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一支老歌
身为80后,委实错过了很多东西,比如纯正的大学时代,轰轰烈烈的焚烧诗歌活动,比如巴乔经典的谢幕演出——事实上真正开始注意足球时,荧幕上除了玫瑰碗上遗憾的落幕,留给我们的已经不多,还错过了邵氏电影的繁华时代,错过姜大卫狄龙尚是小生时,瘦削清锐锋芒毕露的一段时日。往昔太美,以致在老照片里看到旧时街道也觉出满胸满眼的宁和。
——再来看那个时代的背影,似乎是真正白衣飘飘的时代。有那么多、那么多神完气足的偶像,几乎都可以作为时代的标签。遇罗克、顾城、余纯顺、崔健,孔捷生,小时候都是要仰头去膜拜的,那是传奇得无法与这世界构成交集的一场生。
当然也少不了罗大佑。哦哦哦哦这个神一样的歌者。
是在这首《皇后大道东》里才真正感觉到罗大佑的教父范儿,之前的《恋曲1990》《台北红玫瑰》也好,可是距离太远,始终无法如70后的长辈,“哗”地一下泪水纵横。教父不是歌神不是被当做偶像膜拜的,看过电影《教父》的都该知道,这是个特殊的存在,无所谓正义,世界给你荒芜,于是不必换以伪善,对它狠狠地扣响扳机吧不要停,因为不是明星,所以无需顾及面子,坍塌了,败就是惨败,可败也不能倒掉。必须为家族成员们谋一条生路,这谋生,是在无数刀光和嘲讽地真正“谋”出的生。后来他成为无数后辈的保护伞,家族成员们恭敬地弯腰,送上亲吻与似有还无的笑。
没人知道为此付出了什么。他必须坚硬如铁。
所以最后纵贯线狠狠地火了一把,又开始在城市间巡回演出时,是不太意外的,他就是一个该唱一辈子的歌手,背着时代的十字架,接受赞誉、谩骂,把灵魂烤干又串在铁丝上作为祭奠,作为补偿,神许可你把一生的时光投掷在流浪和歌唱里,这样应该就够了。
意外的是,蒋志光在mv里居然有着不输于罗大佑的气场,真好,两个有锋锐的男人站在一起光芒四射。一瞬间回到1997,那座城市在回归前的巨大尴尬、有点儿忐忑却不敢声张,厌弃烦乱的姿态在这一瞬全部抖落出来,无比愤怒无比嚣张!
于是上网搜索这个陌生人的资料
“蒋志光,香港无线电视艺员,亦为一名歌手。他一直只在庙街唱口水歌,因此受邀在1985年林子祥的首次演唱会上扮林子祥的唱腔,扮得极为神似,被高层赏识而展开了其幕前生涯。原本是创作歌手出身,其中包办曲词的歌曲有《相逢何必曾相识》、《旧朋友》等,可惜歌曲虽然走红,但本人却并未一炮而红,其后认为自己“歌唱生涯经已完结”,封口不唱,甚至连牵涉唱歌的综艺节目,都拒绝演唱(由于他从不提起自己的歌唱生涯,因此令现今很多年轻观众都意想不到)。后来转投TVB,改行出演电视剧。虽然外形非常普通,不过胜在特点够突出,善于饰演娘娘腔的中年男子或者无厘头的小人物。”
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太突出,他会甘心把自己埋在细小的生活碎片里,洗菜、听老婆骂,接女儿上幼儿园,有时打打麻将,导演说,今天有个小角色适合你,于是就兴冲冲地跑去片场,不在乎只是在里面打打酱油,几十年后他们有了一张在随波逐流中发福,酷似马英九的老脸,爱微笑着花很长的时间养鸟,接受奚落,泡功夫茶,等到当爷爷时有一天孙女惊讶地说,好像在哪个mv里看到你了,
已经变成爷爷的他只笑笑,“乖囡,过来喝茶。”
不会有太多孩子想变成这样的大人,可是如果在这个时代里做不成英雄,变成这样的人是多么可爱的一件事呀,必要时能站出来撑场也为明天的菜价担心,随时都能低下来笑嘻嘻地让你骑高高。
所以这支歌的两个歌手的轨迹是完全不同的,可是一样锋利一样可以成为敏锐的猎手。
所以,都是喜欢的。
那个浮躁但有巨大生命力的时代可真美,于是愤青们都还没有开始变成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