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法跨越,那就绕道吧
其实我一直在想,飞儿他们如若没有第一张专辑,或者说把第一张专辑与后面的某一张专辑发行顺序对换,更甚是把第一张里面的歌曲平均到总共的五张的专辑里,那么大家或许更能接受他们的音乐,甚至能引起一阵阵波澜。
但没办法,世间没有如果的事。
在第一张同名专辑里十首全主打震惊乐坛后,人们对他们的期待值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人们把评判他们要求的那根标准线狠狠的提了几个档次,以至于一丁点的瑕疵都会被期待的人们用放大镜无限放大。而第二张质量本算优质的专辑,却正是被这些翘首以盼放在了阳光下,让放大镜的聚焦灼烧殆尽。
然后他们从此就走上了不断改变的道路。改变当然意味着变化,而他们不断变化的结局却与当初激励人心的歌词与旋律的方向迥然不同。
不是不好,只是与我第一印象中的飞儿不同而已。
记得当初给朋友说起他们的时候,我说我喜欢飞站在前面,身体前倾、声嘶力竭呐喊的感觉。
而后面几张专辑的飞,唱时虽然动作依然,但旋律里却少了些能撑起这个动作的力量。少了些大气,取而代之的是飞小女人般的细语与呢喃。
不是不好,只是与当初用梦想激励我的飞儿不同而已。
他们发第一张唱片的时候我还在初三,还是借着练习英语听力的幌子用复读机反复听着他们的卡带。而在为重点高中乃至三年后的大学奋斗当中,我一次次的被他们Fairlyland In Reality的理念感动,我也一直把学习这个为梦想奋斗的过程当做寻找后乐园的冒险。而后面的音乐里虽然一直标榜着追梦,但似乎那个梦已经越飘越远。
音乐理念在《爱•歌姬》里,达到了空前的庞大,但庞大的背后却少了支撑的脊梁。如果说上一张的《飞行部落》里面还能寻到些往日的痕迹的话(我认为第二张的《无限》依然完美),那么这一张连最后的残喘也没有了。虽然周围的人说《三个心愿》和《月牙湾》都还不错,我承认,但我觉得这都是不属于当初的那个F•I•R。特别是那首甜的发嗲的《三个心愿》,对着阿沁唱唱就可以了,我还是想看到那个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飞。
而《爱•歌姬》里能撑起场面的可能就只有两首吧(我认为),收录在《十二金钗众生花》里的《荼靡时代》与飞自己创作的《Blue doors ahead》,飞的声音适合唱两种类型的歌,要么声嘶力竭的呐喊撞击心灵,要么布鲁斯蓝条小调柔软抚平躁动。当撞击的旋律找不着方向时,呢喃的小语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年后的圣诞节,他们带着新专辑回来了。
新专辑名字非常好,《让我们一起微笑吧》,或许是他们也知道我们不会大笑的感叹飞儿回来了,即使这样,但我确确实实的微笑了。
整张专辑里,找到了第一二张专辑里的影子,拥有和以往一样的呐喊,但似乎却又不同。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教徒的关系。在新生命教会里面,他们可能从信仰里找到了新的追求,看透了新的人生,表现在音乐上的也多了些宗教的元素。
而这宗教和其他能让我们坚持的东西一样,它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有渡过一切难关的勇气与信心,更甚的,是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
可能是我成熟了,不仅仅会因为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感动,更会因为生命流动的韵律而感动,为一切有感而发的改变而感动。
或许这能够解释我为什么听到这张倾注感情的专辑而微笑。
新歌里面多了些像《让我们一起微笑吧》(《彩色羽翼》的改版)、《HERO》对信仰对纯真娓娓道来般的叙述,有如《红潮》里一片红叶就如一片巨大的浪潮一样的人生哲理。
他们和我,都已不再是对一点呐喊就能激起千层浪的小孩了,心灵鸡汤般的细语可能更直指人心。
当然,专辑乏善可陈的依然很多。某些华丽却稍显空洞的歌词,某些失掉了节奏的副歌(比如《we are》里,前面挺不错,一到副歌就感觉开始有点无力的呐喊了),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冲浪季节》里,以可爱语调调侃压力,如若是写给别人的,或者发在飞单独的专辑里,还算惊艳,但放在飞儿乐团里,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但总的来说,我是喜欢这张碟的,有这么多的不满于牢骚,皆是因我爱之太深,责之心切。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在第一张高标准所设定的那个界线下来讨论的,如若放在一般情况下,应算出彩。
如果能够放下以前的他们来听这张专辑,那么或许你会惊艳,反之则嗤之以鼻。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把这11首曲子从头到尾听上一两遍,然后再得出结论。
第一张专辑或许是盘踞在他们面前的高山,如果无法跨越,那么就绕道去征服另一座高山吧。正如阿沁说,不要害怕改变,因为不改变永远无法踏上成功的那条路。
很欣慰的是,这张碟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改变。
但没办法,世间没有如果的事。
在第一张同名专辑里十首全主打震惊乐坛后,人们对他们的期待值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人们把评判他们要求的那根标准线狠狠的提了几个档次,以至于一丁点的瑕疵都会被期待的人们用放大镜无限放大。而第二张质量本算优质的专辑,却正是被这些翘首以盼放在了阳光下,让放大镜的聚焦灼烧殆尽。
然后他们从此就走上了不断改变的道路。改变当然意味着变化,而他们不断变化的结局却与当初激励人心的歌词与旋律的方向迥然不同。
不是不好,只是与我第一印象中的飞儿不同而已。
记得当初给朋友说起他们的时候,我说我喜欢飞站在前面,身体前倾、声嘶力竭呐喊的感觉。
而后面几张专辑的飞,唱时虽然动作依然,但旋律里却少了些能撑起这个动作的力量。少了些大气,取而代之的是飞小女人般的细语与呢喃。
不是不好,只是与当初用梦想激励我的飞儿不同而已。
他们发第一张唱片的时候我还在初三,还是借着练习英语听力的幌子用复读机反复听着他们的卡带。而在为重点高中乃至三年后的大学奋斗当中,我一次次的被他们Fairlyland In Reality的理念感动,我也一直把学习这个为梦想奋斗的过程当做寻找后乐园的冒险。而后面的音乐里虽然一直标榜着追梦,但似乎那个梦已经越飘越远。
音乐理念在《爱•歌姬》里,达到了空前的庞大,但庞大的背后却少了支撑的脊梁。如果说上一张的《飞行部落》里面还能寻到些往日的痕迹的话(我认为第二张的《无限》依然完美),那么这一张连最后的残喘也没有了。虽然周围的人说《三个心愿》和《月牙湾》都还不错,我承认,但我觉得这都是不属于当初的那个F•I•R。特别是那首甜的发嗲的《三个心愿》,对着阿沁唱唱就可以了,我还是想看到那个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飞。
而《爱•歌姬》里能撑起场面的可能就只有两首吧(我认为),收录在《十二金钗众生花》里的《荼靡时代》与飞自己创作的《Blue doors ahead》,飞的声音适合唱两种类型的歌,要么声嘶力竭的呐喊撞击心灵,要么布鲁斯蓝条小调柔软抚平躁动。当撞击的旋律找不着方向时,呢喃的小语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年后的圣诞节,他们带着新专辑回来了。
新专辑名字非常好,《让我们一起微笑吧》,或许是他们也知道我们不会大笑的感叹飞儿回来了,即使这样,但我确确实实的微笑了。
整张专辑里,找到了第一二张专辑里的影子,拥有和以往一样的呐喊,但似乎却又不同。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教徒的关系。在新生命教会里面,他们可能从信仰里找到了新的追求,看透了新的人生,表现在音乐上的也多了些宗教的元素。
而这宗教和其他能让我们坚持的东西一样,它让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有渡过一切难关的勇气与信心,更甚的,是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我们周遭的一切事物。
可能是我成熟了,不仅仅会因为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感动,更会因为生命流动的韵律而感动,为一切有感而发的改变而感动。
或许这能够解释我为什么听到这张倾注感情的专辑而微笑。
新歌里面多了些像《让我们一起微笑吧》(《彩色羽翼》的改版)、《HERO》对信仰对纯真娓娓道来般的叙述,有如《红潮》里一片红叶就如一片巨大的浪潮一样的人生哲理。
他们和我,都已不再是对一点呐喊就能激起千层浪的小孩了,心灵鸡汤般的细语可能更直指人心。
当然,专辑乏善可陈的依然很多。某些华丽却稍显空洞的歌词,某些失掉了节奏的副歌(比如《we are》里,前面挺不错,一到副歌就感觉开始有点无力的呐喊了),最最让我不能接受的就是《冲浪季节》里,以可爱语调调侃压力,如若是写给别人的,或者发在飞单独的专辑里,还算惊艳,但放在飞儿乐团里,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但总的来说,我是喜欢这张碟的,有这么多的不满于牢骚,皆是因我爱之太深,责之心切。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在第一张高标准所设定的那个界线下来讨论的,如若放在一般情况下,应算出彩。
如果能够放下以前的他们来听这张专辑,那么或许你会惊艳,反之则嗤之以鼻。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够把这11首曲子从头到尾听上一两遍,然后再得出结论。
第一张专辑或许是盘踞在他们面前的高山,如果无法跨越,那么就绕道去征服另一座高山吧。正如阿沁说,不要害怕改变,因为不改变永远无法踏上成功的那条路。
很欣慰的是,这张碟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