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者的叹息

某歌迷写到“说好的,要看你们60岁侧手翻”。
看到这里,顿感一阵凄凉。大家所爱的是那对青春无敌的小女孩,而不是成人装的阿sa和阿娇。
校园总是让人留恋,勾起人的无限美好回忆。但她们不可能永远长不大,难道60岁还穿水手服唱“恋爱大过天”?不合适宜吧。
不想提阿sa的现场,因为她唱现场时走音到每个人都可以崩溃的地步。不过,她灌录在cd里的声音还是可圈可点的。她那时才十几岁,唱心碎的歌却可以让听的人一起心痛。她的成熟与年龄不符。
某人曾说,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就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悲哀。成熟背后内心的煎熬,谁看得到?
我不知道这次EP的发行是她公司为了应景,还是这就是阿sa的真正心声?如果这是她的心声,悲切而无法释怀的心声,那么,最后一首《同班同学》放在这张碟里就显得有些突兀了。这首歌应该被放在怀旧专辑里。
阿sa唱的苦情歌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可能小时侯的苦日子让她唱这些歌的时候深有感触吧。所以她唱出来让人觉得很有感情。
头一遍听下来,会觉得《生还者》令人印象深刻。听着歌声,仿佛看见了凄凉的景象,战后废墟抑或是难民营?
第二首《放得低》也不错 ,副歌部分很出彩。虽不是那种可以烂大街的流行节奏,却也觉得非常悦耳。
五首歌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林夕写的《幸福氧气》。歌词很平淡,又透不出什么哲理——一点小的哲理也没有。再说,曲调做得也一般。
总的说来,这张EP的质量比《二缺一》好了太多,因为《二缺一》这张专辑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歌就只有《二缺一》。英皇打出的这张EP牌,也还算明智。
某些乐评把这张EP说得一无是处,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有些旋律和歌词会像一个内敛的朋友,得反复回味才能品出他的好。
看到这里,顿感一阵凄凉。大家所爱的是那对青春无敌的小女孩,而不是成人装的阿sa和阿娇。
校园总是让人留恋,勾起人的无限美好回忆。但她们不可能永远长不大,难道60岁还穿水手服唱“恋爱大过天”?不合适宜吧。
不想提阿sa的现场,因为她唱现场时走音到每个人都可以崩溃的地步。不过,她灌录在cd里的声音还是可圈可点的。她那时才十几岁,唱心碎的歌却可以让听的人一起心痛。她的成熟与年龄不符。
某人曾说,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就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悲哀。成熟背后内心的煎熬,谁看得到?
我不知道这次EP的发行是她公司为了应景,还是这就是阿sa的真正心声?如果这是她的心声,悲切而无法释怀的心声,那么,最后一首《同班同学》放在这张碟里就显得有些突兀了。这首歌应该被放在怀旧专辑里。
阿sa唱的苦情歌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可能小时侯的苦日子让她唱这些歌的时候深有感触吧。所以她唱出来让人觉得很有感情。
头一遍听下来,会觉得《生还者》令人印象深刻。听着歌声,仿佛看见了凄凉的景象,战后废墟抑或是难民营?
第二首《放得低》也不错 ,副歌部分很出彩。虽不是那种可以烂大街的流行节奏,却也觉得非常悦耳。
五首歌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林夕写的《幸福氧气》。歌词很平淡,又透不出什么哲理——一点小的哲理也没有。再说,曲调做得也一般。
总的说来,这张EP的质量比《二缺一》好了太多,因为《二缺一》这张专辑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歌就只有《二缺一》。英皇打出的这张EP牌,也还算明智。
某些乐评把这张EP说得一无是处,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有些旋律和歌词会像一个内敛的朋友,得反复回味才能品出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