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人读的童话书
何为一张成功的唱片?除了要在10首歌之中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各方面让大众感受到这个主题.从这个角度看,一张唱片如果能把它的商业性和思想性充分结合起来的话,这就是一张成功的唱片.
可以看看近几年的至尊唱片名单,虽然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08年<Binary>从歌词方面揭露社会各种阴暗面,07年<Listen to Eason Chan>表达陈奕迅对音乐一向的爽直态度之余同时暗嘲香港乐坛情歌泛滥的状态;06年<Human我生>用人一生的不同角度来重新思索人生;04年<电光幻影>主要从编曲方面唤起听众对港乐辉煌时期的怀念.然而这几张唱片都没有抛弃掉香港流行曲那些最流行的元素(也就是所谓的商业元素),从而能让流行曲真正的流行,但也不失自己的思想深度.(同期也有很多在思想上发挥的很出色的唱片,例如卢巧音的<天演论>,何韵诗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等,但大概都是因为在流行元素上的欠奉,导致支持度不足)
但我今天要谈的是一张没有获得过至尊唱片的一张碟:2002年推出的<Miriam's Music Box>
先看看这张专辑的背景:02年是杨千嬅的音乐生涯之中最辉煌的其中一年,上半年推出多张EP及单曲,开了一次演唱会,虽然外界反应不一,但其受欢迎程度不证自明.她在年末推出这张以音乐盒作主题的专辑,虽然有"谷人气"的嫌疑,但这张唱片却完全不是粗制滥作之流.
唱片的包装也十分的特别.封面是杨千嬅穿着芭蕾舞鞋在镜子面前的全身照,而打开唱片封套,里面更会立即传来传统圣诞卡的圣歌音乐,此外还附送了一张可做成小音乐盒的模型卡纸;而从专辑的歌名上看,大多都是围绕着"音乐盒""童话""圣诞"这些主题,确实能让听者感受到圣诞的喜庆气氛.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为何杨千嬅要打扮成一个芭蕾舞人在封面上出现?可能大家都知道,杨千嬅的她的童年时期是曾经学过芭蕾舞的,但后来因为脚伤而放弃,这从某个角度可以印证得出"芭蕾舞"在歌者的心目中也是童年的元素之一.
然后在匆匆听一遍全碟的歌曲,从<Music Box I>打开音乐盒"叮叮咚咚"的旋律,到<Music Box II>发条变慢盒上音乐盒,不仅这9首歌之间关系连贯,而且9首歌的旋律和编曲都十分讨好,前后的抒情慢歌夹着中间两首轻松温暖的快歌也是很让人受落的曲序.
从以上所说的封面,包装,销售策略,以及旋律,编曲,曲目安排等等来看,这张专辑的商业导向是做得十分成功的.然而其思想性呢?
其实仔细听下来,整张专辑就是在说一个故事:歌者在圣诞佳节里失恋了,然后妈妈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音乐盒赠给女儿当作生日礼物,勉励她在爱情路上继续努力.从现在看来,这个思想显然不够某些歌曲表达社会不满的深度深,但其给予听众的共鸣却是异常的大.
这样说来,全碟中的<音乐盒>便是揭示主题的关键曲目,而前面的8首都只是这首歌的铺垫而已.而这8首歌看起来也不是在讲同一个故事,而像是寓言故事书里面一样,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性格鲜明的主角,同样每一首歌中的主角也有不同的处境和情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整张专辑的整体性,反而强化了"童话"和"寓言"这个概念.
<Music Box I>是一段纯音乐,大概就是主角打开母亲送的音乐盒,跟着里面的旋律哼着调子,然后同时和听者一起慢慢进入到这个音乐盒,或者说这本童话故事书中的世界.
<一个人的童话>作为全碟的第一曲目,把"童话"这个关键字放大,用不同的童话故事堆砌出一首励志歌,为全碟的主题定下"童话"这一个基调.同时我们也可以听得出,歌者虽然唱着一句句要自立自强的歌词,但唱腔上却显得十分不舍,这可以跟后面<音乐盒>一曲作出很大的对比.
<小飞侠>讲的是小飞侠和他的女朋友的故事.男主角也不一定是真的那个小飞侠,但我个人认为这首歌其实是<飞女正传>的前传(参见2003年<Make Up>).这是一首讲男女主角无奈接受被迫分离的现实,相信有共鸣的听者在听这首的时候已经禁不住满腔热泪了.蔡德才不但在曲和编上做的十分出色,演唱也和杨千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
<可惜我是水瓶座>是很简单的一个男方出轨,女方要求分手的现代爱情故事.从歌曲的MV中可以知道,这是故事的下集,上集是<一千零一个>,然而在专辑里制作者有意无意地把上集放在下集的后面,不知道是想制造倒叙的效果还是另有目的?
<一千零一个>是讲知道男方的不忠以后,女方无法面对这一现实,只能靠讲故事的方法来求得男方的怜悯.相比起上一首决意在唱"如何笨到底,但到底还是我;谁人待我好待我差,太清楚""无谓再会要是再会更加心碎",这一首显得更加缠绵而无可奈何:"游戏都一早玩完,赢便庆祝,输了气便断;来吧你想杀便杀,不必心软,只望你心酸".另外,这首歌也再次强化了"童话"这个概念,提到"梁祝",并且让人联想起"一千零一夜"等的东方故事,似乎是想表明这里的童话并不只是传统的西方童话.
<家有几米>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这张碟的时候,听到这里都会稍微有点不适:为什么忽然改变曲风唱这种强节拍快歌,而且还是这么欢快?但试试深想一层:如果全碟都是清一色的悲情慢歌会吃得消吗?经过前面四波强催泪弹以后,如果是有共鸣的听众们很可能已经经受不住这种苦了.就像是虽然失恋,但在这大好佳节还是要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吧.至于歌词方面讲的是一对小情侣的小甜蜜,只要俩人在一起,即使家小还是很温暖.这是杨千嬅在专辑中给我们的其中二分之一的温暖.
<圣诞礼物>而另外二分之一的温暖就在这里.没有爱情,圣诞同样可以过得快乐.自制圣诞花纸,亲手制作圣诞卡,送给我最爱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圣诞即使是孤身一个也能得到温暖.不少人认为这首歌有堆砌之嫌,同样是圣诞题材,这首歌跟3年前的<冬天的故事>营造出来的气氛相对要逊色.而我则觉得这首歌只是全碟之中的一首小小的调味,其曲词编根本不需要求太高.这两首歌权当是在前后两波催泪弹攻击之下稍作休息的两道调味菜罢了.
<我是羊>气氛回复平静,这一首似乎是圣诞夜的欢乐过后躺在床上的幻想.歌曲讲的是异地恋,两人身在地球两边,没有办法共同分享喜乐,相信不少异地恋人都会有这种共鸣.虽然两人相爱,但可惜在我的印象之中,异地恋似乎都不会有好结果,就想在歌词中说的,你只要成为我睡前升华的幻想感觉,我也只希望成为能令你安睡的绵羊,不要奢求能够在一起了.
<笑中有泪>杨千嬅本人说过,这首歌是她那段时间之中最能代表她心情的一首歌.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首歌当成是这本故事书里其中一个属于她的故事.从后来听过的各种访问和报道可知,02年这段时间是她在情场路上最失意的时期,即使经过时间冲刷,能笑着回看这段感情,但无奈还是眼泛泪光.而歌词中更多次提到"感谢"等的词汇,并且责怪自己的年少无知,全首歌词乍看是简单堆砌,但却是杨千嬅本人的最深切剖白.从现在看回这句"如果将来能得到谁,其实多得这过去"更是令人感触良多.
<音乐盒>(<Music Box II>)揭示主题的一首歌放在最后,就是要告诉你,这个音乐盒的来历."残红随浮云漏低了夕照,情人为何渡不过鹊桥,蝴蝶随流光飞走了,遗下这一曲隔世慰寂寥"一共出现了两次.前面一次似乎是一条时光隧道,把我们带到了歌者母亲的年代去,同时这四句歌词也留下了悬念.短暂安静之后,弦乐徐徐响起,歌词描述着当年舞会中的情景,然后母亲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记得是1955还是1954的那年,她和一个男生的爱情,这个音乐盒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信物,但无奈两人有缘无分,最后并没有结为一对.歌者猛然感慨:原来"母亲都试过心痛"!!我这种失恋又算得是什么呢??然后歌者便明白了"最苦的歌听多也轻松,最初怎相信"这个道理.母亲把音乐盒送给我,虽然信物不在,但那份情她永远记得.歌者再次被母亲的经历和关心所感动,如果母亲像我这般一直沉溺下去,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跟爸爸恩爱相拥"了.再次回到短暂的平静,歌者再次哼出前面的四句歌词,而这次更像是歌者对自己的勉励(相比起开篇的<一个人的童话>,这里的自勉已经没有不舍了).然后音乐转接到音乐盒之中,旋律逐渐变慢,发条渐渐松动,歌者盒上音乐盒,全碟播放完毕.
这么一下来,这张专辑其实是用一种很隐晦的方式在说着一个简单而又感人的故事,而且鼓励着人,没有爱情不要紧,要自立自强,而且亲情更加是其他情感所无法替代的,就像歌词本里杨千嬅所说的:"音乐盒里充满憧憬,循环不息的音乐引发无尽联想.它收藏了许多回忆,童年,恋爱事,寂寞,儿时梦想,魔法,童话,岁月,声音,乌托邦,礼物,伤心,笑声......数之不尽,但令我最着迷的,总是那个转动不停的'小舞台'及屹立不倒的磁力芭蕾舞人.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收藏的组合,珍而重之!"
后记 : 在我看来,最能令人感动的是揭示主题的<音乐盒>.当年的我听了无数遍,但因为年少没有听明白,如今重新在听过很多遍,猛然发现这张专辑虽然是围绕爱情,但最后却把亲情摆在如此高的位置,加上当年留校住宿的那种孤单感,这张专辑终于让我再次落泪.这是否能印证杨千嬅碟中另外所说的"其实童话应该被列作三级读物,给成人阅读"这个理论呢??
可以看看近几年的至尊唱片名单,虽然不能说完全准确,但是还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08年<Binary>从歌词方面揭露社会各种阴暗面,07年<Listen to Eason Chan>表达陈奕迅对音乐一向的爽直态度之余同时暗嘲香港乐坛情歌泛滥的状态;06年<Human我生>用人一生的不同角度来重新思索人生;04年<电光幻影>主要从编曲方面唤起听众对港乐辉煌时期的怀念.然而这几张唱片都没有抛弃掉香港流行曲那些最流行的元素(也就是所谓的商业元素),从而能让流行曲真正的流行,但也不失自己的思想深度.(同期也有很多在思想上发挥的很出色的唱片,例如卢巧音的<天演论>,何韵诗的<Ten Days In the Madhouse>等,但大概都是因为在流行元素上的欠奉,导致支持度不足)
但我今天要谈的是一张没有获得过至尊唱片的一张碟:2002年推出的<Miriam's Music Box>
先看看这张专辑的背景:02年是杨千嬅的音乐生涯之中最辉煌的其中一年,上半年推出多张EP及单曲,开了一次演唱会,虽然外界反应不一,但其受欢迎程度不证自明.她在年末推出这张以音乐盒作主题的专辑,虽然有"谷人气"的嫌疑,但这张唱片却完全不是粗制滥作之流.
唱片的包装也十分的特别.封面是杨千嬅穿着芭蕾舞鞋在镜子面前的全身照,而打开唱片封套,里面更会立即传来传统圣诞卡的圣歌音乐,此外还附送了一张可做成小音乐盒的模型卡纸;而从专辑的歌名上看,大多都是围绕着"音乐盒""童话""圣诞"这些主题,确实能让听者感受到圣诞的喜庆气氛.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为何杨千嬅要打扮成一个芭蕾舞人在封面上出现?可能大家都知道,杨千嬅的她的童年时期是曾经学过芭蕾舞的,但后来因为脚伤而放弃,这从某个角度可以印证得出"芭蕾舞"在歌者的心目中也是童年的元素之一.
然后在匆匆听一遍全碟的歌曲,从<Music Box I>打开音乐盒"叮叮咚咚"的旋律,到<Music Box II>发条变慢盒上音乐盒,不仅这9首歌之间关系连贯,而且9首歌的旋律和编曲都十分讨好,前后的抒情慢歌夹着中间两首轻松温暖的快歌也是很让人受落的曲序.
从以上所说的封面,包装,销售策略,以及旋律,编曲,曲目安排等等来看,这张专辑的商业导向是做得十分成功的.然而其思想性呢?
其实仔细听下来,整张专辑就是在说一个故事:歌者在圣诞佳节里失恋了,然后妈妈把自己收藏多年的音乐盒赠给女儿当作生日礼物,勉励她在爱情路上继续努力.从现在看来,这个思想显然不够某些歌曲表达社会不满的深度深,但其给予听众的共鸣却是异常的大.
这样说来,全碟中的<音乐盒>便是揭示主题的关键曲目,而前面的8首都只是这首歌的铺垫而已.而这8首歌看起来也不是在讲同一个故事,而像是寓言故事书里面一样,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性格鲜明的主角,同样每一首歌中的主角也有不同的处境和情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整张专辑的整体性,反而强化了"童话"和"寓言"这个概念.
<Music Box I>是一段纯音乐,大概就是主角打开母亲送的音乐盒,跟着里面的旋律哼着调子,然后同时和听者一起慢慢进入到这个音乐盒,或者说这本童话故事书中的世界.
<一个人的童话>作为全碟的第一曲目,把"童话"这个关键字放大,用不同的童话故事堆砌出一首励志歌,为全碟的主题定下"童话"这一个基调.同时我们也可以听得出,歌者虽然唱着一句句要自立自强的歌词,但唱腔上却显得十分不舍,这可以跟后面<音乐盒>一曲作出很大的对比.
<小飞侠>讲的是小飞侠和他的女朋友的故事.男主角也不一定是真的那个小飞侠,但我个人认为这首歌其实是<飞女正传>的前传(参见2003年<Make Up>).这是一首讲男女主角无奈接受被迫分离的现实,相信有共鸣的听者在听这首的时候已经禁不住满腔热泪了.蔡德才不但在曲和编上做的十分出色,演唱也和杨千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作用.
<可惜我是水瓶座>是很简单的一个男方出轨,女方要求分手的现代爱情故事.从歌曲的MV中可以知道,这是故事的下集,上集是<一千零一个>,然而在专辑里制作者有意无意地把上集放在下集的后面,不知道是想制造倒叙的效果还是另有目的?
<一千零一个>是讲知道男方的不忠以后,女方无法面对这一现实,只能靠讲故事的方法来求得男方的怜悯.相比起上一首决意在唱"如何笨到底,但到底还是我;谁人待我好待我差,太清楚""无谓再会要是再会更加心碎",这一首显得更加缠绵而无可奈何:"游戏都一早玩完,赢便庆祝,输了气便断;来吧你想杀便杀,不必心软,只望你心酸".另外,这首歌也再次强化了"童话"这个概念,提到"梁祝",并且让人联想起"一千零一夜"等的东方故事,似乎是想表明这里的童话并不只是传统的西方童话.
<家有几米>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这张碟的时候,听到这里都会稍微有点不适:为什么忽然改变曲风唱这种强节拍快歌,而且还是这么欢快?但试试深想一层:如果全碟都是清一色的悲情慢歌会吃得消吗?经过前面四波强催泪弹以后,如果是有共鸣的听众们很可能已经经受不住这种苦了.就像是虽然失恋,但在这大好佳节还是要让自己过得快活一点吧.至于歌词方面讲的是一对小情侣的小甜蜜,只要俩人在一起,即使家小还是很温暖.这是杨千嬅在专辑中给我们的其中二分之一的温暖.
<圣诞礼物>而另外二分之一的温暖就在这里.没有爱情,圣诞同样可以过得快乐.自制圣诞花纸,亲手制作圣诞卡,送给我最爱的亲朋好友,这样的圣诞即使是孤身一个也能得到温暖.不少人认为这首歌有堆砌之嫌,同样是圣诞题材,这首歌跟3年前的<冬天的故事>营造出来的气氛相对要逊色.而我则觉得这首歌只是全碟之中的一首小小的调味,其曲词编根本不需要求太高.这两首歌权当是在前后两波催泪弹攻击之下稍作休息的两道调味菜罢了.
<我是羊>气氛回复平静,这一首似乎是圣诞夜的欢乐过后躺在床上的幻想.歌曲讲的是异地恋,两人身在地球两边,没有办法共同分享喜乐,相信不少异地恋人都会有这种共鸣.虽然两人相爱,但可惜在我的印象之中,异地恋似乎都不会有好结果,就想在歌词中说的,你只要成为我睡前升华的幻想感觉,我也只希望成为能令你安睡的绵羊,不要奢求能够在一起了.
<笑中有泪>杨千嬅本人说过,这首歌是她那段时间之中最能代表她心情的一首歌.那么,我们也可以把这首歌当成是这本故事书里其中一个属于她的故事.从后来听过的各种访问和报道可知,02年这段时间是她在情场路上最失意的时期,即使经过时间冲刷,能笑着回看这段感情,但无奈还是眼泛泪光.而歌词中更多次提到"感谢"等的词汇,并且责怪自己的年少无知,全首歌词乍看是简单堆砌,但却是杨千嬅本人的最深切剖白.从现在看回这句"如果将来能得到谁,其实多得这过去"更是令人感触良多.
<音乐盒>(<Music Box II>)揭示主题的一首歌放在最后,就是要告诉你,这个音乐盒的来历."残红随浮云漏低了夕照,情人为何渡不过鹊桥,蝴蝶随流光飞走了,遗下这一曲隔世慰寂寥"一共出现了两次.前面一次似乎是一条时光隧道,把我们带到了歌者母亲的年代去,同时这四句歌词也留下了悬念.短暂安静之后,弦乐徐徐响起,歌词描述着当年舞会中的情景,然后母亲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记得是1955还是1954的那年,她和一个男生的爱情,这个音乐盒就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信物,但无奈两人有缘无分,最后并没有结为一对.歌者猛然感慨:原来"母亲都试过心痛"!!我这种失恋又算得是什么呢??然后歌者便明白了"最苦的歌听多也轻松,最初怎相信"这个道理.母亲把音乐盒送给我,虽然信物不在,但那份情她永远记得.歌者再次被母亲的经历和关心所感动,如果母亲像我这般一直沉溺下去,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跟爸爸恩爱相拥"了.再次回到短暂的平静,歌者再次哼出前面的四句歌词,而这次更像是歌者对自己的勉励(相比起开篇的<一个人的童话>,这里的自勉已经没有不舍了).然后音乐转接到音乐盒之中,旋律逐渐变慢,发条渐渐松动,歌者盒上音乐盒,全碟播放完毕.
这么一下来,这张专辑其实是用一种很隐晦的方式在说着一个简单而又感人的故事,而且鼓励着人,没有爱情不要紧,要自立自强,而且亲情更加是其他情感所无法替代的,就像歌词本里杨千嬅所说的:"音乐盒里充满憧憬,循环不息的音乐引发无尽联想.它收藏了许多回忆,童年,恋爱事,寂寞,儿时梦想,魔法,童话,岁月,声音,乌托邦,礼物,伤心,笑声......数之不尽,但令我最着迷的,总是那个转动不停的'小舞台'及屹立不倒的磁力芭蕾舞人.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收藏的组合,珍而重之!"
后记 : 在我看来,最能令人感动的是揭示主题的<音乐盒>.当年的我听了无数遍,但因为年少没有听明白,如今重新在听过很多遍,猛然发现这张专辑虽然是围绕爱情,但最后却把亲情摆在如此高的位置,加上当年留校住宿的那种孤单感,这张专辑终于让我再次落泪.这是否能印证杨千嬅碟中另外所说的"其实童话应该被列作三级读物,给成人阅读"这个理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