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多久。

陈奕迅说十年太受欢迎,一唱再唱,以致再唱想吐。可听众不曾听腻,偏好此歌,且只爱你唱。这意味着《十年》的歌声仍会响起,而不是被陈奕迅的呕吐声代替。
《十年》曲韵动人,不必懂得音律,也可任由音符淌过,作用于思绪之中,再由词引发出来,若词恰好如你心声,这歌就可以为你所属。《十年》的词出自林夕手笔,像带着哀怨的自言自语,将一个太过理性的分手觉悟写在日记本里,个人化的痕迹颇重,所以才有如结尾处的不知所云: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这一句所描述的,或属于林夕一人而已,除非恰好与他有了雷同的故事,不然如何识得个中感触。想必也可各凭故事,听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一部分,但有见仁见智,便是词人风格所在,也是高明之处。
零三年夏,时值年少,初听此歌,怎知十年那般长短的深刻,更不懂歌词意义,而我偏偏喜欢了这种晦涩的调调,一如对她最初的喜欢,不过是流于形式的意识,却随着时间因缘际遇,不动声色的蚀进了心里。十年是太过浮夸的概念,大于那时的一半人生,是遥不可及的故事长度,我开始盼望一段历时十年的物是人非,这才不枉故事一场。
她的出现便是我故事的起始,那是遥远的2001,在年度更迭到2010的今天,终入十年之期,只是她早于半路之前便与我的故事不再相关,当年分开,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勇敢,时间也在证明她争取的是值得的,在她披上婚纱的时候,至少我会真诚的给出祝福。
再听《十年》,才知道最感同身受的那句是: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这才是最合适的相处,再多言语不如一句朋友的问候。歌里也根本没有历时十年的物是人非,所谓十年前后,不过假设而已。歌中动容之处,不是用十年刻画的关系变化,而是让过去的就此过去,坦然面对新欢旧爱。难怪林夕词中那样结尾,理所当然之处,也即真正结尾。这才是理应被听见的《十年》。
《十年》曲韵动人,不必懂得音律,也可任由音符淌过,作用于思绪之中,再由词引发出来,若词恰好如你心声,这歌就可以为你所属。《十年》的词出自林夕手笔,像带着哀怨的自言自语,将一个太过理性的分手觉悟写在日记本里,个人化的痕迹颇重,所以才有如结尾处的不知所云:才明白我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这一句所描述的,或属于林夕一人而已,除非恰好与他有了雷同的故事,不然如何识得个中感触。想必也可各凭故事,听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一部分,但有见仁见智,便是词人风格所在,也是高明之处。
零三年夏,时值年少,初听此歌,怎知十年那般长短的深刻,更不懂歌词意义,而我偏偏喜欢了这种晦涩的调调,一如对她最初的喜欢,不过是流于形式的意识,却随着时间因缘际遇,不动声色的蚀进了心里。十年是太过浮夸的概念,大于那时的一半人生,是遥不可及的故事长度,我开始盼望一段历时十年的物是人非,这才不枉故事一场。
她的出现便是我故事的起始,那是遥远的2001,在年度更迭到2010的今天,终入十年之期,只是她早于半路之前便与我的故事不再相关,当年分开,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勇敢,时间也在证明她争取的是值得的,在她披上婚纱的时候,至少我会真诚的给出祝福。
再听《十年》,才知道最感同身受的那句是: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这才是最合适的相处,再多言语不如一句朋友的问候。歌里也根本没有历时十年的物是人非,所谓十年前后,不过假设而已。歌中动容之处,不是用十年刻画的关系变化,而是让过去的就此过去,坦然面对新欢旧爱。难怪林夕词中那样结尾,理所当然之处,也即真正结尾。这才是理应被听见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