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浮躁》不王菲
菲迷是有层次的。
当然,这个层次并不是说社会地位和道德水准,也不是看收集王菲唱片的多少(这个标准只能判定王菲专辑的收藏家而不是菲迷),而是能听懂多少她的音乐。看到这儿,有些人似乎会觉得这个标准太主观太虚无了吧,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菲迷心中就有一千个王菲。那么为了把这个标准具体化,我就大胆地把王菲的音乐分个三六九等。
初级菲迷,接触到的王菲的音乐,大多数是那种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说《红豆》,《棋子》,《我愿意》等等。王菲的这些歌曲也是在KTV大家点唱最多的曲目。这些歌曲让王菲有着广泛的听众,不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只要你在听华语流行音乐,那么这些歌儿你就不会没有听说过。(什么,您真的没听说过?我撞墙,您请自行绕道,不要让老人和小朋友看到血腥暴力的场景。)这也奠定了王菲作为一代天后的群众基础。因为毕竟再好的音乐,如果都是阳春白雪般的曲高和寡,没有多少人欣赏和传唱,那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具有流行20年的强大生命力的。
那么可能大多数菲迷会觉得,那些歌曲大多数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才不是王菲真正的风格呢。是的,如果你这么说,那么你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菲迷了。到了这个层次,菲迷不只是随大流般地听和唱那些王菲十分大众的歌曲了,而是专注于王菲的整张专辑唱片。比方说我吧,我首先喜欢上的王菲的专辑就是《只爱陌生人》。《开到荼蘼》摇滚般激荡的开篇曲目,这样的结构在王菲的很多专辑中都有体现。比如《王菲2001》中的《光之翼》,《将爱》中的《将爱》和《唱游》中的《感情生活》等。当然也王菲的专辑绝不能缺少温婉缱绻风格的曲目,比如《只爱陌生人》中的第二首《当时的月亮》,《将爱》中的《旋木》,《唱游》中的《红豆》等。而王菲的这些小情调的曲目,往往不是那种邓丽君式纯情的睹物思人,在歌词中更多的在伤痛中追忆过往,讲物是人非。这一点可以从《当时的月亮》中看到,歌词完全是对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一种调侃。“回头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王菲的特色在于她专辑的特色,而这些与其他同时期香港流行音乐不同的地方,才是让菲迷们心驰神往的。大多数菲迷都有自己喜爱的专辑,对王菲的音乐风格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用刚才的话说就是到了 “菲迷心中有王菲”的阶段。
大多数菲迷可能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吧,至少我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的。直到最近在维基百科上搜索王菲的词条,我才发现王菲本人最喜爱的一张专辑也是她最艺术化的一张专辑《浮躁》才代表了真正的王菲。维基百科是这样说的:
《浮躁》—自由
1996年推出的国语专辑《浮躁》将她的艺术尝试推上了顶峰。王菲本人最爱《浮躁》,销量并不好,但是她在音乐艺术探索上最自由、风格最统一的专辑。她这次选择了与北京音乐人和孪生卡度越洋合作,后者在1994年被王菲翻唱后双方在音乐上也开始了交往。孪生卡度在自己1996年大碟中曾与王菲合唱过 “Serpentskirt”一曲,这次特意为她谱写了两首歌曲“扫兴”和“分裂”,填词人分别为黄伟文和林夕;王菲自己做了7首曲子,谱写了4首歌词(其他2首是听不懂的呓语,1首为纯音乐);另有一首“不安”是纯音乐,没有标明作曲者。这张专辑彻底抛弃了商o业:化考虑;她在好几首歌中呓语般地哼唱,自造了一种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大碟的整体氛围一如题目所述,在秋高气爽的天空下依旧不禁浮躁、无常、迷惘,与窦唯当时的乐风极其贴近。专辑令港台市场无法接受,销量很不满意。但一些死忠歌迷十分推崇这张专辑。后来可能是为了商业市场,她再也没有进行完整的艺术尝试。2000年的《寓言》也只是做到了一半而已。《浮躁》的销量只有30万张,但在后期二手市场却是王菲炒价最高的专辑。
《浮躁》的推出,也使她在1996年10月14日成为继巩俐之后第二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也是第一位华语歌手;后来第二位登上封面的华语歌手是张惠妹。
我把这一段一字不差地节选了下来。然而我不同意所谓“死忠”的推崇,也不是由于二手被爆炒才推荐这张专辑。刚开始听《浮躁》,我也不是很喜欢,就专辑同名曲《浮躁》里的“兰嘉伯”给我留下了点儿印象,后来就搁在那里再没有听过。这段时间一直在听适合自己口味的音乐,然而时间长了难免腻歪,就重新开始听这张专辑。
《无常》是这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电子风格有点儿像最近很流行的Owl City. 王菲悠然地吟唱着自然之物,最后得到的却是“美丽之下的凄凉,无常”。颇有一种轮回苦渡,世事无常之感。这首《无常》也算是王菲佛教的世界观在音乐中的体现。
第二首《浮躁》是我首先喜欢上的曲目,整首歌曲张弛有度,不断吟唱着的 “兰嘉伯” ,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摇曳的快乐。就如同一个人穿着宽大的唐朝服装,长长的袖子随着音乐时而大幅度地摆动着,时而随着音乐缓下来抚着小脸儿。这种感觉就如同歌曲的题目——《浮躁》,是一种表面的狂放,一种转瞬即逝的快乐。
第三首 《想象》是一首没有具体歌词的呓语(前段时间流行的萨顶顶也唱过类似自创的“自语”)歌曲。整首歌曲中懒散萎靡的气息可谓到了极致,可算是典型王菲风格的集中体现。
接下来的《分裂》则是一段歌曲的反复吟唱,背景飘渺的高音,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曲子是孪生卡度(Cocteau Twins)为其所做,而孪生卡度的典型风格就是女主唱飘渺声音演绎的“仙风音乐”。王菲把这首《分裂》演绎得如梦似幻,回声的运用如云雾缭绕般,让人飘飘欲仙。
纯音乐《不安》就如同一个中场休息,一首起衔接作用的过渡曲目。接着《哪儿》又是这样一首呓语歌曲,可以看作是上半张专辑中《想象》萎靡气息的继续。
下一首《堕落》以暗淡低沉的声音开始,然后紧接着些许的妖娆。低沉,妖娆,单调的交替,从音乐中体现出不断重复的矜持,诱惑,堕落这一过程,把“犹豫着堕落”这一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扫兴》在乐器的选用和曲风都满是哥特味。在阴暗潮湿的雨天,从尖削高耸的哥特式教堂前走过,微微打开教堂大门中传出风一般的耳语。这种诡异的感觉并不让人恐惧,而是一种神秘的安静,让人着迷。《末日》中王菲那富有弹性的颤音,再加上回声效果的衬托更是出神入化,又是一曲典型的王菲风格。
最后一首《野三坡》的歌词不多,很多吟唱的地方就如同站在山坡上呼喊或者呼喊引起的回声,最后回声和喊声交错到一起,随着音乐渐行渐远。
如果说,王菲的其他专辑是商品的话,这张《浮躁》正如维基百科所说,是一张“完全放弃商业化考虑”的专辑,是一次“完全艺术化”的尝试。对待《浮躁》这张专辑,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快餐式的流行文化,而是一次艺术试验。不论这种风格多么为当时的大众所不接受,可是现在看来,这张专辑中饱满的王菲风格,她的性格,曲风,嗓音,佛教世界观可以说在其中都有体现。王菲之所以成为天后,靠的不仅是一时的风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而是一种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造。而最为纯粹的探索和创造的体现也就是在《浮躁》这张专辑上。所以,真配得上“菲迷”这个称号的人是一定不会不喜欢《浮躁》的。
有人说王菲不善言辞,清高。其实要想真正了解王菲的内心,只要用心倾听她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可以了,这歌声可谓胜过千言万语。
当然,这个层次并不是说社会地位和道德水准,也不是看收集王菲唱片的多少(这个标准只能判定王菲专辑的收藏家而不是菲迷),而是能听懂多少她的音乐。看到这儿,有些人似乎会觉得这个标准太主观太虚无了吧,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菲迷心中就有一千个王菲。那么为了把这个标准具体化,我就大胆地把王菲的音乐分个三六九等。
初级菲迷,接触到的王菲的音乐,大多数是那种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说《红豆》,《棋子》,《我愿意》等等。王菲的这些歌曲也是在KTV大家点唱最多的曲目。这些歌曲让王菲有着广泛的听众,不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只要你在听华语流行音乐,那么这些歌儿你就不会没有听说过。(什么,您真的没听说过?我撞墙,您请自行绕道,不要让老人和小朋友看到血腥暴力的场景。)这也奠定了王菲作为一代天后的群众基础。因为毕竟再好的音乐,如果都是阳春白雪般的曲高和寡,没有多少人欣赏和传唱,那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会具有流行20年的强大生命力的。
那么可能大多数菲迷会觉得,那些歌曲大多数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才不是王菲真正的风格呢。是的,如果你这么说,那么你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菲迷了。到了这个层次,菲迷不只是随大流般地听和唱那些王菲十分大众的歌曲了,而是专注于王菲的整张专辑唱片。比方说我吧,我首先喜欢上的王菲的专辑就是《只爱陌生人》。《开到荼蘼》摇滚般激荡的开篇曲目,这样的结构在王菲的很多专辑中都有体现。比如《王菲2001》中的《光之翼》,《将爱》中的《将爱》和《唱游》中的《感情生活》等。当然也王菲的专辑绝不能缺少温婉缱绻风格的曲目,比如《只爱陌生人》中的第二首《当时的月亮》,《将爱》中的《旋木》,《唱游》中的《红豆》等。而王菲的这些小情调的曲目,往往不是那种邓丽君式纯情的睹物思人,在歌词中更多的在伤痛中追忆过往,讲物是人非。这一点可以从《当时的月亮》中看到,歌词完全是对邓丽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的一种调侃。“回头看当时的月亮,曾经代表谁的心,结果都一样。”王菲的特色在于她专辑的特色,而这些与其他同时期香港流行音乐不同的地方,才是让菲迷们心驰神往的。大多数菲迷都有自己喜爱的专辑,对王菲的音乐风格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用刚才的话说就是到了 “菲迷心中有王菲”的阶段。
大多数菲迷可能都停留在这个阶段吧,至少我很长一段时间是这样的。直到最近在维基百科上搜索王菲的词条,我才发现王菲本人最喜爱的一张专辑也是她最艺术化的一张专辑《浮躁》才代表了真正的王菲。维基百科是这样说的:
《浮躁》—自由
1996年推出的国语专辑《浮躁》将她的艺术尝试推上了顶峰。王菲本人最爱《浮躁》,销量并不好,但是她在音乐艺术探索上最自由、风格最统一的专辑。她这次选择了与北京音乐人和孪生卡度越洋合作,后者在1994年被王菲翻唱后双方在音乐上也开始了交往。孪生卡度在自己1996年大碟中曾与王菲合唱过 “Serpentskirt”一曲,这次特意为她谱写了两首歌曲“扫兴”和“分裂”,填词人分别为黄伟文和林夕;王菲自己做了7首曲子,谱写了4首歌词(其他2首是听不懂的呓语,1首为纯音乐);另有一首“不安”是纯音乐,没有标明作曲者。这张专辑彻底抛弃了商o业:化考虑;她在好几首歌中呓语般地哼唱,自造了一种别人听不懂的语言。大碟的整体氛围一如题目所述,在秋高气爽的天空下依旧不禁浮躁、无常、迷惘,与窦唯当时的乐风极其贴近。专辑令港台市场无法接受,销量很不满意。但一些死忠歌迷十分推崇这张专辑。后来可能是为了商业市场,她再也没有进行完整的艺术尝试。2000年的《寓言》也只是做到了一半而已。《浮躁》的销量只有30万张,但在后期二手市场却是王菲炒价最高的专辑。
《浮躁》的推出,也使她在1996年10月14日成为继巩俐之后第二个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也是第一位华语歌手;后来第二位登上封面的华语歌手是张惠妹。
我把这一段一字不差地节选了下来。然而我不同意所谓“死忠”的推崇,也不是由于二手被爆炒才推荐这张专辑。刚开始听《浮躁》,我也不是很喜欢,就专辑同名曲《浮躁》里的“兰嘉伯”给我留下了点儿印象,后来就搁在那里再没有听过。这段时间一直在听适合自己口味的音乐,然而时间长了难免腻歪,就重新开始听这张专辑。
《无常》是这张专辑中我最喜欢的曲目之一,其中的电子风格有点儿像最近很流行的Owl City. 王菲悠然地吟唱着自然之物,最后得到的却是“美丽之下的凄凉,无常”。颇有一种轮回苦渡,世事无常之感。这首《无常》也算是王菲佛教的世界观在音乐中的体现。
第二首《浮躁》是我首先喜欢上的曲目,整首歌曲张弛有度,不断吟唱着的 “兰嘉伯” ,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摇曳的快乐。就如同一个人穿着宽大的唐朝服装,长长的袖子随着音乐时而大幅度地摆动着,时而随着音乐缓下来抚着小脸儿。这种感觉就如同歌曲的题目——《浮躁》,是一种表面的狂放,一种转瞬即逝的快乐。
第三首 《想象》是一首没有具体歌词的呓语(前段时间流行的萨顶顶也唱过类似自创的“自语”)歌曲。整首歌曲中懒散萎靡的气息可谓到了极致,可算是典型王菲风格的集中体现。
接下来的《分裂》则是一段歌曲的反复吟唱,背景飘渺的高音,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曲子是孪生卡度(Cocteau Twins)为其所做,而孪生卡度的典型风格就是女主唱飘渺声音演绎的“仙风音乐”。王菲把这首《分裂》演绎得如梦似幻,回声的运用如云雾缭绕般,让人飘飘欲仙。
纯音乐《不安》就如同一个中场休息,一首起衔接作用的过渡曲目。接着《哪儿》又是这样一首呓语歌曲,可以看作是上半张专辑中《想象》萎靡气息的继续。
下一首《堕落》以暗淡低沉的声音开始,然后紧接着些许的妖娆。低沉,妖娆,单调的交替,从音乐中体现出不断重复的矜持,诱惑,堕落这一过程,把“犹豫着堕落”这一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
《扫兴》在乐器的选用和曲风都满是哥特味。在阴暗潮湿的雨天,从尖削高耸的哥特式教堂前走过,微微打开教堂大门中传出风一般的耳语。这种诡异的感觉并不让人恐惧,而是一种神秘的安静,让人着迷。《末日》中王菲那富有弹性的颤音,再加上回声效果的衬托更是出神入化,又是一曲典型的王菲风格。
最后一首《野三坡》的歌词不多,很多吟唱的地方就如同站在山坡上呼喊或者呼喊引起的回声,最后回声和喊声交错到一起,随着音乐渐行渐远。
如果说,王菲的其他专辑是商品的话,这张《浮躁》正如维基百科所说,是一张“完全放弃商业化考虑”的专辑,是一次“完全艺术化”的尝试。对待《浮躁》这张专辑,不应该把它当作一种快餐式的流行文化,而是一次艺术试验。不论这种风格多么为当时的大众所不接受,可是现在看来,这张专辑中饱满的王菲风格,她的性格,曲风,嗓音,佛教世界观可以说在其中都有体现。王菲之所以成为天后,靠的不仅是一时的风行,不是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而是一种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造。而最为纯粹的探索和创造的体现也就是在《浮躁》这张专辑上。所以,真配得上“菲迷”这个称号的人是一定不会不喜欢《浮躁》的。
有人说王菲不善言辞,清高。其实要想真正了解王菲的内心,只要用心倾听她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就可以了,这歌声可谓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