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性赠她宽限期
3月推出了《yelling》,呐喊声并没有振聋发聩的功效,却让字里行奸的笔杆们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回顾全年,彷似随意打开一本八卦杂志都能看到这位女士的负面报导,心想为何这么和善的好妈妈会成为一众媒体的箭靶。到了这个时刻,《年度之歌》的余温犹在,年内第二张专辑《slowness》看似缓慢实质急速地走到身旁。淡化了对社会的大声责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慢活姿态的传扬。在吉他声、钢琴声中淡淡地述说着生老病死、情事世事,以慢贯穿,一气呵成。熊熊烈酒化作冷冽的清酒,浅尝后阵阵微暖窝心。
避开了必红组合的曲词,对我来说,谢安琪所散发的魅力依然不减。却有人认为,她的“火”为冰岛的冰天冻地所熄灭了,草根天后的港味慢慢变质。
先不论变化,我恰好对这份缓慢平静的感觉爱不释手。
最喜欢《载我走》,编曲虽是大路货,但我乐于跟着歌声一同和唱,顷刻便在节奏间逃离远走钢筋森林,畅快油然而生。《赖床》的精彩笔触把这一生活细节描绘得彷似身临魔幻奇境,Season Lee这次营造的迷幻氛围深得我心。而《身体发肤》中的Bossa Nova的节奏轻快地带我回到Kay One的那阵子,甚至连咬字发声都有了当初的影子。
都说《雨过天阴》的故事俗套,但我却感触良多。世间的大城小事都是如此这般俗不可耐,快上快落的爱情难免有副作用。这种戚然在听903的新碟发布后更甚,是那个被“出卖”的朋友的故事触动了我。有时候猝逝的爱情并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克服,你能保证你的雨天过后便是晴天吗?
为《有屋出租》度身定做的《最后晚餐》,却让我想到了喜帖街,更想到了牛头角下村。毕竟悲欢协奏有尽头,守望相助终有时,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被推着走 ,跟着生活流。只可惜那份无奈没有《喜帖街》的细腻,周博贤亦不是黄伟文,英师傅的旋律动听有余却给人印象不足。说到英师傅,当然要提到《艺妓回忆录》,当中的电吉他伴奏很有东洋味道,不过Kay的演绎略欠火候,是有点可惜。
脱开了文艺腔调的《衣帽间》,反而更易让人接受,因为周博贤的文艺腔确实有点别扭。
全碟不断地播放,正如谢安琪所言,这确实有着让人不停重复细听的魔力。简单的编曲、细腻的歌词,静下心来倾听这声音,轻易地让人醉倒,也给了思考的余地。
纵观全碟,不得不说的是,周博贤的遣词造句不断营造文艺氛围,以及话题的转变,实在让人感觉味道有所改变。
如果要说谢安琪变味了,当然周博贤这位幕后功臣必然当之无愧这份责任。我想起了那次去看她的演唱会,在场内遇到了周先生,那时候我感觉他从着装到谈吐都散发着一股草根劲。可是在红馆外守候时,友人发现原来他的车已经脱离了草根阶层,也就是说当天艰苦创业冒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危险,勇闯娱乐圈的二人已经过上了宽裕的日子。这能归咎作改变的原因吗?我没法下结论。
但抚心自问,一个人的生活若出现了变化,观点与角度的转换是无可厚非的,何必要求所有事情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世道不同了,如今改变与一成不变都会招惹骂名,那么究竟一个歌手要该怎样发展下去?
是不是讯息接受得太快,我们远没有想清楚,其实这些成长都在掌控之中,从来没有脱离轨道呢。
与全碟的概念刚好背离,这张碟为了争奖确实是出得急了点,若加以时日酝酿,想必在曲词流畅度定会更佳。谢安琪接受访问的时候也轻描淡写了她与她的团队在演唱会过后的瓶颈,我清楚若这是作为天后的育成计划,确实是急进了,也几乎将所有创意殆尽。
且再用耐性赠予她和她的团队一个宽限期,别过早地判断继而扼杀那种美,其实她从来都是那个率性的谢安琪,其实一切都在规划当中,只要你愿意等。
避开了必红组合的曲词,对我来说,谢安琪所散发的魅力依然不减。却有人认为,她的“火”为冰岛的冰天冻地所熄灭了,草根天后的港味慢慢变质。
先不论变化,我恰好对这份缓慢平静的感觉爱不释手。
最喜欢《载我走》,编曲虽是大路货,但我乐于跟着歌声一同和唱,顷刻便在节奏间逃离远走钢筋森林,畅快油然而生。《赖床》的精彩笔触把这一生活细节描绘得彷似身临魔幻奇境,Season Lee这次营造的迷幻氛围深得我心。而《身体发肤》中的Bossa Nova的节奏轻快地带我回到Kay One的那阵子,甚至连咬字发声都有了当初的影子。
都说《雨过天阴》的故事俗套,但我却感触良多。世间的大城小事都是如此这般俗不可耐,快上快落的爱情难免有副作用。这种戚然在听903的新碟发布后更甚,是那个被“出卖”的朋友的故事触动了我。有时候猝逝的爱情并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克服,你能保证你的雨天过后便是晴天吗?
为《有屋出租》度身定做的《最后晚餐》,却让我想到了喜帖街,更想到了牛头角下村。毕竟悲欢协奏有尽头,守望相助终有时,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被推着走 ,跟着生活流。只可惜那份无奈没有《喜帖街》的细腻,周博贤亦不是黄伟文,英师傅的旋律动听有余却给人印象不足。说到英师傅,当然要提到《艺妓回忆录》,当中的电吉他伴奏很有东洋味道,不过Kay的演绎略欠火候,是有点可惜。
脱开了文艺腔调的《衣帽间》,反而更易让人接受,因为周博贤的文艺腔确实有点别扭。
全碟不断地播放,正如谢安琪所言,这确实有着让人不停重复细听的魔力。简单的编曲、细腻的歌词,静下心来倾听这声音,轻易地让人醉倒,也给了思考的余地。
纵观全碟,不得不说的是,周博贤的遣词造句不断营造文艺氛围,以及话题的转变,实在让人感觉味道有所改变。
如果要说谢安琪变味了,当然周博贤这位幕后功臣必然当之无愧这份责任。我想起了那次去看她的演唱会,在场内遇到了周先生,那时候我感觉他从着装到谈吐都散发着一股草根劲。可是在红馆外守候时,友人发现原来他的车已经脱离了草根阶层,也就是说当天艰苦创业冒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危险,勇闯娱乐圈的二人已经过上了宽裕的日子。这能归咎作改变的原因吗?我没法下结论。
但抚心自问,一个人的生活若出现了变化,观点与角度的转换是无可厚非的,何必要求所有事情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世道不同了,如今改变与一成不变都会招惹骂名,那么究竟一个歌手要该怎样发展下去?
是不是讯息接受得太快,我们远没有想清楚,其实这些成长都在掌控之中,从来没有脱离轨道呢。
与全碟的概念刚好背离,这张碟为了争奖确实是出得急了点,若加以时日酝酿,想必在曲词流畅度定会更佳。谢安琪接受访问的时候也轻描淡写了她与她的团队在演唱会过后的瓶颈,我清楚若这是作为天后的育成计划,确实是急进了,也几乎将所有创意殆尽。
且再用耐性赠予她和她的团队一个宽限期,别过早地判断继而扼杀那种美,其实她从来都是那个率性的谢安琪,其实一切都在规划当中,只要你愿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