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自己以前的舊文
原發布于百度空間
http://hi.baidu.com/gtbyyzy/blog/item/a9d2c90378ffe6ef08fa9313.html
我或许永远当不了一个合格的乐评者,因为我心疼那些被无味的术语解剖和弱智的乐队生平介绍充斥的乐章。音乐是要用心去听的。
来自挪威的Váli是音乐人 Váli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乐队。2003年底,Váli 在 Soundclick 上传了一首小样,之后不久,Foreshadow 就来联系他了,2004年, Váli在 Foreshadow Productions 旗下发行首张专辑 Forlatt。
Forlatt风格为新民谣,原声吉它, 钢琴, 长笛, 大提琴, 小提琴以及缥缈的仙音穿插于整张专辑,没有丝毫电声的介入。
这是一份杜绝了所有唱词的音乐(虽然在Lengsel中有仙音的和声),没有人声的喧闹,手在吉他弦上游走的摩擦和吹奏长笛时的气息仿佛就在耳边,听者得以最大限度地专注于乐器的述说。而令我惊讶的是,同一种乐器在Váli的演绎下,竟都也能像人细腻地透出万般情感,甚至甚于千言万语。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靠着那点三脚猫挪威语把歌名翻译成了英文(好吧,我保证没有大问题),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
Tracklisting:
01. Når Vinden Gråter.... 3:32 (when wind weeps)
02. Dypt Inne I Skogen. 3:04 (deep into the woods)
03. Et Ensomt Minne. 4:21 (a lonely memory)
04. Nordlysets Dans. 3:02 (the polar light's dance)
05. Lengsel. 3:36 (yearning)
06. Sorg. 6:06 (sorrow)
07. Skumringens Omfavn. 0:49 (dusk's embrace)
08. Her Ute I Moerket. 4:11 (here out into the darkness)
09. Tåke. 1:39 (mist)
10. Dødens Evige Kall. 4:35 (death's eternal calling)
首曲Når Vinden Gråter...在叙事般的木吉他声中展开,拉开了林间乍起的悲泣的风。有秩序地,清澈的钢琴随之加入,然后是舒缓而忧郁的大提琴,景色在眼前伸展—迷途路人前的蔓罗幕布般掀起—眼前是雾霭中的湖泊。稍微的停顿后,在大提琴低沉的底色中,木吉他悠然开始陈列着眼前的杳无人烟的仙境,曲尾突然插入的哀婉的小提琴是女性的声音—让人想起精灵,小仙子,水妖……突然停止,那声音随着风的静止没了踪迹。
Dypt Inne I Skogen,路人走下河滩,进入森林,与树木相接近。这是首典型的民谣风格的短曲,浑厚的木琴以温和的小调开头,接着一段流光般的独奏照耀在林间,恍惚间似乎还有林雀和小兽的踪影;随着不断深入这幽深的森林—长笛雾气般包围过来,撒下点点潮湿的寒气,似乎又将人引入一块晨昏间的新境地,高渺则辽越,低沉则久远—仿佛是古老的石块散落在青苔遍布的巨大树根下,上面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主题又回到行板的民谣,这片树林还有着更多的过去……
Et Ensomt Minne,一片孤独的回忆。刚才还葱茏的吉他变得像一条林间太久没有人聆听的缓慢溪流,寂寥而沉郁,仿佛是一段独白,只有些许叹息。中段,一直若即若离的弦乐忽然全起,瞬间织就一片遗落在这片土地上的记忆,伤感地颤动的弦音将那场景的鲜活带到眼前,仿佛就在昨日—精灵吗?还是古老的先民?吉他的铺垫还在随着时光空自流淌,记忆的雾却难以散去。
Nordlysets Dans,是的,长笛与拨着半调、小调分解和弦的吉他就如北极光一样诡谲。曲子似乎是由多个小章组成的,不知是否模仿着极光时隐时现的情景。跳跃着拨动的分解和弦描绘着极光的变幻无穷的舞蹈,偶尔又并列插入的新和弦,像是高远的北方苍穹上又一道并舞的光带。长笛在此仿佛有种埙的原始洪荒感—天幕,是更为神秘的世界。
Lengsel的开头是我最为喜爱的,长笛曲折的几个音,仿佛就把雾气铺向了整个静谧的湖面,刹时天地苍茫。而接下来的Cecilie(Skumring主唱)的女声却让我有点犹豫,是觉得笛声不足以表达希求(yearning)吗?还是那些忧伤的水妖的歌声?我却不忍让人间的声音侵扰这片沉睡的梦境了。我尝试去排除那人声,长笛略微沙哑而不炫耀的音色让这潮湿的湖畔更加寒冷了,天色渐晚,水妖又还在为谁而歌?
Sorg,简单的标题,“悲伤”。终于我们听到了钢琴,即将日暮时的静谧到来了。木吉他又一次成为了主导,不同上次的沉默独白,这几乎是一首写满愁思的抒情诗了,漂亮的颗粒感十足的独奏,抑扬顿挫,映着落日的余辉。虽然名为“悲伤”,却并非颓败消极的悲痛。似乎是路人共鸣于这片仙境的荒芜,心中难以平抑的怅惘。水泽与森林也感染了这气息,彼此在不语中哭泣。小提琴进来了,那些仙子的嬉笑远了。木吉他又独自吟咏,终于,那温柔的女声再次回来,却是悲伤后的释然。
Skumringens Omfavn很短,却绝对算得上我最喜爱的前三首之一。木吉他语气一转,富饶地又奏起了甜美的民谣,圆润的音色似乎每一颗都盛满了夕阳金色的酒酿。悲伤过后的山林在黑夜到来之前暂时焕发出了温暖的色彩,黄昏,在夕阳的拥抱下,树叶与涟漪跳跃着金光,刹那间却是诀别般的灿烂。
Her Ute I Moerket。终于,夜来了。空灵的木吉他泛音剔出月光下的寂静,颤抖的笛声吹散了林间最后一丝热气。吉他交叠出的黑暗在行进,彻头彻尾笼罩着一切,不动声色。眠,万籁俱寂。纤细的小提琴声终于得以在月光下显露,带着难以掩饰的忧伤,似乎预见着什么的到来……
Tåke,雾。没有丝毫凝重,却裹着浓浓的惆怅,醇厚浪漫的吉他随着月光下晶莹的雾气在林间悠然弥漫。在这被遗忘的仙境流连太久,它似乎也沾染了伤感的气息。
Dødens Evige Kall。从来就没有永恒,哪怕是这时间几乎停滞的梦境。忧郁的吉他伴着剃透的琴键,似乎是某场葬礼的进行曲。大提琴是山林和湖泊无奈的哀伤,树叶随着寒冷的夜风飘落。小提琴再次响起,伴随着山湖之灵对这衰败的叹息。妖精们在无人知晓处凋零。死亡的永恒召唤在这废弃的仙境回响,而那并不可怕。最后只有钢琴键在静静敲响,死伴着睡而来,一切的痕迹都消散了。路人也不见踪影,还是从来就无人来过?
曾有人说,Váli的作品最好在结构上多些变化,我难以苟同。或许是有一定听dark ambient的基础,Váli给我的是充足的沉浸在他构织的世界里的空间,随着波澜不惊的曲流,想象的梦境似乎可以细腻到叶间的一颗暮霜。这本来就不是那些铺张到让人窒闷的力量金属,简单就是Váli的魅力,静下来,它可以穿过你的心。
也总有人喜欢拿Forlatt与Empyrium与Ulver的Kveldssanger相比较,抑或是Tenhi和Estatic Fear。然而如果说Empyrium是伟岸群山和无限森林的吟游诗人,Ulver是北地雾林里生灵野性雄阔的夜歌,Váli营造出的氛围则正如这张专辑在挪威文中的意思一样--“被遗弃的”(abandonned)--一片被长久遗忘的湖畔深林,古老,幽深,却宁静,清澈,致远,时而萧瑟时而温暖。而这张木琴精心打造的专辑,就仿若湖沼上的一个梦。
山泽雾气与湖泊,与万物相遥感,哀而不伤的忧郁使人神往而不至于迷失。月光和夜风的空灵,造就了Váli晶莹的寒冷梦境。然而,那种连暖阳也无法驱散的冰冷,却是地道的北国挪威所养育。
2006年初, Váli 与 Prophecy 的分支厂牌 Auerbach 签定了五张专辑的唱片合同。谈起未来,Váli表示:“在接下来的作品里,我会尝试加入更多的乐器,以获得更为多元的表现方式。”“我只是想做出非凡的音乐来……” 他说。朴素的Forlatt已经带给了我们让人流连忘返的仙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期待带着更缤纷的魔力到来的新篇章呢?
相关知识:
Váli名称的源头
北欧神话中(比较出名的)Váli是奥丁与女巨人Rindr(琳德)之子。奥丁的另外一个儿子Höðr(霍德尔)无意中杀死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Baldr(博德),Váli是奥丁为报这一箭之仇而生下的,他在第一天就杀死了Höðr。Váli箭术奇佳,总是百发百中。而根据传说,在Ragnarok之后,Váli将从中幸存下来,成为新世界的神明。
关于Váli的side-projekt以及他本人
在 "Forlatt" 发行的前后, Váli作为吉它手与歌手 Cecilie 一起成立了名为 Skumring 的厄运金属乐队. 2004 年发行了首张 Demo, 首张专辑 De glemte tider 于2005年4月在 Aftermath Music 厂牌下发行. 这支乐队一直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 2004年的那张DEMO录制完成后, 鼓手 Knut 离开了. 2006年初节奏吉它手 Ole 也离开了, 至今仍未找到适合的新队员.
Váli 个人很喜欢 Ulver 1996年的专辑 Kveldssanger. 他喜欢的乐队还有 Manic Street Preachers, Emperor, Estatic Fear, Mr. Bungle, Empyrium, Bethlehem, Saturnus, Radiohead, Anathema, My Dying Bride, Funeral, Nobuo Uematsu, Mystic Forest...
http://hi.baidu.com/gtbyyzy/blog/item/a9d2c90378ffe6ef08fa9313.html
我或许永远当不了一个合格的乐评者,因为我心疼那些被无味的术语解剖和弱智的乐队生平介绍充斥的乐章。音乐是要用心去听的。
来自挪威的Váli是音乐人 Váli 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乐队。2003年底,Váli 在 Soundclick 上传了一首小样,之后不久,Foreshadow 就来联系他了,2004年, Váli在 Foreshadow Productions 旗下发行首张专辑 Forlatt。
Forlatt风格为新民谣,原声吉它, 钢琴, 长笛, 大提琴, 小提琴以及缥缈的仙音穿插于整张专辑,没有丝毫电声的介入。
这是一份杜绝了所有唱词的音乐(虽然在Lengsel中有仙音的和声),没有人声的喧闹,手在吉他弦上游走的摩擦和吹奏长笛时的气息仿佛就在耳边,听者得以最大限度地专注于乐器的述说。而令我惊讶的是,同一种乐器在Váli的演绎下,竟都也能像人细腻地透出万般情感,甚至甚于千言万语。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我靠着那点三脚猫挪威语把歌名翻译成了英文(好吧,我保证没有大问题),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
Tracklisting:
01. Når Vinden Gråter.... 3:32 (when wind weeps)
02. Dypt Inne I Skogen. 3:04 (deep into the woods)
03. Et Ensomt Minne. 4:21 (a lonely memory)
04. Nordlysets Dans. 3:02 (the polar light's dance)
05. Lengsel. 3:36 (yearning)
06. Sorg. 6:06 (sorrow)
07. Skumringens Omfavn. 0:49 (dusk's embrace)
08. Her Ute I Moerket. 4:11 (here out into the darkness)
09. Tåke. 1:39 (mist)
10. Dødens Evige Kall. 4:35 (death's eternal calling)
首曲Når Vinden Gråter...在叙事般的木吉他声中展开,拉开了林间乍起的悲泣的风。有秩序地,清澈的钢琴随之加入,然后是舒缓而忧郁的大提琴,景色在眼前伸展—迷途路人前的蔓罗幕布般掀起—眼前是雾霭中的湖泊。稍微的停顿后,在大提琴低沉的底色中,木吉他悠然开始陈列着眼前的杳无人烟的仙境,曲尾突然插入的哀婉的小提琴是女性的声音—让人想起精灵,小仙子,水妖……突然停止,那声音随着风的静止没了踪迹。
Dypt Inne I Skogen,路人走下河滩,进入森林,与树木相接近。这是首典型的民谣风格的短曲,浑厚的木琴以温和的小调开头,接着一段流光般的独奏照耀在林间,恍惚间似乎还有林雀和小兽的踪影;随着不断深入这幽深的森林—长笛雾气般包围过来,撒下点点潮湿的寒气,似乎又将人引入一块晨昏间的新境地,高渺则辽越,低沉则久远—仿佛是古老的石块散落在青苔遍布的巨大树根下,上面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主题又回到行板的民谣,这片树林还有着更多的过去……
Et Ensomt Minne,一片孤独的回忆。刚才还葱茏的吉他变得像一条林间太久没有人聆听的缓慢溪流,寂寥而沉郁,仿佛是一段独白,只有些许叹息。中段,一直若即若离的弦乐忽然全起,瞬间织就一片遗落在这片土地上的记忆,伤感地颤动的弦音将那场景的鲜活带到眼前,仿佛就在昨日—精灵吗?还是古老的先民?吉他的铺垫还在随着时光空自流淌,记忆的雾却难以散去。
Nordlysets Dans,是的,长笛与拨着半调、小调分解和弦的吉他就如北极光一样诡谲。曲子似乎是由多个小章组成的,不知是否模仿着极光时隐时现的情景。跳跃着拨动的分解和弦描绘着极光的变幻无穷的舞蹈,偶尔又并列插入的新和弦,像是高远的北方苍穹上又一道并舞的光带。长笛在此仿佛有种埙的原始洪荒感—天幕,是更为神秘的世界。
Lengsel的开头是我最为喜爱的,长笛曲折的几个音,仿佛就把雾气铺向了整个静谧的湖面,刹时天地苍茫。而接下来的Cecilie(Skumring主唱)的女声却让我有点犹豫,是觉得笛声不足以表达希求(yearning)吗?还是那些忧伤的水妖的歌声?我却不忍让人间的声音侵扰这片沉睡的梦境了。我尝试去排除那人声,长笛略微沙哑而不炫耀的音色让这潮湿的湖畔更加寒冷了,天色渐晚,水妖又还在为谁而歌?
Sorg,简单的标题,“悲伤”。终于我们听到了钢琴,即将日暮时的静谧到来了。木吉他又一次成为了主导,不同上次的沉默独白,这几乎是一首写满愁思的抒情诗了,漂亮的颗粒感十足的独奏,抑扬顿挫,映着落日的余辉。虽然名为“悲伤”,却并非颓败消极的悲痛。似乎是路人共鸣于这片仙境的荒芜,心中难以平抑的怅惘。水泽与森林也感染了这气息,彼此在不语中哭泣。小提琴进来了,那些仙子的嬉笑远了。木吉他又独自吟咏,终于,那温柔的女声再次回来,却是悲伤后的释然。
Skumringens Omfavn很短,却绝对算得上我最喜爱的前三首之一。木吉他语气一转,富饶地又奏起了甜美的民谣,圆润的音色似乎每一颗都盛满了夕阳金色的酒酿。悲伤过后的山林在黑夜到来之前暂时焕发出了温暖的色彩,黄昏,在夕阳的拥抱下,树叶与涟漪跳跃着金光,刹那间却是诀别般的灿烂。
Her Ute I Moerket。终于,夜来了。空灵的木吉他泛音剔出月光下的寂静,颤抖的笛声吹散了林间最后一丝热气。吉他交叠出的黑暗在行进,彻头彻尾笼罩着一切,不动声色。眠,万籁俱寂。纤细的小提琴声终于得以在月光下显露,带着难以掩饰的忧伤,似乎预见着什么的到来……
Tåke,雾。没有丝毫凝重,却裹着浓浓的惆怅,醇厚浪漫的吉他随着月光下晶莹的雾气在林间悠然弥漫。在这被遗忘的仙境流连太久,它似乎也沾染了伤感的气息。
Dødens Evige Kall。从来就没有永恒,哪怕是这时间几乎停滞的梦境。忧郁的吉他伴着剃透的琴键,似乎是某场葬礼的进行曲。大提琴是山林和湖泊无奈的哀伤,树叶随着寒冷的夜风飘落。小提琴再次响起,伴随着山湖之灵对这衰败的叹息。妖精们在无人知晓处凋零。死亡的永恒召唤在这废弃的仙境回响,而那并不可怕。最后只有钢琴键在静静敲响,死伴着睡而来,一切的痕迹都消散了。路人也不见踪影,还是从来就无人来过?
曾有人说,Váli的作品最好在结构上多些变化,我难以苟同。或许是有一定听dark ambient的基础,Váli给我的是充足的沉浸在他构织的世界里的空间,随着波澜不惊的曲流,想象的梦境似乎可以细腻到叶间的一颗暮霜。这本来就不是那些铺张到让人窒闷的力量金属,简单就是Váli的魅力,静下来,它可以穿过你的心。
也总有人喜欢拿Forlatt与Empyrium与Ulver的Kveldssanger相比较,抑或是Tenhi和Estatic Fear。然而如果说Empyrium是伟岸群山和无限森林的吟游诗人,Ulver是北地雾林里生灵野性雄阔的夜歌,Váli营造出的氛围则正如这张专辑在挪威文中的意思一样--“被遗弃的”(abandonned)--一片被长久遗忘的湖畔深林,古老,幽深,却宁静,清澈,致远,时而萧瑟时而温暖。而这张木琴精心打造的专辑,就仿若湖沼上的一个梦。
山泽雾气与湖泊,与万物相遥感,哀而不伤的忧郁使人神往而不至于迷失。月光和夜风的空灵,造就了Váli晶莹的寒冷梦境。然而,那种连暖阳也无法驱散的冰冷,却是地道的北国挪威所养育。
2006年初, Váli 与 Prophecy 的分支厂牌 Auerbach 签定了五张专辑的唱片合同。谈起未来,Váli表示:“在接下来的作品里,我会尝试加入更多的乐器,以获得更为多元的表现方式。”“我只是想做出非凡的音乐来……” 他说。朴素的Forlatt已经带给了我们让人流连忘返的仙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期待带着更缤纷的魔力到来的新篇章呢?
相关知识:
Váli名称的源头
北欧神话中(比较出名的)Váli是奥丁与女巨人Rindr(琳德)之子。奥丁的另外一个儿子Höðr(霍德尔)无意中杀死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Baldr(博德),Váli是奥丁为报这一箭之仇而生下的,他在第一天就杀死了Höðr。Váli箭术奇佳,总是百发百中。而根据传说,在Ragnarok之后,Váli将从中幸存下来,成为新世界的神明。
关于Váli的side-projekt以及他本人
在 "Forlatt" 发行的前后, Váli作为吉它手与歌手 Cecilie 一起成立了名为 Skumring 的厄运金属乐队. 2004 年发行了首张 Demo, 首张专辑 De glemte tider 于2005年4月在 Aftermath Music 厂牌下发行. 这支乐队一直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 2004年的那张DEMO录制完成后, 鼓手 Knut 离开了. 2006年初节奏吉它手 Ole 也离开了, 至今仍未找到适合的新队员.
Váli 个人很喜欢 Ulver 1996年的专辑 Kveldssanger. 他喜欢的乐队还有 Manic Street Preachers, Emperor, Estatic Fear, Mr. Bungle, Empyrium, Bethlehem, Saturnus, Radiohead, Anathema, My Dying Bride, Funeral, Nobuo Uematsu, Mystic Fo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