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当你临去秋波那一转

某种意义上,《心事》才是真正的开始,它带来了张信哲的大众情人时代。
因为认识他有一点晚,98年年初我找来能找到的所有他的专辑,或借或买,从《挚爱》到《心事》全都混杂着听。那时身边没有资深的哲迷,至少没有一个来点拨指引我的哲迷,来告诉我说喏这张碟里哪些是经典那张碟对于他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有短时间恶补的嫌疑,我甚至不大能区分专辑和精选辑,于是对一首歌最先出自哪里都很缺少概念——这样也好,我可以随自己的心意取舍。98年初,所有人都在为《挚爱》或《直觉》痴迷,听到《心事》时,我暗暗想:咦,其实这一张很好的啊,怎么没有人提?
当时我以为我发现了遗珠,等到若干年后才在网上发现这根本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专辑,不由失笑。失落么?倒也没有。但有几分感觉类似曾经默默喜欢徐志摩很多年最后到了《人间四月天》时期赫然发现全世界都已经会背诵再别康桥。——好吧,这个比喻实在有些不够恰当。
《心事》确实很好,即使当时我不知道它对于他的特殊意义。我也不知道后来他的“潮水工作室”也由此而来,只是觉得“潮水”两个字还蛮好听。99年我有了第一个电子邮箱,终于全面触网的我犹豫片刻,在注册用户名的时候用了freetide的字段——你看,这又是少年人的自以为是和自恋了:你知道,既然是tide,便不可能完全是自由的。
《心事》时期的张信哲自由么?我不知道。也许比EMI时代要自由一点吧?或者,是某种不自由的时代的开端?这种代价值不值得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所知的是97年他仍然离开了EMI。但至少,《心事》带来了张信哲的大众情人时代。
很干净的封面,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哪,拍成这样的侧脸,简直可以去演贾宝玉了。文案也很好,透着一种干干净净的诚挚和安宁。
这张专辑里的歌,最值得记取的是两个人,一是李宗盛,二是厉曼婷。
《我是真的爱你》词曲都出自李宗盛,《爱如潮水》和《要你亲口对我说》是李宗盛的词,《临别一眼》是李宗盛的曲。厉曼婷作词的,是《临别一眼》和《难道》。
《我是真的爱你》确实很李宗盛。主歌和过渡句都很好听,可是对于副歌我却不那么热衷了,所以这首歌只算是喜欢了半首。当时这是第二主打,第一主打是《爱如潮水》。虽然我没有被《爱如潮水》打动过,但必须承认它确实是最适合做主打的。
我更喜欢的反倒是厉曼婷作词的两首:《临别一眼》和《难道》,它们是我在这张专辑里的最爱。在巅峰三部曲的年代,没有人会跟我说起这两首歌,我也不觉得有说起的必要(也许,我还隐隐有点儿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当时少年心境,总觉得凡事都要赶着最新的新潮),于是默默喜欢。
张信哲拿捏情绪已经很恰当,一首《难道》被他唱得满心委屈,连那句霸道的“难道你不是因为我才美丽”听起来都觉得顺理成章。
“你离去之前 / 看了我一眼 / 你是存心教我难逃思念 …… 你要我爱你爱到永远 / 要我爱你爱到哪一天 ……狠心的人才不怕离别 / 才会如此故意流连”,《临别一眼》的歌词充满了戏剧感,那种热烈和绝对,太适合年轻的身不由己的爱情了。怎当你临去秋波那一转,将一座梵王宫疑作是武陵源。
在我的喜好名单的下一位,是李宗盛填的《要你亲口对我说》,感觉气质上跟《难道》有一点点接近。
《我真的愿意》有一段漂亮的主歌。
我并不喜欢张信哲和人合作作曲的《想你是一种鼓励》。嗯,这个时期,我喜欢听他唱歌远多过关心他的创作。他反正还年轻,有太多时间可以拿来历练;他不会介意的。
因为认识他有一点晚,98年年初我找来能找到的所有他的专辑,或借或买,从《挚爱》到《心事》全都混杂着听。那时身边没有资深的哲迷,至少没有一个来点拨指引我的哲迷,来告诉我说喏这张碟里哪些是经典那张碟对于他又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因为有短时间恶补的嫌疑,我甚至不大能区分专辑和精选辑,于是对一首歌最先出自哪里都很缺少概念——这样也好,我可以随自己的心意取舍。98年初,所有人都在为《挚爱》或《直觉》痴迷,听到《心事》时,我暗暗想:咦,其实这一张很好的啊,怎么没有人提?
当时我以为我发现了遗珠,等到若干年后才在网上发现这根本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专辑,不由失笑。失落么?倒也没有。但有几分感觉类似曾经默默喜欢徐志摩很多年最后到了《人间四月天》时期赫然发现全世界都已经会背诵再别康桥。——好吧,这个比喻实在有些不够恰当。
《心事》确实很好,即使当时我不知道它对于他的特殊意义。我也不知道后来他的“潮水工作室”也由此而来,只是觉得“潮水”两个字还蛮好听。99年我有了第一个电子邮箱,终于全面触网的我犹豫片刻,在注册用户名的时候用了freetide的字段——你看,这又是少年人的自以为是和自恋了:你知道,既然是tide,便不可能完全是自由的。
《心事》时期的张信哲自由么?我不知道。也许比EMI时代要自由一点吧?或者,是某种不自由的时代的开端?这种代价值不值得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所知的是97年他仍然离开了EMI。但至少,《心事》带来了张信哲的大众情人时代。
很干净的封面,我的第一反应是:天哪,拍成这样的侧脸,简直可以去演贾宝玉了。文案也很好,透着一种干干净净的诚挚和安宁。
这张专辑里的歌,最值得记取的是两个人,一是李宗盛,二是厉曼婷。
《我是真的爱你》词曲都出自李宗盛,《爱如潮水》和《要你亲口对我说》是李宗盛的词,《临别一眼》是李宗盛的曲。厉曼婷作词的,是《临别一眼》和《难道》。
《我是真的爱你》确实很李宗盛。主歌和过渡句都很好听,可是对于副歌我却不那么热衷了,所以这首歌只算是喜欢了半首。当时这是第二主打,第一主打是《爱如潮水》。虽然我没有被《爱如潮水》打动过,但必须承认它确实是最适合做主打的。
我更喜欢的反倒是厉曼婷作词的两首:《临别一眼》和《难道》,它们是我在这张专辑里的最爱。在巅峰三部曲的年代,没有人会跟我说起这两首歌,我也不觉得有说起的必要(也许,我还隐隐有点儿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当时少年心境,总觉得凡事都要赶着最新的新潮),于是默默喜欢。
张信哲拿捏情绪已经很恰当,一首《难道》被他唱得满心委屈,连那句霸道的“难道你不是因为我才美丽”听起来都觉得顺理成章。
“你离去之前 / 看了我一眼 / 你是存心教我难逃思念 …… 你要我爱你爱到永远 / 要我爱你爱到哪一天 ……狠心的人才不怕离别 / 才会如此故意流连”,《临别一眼》的歌词充满了戏剧感,那种热烈和绝对,太适合年轻的身不由己的爱情了。怎当你临去秋波那一转,将一座梵王宫疑作是武陵源。
在我的喜好名单的下一位,是李宗盛填的《要你亲口对我说》,感觉气质上跟《难道》有一点点接近。
《我真的愿意》有一段漂亮的主歌。
我并不喜欢张信哲和人合作作曲的《想你是一种鼓励》。嗯,这个时期,我喜欢听他唱歌远多过关心他的创作。他反正还年轻,有太多时间可以拿来历练;他不会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