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就是大众的

做流行音乐的人,可能都在一遍遍地问着同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讨好市场?怎么样才能受到大多数听众的喜爱?”可是在此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无解。市场细化带来更多的选择空间,每个派别各有各的拥簇者;什么应该喜欢,什么不应该喜欢,听众们自有主张,再不像以往那样单凭媒体的轰炸式宣传或者某个权威人士的推荐就能轻易主宰的。以前是春晚上的一首歌一火火几年,神州大地处处传诵;如今是春晚节目疯狂地从民间挖掘热点元素想讨好观众,结果画虎不成还被嘲笑笑料太out。所以现在,想要全方位地迎合市场有多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一昧讨好,最后只会迷失自己;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可能出来一个面面俱到的作品。所以呢,做人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这样说来,就仿佛失了立场失了评判标准,有人不禁要问:那如今,音乐要怎么做?要我说,很简单: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不用太华丽的词藻,也不用太华彩的乐章;不用多么标新立异的观点,也不用多么独特的视角。这年头人们被这一个门那一个门的轰炸来轰炸去,雷点笑点泪点惊奇点都已突破历史新高。种种乱想昭示着:猎奇时代已经过去,继续哗众取宠?此路不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倒是平凡人的真情实感,更有可能获得意外的垂青。其实听众并没有那么难讨好,一个温柔的称谓,一声贴心的问候,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不经意间就能让人溃不成军。现代人的心理外壳筑得有多坚硬多状似冷感,内里就有多柔软多渴望温暖的触动。就像这首《你最醒目》,温柔妥帖的嗓音,平淡但暖意的歌词,再配上婉转悠扬的萨克斯风,听着苏醒轻吟浅唱“感谢你给我的每一次掌声,谢谢你给我一个真实的梦,望不到前方却依然在身旁陪我流浪,黑夜有最真实的力量”,很难不引发情感洪流的大决堤。虽然苏醒一再强调,这首歌是写给歌迷的,但歌里传达出来的感恩之情,却是任何一个仍在探索路上的苦旅者都能引发共鸣的。人生不过喜怒哀乐四种滋味,即使不是相同的经历亦能听出感同身受。为着理想苦苦坚持的我们,记忆中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让我们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是他们,给我们勇气继续走下去;我们的每一步,都因为他们的鼓励而更加坚定。“回忆中走过的每一步,现在的每一步,从今后的每一步,因为你最醒目”,这样的形容,再贴切不过!
其实又何止做音乐?做人也是同一个道理。君不见那些一昧奉承逢迎的人,往往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和稳固的人际关系;而那些独立思考坚持主见,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的人,却总能在经年累月后获得大多数人的关注和热爱。所谓的“人格魅力”,大概就体现于此。在这一点上,苏醒不管是做人还是做音乐,都保持着十分和谐的统一:尤记07年快男赛场上那句风华绝代的“我会让爱我的人更爱我,哪怕面临着让恨我的人更恨我”。那个时候的他,已经知道做自己的重要性——不是功利的为了被宠爱而故作的坚持自我,而是与生俱来的自我欣赏与自我热爱,让他觉得有必要这么做,坚决不因为观众的好恶而改变自己。都说人生如戏,谁又能料到,他这一顽固不化坚持自我的危险姿态,却无心插柳地为他收获了大批簇拥者,并钟爱至今!也对,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爱他呢?本色出演的苏醒,让多少同时代的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世故外表包裹下的,或者已经永远失去正深深怀念着的——那个敏感的,倔强的,天真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自己。多少自我带入和心理投射,让一大群人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情怀,才可以忘情地抛却一切,陪君醉笑三千场!
三年来苏醒始终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在音乐的探索上,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主张和风格。面对同级生们一张张专辑的相继问世,他却依然坚定地要走重质不重量的精品路线;即使三年不发专辑面临着粉丝流失的尴尬可能,却从不动摇自己对精益求精和宁缺毋滥的执着追求。说回这次的《你最醒目》。这样一首号称是100%送给歌迷,貌似受众面狭窄的歌,却作为新专辑的前哨公布于世,很多人不无担心,甚至于唱片公司的团队也会有所顾虑——坊间流传,苏醒在专辑商讨会上声泪俱下地说“这首歌你们一定要收!”可能苏醒的认知就是,他觉得感谢歌迷的陪伴是他当前最想表达的情感,所以不需要其他理由,义无反顾地坚持就对了,什么商业化什么流行度统统是那浮云。结果怎么样现在尚未有定论,但昨晚我一个从不看选秀也很少关注流行音乐的朋友竟然和我提到她很喜欢苏醒的新歌,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思索原因良久后便有了这篇乐评。
大家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做人与做音乐也是同一个理:自我的,就是大众的。所以苏醒,请继续做你自己吧。别人爱不爱你,那是运;一首歌红不红,那是命。这两样都如水中月镜中花,不为个人所掌控;或许更如手中沙,越想抓住漏得越快。你不用讨好谁也不用对得起谁,对得起你自己即可——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满的人生,才真正配得上“无怨无悔”四个字。
PS:苏醒的首张个人专辑今年四月上市。一个有想法有才华的青年,三年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期间经历了从选秀偶像向创作歌手的重大转型,也经历了从天娱传媒向索尼音乐的平台跨越。时势造英雄。对于这样一张唱片,我实在是期待得很。
一昧讨好,最后只会迷失自己;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不可能出来一个面面俱到的作品。所以呢,做人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这样说来,就仿佛失了立场失了评判标准,有人不禁要问:那如今,音乐要怎么做?要我说,很简单: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不用太华丽的词藻,也不用太华彩的乐章;不用多么标新立异的观点,也不用多么独特的视角。这年头人们被这一个门那一个门的轰炸来轰炸去,雷点笑点泪点惊奇点都已突破历史新高。种种乱想昭示着:猎奇时代已经过去,继续哗众取宠?此路不通!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倒是平凡人的真情实感,更有可能获得意外的垂青。其实听众并没有那么难讨好,一个温柔的称谓,一声贴心的问候,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不经意间就能让人溃不成军。现代人的心理外壳筑得有多坚硬多状似冷感,内里就有多柔软多渴望温暖的触动。就像这首《你最醒目》,温柔妥帖的嗓音,平淡但暖意的歌词,再配上婉转悠扬的萨克斯风,听着苏醒轻吟浅唱“感谢你给我的每一次掌声,谢谢你给我一个真实的梦,望不到前方却依然在身旁陪我流浪,黑夜有最真实的力量”,很难不引发情感洪流的大决堤。虽然苏醒一再强调,这首歌是写给歌迷的,但歌里传达出来的感恩之情,却是任何一个仍在探索路上的苦旅者都能引发共鸣的。人生不过喜怒哀乐四种滋味,即使不是相同的经历亦能听出感同身受。为着理想苦苦坚持的我们,记忆中总有一些人和一些事,让我们意识到:“你不是一个人”;是他们,给我们勇气继续走下去;我们的每一步,都因为他们的鼓励而更加坚定。“回忆中走过的每一步,现在的每一步,从今后的每一步,因为你最醒目”,这样的形容,再贴切不过!
其实又何止做音乐?做人也是同一个道理。君不见那些一昧奉承逢迎的人,往往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和稳固的人际关系;而那些独立思考坚持主见,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的人,却总能在经年累月后获得大多数人的关注和热爱。所谓的“人格魅力”,大概就体现于此。在这一点上,苏醒不管是做人还是做音乐,都保持着十分和谐的统一:尤记07年快男赛场上那句风华绝代的“我会让爱我的人更爱我,哪怕面临着让恨我的人更恨我”。那个时候的他,已经知道做自己的重要性——不是功利的为了被宠爱而故作的坚持自我,而是与生俱来的自我欣赏与自我热爱,让他觉得有必要这么做,坚决不因为观众的好恶而改变自己。都说人生如戏,谁又能料到,他这一顽固不化坚持自我的危险姿态,却无心插柳地为他收获了大批簇拥者,并钟爱至今!也对,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能奢望别人来爱他呢?本色出演的苏醒,让多少同时代的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世故外表包裹下的,或者已经永远失去正深深怀念着的——那个敏感的,倔强的,天真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自己。多少自我带入和心理投射,让一大群人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情怀,才可以忘情地抛却一切,陪君醉笑三千场!
三年来苏醒始终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在音乐的探索上,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主张和风格。面对同级生们一张张专辑的相继问世,他却依然坚定地要走重质不重量的精品路线;即使三年不发专辑面临着粉丝流失的尴尬可能,却从不动摇自己对精益求精和宁缺毋滥的执着追求。说回这次的《你最醒目》。这样一首号称是100%送给歌迷,貌似受众面狭窄的歌,却作为新专辑的前哨公布于世,很多人不无担心,甚至于唱片公司的团队也会有所顾虑——坊间流传,苏醒在专辑商讨会上声泪俱下地说“这首歌你们一定要收!”可能苏醒的认知就是,他觉得感谢歌迷的陪伴是他当前最想表达的情感,所以不需要其他理由,义无反顾地坚持就对了,什么商业化什么流行度统统是那浮云。结果怎么样现在尚未有定论,但昨晚我一个从不看选秀也很少关注流行音乐的朋友竟然和我提到她很喜欢苏醒的新歌,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思索原因良久后便有了这篇乐评。
大家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实做人与做音乐也是同一个理:自我的,就是大众的。所以苏醒,请继续做你自己吧。别人爱不爱你,那是运;一首歌红不红,那是命。这两样都如水中月镜中花,不为个人所掌控;或许更如手中沙,越想抓住漏得越快。你不用讨好谁也不用对得起谁,对得起你自己即可——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满的人生,才真正配得上“无怨无悔”四个字。
PS:苏醒的首张个人专辑今年四月上市。一个有想法有才华的青年,三年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期间经历了从选秀偶像向创作歌手的重大转型,也经历了从天娱传媒向索尼音乐的平台跨越。时势造英雄。对于这样一张唱片,我实在是期待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