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一剂毒药
文艺是一剂毒药
邵夷贝也出专辑了。世道变了。《过家家》,优等生和乖孩子的音乐,虽有掩盖不住往外溢的聪明、俏皮和才气,但整体上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唱功平平。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出道的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吴虹飞,如今满身闺怨与恨嫁,高唱“再不相爱就老了”,引来众人侧目。而现在已不是十年前了,世道变了,清新、温暖、美好的文艺女青年代替了乖戾、凶猛阴冷的乐队女主唱,这不得不让人顿生时光流转、美人迟暮的痛感。
新世纪的十年,伴随着摇滚乐的式微和新民谣的崛起,独立音乐顶着Indie的华丽帽子粉墨登场,由小众而流行。忽如一夜春风来,这种风格音乐特定消费人群数目愈益庞大,那就是一群百般纠结又文艺又美好的文艺青年。
而邵小毛无疑就是文艺范儿十足的文艺女青年,高考状元、北大才女、长的也很清新脱俗,笑的很甜,范儿很正,有才华也有情调,有品位也有性情,这些光芒已足够耀眼了,更别说以一曲《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唱尽女文青的悲喜忧愁,博得一夜成名的神话。于是出专辑,巡演,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但这并不能掩盖她的音乐上的贫瘠和乏味,歌唱上的无力和平庸,风格上的稚嫩和矫情,欠缺的是深刻和博厚。似乎在民谣圈混的可以有这种定律:没有技术那是因为质朴,没有思想那是因为随心,没有深度那是因为生活。一切都很清新很轻松很美好很舒服,拨弄几个和弦,胡诌几句歌词,再来一点点小幽默;谈谈大师和天才,但关心最多的是癖好和轶闻。就这样“为赋新词强说愁”,无关痛痒,绝不深入。一切皆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一个“范儿”都在唱些什么?《现象2009》、《我们》《谁偷走了你的时代》,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手法企图为一代人刻画画像。想法很好,功力不够。而这一代人的精神画像在小毛的歌声中愈加孱弱、无奈和苍白。青春的躁动、理想的坚守,在这一代人身上已然鲜见了。没有信念假装拥有信念,没有理想假装坚守理想,没有热情假装热情满怀。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妥协时的牢骚而不是奋起反抗不公和丑恶的姿态,嘲弄代替了一切,生命最大的意义在于装逼,最重要的事也莫过于一个“范儿”。
而所谓的儿歌式的《过家家》、《妈妈我不听话》、《小傻瓜》,娇声嗲气,幼稚无趣。是的,所有人都知道你们这些文艺青年们在污浊的尘世中保留了一丝童真,在以天真的目光打量这个丑恶的社会,在不想长大的借口中懒惰、啃老,拒绝担当。这是一个群体的软弱、怯懦、幼稚的集中体现。借用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文艺只是一袭华丽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跳骚。
文艺是一剂毒药,高蹈、轻飘,空谈终日有言不及义。而这些文艺青年高举“生活模仿艺术”的旗帜,真实的生活成了一场虚伪表演。在我生活的这座以山水闻名的城市,每天都会看见花裙子、帆布鞋,端着单反相机四处乱拍的文艺青年。曾经我以为她们无限美好,现在我只觉得她们只是一个美好的符号而已。他们热爱的不是艺术,他们所爱的只是艺术所散发出的光彩而已。因此,她们不会历经艰险和风雨去看彩虹的升起,他们所满足的只是在阳光下吹出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而已。他们信奉“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当一切都是享受、玩味、炫耀,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显得和别人不一样,为了看起来比别人有品位而已。多么可笑的想法,而他们还为此乐此不彼。
缺少对生命的真实体悟和感受,缺少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缺少对社会的真情关怀和思考,空虚的苍白的文艺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自我意淫,而缺少深度和内涵的民谣也只不过是有品位的流行音乐而已。
那些年轻貌美的女歌手可以凭借青春、美貌、灵气等因素而比较轻易地赢来更多关注,成功来得太容易而忽略了自身音乐素养、技艺、功力以及内涵的欠缺。一旦韶华老去,就逐渐湮没无闻了。相反,那些在时光的淬炼中默默发力的老男人在最后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国内来说,周云蓬、万晓利、左小祖咒带给人们的歌声才是真实的感动。小女人易受关注,老男人魅力无穷,这可能是民谣领域充斥的大多是老男人和小女人的真实原因。而十年后的邵小毛是否还能继续在音乐上继续文艺下去,或者变成另一个阿飞,谁又知道呢。
(文/李小建)
邵夷贝也出专辑了。世道变了。《过家家》,优等生和乖孩子的音乐,虽有掩盖不住往外溢的聪明、俏皮和才气,但整体上中规中矩,四平八稳,唱功平平。这让我想起十年前出道的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吴虹飞,如今满身闺怨与恨嫁,高唱“再不相爱就老了”,引来众人侧目。而现在已不是十年前了,世道变了,清新、温暖、美好的文艺女青年代替了乖戾、凶猛阴冷的乐队女主唱,这不得不让人顿生时光流转、美人迟暮的痛感。
新世纪的十年,伴随着摇滚乐的式微和新民谣的崛起,独立音乐顶着Indie的华丽帽子粉墨登场,由小众而流行。忽如一夜春风来,这种风格音乐特定消费人群数目愈益庞大,那就是一群百般纠结又文艺又美好的文艺青年。
而邵小毛无疑就是文艺范儿十足的文艺女青年,高考状元、北大才女、长的也很清新脱俗,笑的很甜,范儿很正,有才华也有情调,有品位也有性情,这些光芒已足够耀眼了,更别说以一曲《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唱尽女文青的悲喜忧愁,博得一夜成名的神话。于是出专辑,巡演,一切看上去都很完美,但这并不能掩盖她的音乐上的贫瘠和乏味,歌唱上的无力和平庸,风格上的稚嫩和矫情,欠缺的是深刻和博厚。似乎在民谣圈混的可以有这种定律:没有技术那是因为质朴,没有思想那是因为随心,没有深度那是因为生活。一切都很清新很轻松很美好很舒服,拨弄几个和弦,胡诌几句歌词,再来一点点小幽默;谈谈大师和天才,但关心最多的是癖好和轶闻。就这样“为赋新词强说愁”,无关痛痒,绝不深入。一切皆是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一个“范儿”都在唱些什么?《现象2009》、《我们》《谁偷走了你的时代》,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手法企图为一代人刻画画像。想法很好,功力不够。而这一代人的精神画像在小毛的歌声中愈加孱弱、无奈和苍白。青春的躁动、理想的坚守,在这一代人身上已然鲜见了。没有信念假装拥有信念,没有理想假装坚守理想,没有热情假装热情满怀。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妥协时的牢骚而不是奋起反抗不公和丑恶的姿态,嘲弄代替了一切,生命最大的意义在于装逼,最重要的事也莫过于一个“范儿”。
而所谓的儿歌式的《过家家》、《妈妈我不听话》、《小傻瓜》,娇声嗲气,幼稚无趣。是的,所有人都知道你们这些文艺青年们在污浊的尘世中保留了一丝童真,在以天真的目光打量这个丑恶的社会,在不想长大的借口中懒惰、啃老,拒绝担当。这是一个群体的软弱、怯懦、幼稚的集中体现。借用张爱玲的一句名言,文艺只是一袭华丽的旗袍,上面爬满了跳骚。
文艺是一剂毒药,高蹈、轻飘,空谈终日有言不及义。而这些文艺青年高举“生活模仿艺术”的旗帜,真实的生活成了一场虚伪表演。在我生活的这座以山水闻名的城市,每天都会看见花裙子、帆布鞋,端着单反相机四处乱拍的文艺青年。曾经我以为她们无限美好,现在我只觉得她们只是一个美好的符号而已。他们热爱的不是艺术,他们所爱的只是艺术所散发出的光彩而已。因此,她们不会历经艰险和风雨去看彩虹的升起,他们所满足的只是在阳光下吹出一个色彩斑斓的肥皂泡而已。他们信奉“生命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当一切都是享受、玩味、炫耀,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显得和别人不一样,为了看起来比别人有品位而已。多么可笑的想法,而他们还为此乐此不彼。
缺少对生命的真实体悟和感受,缺少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缺少对社会的真情关怀和思考,空虚的苍白的文艺只是看上去很美的自我意淫,而缺少深度和内涵的民谣也只不过是有品位的流行音乐而已。
那些年轻貌美的女歌手可以凭借青春、美貌、灵气等因素而比较轻易地赢来更多关注,成功来得太容易而忽略了自身音乐素养、技艺、功力以及内涵的欠缺。一旦韶华老去,就逐渐湮没无闻了。相反,那些在时光的淬炼中默默发力的老男人在最后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国内来说,周云蓬、万晓利、左小祖咒带给人们的歌声才是真实的感动。小女人易受关注,老男人魅力无穷,这可能是民谣领域充斥的大多是老男人和小女人的真实原因。而十年后的邵小毛是否还能继续在音乐上继续文艺下去,或者变成另一个阿飞,谁又知道呢。
(文/李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