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芳: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们想念的女子
关于万芳,从来没有很翔实的写过什么,之前也只是零零散散写到。
如今,万芳时隔五年,又要发行唱片,
于是,心底那些文字就这样肆无忌惮的不安分起来。
文/三木
写于2010年6月21日
又开始听万芳,这个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想念的女子。我称呼她为女子,而不是女人。我钟爱这个女子,这个与世无争,简单唱歌,虽不漂亮却很精致的女子。
她说: 我是万芳, 我是一个左撇子,天生用左手的人。
小时候,我都用左手写字画图, 可是呢,我被规定要用右手。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的用左手,
因为,它让我觉得,我是真正的在做一个我自己。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很想练习用回我的左手,
而且我觉得,也可以开始练习用另一个自己 来面对你。
我是不敢写万芳的,即便说起,也是只言片语,惟恐自己拙劣的笔触无以匹及。一直固执的觉得听万芳的音乐是需要情境的,它不是简单的私底下哼哼唱唱,就如同我总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肆无忌惮的想念她:温柔,安静,聪明,淡定。
那一年,1990年,万芳发行第一张唱片,《时间仍然继续在走》,封面上的万芳侧脸,一头被风吹起的长发,黑白的剪影,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喜欢素面朝天,喜欢“沿着沙滩边缘走”。如果说,每个起点都只是不起眼的寸土寸金的面积,那么万芳的这块面积却已经酝酿上只属于她自己的味道。
于是,你在事隔两年之后,听到了《半袖》,听到了《碧海晴天》,听到了那张首首经典的《真情》,从此让我们记得万芳眼睛里的依恋。那一年,是1992年。
92年,对于华语乐坛很多女歌手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那一年,林忆莲在各地举办演唱会,她开始从喧闹的都市走出来转为温情的诉说, 发行唱片《回来爱的身边》;那一年,赵咏华如日中天,在加盟滚石之后,我们听到了《最浪漫的事》,知道了她与李正帆的恋情;那一年,王菲的歌唱道路开始走的愈发的坦荡,更多的音乐开始在卡带里被大家聆听之后并且传唱;那一年,许美静算是通过比赛正式出道。整个90年代,华语乐坛蒸蒸日上,好的声音满天飘扬。而万芳,在这么多的女歌手当中,就如同一朵安静的奇葩,静静的唱歌,静静的发专辑。正如同99年那首歌曲一样,《就值得了爱》,在万芳看来,用自己的声音来唱歌,其实就是最值得的事情。
你还记得《割爱》吗?因为《爱,经不起考验》,所以万芳《选择一个人生活》,甚至选择《FLy Away》。一个朋友说,每次听《割爱》,痛都会从心中生,然后这痛就如同春天肆虐生长的野草,无止尽的漫溢开来,直到渗透进每一个细胞,却心甘情愿,浸淫其中。
她过分的偏爱左手,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左撇子的缘故,那还是因为用左手会让她感觉到安心。我们总是牵强附会的用某一个理由来让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或者面对世界的态度,殊不知,最安心的那种姿态其实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张《左手》,似乎就成了万芳生活理念的一种寄托,虽然仅仅只有一首《孩子气》能做到现在让大家大合唱的状态,但是《左手》却真是让我极其钟爱。
我爱台湾的民歌和民谣,于是不管是当年的杨弦,杨祖珺,李双泽,吴楚楚还是之后的殷正洋,黄大城,王海玲,金智娟,李建复,包美圣,这些名字每次说起,都让我心生感动。于是,便很喜欢万芳的那张翻唱专辑《答案》,彼时发行的时间是1998年。其中翻唱自施孝荣的《拜访春天》,快乐轻快,万芳俏皮的一面显露的淋漓尽致;翻唱自殷正洋的《回旋曲》,却是悲到极致,让人难以自拔。经典的音符,需要一个好的声音去演绎,那一年,万芳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漂亮。
99年,《不换》,这首歌曲李宗盛作词,熊天平作曲:想念你钻进被窝说晚安,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心烦。说台北太乱,说日剧结局太惨,说着说着就听见你打鼾……世界都给我也不换,一生有你,丰富圆满……我听过熊天平的版本,总觉得男人来演绎这支作品多少有点“缺了点什么”的感觉,而当万芳用自己沙哑的声音,斟字酌句的唱出什么都不换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拍手叫好: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感性女子最幸福的歌唱,通俗却很哲理的歌词,婉娩的唱来,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幅画:白色的床单,起伏的窗帘,微风暖暖的吹过,两个人幸福的微笑。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做节目片花的时候,还是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都会想到万芳的《收信快乐》,她说:我们以后不要再通信了。就好像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有些感情似乎过去就真的过去了。记得那段时间,我写文字的时候说,自己已经好多年不写信了,甚至忘记了在信封上自己和对方的邮编哪个写在上哪个写在下。那么,你们呢,是否还记得当年青春时,每次收信的感觉。
慢慢的,慢慢的,万芳似乎也开始进入到了更多人的耳朵里。2002年《相爱的运气》,2005年《ONE 新歌+精选》,这个时候万芳演绎的作品在编曲和作曲上更加容易让大家记住。《夜照亮了夜》这应该算是万芳比较新的作品了,虽然《One》的发行也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先是钢琴的错落有秩,黑白分明,紧接着转为旋律感极漂亮的主歌部分,浑身的细胞似乎都随着万芳的唱腔一起开始游荡。你是不是喜欢在走路或者是在坐车的时候,把《夜照亮了夜》放到最高,吹着风,无与伦比的舒服。《月亮公园》林挥斌作曲,之前他已曾经和万芳合作过《温哥华悲伤一号》,两人再次合作,便有了《月亮公园》一曲。喜欢这首歌曲,可能是因为听万芳的感性缠绵太多了,听如此一首旋律颇为轻松的作品,心情很是舒畅。
关于万芳的音乐,大抵的历史进程便是如此。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在我眼中的万芳是敏感的,是感性的,是念旧的,是善良的。2005年,《民歌嘉年华会-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上,万芳赤脚,一身白色的纱裙,黑色的长发,那天,因为齐豫没能到现场,万芳要演唱李泰祥老师的《走在雨中》。舞台上,灯光变暗,万芳缓缓的走出,闭眼,旋转,仿佛整个天地已经融为一体。万芳那天憋足了劲,仍旧唱的很用力:“当我走在青青的路上,天空正漂着蒙蒙细雨”,第一句歌词出来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惊为天人,倘若你在现场,和着当时的气氛,肯定会潸然泪下。演唱结束,万芳鞠躬,她说:我真的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出生,这样就可以搭上民歌这班火车。可是,六八年的万芳,在我看来,却已经活脱脱是民歌手中的一份子,而且这个分量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举足轻重。
万芳,又要发行唱片了,这张唱片叫做《我们不要伤心了》。在网路上看了这支作品的MV,还是那个长发的万芳,幽静的台湾特有的小道,灿烂的阳光,不停的来回行走,那是一种好像久违其实却一直存在的快乐。五年之后,万芳终于又开始为我们唱歌,这五年,我们听她的节目,听她推荐的音乐,看她的房间剧场,目睹她从一个不怎么漂亮的女孩变成一个极其有味道的精致女人。岁月沉淀了我们走过的路,也给了我们一个更美丽的万芳。
这些文字,写给我喜欢的万芳:这个,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想念的女子。
【谢绝转载】
如今,万芳时隔五年,又要发行唱片,
于是,心底那些文字就这样肆无忌惮的不安分起来。
文/三木
写于2010年6月21日
又开始听万芳,这个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想念的女子。我称呼她为女子,而不是女人。我钟爱这个女子,这个与世无争,简单唱歌,虽不漂亮却很精致的女子。
她说: 我是万芳, 我是一个左撇子,天生用左手的人。
小时候,我都用左手写字画图, 可是呢,我被规定要用右手。
一个人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的用左手,
因为,它让我觉得,我是真正的在做一个我自己。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很想练习用回我的左手,
而且我觉得,也可以开始练习用另一个自己 来面对你。
我是不敢写万芳的,即便说起,也是只言片语,惟恐自己拙劣的笔触无以匹及。一直固执的觉得听万芳的音乐是需要情境的,它不是简单的私底下哼哼唱唱,就如同我总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肆无忌惮的想念她:温柔,安静,聪明,淡定。
那一年,1990年,万芳发行第一张唱片,《时间仍然继续在走》,封面上的万芳侧脸,一头被风吹起的长发,黑白的剪影,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喜欢素面朝天,喜欢“沿着沙滩边缘走”。如果说,每个起点都只是不起眼的寸土寸金的面积,那么万芳的这块面积却已经酝酿上只属于她自己的味道。
于是,你在事隔两年之后,听到了《半袖》,听到了《碧海晴天》,听到了那张首首经典的《真情》,从此让我们记得万芳眼睛里的依恋。那一年,是1992年。
92年,对于华语乐坛很多女歌手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那一年,林忆莲在各地举办演唱会,她开始从喧闹的都市走出来转为温情的诉说, 发行唱片《回来爱的身边》;那一年,赵咏华如日中天,在加盟滚石之后,我们听到了《最浪漫的事》,知道了她与李正帆的恋情;那一年,王菲的歌唱道路开始走的愈发的坦荡,更多的音乐开始在卡带里被大家聆听之后并且传唱;那一年,许美静算是通过比赛正式出道。整个90年代,华语乐坛蒸蒸日上,好的声音满天飘扬。而万芳,在这么多的女歌手当中,就如同一朵安静的奇葩,静静的唱歌,静静的发专辑。正如同99年那首歌曲一样,《就值得了爱》,在万芳看来,用自己的声音来唱歌,其实就是最值得的事情。
你还记得《割爱》吗?因为《爱,经不起考验》,所以万芳《选择一个人生活》,甚至选择《FLy Away》。一个朋友说,每次听《割爱》,痛都会从心中生,然后这痛就如同春天肆虐生长的野草,无止尽的漫溢开来,直到渗透进每一个细胞,却心甘情愿,浸淫其中。
她过分的偏爱左手,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左撇子的缘故,那还是因为用左手会让她感觉到安心。我们总是牵强附会的用某一个理由来让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或者面对世界的态度,殊不知,最安心的那种姿态其实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张《左手》,似乎就成了万芳生活理念的一种寄托,虽然仅仅只有一首《孩子气》能做到现在让大家大合唱的状态,但是《左手》却真是让我极其钟爱。
我爱台湾的民歌和民谣,于是不管是当年的杨弦,杨祖珺,李双泽,吴楚楚还是之后的殷正洋,黄大城,王海玲,金智娟,李建复,包美圣,这些名字每次说起,都让我心生感动。于是,便很喜欢万芳的那张翻唱专辑《答案》,彼时发行的时间是1998年。其中翻唱自施孝荣的《拜访春天》,快乐轻快,万芳俏皮的一面显露的淋漓尽致;翻唱自殷正洋的《回旋曲》,却是悲到极致,让人难以自拔。经典的音符,需要一个好的声音去演绎,那一年,万芳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漂亮。
99年,《不换》,这首歌曲李宗盛作词,熊天平作曲:想念你钻进被窝说晚安,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心烦。说台北太乱,说日剧结局太惨,说着说着就听见你打鼾……世界都给我也不换,一生有你,丰富圆满……我听过熊天平的版本,总觉得男人来演绎这支作品多少有点“缺了点什么”的感觉,而当万芳用自己沙哑的声音,斟字酌句的唱出什么都不换的时候,你才会恍然大悟,拍手叫好: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是一个感性女子最幸福的歌唱,通俗却很哲理的歌词,婉娩的唱来,我们似乎看到的是一幅画:白色的床单,起伏的窗帘,微风暖暖的吹过,两个人幸福的微笑。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不管是在做节目片花的时候,还是在路上行走的时候,都会想到万芳的《收信快乐》,她说:我们以后不要再通信了。就好像有个声音在对自己说,有些感情似乎过去就真的过去了。记得那段时间,我写文字的时候说,自己已经好多年不写信了,甚至忘记了在信封上自己和对方的邮编哪个写在上哪个写在下。那么,你们呢,是否还记得当年青春时,每次收信的感觉。
慢慢的,慢慢的,万芳似乎也开始进入到了更多人的耳朵里。2002年《相爱的运气》,2005年《ONE 新歌+精选》,这个时候万芳演绎的作品在编曲和作曲上更加容易让大家记住。《夜照亮了夜》这应该算是万芳比较新的作品了,虽然《One》的发行也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先是钢琴的错落有秩,黑白分明,紧接着转为旋律感极漂亮的主歌部分,浑身的细胞似乎都随着万芳的唱腔一起开始游荡。你是不是喜欢在走路或者是在坐车的时候,把《夜照亮了夜》放到最高,吹着风,无与伦比的舒服。《月亮公园》林挥斌作曲,之前他已曾经和万芳合作过《温哥华悲伤一号》,两人再次合作,便有了《月亮公园》一曲。喜欢这首歌曲,可能是因为听万芳的感性缠绵太多了,听如此一首旋律颇为轻松的作品,心情很是舒畅。
关于万芳的音乐,大抵的历史进程便是如此。不管时间怎么流逝,在我眼中的万芳是敏感的,是感性的,是念旧的,是善良的。2005年,《民歌嘉年华会-永远的未央歌演唱会》上,万芳赤脚,一身白色的纱裙,黑色的长发,那天,因为齐豫没能到现场,万芳要演唱李泰祥老师的《走在雨中》。舞台上,灯光变暗,万芳缓缓的走出,闭眼,旋转,仿佛整个天地已经融为一体。万芳那天憋足了劲,仍旧唱的很用力:“当我走在青青的路上,天空正漂着蒙蒙细雨”,第一句歌词出来的时候,我才明白什么叫惊为天人,倘若你在现场,和着当时的气氛,肯定会潸然泪下。演唱结束,万芳鞠躬,她说:我真的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早一点出生,这样就可以搭上民歌这班火车。可是,六八年的万芳,在我看来,却已经活脱脱是民歌手中的一份子,而且这个分量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举足轻重。
万芳,又要发行唱片了,这张唱片叫做《我们不要伤心了》。在网路上看了这支作品的MV,还是那个长发的万芳,幽静的台湾特有的小道,灿烂的阳光,不停的来回行走,那是一种好像久违其实却一直存在的快乐。五年之后,万芳终于又开始为我们唱歌,这五年,我们听她的节目,听她推荐的音乐,看她的房间剧场,目睹她从一个不怎么漂亮的女孩变成一个极其有味道的精致女人。岁月沉淀了我们走过的路,也给了我们一个更美丽的万芳。
这些文字,写给我喜欢的万芳:这个,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想念的女子。
【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