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里繁华 梦里烟花——浅谈《时间》中的几支歌

一、彼时我们皆年少——《倒叙的时光》
几乎就是毫不犹豫地把这首歌的位置排在了第一位,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偏爱一首非主打歌曲。也许因为我是爱回忆的孩子,一向对这样的歌曲没有什么抵抗力。
轻灵跳跃的莫扎特C大调前奏把思绪拉向若干年前的某一个夏天,歌曲则带出了一串美丽的回忆:街道、门牌、雪糕、秋千、相片,伙伴间分享的体贴,阳光下青涩的暗恋……也许那个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但随着笔畅细腻温暖的歌声,情愿也“穿越”一回,当一回装扮新娘的光脚丫的小姑娘或者那个傻傻坐在姑娘左边的体贴男孩,在一个融化雪糕的艳阳天,满心幸福地勾手说永远。
《倒叙的时光》犹如一幕幕我们亲身演绎的怀旧电影,重现着懵懂时期的纯真和幸福。女孩和男孩,右边和左边,红苹果和雪糕……回忆的时光属于夏天,充满阳光的季节,于是心也不知不觉地融化在那一片泛黄却温暖依然的阳光中,思绪随着歌声越走越远。
有眼泪,却没有忧伤,有告别,却没有无奈。牛牛的钢琴伴奏始终那么轻快灵动,犹如岁月中清脆的风铃;笔畅的声线始终温暖如斯,蔓延在回忆中的每一个角落。怀旧不是因为迷惘,也不等同于感伤,它可以只为纪念,只为感恩。
歌曲的最后说:你站在回忆的地铁,隔着窗道别。
其实无须道别,因为回忆里那个融化一切寒冷的艳阳天,从未曾远去不见。
二、且歌且行——《唱一半的歌》
提到《倒叙的时光》,很自然地想到《唱一半的歌》,如我这般喜欢回忆也喜欢边走边听的人应该也很容易从这两支歌中找到共鸣。不过两首歌的主题不大相同,前者是怀旧和幸福,后者是探索和个性,前者适合躺在床上安静地欣赏,而后者则适合行走是嘴边哼起的小调。
歌曲最先打动我的是歌词,“我像羽毛漂浮着 做梦想的旅客”“自由前行的资格自己认可”“心是透明的就能把希望折射”,孙艺的词写出了很多不愿随波逐流又饱受挫折的有梦想的人的心声,笔畅也是这样的人——这首歌几乎就是她的写照。笔畅的声音依然很治愈,副歌部分的转音自然而漂亮。作为专辑中最早曝光的一首歌,我觉得笔畅的那本写真集《不用装,真好》里的图片和注脚都可以作为这首歌MV的画面。且歌且行,且行且吟,这首歌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一路坚持。
若说缺点,就是个人觉得后期处理的时候3:58的地方过渡生硬了些,刚刚降下去的尾音音调又被突然提起来,感觉像是两个片段拼在一起的,莫非是为了方便剪切出试听版?呵呵。
物流社会,梦想是游离于主流之外的,有人放弃有人哀悼,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这样无畏的坚持和淡定的乐观。我们也需要这么一首歌,提醒不放弃个性不放弃信念,作为我们崇高的力量。
三、哀莫大于心死——《学会感觉》
主流的悲情歌曲,笔畅的演绎向来有着和年龄与感情经历不相符的成熟。这首歌既适合释放也适合默默伤感,有放有收,有抒有敛。
歌名是“学会感觉”,第一段写“失去了感觉”,第二段写“不想再学会”,副歌部分则点出了一切的原因和结果——因为缺乏了解而疲惫,失去感觉到流不出眼泪。为什么“流不出眼泪,其实更可悲”?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心痛,而是很深的绝望,怎样的道歉和抚慰都挽不回,经历过无数的来自最爱的人的误解之后,心终于疲惫——哀莫大于心死。
也许曾经试图改编,然而到了嘴边的话语被一句“我累”硬生生挡回去。爱情进入了死胡同。
习惯之后就是麻木,没有感觉终归是可怕的事情,于是——主动离开。
如此决绝不留余地。
但是听者还是会被感动,若没有爱过又怎会如此之深,间奏的哼唱是萦绕不去的无奈,连续重复三次的副歌是对爱情的叩问,凄美的东西总是令人叹息。
四、幽梦几时醒——《Season》
专辑的第一支歌兼第三主打,笔畅的首支中英文单曲,轻柔舒服的咬字,温润婉转的吟唱,淡若清风的旋律,很轻易地俘虏了一大批听众。
同是爱情死去,《学会感觉》是决绝,而《Season》是沉溺。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风格。《Season》在描述爱情时少了煽情多了韵味,令人欲罢不能。就如歌里的爱一样,明明It’s time to say goodby,明明Love has slowly died,却还是舍不得放不下,多一天一刻也是好的。
听这首歌,有时候也会忽略歌词,它能让我们想到太多无关歌词的东西——海边的清风,山谷的阳光,闲潭的落花……因为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伤害,而是不可言说的美丽。不知不觉自己也走入了梦境。沉溺。
四季轮回,季节变迁,不管是爱情还是歌曲本身,都是一场太过美丽的梦,让人不愿醒来。
五、翱翔于幻想之间——《醒着梦游》
这也是我极喜欢的一首歌,之所以把这首歌放到最后去写,因为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形容我对这首歌的感觉,飘渺?空灵?自我?惊艳?似乎都有又都不准确……有时候越是喜欢越是容易词穷吧。笼统的说,我觉得这首歌充满独特的魅力,给我的感受是笔畅以往的专辑里不曾给过的。
之所以小标题用了“翱翔”而不是“游走”,因为歌曲的空旷悠远不止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力量,让听众浮于尘嚣之上,超脱于现实之外。两段副歌,第一段假声让歌曲偏于空灵游离,第二段的真声又让歌曲归于自我奔放,这种处理十分巧妙——“梦游”本身既是一种现实中暂时出走又是一种心灵释放。
我最终把自己的感觉定位为“空灵而大气、若即若离”,总之,妙不可言。
非常庆幸笔畅坚持把这首充满魅力的歌留了下来,让我们也体验一次醒着梦游,穿梭在时间隧道里,寻找曾经丢失的梦。
六、歌里繁华,梦里烟花——总评与后记
旋律依然撩人心弦,歌词依然芳菲悱恻。而笔畅二十四岁的声音,让我如此期待又如此惊喜。
《时间》是一张很有“气质”的专辑,带着些许文艺情结,风格迥异而韵味十足,凸显个性又能抚慰耳朵,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不止是唱腔变得更加细腻动人,也不止是选曲风格不再局限,还有风雨过后光环之下不变的淡定和坚持。她的声音自由、阳光、轻柔又鬼魅、多变、难以捉摸,似真似幻,于是再一次超于想象。
听这张专辑,一直在现实和想象中游走。也许也无关歌里的风花雪月,进入歌曲营造的美丽的梦境,已自沉迷。上面写的五首歌,就是我在专辑里最爱的五首歌。其实除了第一的《倒叙的时光》,后面的四首打死我也排不出名次。我这懒人还是喜欢写东西随性些,关于《青睐》,关于《这句话》,关于《你们的爱》,关于《上帝咬过苹果》,关于《唱响幸福》…有一些故事暂时放在心里,若有一日兴起,我还是会把它们一一说完。——这种事也不是我第一次干了。^-^
几乎就是毫不犹豫地把这首歌的位置排在了第一位,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偏爱一首非主打歌曲。也许因为我是爱回忆的孩子,一向对这样的歌曲没有什么抵抗力。
轻灵跳跃的莫扎特C大调前奏把思绪拉向若干年前的某一个夏天,歌曲则带出了一串美丽的回忆:街道、门牌、雪糕、秋千、相片,伙伴间分享的体贴,阳光下青涩的暗恋……也许那个故事离我们很遥远,但随着笔畅细腻温暖的歌声,情愿也“穿越”一回,当一回装扮新娘的光脚丫的小姑娘或者那个傻傻坐在姑娘左边的体贴男孩,在一个融化雪糕的艳阳天,满心幸福地勾手说永远。
《倒叙的时光》犹如一幕幕我们亲身演绎的怀旧电影,重现着懵懂时期的纯真和幸福。女孩和男孩,右边和左边,红苹果和雪糕……回忆的时光属于夏天,充满阳光的季节,于是心也不知不觉地融化在那一片泛黄却温暖依然的阳光中,思绪随着歌声越走越远。
有眼泪,却没有忧伤,有告别,却没有无奈。牛牛的钢琴伴奏始终那么轻快灵动,犹如岁月中清脆的风铃;笔畅的声线始终温暖如斯,蔓延在回忆中的每一个角落。怀旧不是因为迷惘,也不等同于感伤,它可以只为纪念,只为感恩。
歌曲的最后说:你站在回忆的地铁,隔着窗道别。
其实无须道别,因为回忆里那个融化一切寒冷的艳阳天,从未曾远去不见。
二、且歌且行——《唱一半的歌》
提到《倒叙的时光》,很自然地想到《唱一半的歌》,如我这般喜欢回忆也喜欢边走边听的人应该也很容易从这两支歌中找到共鸣。不过两首歌的主题不大相同,前者是怀旧和幸福,后者是探索和个性,前者适合躺在床上安静地欣赏,而后者则适合行走是嘴边哼起的小调。
歌曲最先打动我的是歌词,“我像羽毛漂浮着 做梦想的旅客”“自由前行的资格自己认可”“心是透明的就能把希望折射”,孙艺的词写出了很多不愿随波逐流又饱受挫折的有梦想的人的心声,笔畅也是这样的人——这首歌几乎就是她的写照。笔畅的声音依然很治愈,副歌部分的转音自然而漂亮。作为专辑中最早曝光的一首歌,我觉得笔畅的那本写真集《不用装,真好》里的图片和注脚都可以作为这首歌MV的画面。且歌且行,且行且吟,这首歌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感悟、一路坚持。
若说缺点,就是个人觉得后期处理的时候3:58的地方过渡生硬了些,刚刚降下去的尾音音调又被突然提起来,感觉像是两个片段拼在一起的,莫非是为了方便剪切出试听版?呵呵。
物流社会,梦想是游离于主流之外的,有人放弃有人哀悼,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这样无畏的坚持和淡定的乐观。我们也需要这么一首歌,提醒不放弃个性不放弃信念,作为我们崇高的力量。
三、哀莫大于心死——《学会感觉》
主流的悲情歌曲,笔畅的演绎向来有着和年龄与感情经历不相符的成熟。这首歌既适合释放也适合默默伤感,有放有收,有抒有敛。
歌名是“学会感觉”,第一段写“失去了感觉”,第二段写“不想再学会”,副歌部分则点出了一切的原因和结果——因为缺乏了解而疲惫,失去感觉到流不出眼泪。为什么“流不出眼泪,其实更可悲”?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心痛,而是很深的绝望,怎样的道歉和抚慰都挽不回,经历过无数的来自最爱的人的误解之后,心终于疲惫——哀莫大于心死。
也许曾经试图改编,然而到了嘴边的话语被一句“我累”硬生生挡回去。爱情进入了死胡同。
习惯之后就是麻木,没有感觉终归是可怕的事情,于是——主动离开。
如此决绝不留余地。
但是听者还是会被感动,若没有爱过又怎会如此之深,间奏的哼唱是萦绕不去的无奈,连续重复三次的副歌是对爱情的叩问,凄美的东西总是令人叹息。
四、幽梦几时醒——《Season》
专辑的第一支歌兼第三主打,笔畅的首支中英文单曲,轻柔舒服的咬字,温润婉转的吟唱,淡若清风的旋律,很轻易地俘虏了一大批听众。
同是爱情死去,《学会感觉》是决绝,而《Season》是沉溺。一样的题材,不一样的风格。《Season》在描述爱情时少了煽情多了韵味,令人欲罢不能。就如歌里的爱一样,明明It’s time to say goodby,明明Love has slowly died,却还是舍不得放不下,多一天一刻也是好的。
听这首歌,有时候也会忽略歌词,它能让我们想到太多无关歌词的东西——海边的清风,山谷的阳光,闲潭的落花……因为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伤害,而是不可言说的美丽。不知不觉自己也走入了梦境。沉溺。
四季轮回,季节变迁,不管是爱情还是歌曲本身,都是一场太过美丽的梦,让人不愿醒来。
五、翱翔于幻想之间——《醒着梦游》
这也是我极喜欢的一首歌,之所以把这首歌放到最后去写,因为我一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形容我对这首歌的感觉,飘渺?空灵?自我?惊艳?似乎都有又都不准确……有时候越是喜欢越是容易词穷吧。笼统的说,我觉得这首歌充满独特的魅力,给我的感受是笔畅以往的专辑里不曾给过的。
之所以小标题用了“翱翔”而不是“游走”,因为歌曲的空旷悠远不止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力量,让听众浮于尘嚣之上,超脱于现实之外。两段副歌,第一段假声让歌曲偏于空灵游离,第二段的真声又让歌曲归于自我奔放,这种处理十分巧妙——“梦游”本身既是一种现实中暂时出走又是一种心灵释放。
我最终把自己的感觉定位为“空灵而大气、若即若离”,总之,妙不可言。
非常庆幸笔畅坚持把这首充满魅力的歌留了下来,让我们也体验一次醒着梦游,穿梭在时间隧道里,寻找曾经丢失的梦。
六、歌里繁华,梦里烟花——总评与后记
旋律依然撩人心弦,歌词依然芳菲悱恻。而笔畅二十四岁的声音,让我如此期待又如此惊喜。
《时间》是一张很有“气质”的专辑,带着些许文艺情结,风格迥异而韵味十足,凸显个性又能抚慰耳朵,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不止是唱腔变得更加细腻动人,也不止是选曲风格不再局限,还有风雨过后光环之下不变的淡定和坚持。她的声音自由、阳光、轻柔又鬼魅、多变、难以捉摸,似真似幻,于是再一次超于想象。
听这张专辑,一直在现实和想象中游走。也许也无关歌里的风花雪月,进入歌曲营造的美丽的梦境,已自沉迷。上面写的五首歌,就是我在专辑里最爱的五首歌。其实除了第一的《倒叙的时光》,后面的四首打死我也排不出名次。我这懒人还是喜欢写东西随性些,关于《青睐》,关于《这句话》,关于《你们的爱》,关于《上帝咬过苹果》,关于《唱响幸福》…有一些故事暂时放在心里,若有一日兴起,我还是会把它们一一说完。——这种事也不是我第一次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