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abande》:简朴而流畅的耐

(芷宁写于2008年11月5日)
每每看到有家长强迫小孩学习音乐,就难免苦笑,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论小孩还是成人,从小痴心妄想到疯狂的人从来没机会学,没有兴趣的却在重压下和“枯燥”的音符共度孩提时光。傍晚在小区花园散步,隐隐听到不远处传来的非熟练琴声和稚气又委屈的抽泣声,不免陷入“瞎想”,不是遐想。
这次闯入脑海的是英籍德国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1685-1759年),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自幼爱音乐,且天赋出众,特别在弹奏古键琴方面,然而,身为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老爸却极力反对儿子学习音乐,因在彼时欧洲法律人士地位颇高,老爸希望儿子将来习法律以出人头地。小亨德尔按耐不住对音乐的神往,常于深夜趁父母熟睡时,悄悄跑到顶楼储物室,那里有架古键琴,亨德尔一弹起来就进入沉迷的境界,直到把父母吵醒。
7岁时,老爸因公前去维森菲奴亲王的府第,同行带着亨德尔去见世面,小亨德尔弹奏古键琴的天赋颇得亲王和宫廷乐师的赏识,亲王明令老亨德尔将儿子培养成音乐家,终于亨德尔可以正式学习音乐了。12岁时,父亲去世,乖孩子亨德尔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开始认真计划入大学学法律一事,1702年,他进入哈勒大学研习法律,两年后,终按耐不住对音乐的渴望,而跑去汉堡歌剧院担任了小提琴手和古键琴手,继而正式拜师学习音乐,此后,便展开了他不凡的音乐人生。
亨德尔的音乐以歌剧和神剧为主,一生作品丰厚,有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不少管弦乐和变奏曲等,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定居后创作完成的,对此后的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欧洲音乐史中,他与巴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其中《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虽是一首宗教歌曲,却因其磅礴的气势和对崇高理念、高尚情操的赞美歌颂,而成为激励人心的传唱名曲。
亨德尔的神剧风格华丽高贵,颇受皇族青睐,其清唱剧旋律明亮悠扬、气势恢宏,管弦乐曲雄伟庄重,古钢琴变奏曲和谐婉转,在这位音乐大师诸多的作品中,歌剧《萨拉班德(Sarabande)》的主题不算引人瞩目的一首,甚至很多人在初听时还会觉得普通,然而,它却是一首耐听的曲子,越听越能品出其中的蕴意来,而且感受会随着心境和环境的不同而引发微妙的改变。
在听了由“钢琴的精灵王子”马克西姆结合流行音乐元素改编演奏的《Handel's Sarabande》后,禁不住找寻其他的版本来听,比之马克西姆版的现代律动、激情澎湃、肆意奔放,古典钢琴版则显得更为简朴而流畅,沉静而柔和,久听之后,还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里的呼吸,一种压抑的呼唤,一种低调的挣扎,一种深情的叮咛,从而令这一古典曲种散发出令人欲罢不能的气息。
缓慢的节奏、纯朴的旋律,细腻的小延时,在重复的小节里,个中滋味变得既繁复又纯粹,还滋生出一丝留恋不去的难舍,仿佛夏日晴空下园林中花丛旁的伫立遐思,继而想起了亨德尔的另一作品《绿叶青葱》,其歌词中只有一句——“从来没有一片大树荫有这样的可爱和美丽。”听《Sarabande》,就在仿佛于午后的树荫下凝望着高远明净的天空,难舍好时光的惆怅便自远而近地由然而生。
(若听,马克西姆版的富有浓烈现代气息的《Sarabande》和委内瑞拉即兴演奏家盖布莉叶拉·蒙泰罗(Gabriela Montero)演绎地柔美细腻版的《Sarabande》,可去http://nicolew.blog.hexun.com/25373918_d.html,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回味不同,却都耐听。
每每看到有家长强迫小孩学习音乐,就难免苦笑,生活就是这样,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论小孩还是成人,从小痴心妄想到疯狂的人从来没机会学,没有兴趣的却在重压下和“枯燥”的音符共度孩提时光。傍晚在小区花园散步,隐隐听到不远处传来的非熟练琴声和稚气又委屈的抽泣声,不免陷入“瞎想”,不是遐想。
这次闯入脑海的是英籍德国音乐家乔治·弗雷德里西·亨德尔(1685-1759年),这位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自幼爱音乐,且天赋出众,特别在弹奏古键琴方面,然而,身为宫廷理发师兼外科医生的老爸却极力反对儿子学习音乐,因在彼时欧洲法律人士地位颇高,老爸希望儿子将来习法律以出人头地。小亨德尔按耐不住对音乐的神往,常于深夜趁父母熟睡时,悄悄跑到顶楼储物室,那里有架古键琴,亨德尔一弹起来就进入沉迷的境界,直到把父母吵醒。
7岁时,老爸因公前去维森菲奴亲王的府第,同行带着亨德尔去见世面,小亨德尔弹奏古键琴的天赋颇得亲王和宫廷乐师的赏识,亲王明令老亨德尔将儿子培养成音乐家,终于亨德尔可以正式学习音乐了。12岁时,父亲去世,乖孩子亨德尔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开始认真计划入大学学法律一事,1702年,他进入哈勒大学研习法律,两年后,终按耐不住对音乐的渴望,而跑去汉堡歌剧院担任了小提琴手和古键琴手,继而正式拜师学习音乐,此后,便展开了他不凡的音乐人生。
亨德尔的音乐以歌剧和神剧为主,一生作品丰厚,有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不少管弦乐和变奏曲等,这些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定居后创作完成的,对此后的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在欧洲音乐史中,他与巴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管弦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其中《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弥赛亚》中最著名的一首合唱曲,虽是一首宗教歌曲,却因其磅礴的气势和对崇高理念、高尚情操的赞美歌颂,而成为激励人心的传唱名曲。
亨德尔的神剧风格华丽高贵,颇受皇族青睐,其清唱剧旋律明亮悠扬、气势恢宏,管弦乐曲雄伟庄重,古钢琴变奏曲和谐婉转,在这位音乐大师诸多的作品中,歌剧《萨拉班德(Sarabande)》的主题不算引人瞩目的一首,甚至很多人在初听时还会觉得普通,然而,它却是一首耐听的曲子,越听越能品出其中的蕴意来,而且感受会随着心境和环境的不同而引发微妙的改变。
在听了由“钢琴的精灵王子”马克西姆结合流行音乐元素改编演奏的《Handel's Sarabande》后,禁不住找寻其他的版本来听,比之马克西姆版的现代律动、激情澎湃、肆意奔放,古典钢琴版则显得更为简朴而流畅,沉静而柔和,久听之后,还能感受到一种发自内里的呼吸,一种压抑的呼唤,一种低调的挣扎,一种深情的叮咛,从而令这一古典曲种散发出令人欲罢不能的气息。
缓慢的节奏、纯朴的旋律,细腻的小延时,在重复的小节里,个中滋味变得既繁复又纯粹,还滋生出一丝留恋不去的难舍,仿佛夏日晴空下园林中花丛旁的伫立遐思,继而想起了亨德尔的另一作品《绿叶青葱》,其歌词中只有一句——“从来没有一片大树荫有这样的可爱和美丽。”听《Sarabande》,就在仿佛于午后的树荫下凝望着高远明净的天空,难舍好时光的惆怅便自远而近地由然而生。
(若听,马克西姆版的富有浓烈现代气息的《Sarabande》和委内瑞拉即兴演奏家盖布莉叶拉·蒙泰罗(Gabriela Montero)演绎地柔美细腻版的《Sarabande》,可去http://nicolew.blog.hexun.com/25373918_d.html,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回味不同,却都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