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 时间洗过的老米和巴赫
Milstein的Bach无伴奏是初中刚学琴时听到的,当时还处于提琴的古典的碟一律不放的阶段,偶然淘到如此名碟,真是有缘
打开音响第一段开场出来,就被震到了,单单一把提琴可以演绎出这么庄严辉煌的气势,好像独身坐在某个教堂,其间回荡的旋律,不像是提琴,倒像是管风琴。Bach多以沉静从容为基调,可是第一次听米大师演绎的这版小无,满脑只有两个字:恢弘
后来听的多了,对气势的震撼感稍减,Bach一贯的基调,从容、严密,也渐渐浮现。我一直想象要能演绎Bach小无达到这样,一定应该是极其的从容和沉静的人。Bach的旋律往往自平淡无奇的基调起,随后的演绎层层推进,气势渐渐不可阻挡,眼花缭乱的和弦和变奏交错其中,直到整段旋律的高潮。但是你细看他这段由开始到高潮的过程,虽然透射出炽热的火焰,这焰心却是冷的,就像海面上浪涌滔天,海深处却静水深流。所以Bach的音乐,越是热情激昂的地方,越要心如止水地来演绎它。这也是不知多少遍听下来,米大师留给我的影像。
再后来又听到了DG这一版的小无。按理来说先入为主,更何况是相同的人演奏相同的曲目,没有什么口味之别。但是听过DG版之后,我确认这是最好的Bach小无。原来的EMI版是米大师1950年录制,可说正当壮年,DG这版,发行年份据查是1975年,什么时候录的却不知道了,估计应该相隔不少年吧。二十几年后(假定)的米大师,再次演绎Bach的这一经典,首先的感觉是变慢了,原来绷紧的弓弦松弛下来,但是细听后,又可免去米大师年老体衰的担心。Bach的庄严、厚重,依然不减分毫。但变很多东西还是变了,原来的EMI像刚开锋的剑,锐气让人难以直视;DG版棱角和锋刃却都消隐了,色彩变得柔和通透,多了一点沉思感。时间飞逝,这两版间的变化,是老米对Bach理解的升华,还是他历经岁月后的自然变化,不得而知了。但是这样柔和的老米和这样沉思的巴赫,是我想象中最完美的影像,有评论拿水晶来形容,can't agree more
打开音响第一段开场出来,就被震到了,单单一把提琴可以演绎出这么庄严辉煌的气势,好像独身坐在某个教堂,其间回荡的旋律,不像是提琴,倒像是管风琴。Bach多以沉静从容为基调,可是第一次听米大师演绎的这版小无,满脑只有两个字:恢弘
后来听的多了,对气势的震撼感稍减,Bach一贯的基调,从容、严密,也渐渐浮现。我一直想象要能演绎Bach小无达到这样,一定应该是极其的从容和沉静的人。Bach的旋律往往自平淡无奇的基调起,随后的演绎层层推进,气势渐渐不可阻挡,眼花缭乱的和弦和变奏交错其中,直到整段旋律的高潮。但是你细看他这段由开始到高潮的过程,虽然透射出炽热的火焰,这焰心却是冷的,就像海面上浪涌滔天,海深处却静水深流。所以Bach的音乐,越是热情激昂的地方,越要心如止水地来演绎它。这也是不知多少遍听下来,米大师留给我的影像。
再后来又听到了DG这一版的小无。按理来说先入为主,更何况是相同的人演奏相同的曲目,没有什么口味之别。但是听过DG版之后,我确认这是最好的Bach小无。原来的EMI版是米大师1950年录制,可说正当壮年,DG这版,发行年份据查是1975年,什么时候录的却不知道了,估计应该相隔不少年吧。二十几年后(假定)的米大师,再次演绎Bach的这一经典,首先的感觉是变慢了,原来绷紧的弓弦松弛下来,但是细听后,又可免去米大师年老体衰的担心。Bach的庄严、厚重,依然不减分毫。但变很多东西还是变了,原来的EMI像刚开锋的剑,锐气让人难以直视;DG版棱角和锋刃却都消隐了,色彩变得柔和通透,多了一点沉思感。时间飞逝,这两版间的变化,是老米对Bach理解的升华,还是他历经岁月后的自然变化,不得而知了。但是这样柔和的老米和这样沉思的巴赫,是我想象中最完美的影像,有评论拿水晶来形容,can't agre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