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很大吗?
得知常石磊版的《我爱你中国》(下面简称《我》),是听了music radio音乐之声中方大同的推荐,我喜欢大同,也就对他推荐的歌曲产生了兴趣。
第一次听到《我》,我呆住了,这个男声竟如此干净。
一名歌者,首要是气息、音准,至于声音的特质,完全是因人而异了。试看今天歌坛,有几名歌者在气息、音准方面下了苦功。大多是包装出来的商品罢了。
拥有了气息、音准,能使你的音乐好听,但要感人,还得有感情,这跟歌者对演唱这种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有关。一项艺术技巧,非10年难成精。
我不敢说常石磊的《我》就是精了,但它做出了示范,红色经典在另一个领域的高度。
作为一个80后,我喜欢这样的演绎方式。
第一次听到《我》,我呆住了,这个男声竟如此干净。
一名歌者,首要是气息、音准,至于声音的特质,完全是因人而异了。试看今天歌坛,有几名歌者在气息、音准方面下了苦功。大多是包装出来的商品罢了。
拥有了气息、音准,能使你的音乐好听,但要感人,还得有感情,这跟歌者对演唱这种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有关。一项艺术技巧,非10年难成精。
我不敢说常石磊的《我》就是精了,但它做出了示范,红色经典在另一个领域的高度。
作为一个80后,我喜欢这样的演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