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莫过于心死

李志第四张录音专辑,动用了别于前三张的精良制作班底,再加上亲朋团鼎力相助,可谓来势汹汹。专辑出版之后,随着李志高密度的巡演和纯性情的流露,口碑还属上乘。在对老歌迷里的白领与流氓进行囤积的同时,又如一剂猛烈的春药蛊惑着极易骚动迷茫的青壮年。伴着早前单刀赴会的光荣事迹与《李志自传》的热辣推出,也发掘了不少能为艺术献身的优质女性作为拥趸。
但是“一日千里”的窜红速度,“与日俱增”的专辑定价,中高档的人品定位,都掩不住《我爱南京》中人至中年,对于岁月蹉跎的宽宏大量,对于情海无边感怀幽叹,对于壮志未能凌云的自嘲。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哀大莫过于心死”。它不仅可以概括《我爱南京》大部分歌曲的创作核心。仔细想一下,这句老话甚至也可将其之前作品的创作状态一览无余。当然《我爱南京》可能是李志作品中,最为直白清晰体现这一推断的专辑,所以今天我想梳理《我爱南京》到底保留了什么至胜法宝,又新研制出什么妙计高招,使那句老话新鲜如初。同时也兼顾讨论在当社会经危下,作为一名普通高校肄业生在难艰艺术征程上,如何折射出真叫人面红桃腮的伪人性光辉。
专辑原创的部分由《意味》文质彬彬的钢琴缓缓拉开序幕。这首歌内容的渐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处子专辑中同为开篇曲的《黑色信封》。同样是李志那从所周知的兄弟情结。只不过当年的主观彩色浓厚的场景描写,变成了“阴暗的青春不只是那些人那些事”的不堪回首。“我可是个男人,为什么打不起精神”积极的拷问,变成了“不过是这样 ”“又能意味着什么”适者无畏的语句。这像是对友情从信任到“算了吧,去死吧”心灰意冷的叹息。
《苍进空》精进了李志的散漫叙事状态,将自己的情感经历与日本纯情艳星姓名混搭,有一种可以食用的奇异果。在歌曲的最后,李志几乎是以一种不耐烦的情绪喷涌而出“青春啊,总是在这样分裂的失落的煎熬的夜晚让人伤心我多么想你”,又却很快归于“只能轻轻唱歌”的沉寂。
《结婚》以前唤作《九月》,个人以为《结婚》削弱了《九月》应蕴含的力量。《九月》有种剥洋葱般递进的哀伤感,而《结婚》的三段并列式编排,显得刻意呆板。而且在《结婚》中,老狼唱腔的明朗与万晓利耳语的亲昵,情绪上和歌词中“只不过是一场生活,只不过是一场命运”有相左之嫌疑。这种感觉像你是在红灯区,却执意要走进一间用白炽灯照明,用旧报纸糊墙的发廊。
《倒影》、《驼鸟》是专辑中风格最摇滚的两首歌曲,也是最想企图生动淋漓展现个人风貌的作品。相比之下《驼鸟》较为精致。在这首自我之歌里,李志以幽默绝决的口吻,表明了油头滑脑、猾黠无限的立场。其中若隐若显的贝斯模仿动物世界的配乐桥段让人忍俊不禁,是一大亮点。《倒影》则以彻头彻尾Grunge引领风范。将自己诋毁得肮脏不堪,肥水东流时,却得以在听众心中重见天日,草木皆兵。
《天空之城》很注重场景的描写。我相信当“港岛妹妹,你献给我的西班牙馅饼”调子舒缓升起,听者自然会有一种由衷的陶醉。在其所营造的“甜蜜地融化了我,天空之城在哭泣”,闺怨气息浓郁的氛围中神色恍惚,浑身的疲惫被一种释然填充。但即便在这般让寸断愁肠的小曲中,李志也不忘搜肠刮肚地推销观点:“爱情不过是生活的屁”。接下来旧瓶装新酒的《爱》,意象突兀。带有中国特色的卡夫卡式的飞行,被蓄意假摔在“唉,什么是爱”的心碎论调上。
可以说专辑的前七首歌,“不过”“只是”频频出现,热情洋溢地道出了李志在心中积郁的悲哀,关于友情、自我、理想和爱情等等。在这些歌的铺垫下,专辑中的第八首歌《家乡》情绪酝酿可谓得恰到火候。《家乡》里有挣扎的痕迹,也最能印证歌者的心死。当然他并不希望自己心死,在真情坦露的同时,他期盼一场可以对肉身削铁如泥般的洗礼,简而言之,心灵上的救赎。在严肃又赖皮念白:“有时候我觉得我死了,有时候我觉得我老了”,他得出一个结论:“而这一切却再也无法将我打动”,并重点强调这是“一片死寂的天空”。接着便是事后颇为人诟病的跌宕气质的演奏。在几句扯拉的“啦啦啦”之后, 李志俨然以闭目重生之姿态,恢复轻声吟唱:“让我再想一想我的过去和家乡,让我想一想我的爹和娘”。这一丝略为矫情的温暖,不巧是专辑中少有的慰藉点。
而另一首,将萦绕的悲哀挥去的是《1990年的春天》。相当调挑人愉悦神经的贝斯,稳妥地打造了这首由弟弟唱给姐姐的快活谣曲。虽说其中也带着“姐姐,今夜我在恨你,你的眼睛出卖了我,你的爱毁灭了我”复仇意识萌发的极端情绪,但轻快的配器秒杀了它滋生的胚胎。姐姐裙裾飘洒在“永远的十七岁”,使它成为整张专辑中情感流畅,磕绊极少的歌曲。
只要你承认这一半的火焰可用于焦灼,这一半的海水可用来浪荡,也了解他为何被称作李BB,并且点头默认玩得其实就是心灵的成熟与苍老。也就不难发现唱片名的暖意融融,唱腔上亮度的提高,以及“爱”字一滴暧昧的朱红,并不与“哀大莫过于心死”相矛盾。一个人对其厚爱过的一座城市,有太多屡居不爽的憧憬,也有太多无与伦比的人文期盼。这里是他自我教育绝地逢生的地方,是他风流韵事峰回路转地方。这太过复杂的感情唯有化为一句“我爱南京”长长的谓叹。如果要为“我爱南京”加上一标点,我想那落寞寂寥的省略号最为合适。
写这文章时,从网上看到李志在巡演中剃成了光头。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孟京辉电影《像鸡毛一样飞》即将圆寂时的场景,我们忧郁的男主角,欧阳云飞,独自走在城乡结合部。在那条被屏敝了喧嚣的路上,这个被风削瘦了脸颊的诗人,正以悲情的理想主义者面孔,步步逼进镜头。——“我31岁的时候,像马雅可夫斯基一样剃成了光头。我知道我可能永远都不了他那样的诗人。但我像他一样,剃成了光头。他曾经说过,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我希望,至少能有他那样的勇气。”这句独白,像是为现在的李志量身打造。且让我多情地以为,这正是他对自己“哀大莫过于心死”推断的正面回应,呵呵。
注:鉴于翻唱部分表现平庸,本文并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