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歌献给你

在99年,没有大牌歌星的立得终于被整合进上华。对外不少报道中,是说立得结束音乐经营,而陈洁仪的合约转到上华。知道这个消息,大多数歌迷很担心。因为上华最能磨平歌手的个性,代之以无味的商业格式。合约转入上华的老歌手,虽然销量上节节攀升,但是唱片的味道也随之降低。
上华唱片也想让陈洁仪的歌唱事业更进一步,第一次将许环良和海蝶踢出了制作群,整张专辑齐齐向台式情歌妥协。袁惟仁,黄怡,刘天健,丁晓雯,徐德昌,个个都是上华歌手惯用的精锐班底。他们不约而同交出和从前不同的作品,让她换掉之前很“放”的唱法,采用当时台湾正风行的柔和唱腔。于是《炫耀》才真正是歌者”入戏太深“的演绎,几乎没有几首歌是她自己做主。10首情歌里,陈洁仪完完全全进入了非订做角色的把戏,全面消去了新加坡歌手的气质,换上了台湾包装。
歌曲的走向来说,全都是主流的不得了的路子,却也并非平庸之作。《限制级》词曲俱加,是许常德的又一种情诗代表,编曲和制作人也突出了歌曲表达的压抑和不知所措。新加坡词人小寒的《别让我再见到你》稍稍的延续了kit的暴力唱法,密密麻麻的吐词对演唱人的国语水准是挑战。歇斯底里,未到暴跳如雷,后来演变成《终于忘记了你的生日》般的丧笑歌,听上去是演唱者在专辑中最自由的表演,也是《你酷》出现之前陈洁仪的快歌代表作。
袁惟仁相对更懂得女歌手,他对陈洁仪的贡献是《炫耀》大碟的亮点,可惜不够多。《我真的爱错》词曲素质,制作功底,演绎者的声音表现都相当可圈可点。熊天平的创作水准没的说,袁惟仁也很得心应手的将这首歌按照民谣的路子进行大体的编配。不比从前陈洁仪美声一出,必有磅礴编曲护航的惯例,《我真的爱错》做了许多减法,作品中段的吉他solo也非常的出色,将有点后悔,有点自省的歌词阐述的淋漓尽致。陈洁仪的演唱也不再拘泥于技巧堆砌,新鲜又少见。《变天》词曲落脚点十分特别,可惜制作流于平庸。当然少不了正统情歌捍卫市场底线,《炫耀》和《只哭一天》都从前段的压抑,去到副歌释放,bridge末了有歌手的高音展示,陈洁仪的功力当然完全足以驾驭。
还好,黄怡没有把许茹芸那一套用过来套在陈洁仪的声音上,《你怎么还得起》和《分心》来说,后者更有可听性,歌词的韵脚与旋律相衬得宜。前者应算普通情歌,全碟狗血到这里收敛许多,比《炫耀》来的要更轻松,更体贴。
分属好友,潘协庆以往功课都做得足。《从不》的编曲统筹还可以更完美,丁晓雯老派又稳阵,却差点新意,好似有些浪费潘协庆作品的嫌疑。假若《从不》能做成陈洁仪一贯胜任的new age风,碟内就又少了一首不温不火 不痛不痒的流行曲。陈辉阳的《心非》在副歌位有迂回和迭起之美,印象中他少有交往台湾的歌曲,有些古典味的编配制作算并未失礼。
通篇看《炫耀》,除了一派台湾主流入驻的风气外,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地方。加上内地的引进等了又等,第二年在市场上见到的时候,大多数内地的歌迷早已经没了印象。陈洁仪为这次的专辑宣传牺牲很多,从来低调的她,这次甚至放下身段去上local king的节目,着实难为。总的来说,《炫耀》只是一次保守的作品,既没有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也没有什么音乐本质的尝试,全赢在歌手强大和全面的演唱。加上在打歌的时候天后当道,所以市场收益也只能说平平。
上华唱片也想让陈洁仪的歌唱事业更进一步,第一次将许环良和海蝶踢出了制作群,整张专辑齐齐向台式情歌妥协。袁惟仁,黄怡,刘天健,丁晓雯,徐德昌,个个都是上华歌手惯用的精锐班底。他们不约而同交出和从前不同的作品,让她换掉之前很“放”的唱法,采用当时台湾正风行的柔和唱腔。于是《炫耀》才真正是歌者”入戏太深“的演绎,几乎没有几首歌是她自己做主。10首情歌里,陈洁仪完完全全进入了非订做角色的把戏,全面消去了新加坡歌手的气质,换上了台湾包装。
歌曲的走向来说,全都是主流的不得了的路子,却也并非平庸之作。《限制级》词曲俱加,是许常德的又一种情诗代表,编曲和制作人也突出了歌曲表达的压抑和不知所措。新加坡词人小寒的《别让我再见到你》稍稍的延续了kit的暴力唱法,密密麻麻的吐词对演唱人的国语水准是挑战。歇斯底里,未到暴跳如雷,后来演变成《终于忘记了你的生日》般的丧笑歌,听上去是演唱者在专辑中最自由的表演,也是《你酷》出现之前陈洁仪的快歌代表作。
袁惟仁相对更懂得女歌手,他对陈洁仪的贡献是《炫耀》大碟的亮点,可惜不够多。《我真的爱错》词曲素质,制作功底,演绎者的声音表现都相当可圈可点。熊天平的创作水准没的说,袁惟仁也很得心应手的将这首歌按照民谣的路子进行大体的编配。不比从前陈洁仪美声一出,必有磅礴编曲护航的惯例,《我真的爱错》做了许多减法,作品中段的吉他solo也非常的出色,将有点后悔,有点自省的歌词阐述的淋漓尽致。陈洁仪的演唱也不再拘泥于技巧堆砌,新鲜又少见。《变天》词曲落脚点十分特别,可惜制作流于平庸。当然少不了正统情歌捍卫市场底线,《炫耀》和《只哭一天》都从前段的压抑,去到副歌释放,bridge末了有歌手的高音展示,陈洁仪的功力当然完全足以驾驭。
还好,黄怡没有把许茹芸那一套用过来套在陈洁仪的声音上,《你怎么还得起》和《分心》来说,后者更有可听性,歌词的韵脚与旋律相衬得宜。前者应算普通情歌,全碟狗血到这里收敛许多,比《炫耀》来的要更轻松,更体贴。
分属好友,潘协庆以往功课都做得足。《从不》的编曲统筹还可以更完美,丁晓雯老派又稳阵,却差点新意,好似有些浪费潘协庆作品的嫌疑。假若《从不》能做成陈洁仪一贯胜任的new age风,碟内就又少了一首不温不火 不痛不痒的流行曲。陈辉阳的《心非》在副歌位有迂回和迭起之美,印象中他少有交往台湾的歌曲,有些古典味的编配制作算并未失礼。
通篇看《炫耀》,除了一派台湾主流入驻的风气外,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地方。加上内地的引进等了又等,第二年在市场上见到的时候,大多数内地的歌迷早已经没了印象。陈洁仪为这次的专辑宣传牺牲很多,从来低调的她,这次甚至放下身段去上local king的节目,着实难为。总的来说,《炫耀》只是一次保守的作品,既没有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也没有什么音乐本质的尝试,全赢在歌手强大和全面的演唱。加上在打歌的时候天后当道,所以市场收益也只能说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