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旧回忆

向来对合辑不感兴趣,虽然知道这张有特别的版本,
但这么多年都是瞥一眼歌名就放下了。
某日心情低落,要找一张歌熟又不闹腾的专辑,随手拿了它,
没想到倒是正合适当下。
开篇两首,《滚滚红尘》和《葬心》都是经典,
但一直都是在广播中听,第一次用比较好的耳机听CD版,
听到“来易来去难去”背景中那类似扬琴的叮叮咚咚的乐器,
听到贯穿《葬心》中左右耳交替的节奏,
在烂熟于心的歌里面找到新鲜的感觉,这是听觉的愉悦。
高明瀚远不如高明骏有名,他的单曲原先也没怎么听过。
他的声音和王杰是两种路数,醇厚路线,听起来有点闷,
这首《一场游戏一场梦》如果是他首唱,窃以为可能不会红,太容易走神了。
《张三的歌》本来版本就多到数不完,
这首说是陈升和黄连煜合唱,但怎么都是陈升声音占了大大的上风,
似乎只有最后一段,好像是录音师刻意把陈升声音调小,才听见了黄连煜。
《最后一夜》是何超仪上阵。
她的普通话到现在也不怎么样,声音也有一点沙哑,
但是这首歌说的是舞女,相比于蔡琴的工整端庄,我倒更喜欢这个版本的亲民,
听起来还满容易入戏的。
再然后的两首,《桂花巷》和《未来的未来》,都是原唱,不多说了。
《鲁冰花》的演唱者写的是柯美黛,也就是巴奈。
声音是合适的(其实和曾淑勤是一类声音),但唱的很深情很规矩,
就会觉得,这果然是别人的歌,而不是巴奈自己的歌。
《快乐小海燕》和《我回来了》,好像都是原唱,
应该是没有收录在别的专辑中的单曲。
《快乐小海燕》很讨巧,旋律欢快上口,
又加上了童声配唱,可以掩饰唱功上的平凡。
从来没有听说过徐乐眉,搜了一下,当时应该是个演员,现在在北京:
http://news.sina.com.cn/o/2006-11-09/015610447678s.shtml
而王秀如的高音有点“扯”,听起来有一点点力竭。
以及,换人唱是因为版权的问题吗?
所以那时候的版权是不买断的吗?
但这么多年都是瞥一眼歌名就放下了。
某日心情低落,要找一张歌熟又不闹腾的专辑,随手拿了它,
没想到倒是正合适当下。
开篇两首,《滚滚红尘》和《葬心》都是经典,
但一直都是在广播中听,第一次用比较好的耳机听CD版,
听到“来易来去难去”背景中那类似扬琴的叮叮咚咚的乐器,
听到贯穿《葬心》中左右耳交替的节奏,
在烂熟于心的歌里面找到新鲜的感觉,这是听觉的愉悦。
高明瀚远不如高明骏有名,他的单曲原先也没怎么听过。
他的声音和王杰是两种路数,醇厚路线,听起来有点闷,
这首《一场游戏一场梦》如果是他首唱,窃以为可能不会红,太容易走神了。
《张三的歌》本来版本就多到数不完,
这首说是陈升和黄连煜合唱,但怎么都是陈升声音占了大大的上风,
似乎只有最后一段,好像是录音师刻意把陈升声音调小,才听见了黄连煜。
《最后一夜》是何超仪上阵。
她的普通话到现在也不怎么样,声音也有一点沙哑,
但是这首歌说的是舞女,相比于蔡琴的工整端庄,我倒更喜欢这个版本的亲民,
听起来还满容易入戏的。
再然后的两首,《桂花巷》和《未来的未来》,都是原唱,不多说了。
《鲁冰花》的演唱者写的是柯美黛,也就是巴奈。
声音是合适的(其实和曾淑勤是一类声音),但唱的很深情很规矩,
就会觉得,这果然是别人的歌,而不是巴奈自己的歌。
《快乐小海燕》和《我回来了》,好像都是原唱,
应该是没有收录在别的专辑中的单曲。
《快乐小海燕》很讨巧,旋律欢快上口,
又加上了童声配唱,可以掩饰唱功上的平凡。
从来没有听说过徐乐眉,搜了一下,当时应该是个演员,现在在北京:
http://news.sina.com.cn/o/2006-11-09/015610447678s.shtml
而王秀如的高音有点“扯”,听起来有一点点力竭。
以及,换人唱是因为版权的问题吗?
所以那时候的版权是不买断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