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变不离其衷

2001的这张专辑,算是阿菲的一个转变。在经历了《寓言》不算很好的业绩之后,打破了之前坚挺的金三角组合,邀来了众多当时名望较高的音乐界人才来共同打造。虽然《寓言》是我的最爱,可惜商业毕竟是唱片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尽管我刚拿到手的时候有些不太习惯,还是从理解了又理解的角度去耐心地听完了每一首歌。可以说,是有惊喜也有些遗憾的。
惊喜的是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是冲着商业来做。而且和蔡健雅以及梁翘柏这些人的第一次合作,让我品到了一些新味道。比如《打错了》就是一首心思巧妙的歌,从描述一种打电话状态来体现人在爱时种种反应,好像每个人都曾有类似经历,不免心觉有趣,会心一笑。
也有些保留和坚持。比如《夜会》、《有时爱情徒有虚名》、《单行道》、《色盲》,都是透彻无比的歌。一如既往的旁观姿态。看尽红尘冷暖变幻。非常地爱《有时爱情徒有虚名》。这时的她,已经历经了离婚背叛之类也不算不平常的事。只是对于一向视爱为珍贵之物的人而言,难免终究会变得有些漠然。“爱来爱去没了反应,灯火惊动不了神经。。。”多么直指人心。她就貌似无所谓的一唱,足以揪心。
仍然也有女人心绪的歌。因为有了一个人的出现。无论是否能到达未来,可是敢于面对现在的快乐,也是一种勇气。这一点,也是她值得被欣赏的地方。《迷魂记》。她牵他的手出现。有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默念。快乐就好。
说到遗憾,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表现客观才故作的牵强。因为这张专辑,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基本消化。也许是风格不够统一,也许是改变太多。到现在,都还有一点理不太清的感觉。不过音乐,感动就好,太过理性去听,反而可能失了趣味。
想起阿菲说过最爱这张里的《流浪的红舞鞋》。这倒是提醒了我,这张专辑里她也小试了一些类歌剧的唱法。难怪总让我觉得,好像有在听歌剧的错觉。 还有一些基督感的词。无论众家如何看待,至少在当时的乐坛,这些都是独树一帜。
也许正因为“乱”,这张专辑是我认为最值得讨论和研究的。每个人都能有各异的体会和领悟,这是她带给我们的精神初衷。
惊喜的是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是冲着商业来做。而且和蔡健雅以及梁翘柏这些人的第一次合作,让我品到了一些新味道。比如《打错了》就是一首心思巧妙的歌,从描述一种打电话状态来体现人在爱时种种反应,好像每个人都曾有类似经历,不免心觉有趣,会心一笑。
也有些保留和坚持。比如《夜会》、《有时爱情徒有虚名》、《单行道》、《色盲》,都是透彻无比的歌。一如既往的旁观姿态。看尽红尘冷暖变幻。非常地爱《有时爱情徒有虚名》。这时的她,已经历经了离婚背叛之类也不算不平常的事。只是对于一向视爱为珍贵之物的人而言,难免终究会变得有些漠然。“爱来爱去没了反应,灯火惊动不了神经。。。”多么直指人心。她就貌似无所谓的一唱,足以揪心。
仍然也有女人心绪的歌。因为有了一个人的出现。无论是否能到达未来,可是敢于面对现在的快乐,也是一种勇气。这一点,也是她值得被欣赏的地方。《迷魂记》。她牵他的手出现。有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默念。快乐就好。
说到遗憾,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表现客观才故作的牵强。因为这张专辑,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基本消化。也许是风格不够统一,也许是改变太多。到现在,都还有一点理不太清的感觉。不过音乐,感动就好,太过理性去听,反而可能失了趣味。
想起阿菲说过最爱这张里的《流浪的红舞鞋》。这倒是提醒了我,这张专辑里她也小试了一些类歌剧的唱法。难怪总让我觉得,好像有在听歌剧的错觉。 还有一些基督感的词。无论众家如何看待,至少在当时的乐坛,这些都是独树一帜。
也许正因为“乱”,这张专辑是我认为最值得讨论和研究的。每个人都能有各异的体会和领悟,这是她带给我们的精神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