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猫的主观主义乐评】——煮鹤焚琴地听刘星
记得上学时候期末家长会后,班主任老师跟我妈说:“您家这孩子啊……怎么说呢……老想不该他这年龄段该想的事,一会找我讨论美苏核裁军,一会跑办公室里想开电视看股市大盘。”其实她不知道,核裁军是为了跟她抬杠玩,而去办公室看股市大盘是喜欢听里面的背景音乐。
而这背景音乐,就是刘星收录在《一意孤行》专辑中的第一曲《闲云孤鹤》。
当时的我既不知何为New Age音乐,也不晓刘星是何方神圣,只是单纯地觉得,无论上午的三角面积如何绕人,只要中午打开电视听一会这音乐,就会如饮过清茶一般舒心,也就不管下午要写的语文作文如何矫情、品德报告如何违心,而能飘逸地踱进教室——一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派头。
上高中后,常去门框胡同淘盘。在夏天的时候凭卖盘推荐而买了一张“封面是雪景的轻音乐”盘。回家一听,竟是久违的“股票大盘”。我这时才知道有刘星,有《一意孤行》。照例连听十几遍,听得快吐后准备扔半年再说——结果不出一个月,便想念娓娓道来的巴乌,声声珠玑的琵琶,和感觉不到但又不可缺少的电声合成。
大学时,为了泡妞而进入校广播站,做“纯文学”节目。虽是“纯文学”,但是散文或是诗歌总要有配乐的,在我拿到姊妹两篇的《箫》和《琵琶》后,脑中第一感觉就是用这张盘中的《一息尚存》和《无所不至》,似乎只有《一》中清冽的箫声才能诠释“不是可以叫喊出来的寂寞”,也似乎只有《无》最后的强音,能描绘弹奏琵琶的玉手却要向洗衣板和蜂窝煤发力时的刺骨冰心。在演习和试音过后,朗诵《琵琶》的小姑娘竟然一气呵成地和着音乐念完了文稿,在她放下稿纸时,脸上并没有“一条过”后的欣喜,而是余音在耳的泪痕。——当然,在最终播出的时候,调校音量的同学没注意到最开始的低音,猛加音量,以至于把学校16只喇叭震坏了11只,广播站被迫停播2周,我也被“停职反省”半个月。
而后,又在 “电视散文”作业中,用《闲云孤鹤》配合朱自清的《匆匆》和水墨勾勒的电脑、音响。只可惜的是我这flash处女作《盗版匆匆》随着我烧毁的硬盘驾鹤西游了。
现在看来,以前这么听这音乐,大有把碧螺春用破边的搪瓷缸子加滚水煮透再放凉了大口吞咽的感觉。这种君子之声,如果没有上好的音响,或是隔音的墙壁,到是可以用优质的耳机独自慢品。品读其中Enigma无法回到的古典,品读其中Medwyn无法到达的东方,品读其中喜多郎无从表现的纯中国韵味。
====================伟 大 的 分 割 线====================
附:当初的那两篇散文,现在只找到一篇。贴过来吧……
箫
最好是风清月明之夜,最好是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倾听着风中荡来荡去若有若无的箫声,一边吟出艰涩的诗句,这种意境需要安静,要孤身徜徉。地点当然在后花园,或一丛绿竹下面。地下要有自己的影子,可以夹杂些虫鸣。弄箫者最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荣华富贵已经失去了分量,不与任何人往来,深居简出过着市井生活。只有那支箫始终放不下。
弄箫不是表演,因此难上加难,没有总够的心理年龄,是弄不出真味道的。箫声是从堆积的沧桑中捕捉到几片残霞,是孤独的灵魂中射进的几道月线。箫代表着早已逝去的生活中凝脂般的肤质,微温的触感,藕色的衣裙,屋檐下的红灯笼,目光的碰撞躲闪,丝弦上凌波的手指,母亲走过梅花树下的侧影,水面潋过的一阵风。更多能说些什么呢?箫挂在那里,怀旧而孤单。
箫声里的寂寞最动人了,那不是可以叫喊出来的寂寞,那是你向任何一个方向畅游都会触到的岸。上了岸的人向水里掬一捧箫声,全是碎的,掉头而去,箫声就在身后,到了哽咽的程度,吹箫者的寂寞已经变的轻飘。岸,或者就说局限,逼出了箫的长吟,穿透漫漫长夜。
箫声像人的自言自语,跟人前说的话当然不是一种风格。我喜欢箫的君子风度,它自我约束的内秀。箫是从不长啸的,而且不需要卖弄,让演员在聚光灯下吹箫,味儿全倒了。舞台是什么?市场似的,还是躲着些吧!
而这背景音乐,就是刘星收录在《一意孤行》专辑中的第一曲《闲云孤鹤》。
当时的我既不知何为New Age音乐,也不晓刘星是何方神圣,只是单纯地觉得,无论上午的三角面积如何绕人,只要中午打开电视听一会这音乐,就会如饮过清茶一般舒心,也就不管下午要写的语文作文如何矫情、品德报告如何违心,而能飘逸地踱进教室——一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派头。
上高中后,常去门框胡同淘盘。在夏天的时候凭卖盘推荐而买了一张“封面是雪景的轻音乐”盘。回家一听,竟是久违的“股票大盘”。我这时才知道有刘星,有《一意孤行》。照例连听十几遍,听得快吐后准备扔半年再说——结果不出一个月,便想念娓娓道来的巴乌,声声珠玑的琵琶,和感觉不到但又不可缺少的电声合成。
大学时,为了泡妞而进入校广播站,做“纯文学”节目。虽是“纯文学”,但是散文或是诗歌总要有配乐的,在我拿到姊妹两篇的《箫》和《琵琶》后,脑中第一感觉就是用这张盘中的《一息尚存》和《无所不至》,似乎只有《一》中清冽的箫声才能诠释“不是可以叫喊出来的寂寞”,也似乎只有《无》最后的强音,能描绘弹奏琵琶的玉手却要向洗衣板和蜂窝煤发力时的刺骨冰心。在演习和试音过后,朗诵《琵琶》的小姑娘竟然一气呵成地和着音乐念完了文稿,在她放下稿纸时,脸上并没有“一条过”后的欣喜,而是余音在耳的泪痕。——当然,在最终播出的时候,调校音量的同学没注意到最开始的低音,猛加音量,以至于把学校16只喇叭震坏了11只,广播站被迫停播2周,我也被“停职反省”半个月。
而后,又在 “电视散文”作业中,用《闲云孤鹤》配合朱自清的《匆匆》和水墨勾勒的电脑、音响。只可惜的是我这flash处女作《盗版匆匆》随着我烧毁的硬盘驾鹤西游了。
现在看来,以前这么听这音乐,大有把碧螺春用破边的搪瓷缸子加滚水煮透再放凉了大口吞咽的感觉。这种君子之声,如果没有上好的音响,或是隔音的墙壁,到是可以用优质的耳机独自慢品。品读其中Enigma无法回到的古典,品读其中Medwyn无法到达的东方,品读其中喜多郎无从表现的纯中国韵味。
====================伟 大 的 分 割 线====================
附:当初的那两篇散文,现在只找到一篇。贴过来吧……
箫
最好是风清月明之夜,最好是身着长衫的中年男子,倾听着风中荡来荡去若有若无的箫声,一边吟出艰涩的诗句,这种意境需要安静,要孤身徜徉。地点当然在后花园,或一丛绿竹下面。地下要有自己的影子,可以夹杂些虫鸣。弄箫者最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荣华富贵已经失去了分量,不与任何人往来,深居简出过着市井生活。只有那支箫始终放不下。
弄箫不是表演,因此难上加难,没有总够的心理年龄,是弄不出真味道的。箫声是从堆积的沧桑中捕捉到几片残霞,是孤独的灵魂中射进的几道月线。箫代表着早已逝去的生活中凝脂般的肤质,微温的触感,藕色的衣裙,屋檐下的红灯笼,目光的碰撞躲闪,丝弦上凌波的手指,母亲走过梅花树下的侧影,水面潋过的一阵风。更多能说些什么呢?箫挂在那里,怀旧而孤单。
箫声里的寂寞最动人了,那不是可以叫喊出来的寂寞,那是你向任何一个方向畅游都会触到的岸。上了岸的人向水里掬一捧箫声,全是碎的,掉头而去,箫声就在身后,到了哽咽的程度,吹箫者的寂寞已经变的轻飘。岸,或者就说局限,逼出了箫的长吟,穿透漫漫长夜。
箫声像人的自言自语,跟人前说的话当然不是一种风格。我喜欢箫的君子风度,它自我约束的内秀。箫是从不长啸的,而且不需要卖弄,让演员在聚光灯下吹箫,味儿全倒了。舞台是什么?市场似的,还是躲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