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的年代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做某件事,必须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力量,而一旦我们经历了什么或是改变了什么,我们原来信誓旦旦的一切(也就是那些一以贯之的力量)就显得有些虚无缥缈,很滑稽可笑了。
比如我们经历了告别——昨天,我们各自离开,或者今天我们收拾行囊、动身远行(远行本身已令人迷惑,更何况告别),而明天或是很多天以后,我们还会沉浸于某种离别的氛围,或者由环境改变而带来的暂时不适应……
我们仿佛是为告别而生的!
我们的各种告别改变了我们原本信誓旦旦的一切,况且我们是活在一个告别的年代,天天都可能经历各式各样的告别,所以我们无法相信什么了——这或许是我的怀疑论的一个基调吧。
回家了,我们告别3p,告别暂时的蜗居,告别神闲气定的隐居(就好像老谋子带着3q告别了《活着》,当然这仅仅是一个隐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仍沉浸在某种东西里(我尚不知道那是什么),在家里会做做家务;会有时间更从容地看一些一直想看却不曾看的书;会带着小侄子玩很长时间,哄着他;会和以前的朋友见面、喝酒、聊天、打球、压马路;会在电脑前数小时,写不出一个字……
于是,差点就不敢下笔今天的“千字”了,然后听了一首歌——《告别的年代》,一个老去的歌手,用老去的声音在诠释一个老去的年代……罗大佑的破锣嗓子我一直不敢恭维,但他写的歌却一直有一种力量,在某种时刻发生,在某件事情发生,歌声响起,就像此刻此事一般,突如其来……就好像,每当我们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立刻会听到来自孩子般的寓言“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痴痴的等,每个人的眼中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寻找儿时的光荣。”(《未来的主人翁》);每当我们看到世态炎凉、社会不公,也会听到来自鹿港小镇的呐喊“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鹿港小镇》);每当我们怀疑爱情,在爱情与永恒的缝隙里无以自拔时,会听到一个过来人淡定的说“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恋曲1980》)……
对于罗大佑来说,过去了就是“告别”的年代——或者即将是一个告别的年代,(据说这首歌写于1989年,又是一个“隐喻”,在这个充满隐喻的一年,人们将向旧有的价值、旧有的世界与旧有的一切做整合告别,而这首歌是对这次告别的一次纪念)——但是对于我们,告别其实就在“年代”之中。“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不须诉说出口”,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因为我们改变某种我们需要一以贯之的力量(况且我们天天都在改变),然后,我们的告别跟着无足轻重起来,我们的誓言跟着荒诞、可笑起来,最终,我们麻木不仁起来,没什么好说的了!
2010年2月6日
选自《隐喻的疾病——千字文选集》
比如我们经历了告别——昨天,我们各自离开,或者今天我们收拾行囊、动身远行(远行本身已令人迷惑,更何况告别),而明天或是很多天以后,我们还会沉浸于某种离别的氛围,或者由环境改变而带来的暂时不适应……
我们仿佛是为告别而生的!
我们的各种告别改变了我们原本信誓旦旦的一切,况且我们是活在一个告别的年代,天天都可能经历各式各样的告别,所以我们无法相信什么了——这或许是我的怀疑论的一个基调吧。
回家了,我们告别3p,告别暂时的蜗居,告别神闲气定的隐居(就好像老谋子带着3q告别了《活着》,当然这仅仅是一个隐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仍沉浸在某种东西里(我尚不知道那是什么),在家里会做做家务;会有时间更从容地看一些一直想看却不曾看的书;会带着小侄子玩很长时间,哄着他;会和以前的朋友见面、喝酒、聊天、打球、压马路;会在电脑前数小时,写不出一个字……
于是,差点就不敢下笔今天的“千字”了,然后听了一首歌——《告别的年代》,一个老去的歌手,用老去的声音在诠释一个老去的年代……罗大佑的破锣嗓子我一直不敢恭维,但他写的歌却一直有一种力量,在某种时刻发生,在某件事情发生,歌声响起,就像此刻此事一般,突如其来……就好像,每当我们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立刻会听到来自孩子般的寓言“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都痴痴的等,每个人的眼中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寻找儿时的光荣。”(《未来的主人翁》);每当我们看到世态炎凉、社会不公,也会听到来自鹿港小镇的呐喊“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繁荣的都市过渡的小镇,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鹿港小镇》);每当我们怀疑爱情,在爱情与永恒的缝隙里无以自拔时,会听到一个过来人淡定的说“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恋曲1980》)……
对于罗大佑来说,过去了就是“告别”的年代——或者即将是一个告别的年代,(据说这首歌写于1989年,又是一个“隐喻”,在这个充满隐喻的一年,人们将向旧有的价值、旧有的世界与旧有的一切做整合告别,而这首歌是对这次告别的一次纪念)——但是对于我们,告别其实就在“年代”之中。“告别的年代,分开的理由,终不须诉说出口”,我们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因为我们改变某种我们需要一以贯之的力量(况且我们天天都在改变),然后,我们的告别跟着无足轻重起来,我们的誓言跟着荒诞、可笑起来,最终,我们麻木不仁起来,没什么好说的了!
2010年2月6日
选自《隐喻的疾病——千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