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之怒
在没听到这张专辑之前,寂寞夏日在我心中,面目略显模糊。虽然我一直很喜欢他们,认同他们精梳细理的中国脉络,也感受到了从高阁流落的气场。但是《哀伤》除去《一》,因为节奏明晰被铭记,整张几遍听下来,还是让人茫然无措。它将个人驳杂的体验,无序地塞给了听众。即便像“三思听我”,谣传的迂腐的话,我都可以理解。但我还是以为《哀伤》歌词的不晓畅,强施于人的东西太多。
从这个角度,新专辑《这个易被同化的民族》犹为精进——文字的缺席,并没减弱用音乐思考的广域度。反而没有文字干扰,再加上电子颗粒的吃重,音乐部分在延续有气韵的框架下蜻蜓点水,竟显得异常干练,为听众铺就了一条从陋室往莲池延伸的省醒之径。
所以听完这张,寂寞夏日那张清癯的脸很快凸现出来。当然乐队一直有完整的形象体系,这一点从第一张EP封面“伯牙赠琴”就一语中的。如果生活在古代,他们就像一群士大夫。这从他们这专辑的审美与志趣就表露端倪,像《轻语者》有宝剑开锋之意,像《上升》如念珠细数内心跌宕的美景,像《悲歌》全篇悯世的忧思。
而这群士大夫和沉溺于水逸山礼的文人墨客也有迥异。在末曲《这个易同化的民族》中他们展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怒颜。这份留守的愠色似乎是他们最后的底线,当他们把专辑的基调定位得相对轻佻搏取了你的好感——因为这真的是一张如果你听Radiohead会被还原成泼猴级歌迷,亦或享受法国小电Saycet那独处一室清风坦荡的人会喜欢的专辑。
另外注意,听这个专辑时,你脑海里会没有任何画面感。就像它的封面设计一样,理性得只有黑白二色,而且受囿于一个平面,再繁琐的思绪只是直线或曲线,更不会像听情感泛滥的后摇构成丰富的立体。所以如果你听了一遍,觉得太硬朗,不是很喜欢,不妨搁置半个月再听,你会发现意外的惊喜——那份简约克制已经潜移默化在你脑海深处。
最后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别的以中国文化为招牌的乐队,或寄寓于山水,或用繁体字摘取古文时,他们却将另辟蹊径,将专辑的表面全盘西化,并以lonely china day为名,涵盖始终如一的音乐理念,无疑这是一种观自在。
从这个角度,新专辑《这个易被同化的民族》犹为精进——文字的缺席,并没减弱用音乐思考的广域度。反而没有文字干扰,再加上电子颗粒的吃重,音乐部分在延续有气韵的框架下蜻蜓点水,竟显得异常干练,为听众铺就了一条从陋室往莲池延伸的省醒之径。
所以听完这张,寂寞夏日那张清癯的脸很快凸现出来。当然乐队一直有完整的形象体系,这一点从第一张EP封面“伯牙赠琴”就一语中的。如果生活在古代,他们就像一群士大夫。这从他们这专辑的审美与志趣就表露端倪,像《轻语者》有宝剑开锋之意,像《上升》如念珠细数内心跌宕的美景,像《悲歌》全篇悯世的忧思。
而这群士大夫和沉溺于水逸山礼的文人墨客也有迥异。在末曲《这个易同化的民族》中他们展露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怒颜。这份留守的愠色似乎是他们最后的底线,当他们把专辑的基调定位得相对轻佻搏取了你的好感——因为这真的是一张如果你听Radiohead会被还原成泼猴级歌迷,亦或享受法国小电Saycet那独处一室清风坦荡的人会喜欢的专辑。
另外注意,听这个专辑时,你脑海里会没有任何画面感。就像它的封面设计一样,理性得只有黑白二色,而且受囿于一个平面,再繁琐的思绪只是直线或曲线,更不会像听情感泛滥的后摇构成丰富的立体。所以如果你听了一遍,觉得太硬朗,不是很喜欢,不妨搁置半个月再听,你会发现意外的惊喜——那份简约克制已经潜移默化在你脑海深处。
最后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当别的以中国文化为招牌的乐队,或寄寓于山水,或用繁体字摘取古文时,他们却将另辟蹊径,将专辑的表面全盘西化,并以lonely china day为名,涵盖始终如一的音乐理念,无疑这是一种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