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荷东猛士
1987年的夏天,我骑车去邮票市场买邮票。
那时候,集邮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还是超前的享受,我一年的零花钱不过是压岁时收到的20块人民币,它的最终用途大多变成了一两张花花绿绿的邮票。庆幸的是,自己当时并不喜欢收集外国邮票,而是偏爱小型张,有一次我把一年的压岁钱都买了一张红楼梦的小型张,这对我来说是金额巨大的消费了。
而那个正午,当我骑自行车路过中山路的树荫时,我听见了一阵熟悉的乐曲声从树下无照摊贩的单卡磁带机里播放出来,忍不住停下走了过去。小青年很神秘地凑过来,低声说:“好东西,黄色磁带,要不要?二十块一盘。”
我听了一会儿,那种强劲的节奏简直让我心神俱醉,我知道那个磁带制作粗劣,显然是翻制的,但我无法忍受音乐的吸引,把今年的预算交给了一盘翻录磁带,这是我第一次购买仿冒产品,当然,更是我第一消费黄色产品。我看着磁带表面粘着的白色贴纸,上面有神秘的五个大字“十八般武艺”,心情复杂。我就这么学坏了?
小青年以为我意犹未尽,又开始播放另一盘磁带,说这个更猛,叫“人有九个洞”,我听了一会儿,觉得恶心得要吐了,于是摆手离开。
后来,中唱公司发行的印制精美、上面写着“飞时公司”的正版磁带摆上大街小巷的柜台时,我才知道自己不仅买了假货,而且买了假黄货。
这盘磁带,就是整整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东方好莱坞舞会》的第一集。而我所接触到的,是当时最时髦的DISCO舞曲中的EURO BEAT。
那个时候怎么会懂得EURO BEAT,只觉得那种分明的节奏撩人心魄,夹杂着花哨的混音:比如小孩的哭声,警笛,玻璃破碎的声音,以及偶尔露峥嵘的RAP。这些都让我觉得酷极了。这些DISCO舞曲带领我第一次接触欧美舞曲音乐,让我知道在MJ以外,还有一种更让人HIGH的音乐。
荷东来自荷里活东方,不过是一家香港迪厅的名字。荷里活就是好莱坞的香港发音。猛士则是MASTER MIX的音译,也是一间香港迪厅的名字。它们发行的混音编舞歌曲,由一家小型唱片公司飞时发行,风靡整个东南亚,也吹进了中国大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荷东一些,它的节奏更清新,DJ的痕迹更小。这是荷东驻场DJ ALEX和PATRICK的功劳。
但是那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些,只是迷醉于这些舞曲,荷东一共陆续发行了十多集,猛士也至少有十集,我努力把它们都听全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初的几盘磁带。直到现在,我一看《SAY YOU'LL NEVER》的歌名,就会想起LIAN ROSS略带忧郁的嗓音;看到《DON'T YOU GO AWAY》的歌名,就会想起那电子混音的“斗斗斗”的开场过门。而刚进大学那一年,整个楼道里都传唱着恶搞的《SHY LIKE AN ANGEL》歌声“杀了你喂狗……杀了你喂狗……”,而大学第一堂英语课,英文老师让我们听歌练听力,就是麦姐的《LA ISLA BONITA》,我一听就想,那不是荷东的么。
顺道说一句,荷东猛士里的歌星们发音都很标准清晰,是我们当时练英语听力的主力教材之一。
至于荷东猛士的大陆翻版《87狂热》里,邓洁仪的那首《路灯下的小妹妹》,这个,虽然耳熟能详,但却不屑唱的,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知道原曲《BROTHER LOUIE》知道这个歌风柔和(现在看来,实在太柔和了,甚至有点浮了,当时可是做为欧美流行歌曲的圭臬的)的MORDEN TALKING了。
我记得《87狂热》之后还有《88狂热》,甚至还有《89狂热》,不过那时自己已经不稀罕买那些带子,毕竟,有原版的听过,何必去买模仿的——若是今天知道刘欢老师(唔,刘欢到我校做老师的时候,我已经毕业了)也身居其中,会不会买一盘留到今天请他签名?
至于邓洁仪,据说多年前已经移居美国,我想她要再唱这些歌曲也不用唱中文的了吧。
二十多年后,我在自己的车里重新听转录的荷东猛士MP3,惊异地发现当年死活听不懂的英文歌,现在竟然这么好懂,甚至还能辨别其中轻微的欧洲口音……但更重要的是心态,虽然那个节奏今天听起来已经不够强劲不够密集(至少,比FEAR FACTORY的差太远了吧),但仍然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摆动身体,因为,二十多年前,我就是这么做的。
那时候,集邮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还是超前的享受,我一年的零花钱不过是压岁时收到的20块人民币,它的最终用途大多变成了一两张花花绿绿的邮票。庆幸的是,自己当时并不喜欢收集外国邮票,而是偏爱小型张,有一次我把一年的压岁钱都买了一张红楼梦的小型张,这对我来说是金额巨大的消费了。
而那个正午,当我骑自行车路过中山路的树荫时,我听见了一阵熟悉的乐曲声从树下无照摊贩的单卡磁带机里播放出来,忍不住停下走了过去。小青年很神秘地凑过来,低声说:“好东西,黄色磁带,要不要?二十块一盘。”
我听了一会儿,那种强劲的节奏简直让我心神俱醉,我知道那个磁带制作粗劣,显然是翻制的,但我无法忍受音乐的吸引,把今年的预算交给了一盘翻录磁带,这是我第一次购买仿冒产品,当然,更是我第一消费黄色产品。我看着磁带表面粘着的白色贴纸,上面有神秘的五个大字“十八般武艺”,心情复杂。我就这么学坏了?
小青年以为我意犹未尽,又开始播放另一盘磁带,说这个更猛,叫“人有九个洞”,我听了一会儿,觉得恶心得要吐了,于是摆手离开。
后来,中唱公司发行的印制精美、上面写着“飞时公司”的正版磁带摆上大街小巷的柜台时,我才知道自己不仅买了假货,而且买了假黄货。
这盘磁带,就是整整影响了我们一代人的《东方好莱坞舞会》的第一集。而我所接触到的,是当时最时髦的DISCO舞曲中的EURO BEAT。
那个时候怎么会懂得EURO BEAT,只觉得那种分明的节奏撩人心魄,夹杂着花哨的混音:比如小孩的哭声,警笛,玻璃破碎的声音,以及偶尔露峥嵘的RAP。这些都让我觉得酷极了。这些DISCO舞曲带领我第一次接触欧美舞曲音乐,让我知道在MJ以外,还有一种更让人HIGH的音乐。
荷东来自荷里活东方,不过是一家香港迪厅的名字。荷里活就是好莱坞的香港发音。猛士则是MASTER MIX的音译,也是一间香港迪厅的名字。它们发行的混音编舞歌曲,由一家小型唱片公司飞时发行,风靡整个东南亚,也吹进了中国大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荷东一些,它的节奏更清新,DJ的痕迹更小。这是荷东驻场DJ ALEX和PATRICK的功劳。
但是那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些,只是迷醉于这些舞曲,荷东一共陆续发行了十多集,猛士也至少有十集,我努力把它们都听全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初的几盘磁带。直到现在,我一看《SAY YOU'LL NEVER》的歌名,就会想起LIAN ROSS略带忧郁的嗓音;看到《DON'T YOU GO AWAY》的歌名,就会想起那电子混音的“斗斗斗”的开场过门。而刚进大学那一年,整个楼道里都传唱着恶搞的《SHY LIKE AN ANGEL》歌声“杀了你喂狗……杀了你喂狗……”,而大学第一堂英语课,英文老师让我们听歌练听力,就是麦姐的《LA ISLA BONITA》,我一听就想,那不是荷东的么。
顺道说一句,荷东猛士里的歌星们发音都很标准清晰,是我们当时练英语听力的主力教材之一。
至于荷东猛士的大陆翻版《87狂热》里,邓洁仪的那首《路灯下的小妹妹》,这个,虽然耳熟能详,但却不屑唱的,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知道原曲《BROTHER LOUIE》知道这个歌风柔和(现在看来,实在太柔和了,甚至有点浮了,当时可是做为欧美流行歌曲的圭臬的)的MORDEN TALKING了。
我记得《87狂热》之后还有《88狂热》,甚至还有《89狂热》,不过那时自己已经不稀罕买那些带子,毕竟,有原版的听过,何必去买模仿的——若是今天知道刘欢老师(唔,刘欢到我校做老师的时候,我已经毕业了)也身居其中,会不会买一盘留到今天请他签名?
至于邓洁仪,据说多年前已经移居美国,我想她要再唱这些歌曲也不用唱中文的了吧。
二十多年后,我在自己的车里重新听转录的荷东猛士MP3,惊异地发现当年死活听不懂的英文歌,现在竟然这么好懂,甚至还能辨别其中轻微的欧洲口音……但更重要的是心态,虽然那个节奏今天听起来已经不够强劲不够密集(至少,比FEAR FACTORY的差太远了吧),但仍然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摆动身体,因为,二十多年前,我就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