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只是一个转身,却恍若隔世——Mariah Carey,memiors of an imperfect angel
尽管是Madonna的粉,尽管在论坛上总和MC的粉掐架无数极力诋毁MC,尽管总认为MC的歌流于烂俗,尽管……但当我听到2009年MC的这张Memoirs Of An Imperfect ...时,我承认,我仍然折服于diva的魅力,一如四年前。
四年前,当我还在高中浑浑噩噩地度日如年的时候;四年前,当我还不是Madonna的粉的时候;四年前,当我鼓起勇气花“高价”买下正版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的时候,MC的单曲We belong together就已经响彻街头巷尾。那时我会彻夜不眠地听We belong together和Fly like a bird,后来的事实证明,前者在billboard蝉联14周冠军以及后者对自由、和平的追求均成为了本张专辑的经典。作为90年代红极一时的天后,MC和我们这一带产生了不深不浅的代沟:当我们且能些许了解她的音乐理念和人格魅力时,她已如昨日黄花。但MC的伟大之处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当05年一张The Emancipation of Mimi华丽横空出世,如晴天霹雳划过乐坛:天后莅临,华彩绽放。
有意思的是,05年正是周笔畅到处唱着《解脱》的时候。于是我就把emancipation理解成一种解脱,一种超然。国内引进时把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翻译成了《我心无羁》,颇有几分神似。05年以前,正是MC唱片销量惨淡、婚姻破灭、即将被新生势力取代的垂死挣扎之日,以抒情花腔和海豚宽广音域取胜的她不可能抵挡得住R&B的气势汹汹和流行朋克的遍地开花。于是聪明如她讨巧地发行了这张R&B转型专辑,既顺应潮流,又不失天后风范。事实证明MC是有实力和气场的,即使已过而立之年的她还要在mv里和越狱男主角上演一场结婚大逃亡的景象颇为滑稽,但在这副顽强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奋斗的辛酸和死而复生的释然,一如凤凰涅槃。尽管MC粉总会举出世界最高音歌手、唱出了六个八度的音阶之类的例子证明她的实力,我们却嘲笑MC唱海豚音时像是在哭。事实是,我很少甚至从未看到MC在唱海豚音时掉下过一滴眼泪,虽然她有落泪的权利——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天后咸鱼翻身收回失地。但更多的时候她的高音和海豚声像在呐喊,像在呼唤,更像是在号召——当表演上的技巧终于不再是赚取噱头的武器,而演变成为情感释放的途径和展现内心的独白,MC也就完成了从diva到艺术家的转型。是的,她终于寻到了内心的平静,可以肆意地徜徉她的音乐里,无所顾忌。
成功效应往往是连锁性的,之后的E=MC2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Byebye和touch my body亦然称雄billboard,但那时的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她的对手,与MC风格迥异却同样气场十足的Madonna。因为你从不可能知道口味各异、喜新厌旧的大众究竟会迷恋一样事物多久。
四年对于人生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而我的人生,却在四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多年后,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此情此景,恍若隔世。以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情再去倾听同样的声音,你会听到全新的释义。即使如此,这张Memoirs Of An Imperfect ...亦如当年的The Emancipation of Mimi般深深的打动了我,一听倾心。仍然是富有节奏感的R&B和琅琅上口的pop,大概是因为逐渐在乐坛收复了失地的缘故,Memoirs Of An Imperfect ...比The Emancipation of Mimi要更轻松明快,少了一些沉重和无意哀叹。主打单曲Obsessed宛若恋爱中的女孩对男孩的嗔怪和撒娇,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回归了MC最擅长的慢板抒情风,Candy bling的风格则大量保留了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的痕迹,极具节奏感。无论是Insaparable还是Up out my face都保持了明朗轻快的曲风,和白色主调的专辑封面一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MC是快乐的,自由自在。对于重获新生的生命而言,再也没有比获得世俗的肯定更振奋人心的事情。在这样的经济危机下,一片萧条,但只要还有人告诉我们有爱情、有快乐,无忧无虑,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片刻的慰藉。尽管对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MC而言再次高唱小女生的爱情也许有些可笑,尽管她在落魄的时候也曾要迈向死亡的深渊,但只要尚有一丝挣扎中的希望,也是如此难能可贵。
跨越了两个时代的歌手往往是奇妙的,更令人惊异的是中间还有一个时代的断层,那个时期仿佛她不曾存在过一般。事业生涯既然开出如此诡秘神奇之花,缘何MC能够如此沉着淡然?当再次听到We belong together娓娓道来一段沉郁纷繁的心事,又将是一个不眠夜。
四年前,当我还在高中浑浑噩噩地度日如年的时候;四年前,当我还不是Madonna的粉的时候;四年前,当我鼓起勇气花“高价”买下正版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的时候,MC的单曲We belong together就已经响彻街头巷尾。那时我会彻夜不眠地听We belong together和Fly like a bird,后来的事实证明,前者在billboard蝉联14周冠军以及后者对自由、和平的追求均成为了本张专辑的经典。作为90年代红极一时的天后,MC和我们这一带产生了不深不浅的代沟:当我们且能些许了解她的音乐理念和人格魅力时,她已如昨日黄花。但MC的伟大之处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当05年一张The Emancipation of Mimi华丽横空出世,如晴天霹雳划过乐坛:天后莅临,华彩绽放。
有意思的是,05年正是周笔畅到处唱着《解脱》的时候。于是我就把emancipation理解成一种解脱,一种超然。国内引进时把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翻译成了《我心无羁》,颇有几分神似。05年以前,正是MC唱片销量惨淡、婚姻破灭、即将被新生势力取代的垂死挣扎之日,以抒情花腔和海豚宽广音域取胜的她不可能抵挡得住R&B的气势汹汹和流行朋克的遍地开花。于是聪明如她讨巧地发行了这张R&B转型专辑,既顺应潮流,又不失天后风范。事实证明MC是有实力和气场的,即使已过而立之年的她还要在mv里和越狱男主角上演一场结婚大逃亡的景象颇为滑稽,但在这副顽强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奋斗的辛酸和死而复生的释然,一如凤凰涅槃。尽管MC粉总会举出世界最高音歌手、唱出了六个八度的音阶之类的例子证明她的实力,我们却嘲笑MC唱海豚音时像是在哭。事实是,我很少甚至从未看到MC在唱海豚音时掉下过一滴眼泪,虽然她有落泪的权利——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天后咸鱼翻身收回失地。但更多的时候她的高音和海豚声像在呐喊,像在呼唤,更像是在号召——当表演上的技巧终于不再是赚取噱头的武器,而演变成为情感释放的途径和展现内心的独白,MC也就完成了从diva到艺术家的转型。是的,她终于寻到了内心的平静,可以肆意地徜徉她的音乐里,无所顾忌。
成功效应往往是连锁性的,之后的E=MC2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Byebye和touch my body亦然称雄billboard,但那时的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她的对手,与MC风格迥异却同样气场十足的Madonna。因为你从不可能知道口味各异、喜新厌旧的大众究竟会迷恋一样事物多久。
四年对于人生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而我的人生,却在四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多年后,再次听到熟悉的声音,此情此景,恍若隔世。以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情再去倾听同样的声音,你会听到全新的释义。即使如此,这张Memoirs Of An Imperfect ...亦如当年的The Emancipation of Mimi般深深的打动了我,一听倾心。仍然是富有节奏感的R&B和琅琅上口的pop,大概是因为逐渐在乐坛收复了失地的缘故,Memoirs Of An Imperfect ...比The Emancipation of Mimi要更轻松明快,少了一些沉重和无意哀叹。主打单曲Obsessed宛若恋爱中的女孩对男孩的嗔怪和撒娇,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回归了MC最擅长的慢板抒情风,Candy bling的风格则大量保留了The Emancipation of Mimi的痕迹,极具节奏感。无论是Insaparable还是Up out my face都保持了明朗轻快的曲风,和白色主调的专辑封面一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MC是快乐的,自由自在。对于重获新生的生命而言,再也没有比获得世俗的肯定更振奋人心的事情。在这样的经济危机下,一片萧条,但只要还有人告诉我们有爱情、有快乐,无忧无虑,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片刻的慰藉。尽管对于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MC而言再次高唱小女生的爱情也许有些可笑,尽管她在落魄的时候也曾要迈向死亡的深渊,但只要尚有一丝挣扎中的希望,也是如此难能可贵。
跨越了两个时代的歌手往往是奇妙的,更令人惊异的是中间还有一个时代的断层,那个时期仿佛她不曾存在过一般。事业生涯既然开出如此诡秘神奇之花,缘何MC能够如此沉着淡然?当再次听到We belong together娓娓道来一段沉郁纷繁的心事,又将是一个不眠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