋生更像是在以自己的口吻给大家介绍他的新老朋友们:老的有Tom Waits、Bob Dylan、许冠杰,小的有Chumbawamba加陈奕迅,天上的有Kurt Cobain和黄家驹,海的对面还有陈秋霞与罗大佑……他拍拍这些伙伴的肩膀,然后转身走上舞台唱出黄秋生独有的平实与沧桑,于是我们听到了轻爵士版的《幸福摩天轮》、电幻交响版的《偶然》、英雄气概版的《将近酒》……
封面上他身穿黑色西装,手执黑色奖座(酷似金像奖),墨镜背后凝视奖座的表情则是一副自我揶揄的黑色幽默。黄秋生从不讳言真实,他的谈吐总是诚恳而机智。他说演戏是职业,而唱歌则是事业。听过黄秋生,你会发现胡戈只是小儿科,而他正欲告知你们这样一个事实:娱乐圈这个馒头,闻起来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