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世界》:怎样引爆一枚原子弹
“左边蘑菇云,右边林宥嘉,这昭示了什么?”
“左边他触发原子弹爆炸,右边你获得感官刺激。”
但原子弹可不是那么好就引发的,一年多了,林宥嘉和华研开始精心炮制这颗原子弹,一并加入的还有陈小霞、林夕、黄伟文、姚若龙、施人诚、黄建为... ...谁都知道,一颗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谁也知道这是玩儿不好就自我毁灭的问题。
于是这颗原子弹数次难产,数次延期,经历一次爆前测试,最终炸开在大众的感官世界。
这是一次严谨的过程,一次探索,如何引发一枚原子弹,我们从林宥嘉的唱腔变化说起。
《Intro关于我》一开始,Yoga故意放纵嗓子拉出一种放任的姿态,气场很稳很足,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苛求歌手的唱功,因为只有在不担心气息不足、不担心音域不够、不担心破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心里获得对音乐本身本质性的享受,后期修音固然被用烂了,但先天声音素质以及后天技巧的双重具备,比后期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去年《残酷月光》,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这首歌是陈奕迅在唱,你甚至都可能说服自己这是Eason的作品。二者的声线在中低音区共鸣的音色上有着一定的相似度,Eason出道经年,早已把这部分的音色树立成辨识度极高的标志,哪怕林宥嘉不刻意模仿,相似的音色也极其容易令人联想。但Eason的唱腔偏硬朗,底气更足,林宥嘉的唱腔总体偏软,要略微柔和,结合假音,诠释出迷幻的听觉感受,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所以在《说谎》中,林宥嘉刻意让气息上走,避开气息下沉拉出的相似音色,而是把气息抵在鼻腔附近,有一种飘渺无所谓的感觉,也很容易带动鼻腔共鸣,标志性的假音就更自然更游刃有余的带了出来,所以整首歌感觉都有点儿“漂浮”的感觉,有着林宥嘉式的迷态。他熟知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很好的与作品基调所契合,开始显现出游刃有余的神色,要比《残酷月光》单纯把握情感的宣泄更老练。
同样体现声音把握度的还有《唐人街》,略微夹紧的唱腔把声线中历历可数的颗粒质感凸现出来,以及点到为止就可以联想到The Cranberries主唱花腔的《歇斯底里》,灵光一现、浅尝辄止带点儿摇滚朋克的“咆哮”,bridge的“多一点我要多一点...不检点让我自便”像画上烟熏的声线,娇柔戴上无辜的面具,吊儿郎当却又故作单纯。
从《神秘嘉宾》到《感官/世界》,林宥嘉像是个进入自己声线的游乐园的顽童,一贯把玩的迷态好好的纯粹了一番后,开始慢慢的探寻其他的可能性,戳戳那里,按按这里,发出的声响都不够那么彻底,甚至有些小姿态的谨慎,却又故作聪明般的颐指气使告诉你,我的可能性还大,还在后面。这是只发行到第二张专辑的林宥嘉的优势所在,而当他的可能性就如Eason一般逐一都剖析在大众面前时,这是就会变成个人以及整个制作团队的难题,规律性的惯性不可避免,所以这个时段的林宥嘉是最值得让人珍惜的。
同样珍惜的还有整个幕后团队,上述名单中陈小霞、林夕、黄伟文、姚若龙、施人诚、黄建为...对林宥嘉的珍惜溢于每首作品的词曲中,如果说林宥嘉的唱腔声线只是一个导火线,那他们构建起的这个原子弹就带着一丝不苟但又充满无限热忱的伯乐之心,二者少一方面这颗原子弹都带来不了什么爆炸性的感官刺激,反而会弹毁人亡。
在一张专辑中看到这些名字已司空见惯,看到他们同时集结于同一张专辑中也并非难事,但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真的可以听到这些作品的强烈感性所指——大家像对待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子一般,把自己最好的拼命都给他,没有私利心,只想让这个小孩子更好。这并不仅仅是挑选一首“最佳”“压箱底”拿出来就行了,更多的是带有一种音乐人对音乐的一种原始热情和冲动,对音乐产业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于现存音乐环境的无奈,冲撞内心寻求释放,而恰好在林宥嘉身上找到了这样一个值得释放的出口,所以似乎抛开了一切市场顾虑,只为了这个一样有音乐梦想的执着声音而珍惜,也像是自己音乐最单纯梦想的实现。
所以每首作品不管形式上是迷幻一点儿,宣泄一点儿还是深情一点儿,主题上实在一点儿还是夸大一点儿,都有实实在在的所属所指,创作初衷的热情都是饱和的。
《耳朵》曲:陈小霞 词:姚若龙
可能对于情歌来说,一首歌的歌词是最能打动人的。《耳朵》切题“感官/世界”的大概念所指,从听觉入手,与姚若龙过多单纯描写恋爱感受的词作比较起来,这首歌词就更像是爱情教科书,“当爱情只剩嘴巴,少了耳朵,就变得你只相信你猜测的;当爱情只剩眼睛,少了耳朵,就变成你只看到你害怕看的”,爱情中的我们是不是总是少了倾听?感官作用应该是要均衡的吧,眼见为实,但耳听未必为虚,信任对于爱情是重要的,一旦开始出现相互猜测的博弈,爱情就极尽危险,就是我们需要《耳朵》的时候了。陈小霞的曲比起上张《残酷月光》在形式上没有那么重的刻意匠气,随流而下,情绪逆流而上,没有过多对于主歌表现的压低以做到副歌的渲染铺陈,给林宥嘉的把握发挥留下了更多的空间,这种变化一定是建立在二人更深入了解到某种程度,但又不至于穷尽底细的基础上,直至曲末上升到高潮情绪忽然落下,“但有些事不仔细听,不会懂”,三个人恰切到最好,谁都不快一拍,谁也都不慢一拍,刚刚好。
《飘》曲:黄建为 词:黄建为
这首歌怎么说,用一个最俗但又最恰切的比方,这是一个沉入的梦境,本以为这个梦境回事黄建为主打的蓝天白云的欢快民谣,结果却是以Trip-Pop为钢架支撑起的整体基调,整个配器是冰冷的,后期做出的延音被大幅使用,随着电琴低沉打出的Beat在每句的句末都会出现,副歌有些似《爱很简单》的“I love you...”林宥嘉唱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丝鼻音,是不是带出了一丝青峰的味道?但这首作品就是很青峰,不是吗。
《心酸》曲:丁世光 词:施人诚
比起同时施人诚作词的《说谎》,个人更偏爱《心酸》。“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是不是大白话?是;感不感人?感人。铺陈曾经爱情甜蜜的词,就是为了这一句的心酸,丁世光的曲子淡到几乎没有痕迹,但在每次在歌词的引题处,都很巧妙的彰显出来,钢琴、提琴,林宥嘉的声线暴露无遗,特别是对“心酸”一句的拿捏,不晓得是怎么细微的变化,就把那丝爱情过后的无奈与感怀拿捏得入骨三分,多一分造作了,少一分不足以触动心弦,林宥嘉真的比《神秘嘉宾》更懂得与听众交流了啊,“我曾拥有你,真叫我心酸”,即便是像我这种没有感情受伤经历的,也仍然觉得心酸,心酸。
(进步大都体现在慢歌中,所以个人刻意忽略了《看见什么吃什么》《唐人街》这样的延续《神秘嘉宾》中迷幻喜剧色彩的快歌作品,总认为这样的作品在整体专辑中,多少有一些破坏整体基调的感觉,但无疑拿到Live中这是最能调动气氛的作品,也是最能展现林宥嘉首张主打的迷幻唱腔的作品,有了这些作品,林宥嘉还真不至于沦为小情小调的纯文艺范儿。)
普通商业专辑很容易犯得通病是,公司向各路好手邀歌,每首拿出来都是优秀之作,而权衡到专辑中风格就很庞杂。《感官/世界》的难得在于,即便这么多高手的作品,都有着很高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好似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考虑演唱者个人特质之外,本身之间也有对专辑统一性的相互交流,所以专辑听起来很顺畅,偏深沉的基调让《看见什么吃什么》这样的跳脱作品也不至于过于热烈,是从内容到风格到企划都统一于一体的和谐产物,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当然,林宥嘉提升明显的把握能力也是这张专辑达到这样一种水平的保证。
如果没有林宥嘉,这些音乐人的单纯梦想可能无以释放,但没有这些音乐人,林宥嘉也不足以成为林宥嘉。难能可贵的是,像谈恋爱一般,大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抱有一种音乐理想的态度,共同让这颗原子弹在你的感官世界中爆裂开,它的精致、它的力道,让你足矣能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震动,这种震动必定是长久的。
在林宥嘉处于未被开发完尽的歌唱阶段,在他开始学着更好地与制作人、与听众潜意识交流的基础上,在他还仍然用感情而不是不得已卖弄技巧的时期,《感官/世界》用最诚挚的力道为我们奉献了一颗音乐原子弹,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震动也不是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出来的,乐坛能碰到一个林宥嘉是庆幸,音乐人能碰到一个林宥嘉是出口,而我们,能碰到这样一个林宥嘉,是感谢。
http://ysms.blogbus.com/
请勿转载
“左边他触发原子弹爆炸,右边你获得感官刺激。”
但原子弹可不是那么好就引发的,一年多了,林宥嘉和华研开始精心炮制这颗原子弹,一并加入的还有陈小霞、林夕、黄伟文、姚若龙、施人诚、黄建为... ...谁都知道,一颗原子弹的威力有多大,谁也知道这是玩儿不好就自我毁灭的问题。
于是这颗原子弹数次难产,数次延期,经历一次爆前测试,最终炸开在大众的感官世界。
这是一次严谨的过程,一次探索,如何引发一枚原子弹,我们从林宥嘉的唱腔变化说起。
《Intro关于我》一开始,Yoga故意放纵嗓子拉出一种放任的姿态,气场很稳很足,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苛求歌手的唱功,因为只有在不担心气息不足、不担心音域不够、不担心破音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心里获得对音乐本身本质性的享受,后期修音固然被用烂了,但先天声音素质以及后天技巧的双重具备,比后期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去年《残酷月光》,如果你闭上眼睛,想象这首歌是陈奕迅在唱,你甚至都可能说服自己这是Eason的作品。二者的声线在中低音区共鸣的音色上有着一定的相似度,Eason出道经年,早已把这部分的音色树立成辨识度极高的标志,哪怕林宥嘉不刻意模仿,相似的音色也极其容易令人联想。但Eason的唱腔偏硬朗,底气更足,林宥嘉的唱腔总体偏软,要略微柔和,结合假音,诠释出迷幻的听觉感受,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所以在《说谎》中,林宥嘉刻意让气息上走,避开气息下沉拉出的相似音色,而是把气息抵在鼻腔附近,有一种飘渺无所谓的感觉,也很容易带动鼻腔共鸣,标志性的假音就更自然更游刃有余的带了出来,所以整首歌感觉都有点儿“漂浮”的感觉,有着林宥嘉式的迷态。他熟知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很好的与作品基调所契合,开始显现出游刃有余的神色,要比《残酷月光》单纯把握情感的宣泄更老练。
同样体现声音把握度的还有《唐人街》,略微夹紧的唱腔把声线中历历可数的颗粒质感凸现出来,以及点到为止就可以联想到The Cranberries主唱花腔的《歇斯底里》,灵光一现、浅尝辄止带点儿摇滚朋克的“咆哮”,bridge的“多一点我要多一点...不检点让我自便”像画上烟熏的声线,娇柔戴上无辜的面具,吊儿郎当却又故作单纯。
从《神秘嘉宾》到《感官/世界》,林宥嘉像是个进入自己声线的游乐园的顽童,一贯把玩的迷态好好的纯粹了一番后,开始慢慢的探寻其他的可能性,戳戳那里,按按这里,发出的声响都不够那么彻底,甚至有些小姿态的谨慎,却又故作聪明般的颐指气使告诉你,我的可能性还大,还在后面。这是只发行到第二张专辑的林宥嘉的优势所在,而当他的可能性就如Eason一般逐一都剖析在大众面前时,这是就会变成个人以及整个制作团队的难题,规律性的惯性不可避免,所以这个时段的林宥嘉是最值得让人珍惜的。
同样珍惜的还有整个幕后团队,上述名单中陈小霞、林夕、黄伟文、姚若龙、施人诚、黄建为...对林宥嘉的珍惜溢于每首作品的词曲中,如果说林宥嘉的唱腔声线只是一个导火线,那他们构建起的这个原子弹就带着一丝不苟但又充满无限热忱的伯乐之心,二者少一方面这颗原子弹都带来不了什么爆炸性的感官刺激,反而会弹毁人亡。
在一张专辑中看到这些名字已司空见惯,看到他们同时集结于同一张专辑中也并非难事,但在《感官/世界》中,我们真的可以听到这些作品的强烈感性所指——大家像对待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子一般,把自己最好的拼命都给他,没有私利心,只想让这个小孩子更好。这并不仅仅是挑选一首“最佳”“压箱底”拿出来就行了,更多的是带有一种音乐人对音乐的一种原始热情和冲动,对音乐产业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于现存音乐环境的无奈,冲撞内心寻求释放,而恰好在林宥嘉身上找到了这样一个值得释放的出口,所以似乎抛开了一切市场顾虑,只为了这个一样有音乐梦想的执着声音而珍惜,也像是自己音乐最单纯梦想的实现。
所以每首作品不管形式上是迷幻一点儿,宣泄一点儿还是深情一点儿,主题上实在一点儿还是夸大一点儿,都有实实在在的所属所指,创作初衷的热情都是饱和的。
《耳朵》曲:陈小霞 词:姚若龙
可能对于情歌来说,一首歌的歌词是最能打动人的。《耳朵》切题“感官/世界”的大概念所指,从听觉入手,与姚若龙过多单纯描写恋爱感受的词作比较起来,这首歌词就更像是爱情教科书,“当爱情只剩嘴巴,少了耳朵,就变得你只相信你猜测的;当爱情只剩眼睛,少了耳朵,就变成你只看到你害怕看的”,爱情中的我们是不是总是少了倾听?感官作用应该是要均衡的吧,眼见为实,但耳听未必为虚,信任对于爱情是重要的,一旦开始出现相互猜测的博弈,爱情就极尽危险,就是我们需要《耳朵》的时候了。陈小霞的曲比起上张《残酷月光》在形式上没有那么重的刻意匠气,随流而下,情绪逆流而上,没有过多对于主歌表现的压低以做到副歌的渲染铺陈,给林宥嘉的把握发挥留下了更多的空间,这种变化一定是建立在二人更深入了解到某种程度,但又不至于穷尽底细的基础上,直至曲末上升到高潮情绪忽然落下,“但有些事不仔细听,不会懂”,三个人恰切到最好,谁都不快一拍,谁也都不慢一拍,刚刚好。
《飘》曲:黄建为 词:黄建为
这首歌怎么说,用一个最俗但又最恰切的比方,这是一个沉入的梦境,本以为这个梦境回事黄建为主打的蓝天白云的欢快民谣,结果却是以Trip-Pop为钢架支撑起的整体基调,整个配器是冰冷的,后期做出的延音被大幅使用,随着电琴低沉打出的Beat在每句的句末都会出现,副歌有些似《爱很简单》的“I love you...”林宥嘉唱的时候不经意的一丝鼻音,是不是带出了一丝青峰的味道?但这首作品就是很青峰,不是吗。
《心酸》曲:丁世光 词:施人诚
比起同时施人诚作词的《说谎》,个人更偏爱《心酸》。“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是不是大白话?是;感不感人?感人。铺陈曾经爱情甜蜜的词,就是为了这一句的心酸,丁世光的曲子淡到几乎没有痕迹,但在每次在歌词的引题处,都很巧妙的彰显出来,钢琴、提琴,林宥嘉的声线暴露无遗,特别是对“心酸”一句的拿捏,不晓得是怎么细微的变化,就把那丝爱情过后的无奈与感怀拿捏得入骨三分,多一分造作了,少一分不足以触动心弦,林宥嘉真的比《神秘嘉宾》更懂得与听众交流了啊,“我曾拥有你,真叫我心酸”,即便是像我这种没有感情受伤经历的,也仍然觉得心酸,心酸。
(进步大都体现在慢歌中,所以个人刻意忽略了《看见什么吃什么》《唐人街》这样的延续《神秘嘉宾》中迷幻喜剧色彩的快歌作品,总认为这样的作品在整体专辑中,多少有一些破坏整体基调的感觉,但无疑拿到Live中这是最能调动气氛的作品,也是最能展现林宥嘉首张主打的迷幻唱腔的作品,有了这些作品,林宥嘉还真不至于沦为小情小调的纯文艺范儿。)
普通商业专辑很容易犯得通病是,公司向各路好手邀歌,每首拿出来都是优秀之作,而权衡到专辑中风格就很庞杂。《感官/世界》的难得在于,即便这么多高手的作品,都有着很高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好似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考虑演唱者个人特质之外,本身之间也有对专辑统一性的相互交流,所以专辑听起来很顺畅,偏深沉的基调让《看见什么吃什么》这样的跳脱作品也不至于过于热烈,是从内容到风格到企划都统一于一体的和谐产物,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当然,林宥嘉提升明显的把握能力也是这张专辑达到这样一种水平的保证。
如果没有林宥嘉,这些音乐人的单纯梦想可能无以释放,但没有这些音乐人,林宥嘉也不足以成为林宥嘉。难能可贵的是,像谈恋爱一般,大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抱有一种音乐理想的态度,共同让这颗原子弹在你的感官世界中爆裂开,它的精致、它的力道,让你足矣能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震动,这种震动必定是长久的。
在林宥嘉处于未被开发完尽的歌唱阶段,在他开始学着更好地与制作人、与听众潜意识交流的基础上,在他还仍然用感情而不是不得已卖弄技巧的时期,《感官/世界》用最诚挚的力道为我们奉献了一颗音乐原子弹,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震动也不是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出来的,乐坛能碰到一个林宥嘉是庆幸,音乐人能碰到一个林宥嘉是出口,而我们,能碰到这样一个林宥嘉,是感谢。
http://ysms.blogbus.com/
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