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迷失的台湾乐坛最浑然天成的方案
从小我就有这么一个梦想,期盼有一天能生活在台湾这个充满热情与浓浓乡土文化气息的“美丽岛国”里。这多半是因为我十岁就开始迷上国语歌曲的缘故吧。当时的国语唱片主题鲜明,大部分都带出了台湾音乐独有的气息与个性,可说是台湾人的骄傲。在这方面,现今深受西方曲调影响的台湾流行音乐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第一张专辑的成功的确为陈升与黄连煜组成的“新宝岛康乐队”打了一支强心针。作品中叙述的理想社会和我自小接触的十分相似,反映出生活里加快的步伐和经济的急速发展已促使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台湾城市渐渐失去了它的特性。同时也警惕人民不要为了能赶上这趟迈向“成功”的快车,而不惜生命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张专辑依然秉持着相同的中心思想,同时表达了无论是什么籍贯或家庭背景,只要是生活在同一个土地上,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份有信心。两人于是以各种道地的语言(国语、客语以及闽南语),写下了祖先开垦的故事,试图还给市井小民台湾最原始的面貌。但以他们调皮的个性,绝不可能只呈现一堂单调的历史课。为了衬托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观点,他们采用了各种色彩缤纷的音乐元素,以纯熟、细致的制作手法把拉丁、复古舞、夏威夷等风格注入于歌曲中。当然,这张好似嘉年华庆祝会的专辑仍然好评如潮,
想必大家都对这首鼓声若响耳熟能详了吧。老实说,我也听不出开场以意大利语唱歌的男高音竟是摇滚乐队China Blue的鼓手Dino。在这首歌开始流行至今,我已听到了不同的版本,包括金曲歌后江惠内敛的演绎。但每个版本都反映了词曲方面顶级的水准,副歌的部分更是绕梁三日。而现场乐队的编曲形式不仅在当时成了先驱,把弗拉明戈曲风与闽南语演唱融为一体,更显示出创作人的野心与创意。
对贼的开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激情的鼓声加上勾魂的电子吉他(伍佰弹奏)仿佛响彻了整片宇宙,使这首专辑里唯一的国语歌曲显得与众不同。出色的编曲同样突出了歌词的灰暗与冷酷,不难想象“被命运遗弃”的感受是多么的绝望。随着层次性的编排,情绪就转换成悲愤的力量,体会出“晶莹的雨丝”亲吻着“母亲干枯的唇”的凄美画面,道尽了沉默的羔羊痛改前非的心情。
整张专辑有个特点,就是多了能炒热场面的作品,包括我非常喜欢的自助餐。客家歌词诙谐风趣,把一位被老婆冷落的潦倒丈夫难为无奈的心声写得栩栩如生。面对一位只会伸手要钱的妻子,男子极为气煞,在萌起离婚念头的那刹间又因家中的孩子而得忍气吞声。以贴近日常生活形态的主题把歌手与听众的距离拉近,正是这支乐队引起广泛歌迷的爱戴与赞许的主要原因。
时代变迁,人事已非。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最初起步的原点,虽然拥抱的是同样温暖的阳光,手上抓起的是同样芬芳的泥土,耳边传来的是同样感人的旋律,却再也无法感受到亲人的拥抱、爱人身上的味道和情人悦耳的问候。在没共样的人里听到了两位队员深情地唱出了内心里的沉痛,后半段的合唱更是鼓励思乡者一同高歌吟唱。作伴让我联想起黄小琥的“伴”,一样温馨的歌词,一样和谐的音符,只是在江建民的编曲下,“作伴”多了一种踏上征途的仓促。特别喜欢歌词中“一侪人一生有几多人来惜 有食饱尽好 没食饱也好”,常让我想起了当初父母相依为命的困苦日子。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传统思想已逐渐被繁华社会的充裕与奢侈冲散了。
升哥在一篇杂志访问中提到:“一个音乐创作者或许不足以挽救一个时代的危机,但却可以借由创作反映一个年代的心情故事。”他称这些作品为“新台语歌”,代表着“独一无二的声音”,依我的看法,这些“新台语歌”蕴含着深藏不露的生命力,而这股力量正好可以作为整顿迷失的台湾乐坛最浑然天成的方案。
第一张专辑的成功的确为陈升与黄连煜组成的“新宝岛康乐队”打了一支强心针。作品中叙述的理想社会和我自小接触的十分相似,反映出生活里加快的步伐和经济的急速发展已促使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台湾城市渐渐失去了它的特性。同时也警惕人民不要为了能赶上这趟迈向“成功”的快车,而不惜生命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张专辑依然秉持着相同的中心思想,同时表达了无论是什么籍贯或家庭背景,只要是生活在同一个土地上,都应该对自己的身份有信心。两人于是以各种道地的语言(国语、客语以及闽南语),写下了祖先开垦的故事,试图还给市井小民台湾最原始的面貌。但以他们调皮的个性,绝不可能只呈现一堂单调的历史课。为了衬托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观点,他们采用了各种色彩缤纷的音乐元素,以纯熟、细致的制作手法把拉丁、复古舞、夏威夷等风格注入于歌曲中。当然,这张好似嘉年华庆祝会的专辑仍然好评如潮,
想必大家都对这首鼓声若响耳熟能详了吧。老实说,我也听不出开场以意大利语唱歌的男高音竟是摇滚乐队China Blue的鼓手Dino。在这首歌开始流行至今,我已听到了不同的版本,包括金曲歌后江惠内敛的演绎。但每个版本都反映了词曲方面顶级的水准,副歌的部分更是绕梁三日。而现场乐队的编曲形式不仅在当时成了先驱,把弗拉明戈曲风与闽南语演唱融为一体,更显示出创作人的野心与创意。
对贼的开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激情的鼓声加上勾魂的电子吉他(伍佰弹奏)仿佛响彻了整片宇宙,使这首专辑里唯一的国语歌曲显得与众不同。出色的编曲同样突出了歌词的灰暗与冷酷,不难想象“被命运遗弃”的感受是多么的绝望。随着层次性的编排,情绪就转换成悲愤的力量,体会出“晶莹的雨丝”亲吻着“母亲干枯的唇”的凄美画面,道尽了沉默的羔羊痛改前非的心情。
整张专辑有个特点,就是多了能炒热场面的作品,包括我非常喜欢的自助餐。客家歌词诙谐风趣,把一位被老婆冷落的潦倒丈夫难为无奈的心声写得栩栩如生。面对一位只会伸手要钱的妻子,男子极为气煞,在萌起离婚念头的那刹间又因家中的孩子而得忍气吞声。以贴近日常生活形态的主题把歌手与听众的距离拉近,正是这支乐队引起广泛歌迷的爱戴与赞许的主要原因。
时代变迁,人事已非。离乡多年的游子,回到最初起步的原点,虽然拥抱的是同样温暖的阳光,手上抓起的是同样芬芳的泥土,耳边传来的是同样感人的旋律,却再也无法感受到亲人的拥抱、爱人身上的味道和情人悦耳的问候。在没共样的人里听到了两位队员深情地唱出了内心里的沉痛,后半段的合唱更是鼓励思乡者一同高歌吟唱。作伴让我联想起黄小琥的“伴”,一样温馨的歌词,一样和谐的音符,只是在江建民的编曲下,“作伴”多了一种踏上征途的仓促。特别喜欢歌词中“一侪人一生有几多人来惜 有食饱尽好 没食饱也好”,常让我想起了当初父母相依为命的困苦日子。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传统思想已逐渐被繁华社会的充裕与奢侈冲散了。
升哥在一篇杂志访问中提到:“一个音乐创作者或许不足以挽救一个时代的危机,但却可以借由创作反映一个年代的心情故事。”他称这些作品为“新台语歌”,代表着“独一无二的声音”,依我的看法,这些“新台语歌”蕴含着深藏不露的生命力,而这股力量正好可以作为整顿迷失的台湾乐坛最浑然天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