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和周董一起跨时代

我不是一个懂音乐的人,乐感似乎也比别人差些。从小音乐课就是我各种情景动作各种对口型捣蛋的天堂,因为实在是拉不下脸来一本正经地去欣赏压根儿听不懂的经典。虽然一向认为自己在剪片子的时候,对音乐节奏和音画结合的把握还是不错滴,但总有些事儿让我觉得很有挫败感。
今年过年路过新东方朱大忽悠老师家,借宿的那晚,朱老师热情地用wii招待了我,玩打鼓游戏的时候,发现我居然连最简单的鼓点都打的一通乱。在朱老师“你真是~~~有没有乐感”的大呼小叫声中,我深深地郁闷了。
之所以铺垫这么多,是因为接下来,想说点儿音乐的事儿,说的不对,您就当我放一屁。
上午听了周杰伦新歌《烟花易冷》,真是觉得这是近几年来周董少有的惊艳之作,只是跟《东风破》《千里之外》不太一样,那种深沉和沧桑不像是玩音乐装出来的,有种“经典范儿”的味道。
喜欢上杰伦还得从我没有乐感开始说起。并没有那种“一听就立刻喜欢上了他”所谓立马被征服的开始,高三的时候,看好多同学都听周杰伦,整天有事没事儿“哼哼哈嘿”,为了不out,就借了卡带听,《Jay》、《范特西》,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终于觉得好吧,还是蛮好听的。
之后就一直很喜欢他的歌,每出一张专辑都必买。当时大一大二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在体育学院宿舍晚上的娱乐项目,基本就是用复读机翻来覆去播放周杰伦的几张专辑,自己拿个拖把当话筒站在桌子上模仿演唱会,一帮人嘿嘿地跟着乐。所以,周杰伦前五张专辑的歌曲我是相当熟的。
为什么喜欢周杰伦?
除了好听之外,周杰伦能火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音乐是“玩”出来的。那些经典、循规蹈矩的音乐,在80后看来,都是又老又土气,新潮、震撼的摇滚乐(大部分情况下我都理解不了)又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而周杰伦那种天马行空、各种风格混搭的歌曲刚好给80后一个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新奇的调调、充满想象力的内容正是我们想过但不敢确定的。
在他的音乐里,功夫歌曲有了“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而不再仅仅是“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的邵氏武侠范儿;中国风有了“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而不再仅仅是“好一朵茉莉花”的正统民族范儿;欧美音乐有了“仁慈的父”和“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而不再仅仅是“乡村路带我回家”的听歌曲学英文范儿;战争歌曲有了“泪水在战壕里决了堤”,而不再仅仅是“咱当兵的人”的春晚军营范儿。
不管是打篮球、家庭暴力,还是福尔摩斯、变魔术,周杰伦都能信手拈来写到歌里。而当年的歌坛,多少歌手还在死钻那些个情爱,在里边儿拧巴着。
我给周杰伦贡献的最后十多块钱,是他的《七里香》,之后他的专辑,都是从网上下的。不过好像我这种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看起来没给他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周杰伦后来变成了周董,演电影、拍MV,一直到最后自己当导演。
06年进入广院后,我开始听一些杂七杂八的歌,P2P下载的电影原声也逐渐占据了硬盘音乐文件夹绝对主要的位置。周杰伦的歌做片子很难用的上,而且越发觉得出去唱K,他的歌总显得有些玩闹的色彩,尤其是在某些应酬场合,点周杰伦似乎等同于幼稚、学生气。所以,各种原因,从《十一月的萧邦》开始,他的歌曲也慢慢对我失去了吸引力。
周董一如既往地火着,牵手宋祖英惊艳春晚、鸟巢和多明戈等正统范儿的人同台献唱,近几张专辑虽然也有几首不错的,但就像有人评论的:周杰伦一直在抄袭周杰伦。
中国风一首、Rap一首、欧美风一首、舒缓情歌一首、家庭亲人或生活状态一首、古今战争一首,基本上就能凑上一张专辑。整个中国乐器,仿京剧小细嗓一亮就是中国风——除了那首小提琴调调十足的《流浪诗人》,08年的《魔杰座》几乎没有让我觉得有好听的歌曲。
09年拍了一年电影,10年《跨时代》主打了首《超人不会飞》。下了,听了,觉得非常一般。
发现《烟花易冷》前,在“音悦台”上先听了钢琴版《烟花易冷》,纯钢琴伴奏,第一感觉很诧异,这还是周董的歌吗?再听歌曲版的时候,甚至觉得一直张口闭口“超屌”的周董声音有一丝的沧桑。曲风没了之前的玩闹,开始有了经典正统的感觉。
莫非周董要回归正统?
第一张专辑《Jay》2000年发行,至今整整十年,新专辑《跨时代》是否也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
杰伦陪伴的这十年,80到85这代人刚好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的过程,不少人已经结婚生子工作高升,也有些人像我一样继续漂着,努力给生活轨迹寻找着突破口。工作这两年,我发现那些过去在学生时代非常不齿的行为已经逐渐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东西反倒在一点一点抛弃,潜移默化中,说话口吻、处事方式乃至兴趣爱好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往那个所谓的“成人圈”靠拢。
学生时代觉得很装逼的事儿,虽然现在仍然觉得很装,但还会让自己去装,否则某个上层圈子不会接受你。
就好比做学问再牛逼,也得拿个诺贝尔才算成就了;做电视再牛逼,可不CCTV人家也不会高看你;做音乐再牛逼,不到个鸟巢、维也纳也不算是正牌军。
在追求名分和身份的路上,是否会渐行渐远,以至最后被彻底体制化?一代一代的人,原本各有各的特点,而在经过社会大熔炉之后,能保留下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有多少?
79年的周董今年已经31岁,是否也准备开始追求所谓的经典呢?
扯了些相干不相干的,最后收个尾吧:《烟花易冷》不错,周董才华依然。
今年过年路过新东方朱大忽悠老师家,借宿的那晚,朱老师热情地用wii招待了我,玩打鼓游戏的时候,发现我居然连最简单的鼓点都打的一通乱。在朱老师“你真是~~~有没有乐感”的大呼小叫声中,我深深地郁闷了。
之所以铺垫这么多,是因为接下来,想说点儿音乐的事儿,说的不对,您就当我放一屁。
上午听了周杰伦新歌《烟花易冷》,真是觉得这是近几年来周董少有的惊艳之作,只是跟《东风破》《千里之外》不太一样,那种深沉和沧桑不像是玩音乐装出来的,有种“经典范儿”的味道。
喜欢上杰伦还得从我没有乐感开始说起。并没有那种“一听就立刻喜欢上了他”所谓立马被征服的开始,高三的时候,看好多同学都听周杰伦,整天有事没事儿“哼哼哈嘿”,为了不out,就借了卡带听,《Jay》、《范特西》,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终于觉得好吧,还是蛮好听的。
之后就一直很喜欢他的歌,每出一张专辑都必买。当时大一大二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在体育学院宿舍晚上的娱乐项目,基本就是用复读机翻来覆去播放周杰伦的几张专辑,自己拿个拖把当话筒站在桌子上模仿演唱会,一帮人嘿嘿地跟着乐。所以,周杰伦前五张专辑的歌曲我是相当熟的。
为什么喜欢周杰伦?
除了好听之外,周杰伦能火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音乐是“玩”出来的。那些经典、循规蹈矩的音乐,在80后看来,都是又老又土气,新潮、震撼的摇滚乐(大部分情况下我都理解不了)又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而周杰伦那种天马行空、各种风格混搭的歌曲刚好给80后一个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新奇的调调、充满想象力的内容正是我们想过但不敢确定的。
在他的音乐里,功夫歌曲有了“什么刀枪跟棍棒我都耍的有模有样”,而不再仅仅是“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的邵氏武侠范儿;中国风有了“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而不再仅仅是“好一朵茉莉花”的正统民族范儿;欧美音乐有了“仁慈的父”和“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而不再仅仅是“乡村路带我回家”的听歌曲学英文范儿;战争歌曲有了“泪水在战壕里决了堤”,而不再仅仅是“咱当兵的人”的春晚军营范儿。
不管是打篮球、家庭暴力,还是福尔摩斯、变魔术,周杰伦都能信手拈来写到歌里。而当年的歌坛,多少歌手还在死钻那些个情爱,在里边儿拧巴着。
我给周杰伦贡献的最后十多块钱,是他的《七里香》,之后他的专辑,都是从网上下的。不过好像我这种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看起来没给他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周杰伦后来变成了周董,演电影、拍MV,一直到最后自己当导演。
06年进入广院后,我开始听一些杂七杂八的歌,P2P下载的电影原声也逐渐占据了硬盘音乐文件夹绝对主要的位置。周杰伦的歌做片子很难用的上,而且越发觉得出去唱K,他的歌总显得有些玩闹的色彩,尤其是在某些应酬场合,点周杰伦似乎等同于幼稚、学生气。所以,各种原因,从《十一月的萧邦》开始,他的歌曲也慢慢对我失去了吸引力。
周董一如既往地火着,牵手宋祖英惊艳春晚、鸟巢和多明戈等正统范儿的人同台献唱,近几张专辑虽然也有几首不错的,但就像有人评论的:周杰伦一直在抄袭周杰伦。
中国风一首、Rap一首、欧美风一首、舒缓情歌一首、家庭亲人或生活状态一首、古今战争一首,基本上就能凑上一张专辑。整个中国乐器,仿京剧小细嗓一亮就是中国风——除了那首小提琴调调十足的《流浪诗人》,08年的《魔杰座》几乎没有让我觉得有好听的歌曲。
09年拍了一年电影,10年《跨时代》主打了首《超人不会飞》。下了,听了,觉得非常一般。
发现《烟花易冷》前,在“音悦台”上先听了钢琴版《烟花易冷》,纯钢琴伴奏,第一感觉很诧异,这还是周董的歌吗?再听歌曲版的时候,甚至觉得一直张口闭口“超屌”的周董声音有一丝的沧桑。曲风没了之前的玩闹,开始有了经典正统的感觉。
莫非周董要回归正统?
第一张专辑《Jay》2000年发行,至今整整十年,新专辑《跨时代》是否也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
杰伦陪伴的这十年,80到85这代人刚好完成了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的过程,不少人已经结婚生子工作高升,也有些人像我一样继续漂着,努力给生活轨迹寻找着突破口。工作这两年,我发现那些过去在学生时代非常不齿的行为已经逐渐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东西反倒在一点一点抛弃,潜移默化中,说话口吻、处事方式乃至兴趣爱好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往那个所谓的“成人圈”靠拢。
学生时代觉得很装逼的事儿,虽然现在仍然觉得很装,但还会让自己去装,否则某个上层圈子不会接受你。
就好比做学问再牛逼,也得拿个诺贝尔才算成就了;做电视再牛逼,可不CCTV人家也不会高看你;做音乐再牛逼,不到个鸟巢、维也纳也不算是正牌军。
在追求名分和身份的路上,是否会渐行渐远,以至最后被彻底体制化?一代一代的人,原本各有各的特点,而在经过社会大熔炉之后,能保留下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有多少?
79年的周董今年已经31岁,是否也准备开始追求所谓的经典呢?
扯了些相干不相干的,最后收个尾吧:《烟花易冷》不错,周董才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