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和他轻松、简单、甜美的“想念式”
这篇乐评是帮一个有音乐专业背景的朋友代发的。
记得我的上一篇乐评是差不多十年前,以日记的形式评论了李泉的《走钢索的人》。今天,受朋友之托,我又开始提笔写乐评了,论文写得太多,对这乐评真的有一些生疏了。其实,与其说乐评是专业的音乐分析,不如说仅仅是一种使用文字书写是对音乐“偏执狂”式理解和感受的形式。同一段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我发现越是优秀的乐评,就越“偏执”地在表达对音乐的感觉。这不仅是固执地坚持自己对当下听到的某段音乐的理解,更多的是表达在广泛涉猎各种音乐之后的一种综合,借用今天要写的苏醒和他的音乐专辑《想念式》的说法,是一种“妥协”、一种对音乐的态度,也是面对生活的状态。我不想在音乐的技术分析上占用太多的笔墨,这虽然是我的强项,但是技术分析并不是乐评。真正好的乐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并且能够引起共鸣的。因此,这篇乐评也就是我的一些所听所想。
选秀出身的苏醒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的,所以这张专辑就成了他音乐道路上的“试验品”,各种音乐元素汇聚其中,就像他所说的会让人们看到更多面、更多可能性的自己。其实,我觉得这张专辑在音乐性上很突出的表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苏醒在处理自己与其他音乐榜样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专辑所强调的“苏式”风格。与其说这张专辑听到了其他音乐人的影子,(如今每张华语专辑都会听到其他人的风格,甚至现成的段落拿来就用,这并不奇怪),但是不如说是唱片公司刻意为苏醒尝试未来音乐成熟的“可能性”,因此这张专辑就成了苏醒未来音乐道路的指向标。其实,做任何音乐,必须要有学习的榜样,这个学习阶段是每一个音乐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像是苏醒选秀时喜欢选择王力宏的歌,王力宏本人在接受CNN采访时说他内心的“音乐偶像”还是Stevie Wonder、R. Kelly等等流行R&B的大师,甚至还有Stravinsky这样的20世纪古典音乐家。
回到苏醒的这张《想念式》专辑上,这种通过学习打造专辑音乐理念的印象又可以在两个方面明显的体现出来。第一个方面,专辑紧靠当今所流行的加入Hip-hop的电子舞曲风格,这种在上世纪90年代初风行一时的音乐风格在近些年一些大牌的美国R&B歌手身上得到了重生,尤其是Beyoncé。苏醒一开始的歌手定位也主要是R&B的路线,因此我们可以从《选秀明星》、《Miss Pretty》、《酷旋风》几首歌中听出这样的一些端倪。前两首歌也是唱片公司极力推荐的,其中一首还是Sony的音乐总监薛忠铭亲自跨刀制作,可见一斑。第二个方面,我第一次听这张专辑时就发现有两首不是苏醒作曲的作品非常有意思,它们是《后来你好吗》和《1+1等于全世界》。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专辑打造完全“非苏式”风格的尝试。前一首从和声到编曲像是日韩浪漫的电影音乐,最重要的这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略带悲伤意味的作品,就像歌词中写的只是“浅浅的淡淡的悲”。后一首作品,只要你熟悉华语流行音乐,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首非常“曹格”的音乐。我猜曲作者喜欢的歌手里面一定有曹格。歌曲的副歌最为明显,有曹格浪漫情歌的细腻,尤其是“全世界”、“幸福调味”、“最完美”这些地方的下三度的小倚音,再加上苏醒的细腻声音的诠释,你会觉得你就是在听“曹格”的《倒数五答应我》。
说完了专辑中听到的其他音乐人的流行元素,现在要谈谈专辑打出的所谓“苏式R&B”,其实我更愿意把“R&B”拿掉,直接说“苏式”风格。也许是苏醒在选秀上唱的最多是Craig David 这样的R&B歌手的歌,人们似乎觉得因为苏醒能够完美的控制转音,所以他创作出的音乐就应该是R&B的,其实不然。听听苏醒自己创作的《想念式》和《So I say》吧,严格说这两首作品并不是R&B的。《想念式》是专辑的主打歌,虽然有一些Soul的味道在其中,但对比美国的正宗的领导潮流的Contemporary R&B/Soul的“权威们”,比如R. Kelly、Anthony Hamilton、Glenn Lewis、Mario、Donell Jones、Musiq Soulchild、Angie Stone等等,你会发现苏醒的这首主打歌真的够不上太R&B、太Soul。首先不管是R&B和Soul风格,都鲜有宽广的6/8拍的。其次,和声上,尤其是副歌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从一级大调和声开始,在一级小调和声上转了一下气氛又回到了大调。其实,就像歌曲宣传的那样,“想念有时像摇摆的音符”让人“陶醉在甜言蜜语中。苏醒的浪漫告白,浓情蜜意大放送”。所以,越是简单的概念、越是简单的音乐才最打动人,苏醒的“杀手锏”就是唱出简单和甜美的旋律,就像儿歌随风轻吟。不知怎的,让我想到了方大同在《爱,爱,爱》专辑的最后一首改编版的《春风吹》。《So I say》更不是R&B的,是一首典型的轻松的抒情小品,经典的吉他编曲和伴奏,由吉他大师刘天健操刀制作。不过,苏醒的专辑中确实有一首非常Soul的作品《浪漫旅程》,这首歌的成功不仅归功于苏醒的作曲,在音乐制作上更归功于编曲欧阳菁宇,从音乐上一开始营造的灵歌味道,随后苏醒的声音进来,音乐感觉上很像我本人非常喜欢的Musiq Soulchild《Luvanmusiq》专辑《B.u.d.d.y.》的B段。另外,这首歌的基本旋律母本,也就是歌曲开始的第一段,非常像我喜欢的一个创作型女歌手许哲佩《气球》中的一首歌《想念》。2001年,《气球》这张专辑感动了我;2010年,苏醒的《浪漫旅程》让我重温了这种感动。
我唯一不做评论的,或者说我没有资格做评论的应该是专辑的最后一首,就是苏醒为他的歌迷们写的《你最醒目》。除了这一首,几乎每首歌都或多或少说到了。整张专辑虽然在音乐上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但是所有10首歌都被统一在了苏醒“甜美”的音乐气氛之中,没有“kiss goodbye”的苦情歌,更没有“分手快乐”般的失恋解嘲,只有浪漫的“苏式蜜糖”。不管怎么样,这张专辑是出彩的,或者说是苏醒音乐道路上的一个小成就。很明显,在这条既艰辛又甜蜜的音乐道路上,他在学习、在摸索、在创造。最重要的,他在努力。
最后,我所做的这些所谓“评论”,只是一些个人色彩的音乐感觉。我用短短两个小时写出的东西怎么能跟苏醒两年做出的音乐相提并论呢?但是除了文中我所提到的一些音乐上的信息,我更想说:苏醒的《想念式》是一张值得一听的专辑,好好欣赏此时的苏醒带给你的音乐,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你才会体会到他在音乐和生活上的历练和成长。
祝福!
Bristol music man,
2010、5、16。
记得我的上一篇乐评是差不多十年前,以日记的形式评论了李泉的《走钢索的人》。今天,受朋友之托,我又开始提笔写乐评了,论文写得太多,对这乐评真的有一些生疏了。其实,与其说乐评是专业的音乐分析,不如说仅仅是一种使用文字书写是对音乐“偏执狂”式理解和感受的形式。同一段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我发现越是优秀的乐评,就越“偏执”地在表达对音乐的感觉。这不仅是固执地坚持自己对当下听到的某段音乐的理解,更多的是表达在广泛涉猎各种音乐之后的一种综合,借用今天要写的苏醒和他的音乐专辑《想念式》的说法,是一种“妥协”、一种对音乐的态度,也是面对生活的状态。我不想在音乐的技术分析上占用太多的笔墨,这虽然是我的强项,但是技术分析并不是乐评。真正好的乐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读懂、并且能够引起共鸣的。因此,这篇乐评也就是我的一些所听所想。
选秀出身的苏醒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的,所以这张专辑就成了他音乐道路上的“试验品”,各种音乐元素汇聚其中,就像他所说的会让人们看到更多面、更多可能性的自己。其实,我觉得这张专辑在音乐性上很突出的表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苏醒在处理自己与其他音乐榜样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专辑所强调的“苏式”风格。与其说这张专辑听到了其他音乐人的影子,(如今每张华语专辑都会听到其他人的风格,甚至现成的段落拿来就用,这并不奇怪),但是不如说是唱片公司刻意为苏醒尝试未来音乐成熟的“可能性”,因此这张专辑就成了苏醒未来音乐道路的指向标。其实,做任何音乐,必须要有学习的榜样,这个学习阶段是每一个音乐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像是苏醒选秀时喜欢选择王力宏的歌,王力宏本人在接受CNN采访时说他内心的“音乐偶像”还是Stevie Wonder、R. Kelly等等流行R&B的大师,甚至还有Stravinsky这样的20世纪古典音乐家。
回到苏醒的这张《想念式》专辑上,这种通过学习打造专辑音乐理念的印象又可以在两个方面明显的体现出来。第一个方面,专辑紧靠当今所流行的加入Hip-hop的电子舞曲风格,这种在上世纪90年代初风行一时的音乐风格在近些年一些大牌的美国R&B歌手身上得到了重生,尤其是Beyoncé。苏醒一开始的歌手定位也主要是R&B的路线,因此我们可以从《选秀明星》、《Miss Pretty》、《酷旋风》几首歌中听出这样的一些端倪。前两首歌也是唱片公司极力推荐的,其中一首还是Sony的音乐总监薛忠铭亲自跨刀制作,可见一斑。第二个方面,我第一次听这张专辑时就发现有两首不是苏醒作曲的作品非常有意思,它们是《后来你好吗》和《1+1等于全世界》。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专辑打造完全“非苏式”风格的尝试。前一首从和声到编曲像是日韩浪漫的电影音乐,最重要的这是专辑中唯一一首略带悲伤意味的作品,就像歌词中写的只是“浅浅的淡淡的悲”。后一首作品,只要你熟悉华语流行音乐,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首非常“曹格”的音乐。我猜曲作者喜欢的歌手里面一定有曹格。歌曲的副歌最为明显,有曹格浪漫情歌的细腻,尤其是“全世界”、“幸福调味”、“最完美”这些地方的下三度的小倚音,再加上苏醒的细腻声音的诠释,你会觉得你就是在听“曹格”的《倒数五答应我》。
说完了专辑中听到的其他音乐人的流行元素,现在要谈谈专辑打出的所谓“苏式R&B”,其实我更愿意把“R&B”拿掉,直接说“苏式”风格。也许是苏醒在选秀上唱的最多是Craig David 这样的R&B歌手的歌,人们似乎觉得因为苏醒能够完美的控制转音,所以他创作出的音乐就应该是R&B的,其实不然。听听苏醒自己创作的《想念式》和《So I say》吧,严格说这两首作品并不是R&B的。《想念式》是专辑的主打歌,虽然有一些Soul的味道在其中,但对比美国的正宗的领导潮流的Contemporary R&B/Soul的“权威们”,比如R. Kelly、Anthony Hamilton、Glenn Lewis、Mario、Donell Jones、Musiq Soulchild、Angie Stone等等,你会发现苏醒的这首主打歌真的够不上太R&B、太Soul。首先不管是R&B和Soul风格,都鲜有宽广的6/8拍的。其次,和声上,尤其是副歌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从一级大调和声开始,在一级小调和声上转了一下气氛又回到了大调。其实,就像歌曲宣传的那样,“想念有时像摇摆的音符”让人“陶醉在甜言蜜语中。苏醒的浪漫告白,浓情蜜意大放送”。所以,越是简单的概念、越是简单的音乐才最打动人,苏醒的“杀手锏”就是唱出简单和甜美的旋律,就像儿歌随风轻吟。不知怎的,让我想到了方大同在《爱,爱,爱》专辑的最后一首改编版的《春风吹》。《So I say》更不是R&B的,是一首典型的轻松的抒情小品,经典的吉他编曲和伴奏,由吉他大师刘天健操刀制作。不过,苏醒的专辑中确实有一首非常Soul的作品《浪漫旅程》,这首歌的成功不仅归功于苏醒的作曲,在音乐制作上更归功于编曲欧阳菁宇,从音乐上一开始营造的灵歌味道,随后苏醒的声音进来,音乐感觉上很像我本人非常喜欢的Musiq Soulchild《Luvanmusiq》专辑《B.u.d.d.y.》的B段。另外,这首歌的基本旋律母本,也就是歌曲开始的第一段,非常像我喜欢的一个创作型女歌手许哲佩《气球》中的一首歌《想念》。2001年,《气球》这张专辑感动了我;2010年,苏醒的《浪漫旅程》让我重温了这种感动。
我唯一不做评论的,或者说我没有资格做评论的应该是专辑的最后一首,就是苏醒为他的歌迷们写的《你最醒目》。除了这一首,几乎每首歌都或多或少说到了。整张专辑虽然在音乐上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但是所有10首歌都被统一在了苏醒“甜美”的音乐气氛之中,没有“kiss goodbye”的苦情歌,更没有“分手快乐”般的失恋解嘲,只有浪漫的“苏式蜜糖”。不管怎么样,这张专辑是出彩的,或者说是苏醒音乐道路上的一个小成就。很明显,在这条既艰辛又甜蜜的音乐道路上,他在学习、在摸索、在创造。最重要的,他在努力。
最后,我所做的这些所谓“评论”,只是一些个人色彩的音乐感觉。我用短短两个小时写出的东西怎么能跟苏醒两年做出的音乐相提并论呢?但是除了文中我所提到的一些音乐上的信息,我更想说:苏醒的《想念式》是一张值得一听的专辑,好好欣赏此时的苏醒带给你的音乐,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你才会体会到他在音乐和生活上的历练和成长。
祝福!
Bristol music man,
20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