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敵」王力宏
手指在書架上遊走,最後選了這張王力宏的唱片來陪我過夜。《如果你聽見我的歌》,王力宏在大陸獲得引進的第一張唱片。
李皖說:「沒有誰去遠望那一條綿延流淌的河流,每個人都樂意跳進『這一段』河水中洗去昨天,跟大眾同樂,跟時尚保持一致。今天的人不會有誰去評一張昨天的專輯,今年的我們不會對一首去年的作品頻頻致意,所有的碟評都是今天的,所有的言論都是當下的……沒有歷史,只有今天;沒有縱深,只有平面;沒有延續,只有新篇;沒有記憶,只有快閃。他不講求繼承、發揚和突破,他的繼承和突破通常只是對舊有素材的利用——一種花樣翻新的把戲。於是,流行音樂失去和歷史的聯係,只剩下孤零零的存在。」於是,我懂了五月天為什麼那麼強調新專輯與之前的六張唱片一脈相承的聯係,強調唱片本身的完整性。
只是李皖說的人裡面應該不包括他自己,當然也不包括我。同一張唱片,時新的時候聽和一定年數以後倒回過去聽,效果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很久沒有王力宏的消息。原本計劃今年秋季發片的他,新唱片被延期到了年底。只是捨不得耳邊缺少一些好音樂,所以又把他之前的唱片拿出來聽。從他出第一張唱片時就一直關注他的消息。彼時的他只能在娛樂雜誌的一角豆腐乾大的文章介紹他的唱片。彼時的他很可能因為唱片銷量問題而不被大陸引進。於是大陸版的唱片裡沒有了《白紙》的蹤影,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唱片《情敵貝多芬》也是在2002年才被引進的,距該唱片出版發行晚了整整七年。可是我們仍然看到了他的堅持,從《情敵貝多芬》到《如果你聽見我的歌》,從《白紙》到《好想你》,以及精選唱片《好力宏》。就是他這樣的堅持所以在眾星雲集的娛樂圈内,他終於憑藉《公轉自轉》贏得了廣泛的認可。那是索尼唱片為他出的第一張專輯,也可以說是他音樂路上重要的轉捩點。
這是聽《情敵貝多芬》時想到的。《情敵貝多芬》雖不能算作一張有實力的唱片,但是作為一張偶像歌手定位的唱片卻綽綽有餘。後來又再去聽《如果你聽見我的歌》,你會發現他的轉變。一張專輯中有了六首他參與創作的歌曲,在當時偶像風盛行的樂壇可謂初顯實力。無論是收錄在《Nature——大地的窗口》中抒情的《是你》,還是輕快節奏的《喊我一千遍》以及《頭版搖滾》,深情款款的《如果你聽見我的歌》、《情難牽》、《去愛》和《As Long As I Have You》,眼眶真的會發熱,喉嚨也真的會乾澀。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在王力宏終於大紅大紫之後再回過頭來聽他的這張唱片,你會聽到一些東西分外清晰,那就是對音樂的純粹的熱愛。在一張風格逐漸清晰的唱片裡,在一張還不能完全算作他的創作專輯的唱片裡,你仍然可以聽到他很用力的唱歌。他用唱歌劇式的力道來演繹每一首歌,如同他演戲,總是那麼用力。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樣的用力顯得他演技有些僵硬,但我卻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他就是這樣用力的想要做好每一件事。於是,這樣的力氣被融入了他的音樂中,標記了他鮮明的特色。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真正執著於音樂的華人創作者,也是我一直喜歡著的王力宏,總是這樣積極尋找音樂上的突破口。
我不是那種只會說「××年之前的誰」並停滯不前的人,但是我卻是一個會因為別人一個細微的閃光點而對他長久景仰,喜愛的人,是那種不管他後來怎樣的變化都會欣賞他的那種人,因為我知道他的每一次轉變都是朝著他既定的目標在邁進。在萬變不離其宗的大前提下,即便他的路有一點偏差,有一點走彎路,但他也是在前進中的,就如同我們自己的人生一樣。就算《不可思議》被人稱作是其登峰之作,就算眾人把《搖滾怎麼了》貶到不行,可是我卻在《改變自己》裡聽到王力宏回歸的聲音,如同《後青春期的詩》之於五月天。可是在這之後卻是他們共同的難題:回歸自己之後,他們又要怎樣的出發?於五月天,於王力宏都是一樣的。而我也相信他們一定會找到前行的路。
只是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聽著《如果你聽見我的歌》這張唱片裡王力宏還帶有生澀的演唱,於是又想起了這個在華語歌壇創造過輝煌,還在創造更多輝煌的聲音。那正是我喜歡的王力宏!
好了,今晚說了太多次「王力宏」,忽又想起他在《情敵貝多芬》裡唱:「你不管我有多妒嫉,也不管我怎麼抗議,他永遠是你說不膩的話題……」
好吧,不管你多妒嫉,不管你怎麼抗議,王力宏是永遠都說不膩的話題!
Dec. 7, 2008 Shanghai
http://ilittlek.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08.html
李皖說:「沒有誰去遠望那一條綿延流淌的河流,每個人都樂意跳進『這一段』河水中洗去昨天,跟大眾同樂,跟時尚保持一致。今天的人不會有誰去評一張昨天的專輯,今年的我們不會對一首去年的作品頻頻致意,所有的碟評都是今天的,所有的言論都是當下的……沒有歷史,只有今天;沒有縱深,只有平面;沒有延續,只有新篇;沒有記憶,只有快閃。他不講求繼承、發揚和突破,他的繼承和突破通常只是對舊有素材的利用——一種花樣翻新的把戲。於是,流行音樂失去和歷史的聯係,只剩下孤零零的存在。」於是,我懂了五月天為什麼那麼強調新專輯與之前的六張唱片一脈相承的聯係,強調唱片本身的完整性。
只是李皖說的人裡面應該不包括他自己,當然也不包括我。同一張唱片,時新的時候聽和一定年數以後倒回過去聽,效果和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很久沒有王力宏的消息。原本計劃今年秋季發片的他,新唱片被延期到了年底。只是捨不得耳邊缺少一些好音樂,所以又把他之前的唱片拿出來聽。從他出第一張唱片時就一直關注他的消息。彼時的他只能在娛樂雜誌的一角豆腐乾大的文章介紹他的唱片。彼時的他很可能因為唱片銷量問題而不被大陸引進。於是大陸版的唱片裡沒有了《白紙》的蹤影,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張唱片《情敵貝多芬》也是在2002年才被引進的,距該唱片出版發行晚了整整七年。可是我們仍然看到了他的堅持,從《情敵貝多芬》到《如果你聽見我的歌》,從《白紙》到《好想你》,以及精選唱片《好力宏》。就是他這樣的堅持所以在眾星雲集的娛樂圈内,他終於憑藉《公轉自轉》贏得了廣泛的認可。那是索尼唱片為他出的第一張專輯,也可以說是他音樂路上重要的轉捩點。
這是聽《情敵貝多芬》時想到的。《情敵貝多芬》雖不能算作一張有實力的唱片,但是作為一張偶像歌手定位的唱片卻綽綽有餘。後來又再去聽《如果你聽見我的歌》,你會發現他的轉變。一張專輯中有了六首他參與創作的歌曲,在當時偶像風盛行的樂壇可謂初顯實力。無論是收錄在《Nature——大地的窗口》中抒情的《是你》,還是輕快節奏的《喊我一千遍》以及《頭版搖滾》,深情款款的《如果你聽見我的歌》、《情難牽》、《去愛》和《As Long As I Have You》,眼眶真的會發熱,喉嚨也真的會乾澀。
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在王力宏終於大紅大紫之後再回過頭來聽他的這張唱片,你會聽到一些東西分外清晰,那就是對音樂的純粹的熱愛。在一張風格逐漸清晰的唱片裡,在一張還不能完全算作他的創作專輯的唱片裡,你仍然可以聽到他很用力的唱歌。他用唱歌劇式的力道來演繹每一首歌,如同他演戲,總是那麼用力。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樣的用力顯得他演技有些僵硬,但我卻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他就是這樣用力的想要做好每一件事。於是,這樣的力氣被融入了他的音樂中,標記了他鮮明的特色。他是我見過的少有的真正執著於音樂的華人創作者,也是我一直喜歡著的王力宏,總是這樣積極尋找音樂上的突破口。
我不是那種只會說「××年之前的誰」並停滯不前的人,但是我卻是一個會因為別人一個細微的閃光點而對他長久景仰,喜愛的人,是那種不管他後來怎樣的變化都會欣賞他的那種人,因為我知道他的每一次轉變都是朝著他既定的目標在邁進。在萬變不離其宗的大前提下,即便他的路有一點偏差,有一點走彎路,但他也是在前進中的,就如同我們自己的人生一樣。就算《不可思議》被人稱作是其登峰之作,就算眾人把《搖滾怎麼了》貶到不行,可是我卻在《改變自己》裡聽到王力宏回歸的聲音,如同《後青春期的詩》之於五月天。可是在這之後卻是他們共同的難題:回歸自己之後,他們又要怎樣的出發?於五月天,於王力宏都是一樣的。而我也相信他們一定會找到前行的路。
只是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聽著《如果你聽見我的歌》這張唱片裡王力宏還帶有生澀的演唱,於是又想起了這個在華語歌壇創造過輝煌,還在創造更多輝煌的聲音。那正是我喜歡的王力宏!
好了,今晚說了太多次「王力宏」,忽又想起他在《情敵貝多芬》裡唱:「你不管我有多妒嫉,也不管我怎麼抗議,他永遠是你說不膩的話題……」
好吧,不管你多妒嫉,不管你怎麼抗議,王力宏是永遠都說不膩的話題!
Dec. 7, 2008 Shanghai
http://ilittlek.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08.html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蕾蕾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