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

这篇文章写给你,Eric,这是我一直想说的故事。还要特别感谢瑶瑶,谢谢你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
那天跟瑶瑶聊天时她说:一段时间如果常听一首歌的话,然后再过很久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时光会马上回到那段日子,那种心情。
看到这句话,忽然间我好像得到了启示....
2004年
那个时候刚上大学不到两周,从压抑沉重的高三解放出来的我,对于任何事情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但是这种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取代的是空虚和迷茫,习惯了高中紧张节奏的我们,面对突如其来没有目标的悠闲生活,完全不能适应。我们开始怀念从前的朋友,开始莫名地孤单。郁闷,是我们当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词语。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各自新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又重新回到了高三,回到了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似乎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有些人则昼夜泡在网吧,沉溺在游戏中发泄着自己过剩的精力。而我的CD机,在我既不想枯燥也不想堕落的时候,陪着我度过了很多不眠之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听歌总感觉少了什么,自己说不清楚。于是一次把一对大功率的音箱从电脑城抱回宿舍,大家觉得我做了件仗义的事情,也纷纷把自己喜欢的CD拿出来出来放,只要宿舍有人,就会有音乐响起。那时我们宿舍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公害宿舍。
那个时候的唱片市场还很繁荣,没有现在那么多网络垃圾,我们的欣赏口味也基本能够统一,只要是一些排行榜前几名的歌手的专辑,比如周杰伦,陶喆之类,大体都很喜欢。
有一次花花兴致勃勃地拿来一张CD,激动地叫嚣着说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才买来的预售版,大家一看,是孙燕姿的新专辑,没说的,好东西理当大家分享......
一曲结束,我们齐声感叹:好听!啊,好听!
那段日子,几乎每天,我们都要在宿舍放这张专辑,每次音乐响起,我们都会沉默,没人想破坏这种气氛,也没人想被人打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顺序播放,整碟循环。没人提出要跳歌,可能是因为这张专辑每一首歌都那么动听,可能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爱的那支单曲。
“我觉得这首歌是这张专辑最好听的歌”。一天像往常一样我们听着这张专辑,在那首《同类》结束之后,我枕着双手靠在在床边,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说道。
不对,应该是《我也很想他》!花花立刻反驳。随即我们就哪一首单曲才是这张专辑的NO.1产生了大论战,争得面红耳赤。原来每个人的喜好都大相径庭,还有个人竟然认为《同类》是最难听的。
争论过后,听歌继续,这个时候萌萌小声对我说,其实他也觉得《同类》是最好听的一首歌。
那时我们刚上大学不到两个月。
转眼大学四年过去了,时间让很多事情面目全非。我迷上了摇滚,他们认为是吵死人的东西。花花收起了Stefanie,放入箱底。而那对音箱,在那次搬完宿舍后就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但是有些事情似乎是早已注定的,萌萌成了我最好的兄弟,而强哥,那个不喜欢《同类》的人,阴差阳错地成了我的敌人。
有一次我对萌萌说,我发现我们聊天用的最多的词都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都是一类人,他回答。我微笑。是啊,在这个孤单的世界,能找到一个同类,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但是这个同类现在早已不在我身边,而我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异类的世界,在这个繁华得有些透不过气城市,大家都活得异常匆忙,再也没有人和我看球,听歌,看电影。而面对他们的我更像是个异类。从大学到工作比从高中到大学更难让我适应。很多晚上,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前青葱的岁月。
我是个随和的人,但是骨子里却天生偏执。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我发了疯似的听新的音乐,看新的电影,认识新的朋友,我剪掉了长发,企图覆盖我原来所有的记忆。我不想就这样沉溺过去,我相信时间总是会改变一切的。
让我惊奇的是,我真的做到了。我不再软弱,不再回忆,我学会了忘记,学会了应酬,学会了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说话。我这个异类也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至少表面上是。
现在的我,喜欢对别人说教:人不能靠回忆生活,往事犹如过眼云烟,早就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云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只是早已习惯了这样说,人养成一个习惯总会有一个原因,但是到最后可能只剩习惯,忘了原因。
现在的我,有相对自由的时间,相对充足的零用钱。就像一个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自得其乐。但某些时候,我依然觉得少了些东西,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好像我以前经历过这种问题,但也解决过。我开始寻找一切线索,用尽一切办法,甚至想用食物来唤醒我的回忆。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寻找,都无法回到当时的心境,想起当时的事情,回忆,已经被另一个我牢牢封印。
直到我看到那句话:
一段时间如果常听一首歌的话,然后再过很久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时光会马上回到那段日子,那种心情......
于是我花了一天一夜,把那时所有听过的专辑都下载下来,一张一张的挨着听,果然,就像她说的,回忆也随着那些音符逐渐显影,清晰,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虽然我还是没法找到答案,但是好像答案已近在咫尺。
直到我看到这张专辑,Stefanie,那是一张在大一时在我们宿舍反复的专辑。我小心地打开它,就像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那些往事也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播放...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什么都没有忘记。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缺少的,是同类。
风停了又吹 我忽然想起谁
天亮了又黑 我过了好几岁
心暖了又灰 世界
有时候孤单得很需要另一个同类
云在半空中 被微风剪碎
回忆也许美 可是正在飞走
对不对
--------------------------------------------------------------------------------------
那天跟瑶瑶聊天时她说:一段时间如果常听一首歌的话,然后再过很久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时光会马上回到那段日子,那种心情。
看到这句话,忽然间我好像得到了启示....
2004年
那个时候刚上大学不到两周,从压抑沉重的高三解放出来的我,对于任何事情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但是这种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取代的是空虚和迷茫,习惯了高中紧张节奏的我们,面对突如其来没有目标的悠闲生活,完全不能适应。我们开始怀念从前的朋友,开始莫名地孤单。郁闷,是我们当时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词语。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各自新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又重新回到了高三,回到了单调的三点一线生活,似乎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全。有些人则昼夜泡在网吧,沉溺在游戏中发泄着自己过剩的精力。而我的CD机,在我既不想枯燥也不想堕落的时候,陪着我度过了很多不眠之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听歌总感觉少了什么,自己说不清楚。于是一次把一对大功率的音箱从电脑城抱回宿舍,大家觉得我做了件仗义的事情,也纷纷把自己喜欢的CD拿出来出来放,只要宿舍有人,就会有音乐响起。那时我们宿舍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公害宿舍。
那个时候的唱片市场还很繁荣,没有现在那么多网络垃圾,我们的欣赏口味也基本能够统一,只要是一些排行榜前几名的歌手的专辑,比如周杰伦,陶喆之类,大体都很喜欢。
有一次花花兴致勃勃地拿来一张CD,激动地叫嚣着说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才买来的预售版,大家一看,是孙燕姿的新专辑,没说的,好东西理当大家分享......
一曲结束,我们齐声感叹:好听!啊,好听!
那段日子,几乎每天,我们都要在宿舍放这张专辑,每次音乐响起,我们都会沉默,没人想破坏这种气氛,也没人想被人打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顺序播放,整碟循环。没人提出要跳歌,可能是因为这张专辑每一首歌都那么动听,可能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爱的那支单曲。
“我觉得这首歌是这张专辑最好听的歌”。一天像往常一样我们听着这张专辑,在那首《同类》结束之后,我枕着双手靠在在床边,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说道。
不对,应该是《我也很想他》!花花立刻反驳。随即我们就哪一首单曲才是这张专辑的NO.1产生了大论战,争得面红耳赤。原来每个人的喜好都大相径庭,还有个人竟然认为《同类》是最难听的。
争论过后,听歌继续,这个时候萌萌小声对我说,其实他也觉得《同类》是最好听的一首歌。
那时我们刚上大学不到两个月。
转眼大学四年过去了,时间让很多事情面目全非。我迷上了摇滚,他们认为是吵死人的东西。花花收起了Stefanie,放入箱底。而那对音箱,在那次搬完宿舍后就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但是有些事情似乎是早已注定的,萌萌成了我最好的兄弟,而强哥,那个不喜欢《同类》的人,阴差阳错地成了我的敌人。
有一次我对萌萌说,我发现我们聊天用的最多的词都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都是一类人,他回答。我微笑。是啊,在这个孤单的世界,能找到一个同类,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但是这个同类现在早已不在我身边,而我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异类的世界,在这个繁华得有些透不过气城市,大家都活得异常匆忙,再也没有人和我看球,听歌,看电影。而面对他们的我更像是个异类。从大学到工作比从高中到大学更难让我适应。很多晚上,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前青葱的岁月。
我是个随和的人,但是骨子里却天生偏执。我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我发了疯似的听新的音乐,看新的电影,认识新的朋友,我剪掉了长发,企图覆盖我原来所有的记忆。我不想就这样沉溺过去,我相信时间总是会改变一切的。
让我惊奇的是,我真的做到了。我不再软弱,不再回忆,我学会了忘记,学会了应酬,学会了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说话。我这个异类也成了他们之中的一员,至少表面上是。
现在的我,喜欢对别人说教:人不能靠回忆生活,往事犹如过眼云烟,早就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云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只是早已习惯了这样说,人养成一个习惯总会有一个原因,但是到最后可能只剩习惯,忘了原因。
现在的我,有相对自由的时间,相对充足的零用钱。就像一个人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自得其乐。但某些时候,我依然觉得少了些东西,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好像我以前经历过这种问题,但也解决过。我开始寻找一切线索,用尽一切办法,甚至想用食物来唤醒我的回忆。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寻找,都无法回到当时的心境,想起当时的事情,回忆,已经被另一个我牢牢封印。
直到我看到那句话:
一段时间如果常听一首歌的话,然后再过很久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时光会马上回到那段日子,那种心情......
于是我花了一天一夜,把那时所有听过的专辑都下载下来,一张一张的挨着听,果然,就像她说的,回忆也随着那些音符逐渐显影,清晰,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感觉,虽然我还是没法找到答案,但是好像答案已近在咫尺。
直到我看到这张专辑,Stefanie,那是一张在大一时在我们宿舍反复的专辑。我小心地打开它,就像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
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那些往事也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播放...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什么都没有忘记。
我终于明白,原来我缺少的,是同类。
风停了又吹 我忽然想起谁
天亮了又黑 我过了好几岁
心暖了又灰 世界
有时候孤单得很需要另一个同类
云在半空中 被微风剪碎
回忆也许美 可是正在飞走
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