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鄱旧书 听听老歌

为什么说有了一定年纪的人,对新事物的就不敏感了,大凡是他们记忆中存下的东西多的缘故。
比如,我看verycd上下载专辑的清单,看到Dolly Parton这个名字,于是脑中自然而然地跳出最初知道这个名字的往事,跳出那些看过的文字、听过的歌。自己感觉脑子是在飞快运转的,但旁观者一般不明就里,就会觉得你动作迟疑、行动缓慢,老态之相毕现。
照片上的图像,(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79442912/)其实就是我最初知道Dolly Parton这个名字的来源-------1981年第六期的《世界之窗》,购买日期是1982年2月6日,那时正在南通桃坞路(当时叫解放路)南的一个地方做入行培训。那时经常光顾解放路上的一个书店,搜罗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书籍,想必这篇关于美国乡村音乐之都那什维尔的文章肯定让我大脑皮层兴奋不已。
不过,听到Dolly Parton的歌喉应该还在稍稍晚些时候,培训那时有人借了一个三洋录音机和几盘邓丽君的磁带,邓的歌让我们甘之如饴。培训结束后上班,听短波的美国之音(VOA),才有机会听到这个乡村女歌手的第一支曲子:《Coat of Many Colors》,中文的直译是“许多颜色的大衣”,实质就是百衲衣的意思。美国人对自己穷苦的出生不回避,Dolly Parton1964年到那什维尔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百衲衣是小时候穿过的,但这故事好像来自圣经,当然容易让人接受,并幻想自己也能实现这样的“美国梦”,所以这歌是乡村和流行榜上的名曲,“VOA”做成慢速英语节目,专门放给中国的年轻人听,一枚和平演变的高效糖弹!
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后来的Dolly Parton也显富态,与那个一贯稚嫩的嗓音有了反差。但我记得的永远是那个苗条金发、唱着《Coat of Many Colors》年轻女郎的形象,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封面的CD,不假思索地“败”回自己的书橱中“放”着。(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79442933/#next_photo)当然,她的歌,可以很方便在网上去“荡”。
比如,我看verycd上下载专辑的清单,看到Dolly Parton这个名字,于是脑中自然而然地跳出最初知道这个名字的往事,跳出那些看过的文字、听过的歌。自己感觉脑子是在飞快运转的,但旁观者一般不明就里,就会觉得你动作迟疑、行动缓慢,老态之相毕现。
照片上的图像,(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79442912/)其实就是我最初知道Dolly Parton这个名字的来源-------1981年第六期的《世界之窗》,购买日期是1982年2月6日,那时正在南通桃坞路(当时叫解放路)南的一个地方做入行培训。那时经常光顾解放路上的一个书店,搜罗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书籍,想必这篇关于美国乡村音乐之都那什维尔的文章肯定让我大脑皮层兴奋不已。
不过,听到Dolly Parton的歌喉应该还在稍稍晚些时候,培训那时有人借了一个三洋录音机和几盘邓丽君的磁带,邓的歌让我们甘之如饴。培训结束后上班,听短波的美国之音(VOA),才有机会听到这个乡村女歌手的第一支曲子:《Coat of Many Colors》,中文的直译是“许多颜色的大衣”,实质就是百衲衣的意思。美国人对自己穷苦的出生不回避,Dolly Parton1964年到那什维尔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百衲衣是小时候穿过的,但这故事好像来自圣经,当然容易让人接受,并幻想自己也能实现这样的“美国梦”,所以这歌是乡村和流行榜上的名曲,“VOA”做成慢速英语节目,专门放给中国的年轻人听,一枚和平演变的高效糖弹!
时间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后来的Dolly Parton也显富态,与那个一贯稚嫩的嗓音有了反差。但我记得的永远是那个苗条金发、唱着《Coat of Many Colors》年轻女郎的形象,偶然在网上看到这样封面的CD,不假思索地“败”回自己的书橱中“放”着。(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379442933/#next_photo)当然,她的歌,可以很方便在网上去“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