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民谣还给江湖,清新还给陈绮贞,邵夷贝还给北大,68块钱还给我!
“只有创作者面对自己,而秉守内心的激情和良心时,艺术才是存在的,否则诞生的只会是虚假的伪艺术。”
这是李皖早年在《倾听就是歌唱》一书里写给麦田的一句话,那时候麦田有朴树和尹吾,独立的姿态“帅呆了”、“酷毙了”。同样我们把那句话里的“艺术”一词置换为“文艺”来送给这张《过家家》和邵小毛吧。
那首让邵夷贝《文艺女青年之歌》是在多么舒服和出自内心的情境下创造的啊,翻开优酷的链接可以看到:戴着帽子的小邵,昏暗中朦朦胧胧的气质,呢呢喃喃的内心就在一把吉他和干净的嗓音里倾泻出来。没人责怪她几次唱错调记错歌词,电脑前面的那些个王小姐们笑中带泪的记住了她。这首歌就是一个80后女生的寝室弹唱小品,被网络传播之后,“一个无力的棉花球击中了这个看似坚硬的世界”,或许那时她自己都没想到就这么出名了甚至后面出唱片。
其实在出《现象2009》时就该打住了,整首歌套用黄舒骏《改变1995》的路数写下来,该说的没说不敢说,说了的也不痛不痒,千万别怪2009发生的事情不如1995年多,没吃那么多年米,有再高的学历也白扯。从这首歌开始有人开始吹捧起她了,什么周云蓬、黄舒骏甚至Don Mclean上身。
民谣到底诞生在哪?你们家?你们宿舍?因特耐特网上?百度办公室?鬼扯去吧。周云蓬和Don Mclean这样的游吟诗人用他们若干年的漂泊和历练用心创作,才诞生了《九月》和《美国派》那样经典的民谣作品,而这首《现象2009》只不过是百度沸点定制的歌曲,后来有很多所谓的媒体精英如《新周刊》、《三联》的写手们因为这首歌也加入到了吹捧邵的队伍里来了——他们像个傻B似的巴望着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出现一个唱歌的V,在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之后就降低标准——给我来个唱民谣的LOUREED吧——实在不行,那,就她吧,现在的精英都这么傻B,不粉碎自己的圈子就光想着专别人的正,民别人的主!江总说你们Too Naive一点都没错怪你们!
扯远了。。。。。。。。。。。。。。。。。
直到现在我每听周云蓬的《九月》里的“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都一直很激动,海子的诗固然好,可老周这个唱腔实在太配那个“草原”和“远”了。这样的歌一定要诞生在无数次的漂泊里,才会出这个味道来吧。
而邵的这些所谓“民谣”在《文艺女青年之歌》得到肯定之后,无论是那首《现象2009》还是后来放出的《独立音乐新纪元》和给麦兜唱的什么歌,还是新专辑都暴露了她“哗众取宠”的创作方法。专辑听到第三首《谁偷走了你的时代》完全被混乱的编曲和叨气般的唱腔给枪毙了,真的,配了个Rockroll,唱起来每段到“年轻人”好像没唱完似的就停住了,接下来的贝司和鼓旋律更是呆板的不行的桥段,然后她想给歌曲来个高潮却始终无法进入——嗓子极限就到这了,接着就结束了;而《独立音乐新纪元》里唱的“quān”和“juàn”的概念总让我想起老早之前盘古乐队猪的三部曲之圈里用到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弄了个装B的啊卡贝拉版,除了多出几个画蛇添足的男声之外更是毁了整首歌最初给人们的美好印象——一首以LOW-FI版走红网络的小歌给做成HI-FI了,制作人脑袋进SHI了?接下来的《小傻瓜》可来了劲了,台湾独立音乐范儿突然现身,让我在这张专辑被标注的标签里发现一个规律,在豆瓣里只要旋律差唱功差的专辑基本上都会被标“清新”、“indie”;最后来个OUTRO算是和流行乐们的INTRO来个对比,这段词挺招人喜欢,到这也终于结束了。《哀悼日》的旋律似曾相识正在回忆中,好像一首90年代歌曲,这首歌就像网友说的功利主义、投机主义显露无疑的一首歌。其它几首听了也毫无印象就不说了。
制作方“一样文艺”为了给“文艺”加把劲,又请了“著名的”“文艺家”编号223老师来给邵摄影,为了给价钱加把劲,再做个所谓的摄影小册子。MBD,68,买一送一了,你还不买?谁管你是听歌还是干嘛的?
总之功利性的创作动机毁了邵小毛的第一张,为了趁热打铁捞钱的巡演更是催化剂,让网络舆情加速沸腾。标签从来不是自己想贴就贴得住的,是民谣是清新还是旋律死,网友们正在给您检验着呢。这次网友的呛声其实对邵是个好的提醒:你想唱这个时代,你就不能唱这个时代。
姑娘你要是巡演成功了,就攒点钱去读个MBA啥的,该干嘛干嘛去,新闻专业毕业,又不差人文情怀,做个柴静那样的女人不行吗?另外现在的北大也特别奇怪,出来的有卖猪肉的、唱歌的,你们这些高材生占用了国家那么多年优秀的教育资源,毕业了何必跟“艺人们”过不去呢?就这么一碗文艺饭,本科没毕业的曾哥来吃,硕士毕业的邵小毛也来吃,MD还让人活不?
我不是非要和一个女人过不去,奶奶奶奶奶奶的。
这是李皖早年在《倾听就是歌唱》一书里写给麦田的一句话,那时候麦田有朴树和尹吾,独立的姿态“帅呆了”、“酷毙了”。同样我们把那句话里的“艺术”一词置换为“文艺”来送给这张《过家家》和邵小毛吧。
那首让邵夷贝《文艺女青年之歌》是在多么舒服和出自内心的情境下创造的啊,翻开优酷的链接可以看到:戴着帽子的小邵,昏暗中朦朦胧胧的气质,呢呢喃喃的内心就在一把吉他和干净的嗓音里倾泻出来。没人责怪她几次唱错调记错歌词,电脑前面的那些个王小姐们笑中带泪的记住了她。这首歌就是一个80后女生的寝室弹唱小品,被网络传播之后,“一个无力的棉花球击中了这个看似坚硬的世界”,或许那时她自己都没想到就这么出名了甚至后面出唱片。
其实在出《现象2009》时就该打住了,整首歌套用黄舒骏《改变1995》的路数写下来,该说的没说不敢说,说了的也不痛不痒,千万别怪2009发生的事情不如1995年多,没吃那么多年米,有再高的学历也白扯。从这首歌开始有人开始吹捧起她了,什么周云蓬、黄舒骏甚至Don Mclean上身。
民谣到底诞生在哪?你们家?你们宿舍?因特耐特网上?百度办公室?鬼扯去吧。周云蓬和Don Mclean这样的游吟诗人用他们若干年的漂泊和历练用心创作,才诞生了《九月》和《美国派》那样经典的民谣作品,而这首《现象2009》只不过是百度沸点定制的歌曲,后来有很多所谓的媒体精英如《新周刊》、《三联》的写手们因为这首歌也加入到了吹捧邵的队伍里来了——他们像个傻B似的巴望着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出现一个唱歌的V,在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之后就降低标准——给我来个唱民谣的LOUREED吧——实在不行,那,就她吧,现在的精英都这么傻B,不粉碎自己的圈子就光想着专别人的正,民别人的主!江总说你们Too Naive一点都没错怪你们!
扯远了。。。。。。。。。。。。。。。。。
直到现在我每听周云蓬的《九月》里的“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都一直很激动,海子的诗固然好,可老周这个唱腔实在太配那个“草原”和“远”了。这样的歌一定要诞生在无数次的漂泊里,才会出这个味道来吧。
而邵的这些所谓“民谣”在《文艺女青年之歌》得到肯定之后,无论是那首《现象2009》还是后来放出的《独立音乐新纪元》和给麦兜唱的什么歌,还是新专辑都暴露了她“哗众取宠”的创作方法。专辑听到第三首《谁偷走了你的时代》完全被混乱的编曲和叨气般的唱腔给枪毙了,真的,配了个Rockroll,唱起来每段到“年轻人”好像没唱完似的就停住了,接下来的贝司和鼓旋律更是呆板的不行的桥段,然后她想给歌曲来个高潮却始终无法进入——嗓子极限就到这了,接着就结束了;而《独立音乐新纪元》里唱的“quān”和“juàn”的概念总让我想起老早之前盘古乐队猪的三部曲之圈里用到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弄了个装B的啊卡贝拉版,除了多出几个画蛇添足的男声之外更是毁了整首歌最初给人们的美好印象——一首以LOW-FI版走红网络的小歌给做成HI-FI了,制作人脑袋进SHI了?接下来的《小傻瓜》可来了劲了,台湾独立音乐范儿突然现身,让我在这张专辑被标注的标签里发现一个规律,在豆瓣里只要旋律差唱功差的专辑基本上都会被标“清新”、“indie”;最后来个OUTRO算是和流行乐们的INTRO来个对比,这段词挺招人喜欢,到这也终于结束了。《哀悼日》的旋律似曾相识正在回忆中,好像一首90年代歌曲,这首歌就像网友说的功利主义、投机主义显露无疑的一首歌。其它几首听了也毫无印象就不说了。
制作方“一样文艺”为了给“文艺”加把劲,又请了“著名的”“文艺家”编号223老师来给邵摄影,为了给价钱加把劲,再做个所谓的摄影小册子。MBD,68,买一送一了,你还不买?谁管你是听歌还是干嘛的?
总之功利性的创作动机毁了邵小毛的第一张,为了趁热打铁捞钱的巡演更是催化剂,让网络舆情加速沸腾。标签从来不是自己想贴就贴得住的,是民谣是清新还是旋律死,网友们正在给您检验着呢。这次网友的呛声其实对邵是个好的提醒:你想唱这个时代,你就不能唱这个时代。
姑娘你要是巡演成功了,就攒点钱去读个MBA啥的,该干嘛干嘛去,新闻专业毕业,又不差人文情怀,做个柴静那样的女人不行吗?另外现在的北大也特别奇怪,出来的有卖猪肉的、唱歌的,你们这些高材生占用了国家那么多年优秀的教育资源,毕业了何必跟“艺人们”过不去呢?就这么一碗文艺饭,本科没毕业的曾哥来吃,硕士毕业的邵小毛也来吃,MD还让人活不?
我不是非要和一个女人过不去,奶奶奶奶奶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