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记忆,注定属于曾经的他们,和我们

拿着这张唱片的时候,已经都要追随到十多年前了。当我刚刚认识这5个大男孩时,我还是仅仅刚刚认识了一些基础的单词和英语语法。那时候的他们,已经渐渐从乐坛淡出,而整个中学的世界都慢慢沉浸在他们的歌声之中。也许那个懵懂的自己,才慢慢有了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旋律,自己的期盼。
那是个网络刚刚起步的年代,MP3更是个超出我们想象力的事物。很多同学的抽屉里刚刚摆满了F4的盒带,一部松下的卡带机也是在同学们手中传来传去。在大家都在哼唱着流星雨时,好友的一张BSB的The Hits--Chapter One盒带(还是盗版的)不经意间传到了我的手上。在听之前,我曾问过很多同学,你们知道一首歌吗?很好听的,大概是As什么的开头的。好几个人回答我说,就听这个吧~于是,我听着As Long As You Love Me,一下子想起了电视里一闪而过的Live画面:有那么几个人边唱边跳。于是,BSB走进了我的生活。我的脑海中生平第一次建立了“偶像”这个概念。
于是,旋律在班上传开了。POP Blues的风格深深抓住了大家的耳朵。课间时候,或是写作业时候大家都在听。后来学校边有点儿远的一家音像店成了我光顾最多的地方。买了这样的盗版盒带,从三张开始,放在家里写字桌上,靠着墙,就像被供奉着一样。那一年的元旦联欢会的舞台上,我们唱歌的那五个人演绎着,似乎自己就是台下同学们眼中的明星。哦,那时候的曲目是I Want It That way。
Westlife的阳光英伦风也自然卷进了我们的生活,后来也慢慢尝试了一下911,于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了许多。从此开始收集有关BSB的一切,所有的正版CD,海报,轻音乐杂志....这些东西就这样保存了下来,到现在还静静地放在写字桌的抽屉里。哈哈,我还给它做了一个纸盒子,带翻盖的那种,将他们保护的好好的。当时就告诉自己,这些正版专辑,将是我的终身珍藏。
。。。。。。
时间就这么过了,好多年,MP3里的歌上百首,全是英文歌。也不知道何时养成了不听华语流行乐的习惯。那时候的梦想是等BSB来中国大陆,再后来当他们真来了,自己却理智了许多,没有一股脑地想冲到上海看他们的LIVE。
现在的口味都重了,重摇滚,电子乐,新晋英伦.......所以当BSB回归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变了,曾经的Max Martin也变了。一个乐团要想继续走下去,只有在当今的音乐风格里建立新的乐迷。对于他们的新作,其实也是不错的。Never Gone是一种过度,Unbreakable是一种尝试,如今的新专辑更是充满了电子舞曲的风格。
现在的后街,你我都不再熟悉。
有时候一时兴奋,却发觉漫无目的。混迹于各大音乐论坛,却只求在每周回家下几首没听过的好歌。听了几遍,觉得厌了,一个Del就行了。没有了当初买回卡带回还要倒带,满满的期待感不见了。所以我常说,MP3是音乐的坟墓。
但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曾经的感动。
写这么多,无非是在告诉自己,告诉许许多多像我们一样的80后,一段记忆,注定属于曾经的他们,和我们。
那是个网络刚刚起步的年代,MP3更是个超出我们想象力的事物。很多同学的抽屉里刚刚摆满了F4的盒带,一部松下的卡带机也是在同学们手中传来传去。在大家都在哼唱着流星雨时,好友的一张BSB的The Hits--Chapter One盒带(还是盗版的)不经意间传到了我的手上。在听之前,我曾问过很多同学,你们知道一首歌吗?很好听的,大概是As什么的开头的。好几个人回答我说,就听这个吧~于是,我听着As Long As You Love Me,一下子想起了电视里一闪而过的Live画面:有那么几个人边唱边跳。于是,BSB走进了我的生活。我的脑海中生平第一次建立了“偶像”这个概念。
于是,旋律在班上传开了。POP Blues的风格深深抓住了大家的耳朵。课间时候,或是写作业时候大家都在听。后来学校边有点儿远的一家音像店成了我光顾最多的地方。买了这样的盗版盒带,从三张开始,放在家里写字桌上,靠着墙,就像被供奉着一样。那一年的元旦联欢会的舞台上,我们唱歌的那五个人演绎着,似乎自己就是台下同学们眼中的明星。哦,那时候的曲目是I Want It That way。
Westlife的阳光英伦风也自然卷进了我们的生活,后来也慢慢尝试了一下911,于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了许多。从此开始收集有关BSB的一切,所有的正版CD,海报,轻音乐杂志....这些东西就这样保存了下来,到现在还静静地放在写字桌的抽屉里。哈哈,我还给它做了一个纸盒子,带翻盖的那种,将他们保护的好好的。当时就告诉自己,这些正版专辑,将是我的终身珍藏。
。。。。。。
时间就这么过了,好多年,MP3里的歌上百首,全是英文歌。也不知道何时养成了不听华语流行乐的习惯。那时候的梦想是等BSB来中国大陆,再后来当他们真来了,自己却理智了许多,没有一股脑地想冲到上海看他们的LIVE。
现在的口味都重了,重摇滚,电子乐,新晋英伦.......所以当BSB回归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变了,曾经的Max Martin也变了。一个乐团要想继续走下去,只有在当今的音乐风格里建立新的乐迷。对于他们的新作,其实也是不错的。Never Gone是一种过度,Unbreakable是一种尝试,如今的新专辑更是充满了电子舞曲的风格。
现在的后街,你我都不再熟悉。
有时候一时兴奋,却发觉漫无目的。混迹于各大音乐论坛,却只求在每周回家下几首没听过的好歌。听了几遍,觉得厌了,一个Del就行了。没有了当初买回卡带回还要倒带,满满的期待感不见了。所以我常说,MP3是音乐的坟墓。
但是,没有什么可以代替曾经的感动。
写这么多,无非是在告诉自己,告诉许许多多像我们一样的80后,一段记忆,注定属于曾经的他们,和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