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礼安,下午好!

文/言玖
听到韦礼安的声音并不算及时,但也不算太晚,就像忙碌的一天中稍微放松的下午。感受韦礼安的声音也不该是在昏睡的早晨燥热的中午,而该是有着那么一点阴沉的下午。需要慢慢地等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即便有着瑕疵也很愉悦的好天气。
韦礼安,下午好!
去年那张蓝色的EP让我听到韦礼安,虽然不至于到一下唤醒耳朵的惊喜,但也从心底认定了这是个干净纯粹的好声音。韦礼安的声音宽容放松而完全不失磁性,新专辑发行之后很多人觉得像方大同,而我个人觉得更像方大同的底子加上陶喆的气质。但是我仍然觉得,将新人和老牌歌手做“归类”或者相似性的“比较”是不公平的,虽然这样确实能制造更多的关注度或者“收听率”。
去年的EP里附带了韦礼安写给范范、郭静和张韶涵的DEMO。比起两首完整录制处理的《慢慢等》和《好天气》,这几首DEMO更能激发我对于更多完整作品的期待,因为光是DEMO就已经那么地好听了。放松的没有压力的吟唱演绎,带着更多的情绪而不是在制作唱片的技术感。于是经过了又是大半年的慢慢等,韦礼安终于交卷了。
整张同名专辑的连贯性很强,通俗一点地说,在我用播放器播放整张专辑的时候,不会在哪一首想要切歌或者快进,而是不经意地又将整张碟放了一遍。这说明这张专辑里每首曲目的气质统一性很高,这并不意味着曲风的单一或者氛围的单调。比起天花乱坠信马由缰地放整张专辑的风格乱跑,在掌控一种稳定基调的基础上开出各种不同曲调和气氛的枝叶才更显难得。
《有没有》这一首被公认非常方大同。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大家会直接拿方大同作为标签而不是其他歌手,仅是因为在方大同之前,华语乐坛确实没有如此soul如此jazz的华语歌手。方大同的风格已经显然是一种“标志”,所以大家自然也不会去拿John Pizzarelli或者其他爵士歌手来作粘贴。这首歌是最适合在阴雨的下午聆听,而不必是夜深人静的夜晚。阴雨过后空气里带着湿黏的潮湿,韦礼安的声音就像水分缓慢而温存地渗透进毛孔,眼前是浅灰色略微泛蓝的空气。想起了一直惧怕想起或者刻意回避的人,自我责难和濒临歇斯底里的质问。你问的是对方有没有,其实问的是自己,还有没有在那些情绪里一次又一次地沦陷。而答案显然是有,只是不愿承认也是一种无可厚非。
《因为爱》是很温暖的一首,恰好调和已经润湿的情绪。这首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林俊杰的感觉(是我自己说不要类比的)。“因为爱,所以爱”这句谢霆锋的经典放到更加柔和的曲调里,让人感觉到的不再是一种刚硬的决绝,而是一种舒适的坦然。爱本身就是爱的原因,感情的标尺本身就不该有刻度。大家都在关注为什么去爱的时候,总是忘记了,其实爱本身就已经是一切的原因。韦礼安非常适合演绎这样的歌曲,像是小雨的下午终于微微放晴的坦然。
专辑中吸引我的还有《翻译练习》和《故事》,没有复杂的编曲和效果,简单地说就是纯粹好听的歌,听着心情会好的歌。虽然之前相信音乐新人严爵已经被扣上了好大一顶抄袭的帽子,但是那首《救命恩人》里唱的还是很有道理“流行不流行,是好听不好听,和歌曲的难度没有关系。”你觉得一首歌好听,那它对于你来说就是好个,不需要说明和解释。
至于重新制作的《慢慢等》和《好天气》,我觉得没有09年的版本来得好听,可能听了太久的旧版早已先入为主了。
韦礼安在发行自己的个人专辑之前,在street voice上放歌,参加比赛,签约福茂之后也做了很多幕后工作,然后再走到台前。这个流程对于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中规中矩的。现在被人们认为是好音乐的歌手群里,那么多都带着独立小众的标签。因为他们的独立因为他们的小众而衍生出来的特殊气场,会让听众有更多的期待和挑剔。而在听完韦礼安这张同名专辑之后,我在想,一张中规中矩而富有诚意的流行商业音乐,难道就真的不比一张独立音乐有价值么?在独立音乐和流行商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在,在金曲奖名单里独立音乐界崛起的现在,在人们盲从indie盲捧小众的现在,是否认真诚意地做一张中规中矩的商业唱片都显得更有难度了?
没有华丽包装,没有刻意打独立小众的太极,也没有泪眼婆娑地打着治愈温情牌的韦礼安,是值得一听的好声音。在下着雨的午后,不需要正经八百,因为这毕竟是流行。
韦礼安,下午好!
http://ian9radio.blog.163.com
听到韦礼安的声音并不算及时,但也不算太晚,就像忙碌的一天中稍微放松的下午。感受韦礼安的声音也不该是在昏睡的早晨燥热的中午,而该是有着那么一点阴沉的下午。需要慢慢地等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即便有着瑕疵也很愉悦的好天气。
韦礼安,下午好!
去年那张蓝色的EP让我听到韦礼安,虽然不至于到一下唤醒耳朵的惊喜,但也从心底认定了这是个干净纯粹的好声音。韦礼安的声音宽容放松而完全不失磁性,新专辑发行之后很多人觉得像方大同,而我个人觉得更像方大同的底子加上陶喆的气质。但是我仍然觉得,将新人和老牌歌手做“归类”或者相似性的“比较”是不公平的,虽然这样确实能制造更多的关注度或者“收听率”。
去年的EP里附带了韦礼安写给范范、郭静和张韶涵的DEMO。比起两首完整录制处理的《慢慢等》和《好天气》,这几首DEMO更能激发我对于更多完整作品的期待,因为光是DEMO就已经那么地好听了。放松的没有压力的吟唱演绎,带着更多的情绪而不是在制作唱片的技术感。于是经过了又是大半年的慢慢等,韦礼安终于交卷了。
整张同名专辑的连贯性很强,通俗一点地说,在我用播放器播放整张专辑的时候,不会在哪一首想要切歌或者快进,而是不经意地又将整张碟放了一遍。这说明这张专辑里每首曲目的气质统一性很高,这并不意味着曲风的单一或者氛围的单调。比起天花乱坠信马由缰地放整张专辑的风格乱跑,在掌控一种稳定基调的基础上开出各种不同曲调和气氛的枝叶才更显难得。
《有没有》这一首被公认非常方大同。我个人觉得,之所以大家会直接拿方大同作为标签而不是其他歌手,仅是因为在方大同之前,华语乐坛确实没有如此soul如此jazz的华语歌手。方大同的风格已经显然是一种“标志”,所以大家自然也不会去拿John Pizzarelli或者其他爵士歌手来作粘贴。这首歌是最适合在阴雨的下午聆听,而不必是夜深人静的夜晚。阴雨过后空气里带着湿黏的潮湿,韦礼安的声音就像水分缓慢而温存地渗透进毛孔,眼前是浅灰色略微泛蓝的空气。想起了一直惧怕想起或者刻意回避的人,自我责难和濒临歇斯底里的质问。你问的是对方有没有,其实问的是自己,还有没有在那些情绪里一次又一次地沦陷。而答案显然是有,只是不愿承认也是一种无可厚非。
《因为爱》是很温暖的一首,恰好调和已经润湿的情绪。这首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林俊杰的感觉(是我自己说不要类比的)。“因为爱,所以爱”这句谢霆锋的经典放到更加柔和的曲调里,让人感觉到的不再是一种刚硬的决绝,而是一种舒适的坦然。爱本身就是爱的原因,感情的标尺本身就不该有刻度。大家都在关注为什么去爱的时候,总是忘记了,其实爱本身就已经是一切的原因。韦礼安非常适合演绎这样的歌曲,像是小雨的下午终于微微放晴的坦然。
专辑中吸引我的还有《翻译练习》和《故事》,没有复杂的编曲和效果,简单地说就是纯粹好听的歌,听着心情会好的歌。虽然之前相信音乐新人严爵已经被扣上了好大一顶抄袭的帽子,但是那首《救命恩人》里唱的还是很有道理“流行不流行,是好听不好听,和歌曲的难度没有关系。”你觉得一首歌好听,那它对于你来说就是好个,不需要说明和解释。
至于重新制作的《慢慢等》和《好天气》,我觉得没有09年的版本来得好听,可能听了太久的旧版早已先入为主了。
韦礼安在发行自己的个人专辑之前,在street voice上放歌,参加比赛,签约福茂之后也做了很多幕后工作,然后再走到台前。这个流程对于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中规中矩的。现在被人们认为是好音乐的歌手群里,那么多都带着独立小众的标签。因为他们的独立因为他们的小众而衍生出来的特殊气场,会让听众有更多的期待和挑剔。而在听完韦礼安这张同名专辑之后,我在想,一张中规中矩而富有诚意的流行商业音乐,难道就真的不比一张独立音乐有价值么?在独立音乐和流行商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在,在金曲奖名单里独立音乐界崛起的现在,在人们盲从indie盲捧小众的现在,是否认真诚意地做一张中规中矩的商业唱片都显得更有难度了?
没有华丽包装,没有刻意打独立小众的太极,也没有泪眼婆娑地打着治愈温情牌的韦礼安,是值得一听的好声音。在下着雨的午后,不需要正经八百,因为这毕竟是流行。
韦礼安,下午好!
http://ian9radio.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