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做音樂的最初:黃小楨
1.
在這個城市中,總有些讓我們不斷錯過的、如今已經成為傳奇的一場演出、一本限量的手工書、或者一張手工唱片。擁有這些物品或是看過這那場演出,成為那些先知們的文化資本;而我們這些錯過者只能懊悔生不逢時或者感嘆當年年幼無知。
一如夏宇的第一本手工詩集、如今已成為詩史密語的《備忘錄》。或者,1997年黃小楨的第一張專輯《No Budget》。當時,她為這張專輯DIY製作了卡帶,只有兩百 張,還附贈再生紙印刷的歌詞本,以及胃乳片、透明藍甘油球、以及標示「不可食用」的防腐劑等贈品。
專輯名稱說明了一切:這只是張低成本、好玩的專輯。
那時小楨才剛大學畢業。一直記得我跟小楨應該是大學差不多屆數。起碼在我1995年大學畢業時那一兩年在學校附近亂晃時,記得有個台大心理系畢業的學生,出了一張奇怪的專輯,雖然我並沒去買。也是在那兩年,我的另一個大學女性友人在台大附近開了一家怪怪的店,叫女巫店。沒想到後來,這店成為台北獨立音樂的重要據點;也沒想到,小楨那張簡單的專輯錄音帶,成為過去十年台灣音樂史上絕版珍品,而小楨成為台灣音樂,眾人眼中量少質精的創作者。
如同我們後來終於得以看見夏宇的備忘錄,小楨那捲大部分人只聞其名未見其影的卡帶專輯,終於在最近重新以CD形式出版。
2.
黃小楨在小學畢業後,被送到美國讀書。在大學升大四時,她回到台灣進入台大心理系當交換學生。去了吉他社兩次,卻沒有繼續參加,後來都是自己練習。學吉他、唱歌都是好玩。
回到台灣後,她開始聽國語流行歌的。當時對她影響最深的是李宗盛。
自己創作一些歌之後,朋友覺得好聽,湊錢送他去錄音室。四個小時後,有了這張專輯:《No Budget》。
她把這兩百張錄音帶拿去放在女巫店和一些地方寄賣,並開始在女巫店演唱。在此之前,她的演唱經驗是零。
專輯也搞了一場首發會,在當時著名的文藝咖啡店2.31,來的人大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
然後有機會把專輯卡帶拿給黃韻玲聽。黃韻玲打電話給她,說要簽約。
1997年與「友善的狗」簽約,98年出版第一張專輯「賞味期限」。(那一年,另一個大學生女歌手陳綺貞,也發行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當然,兩人後來的發展很不相同。)
這個故事似乎再簡單不過。小楨不是偶像型(雖然髮型有點像女版的盧廣仲),也沒有當選超女超偶的過人聲音,更不像許多非主流或所謂地下歌手,在「地下」努力掙扎很久,才獲得一紙合約。不過是靠著一個「沒有預算」的卡帶,一年後這個剛離開學校的小女生就成為發片歌手。
而在「友善的狗」公司中,她也沒遇到唱片公司的什麼奇怪要求(譬如不自然的造型),但唱片也賣得不錯。
2001年出版第二張專輯《黃小楨2》。然後,友善的狗結束了。小楨也沒有積極去找別的公司。
這兩張「友善的狗」出版的專輯攫取了許多歌迷的心。「December Night」、「十 五秒練習曲」等歌,幾乎已成為小小的經典。
「十五秒練習曲」這個歌名,以及歌曲所呈現的態度,完全說明了黃小楨的精隨:她的音樂和歌詞都很簡單,甚至歌聲也「簡單」----意思是,她並不特別華麗高亢 或慵懶低沉,但是有一種深入人心的質樸、溫暖。她幾乎不加修飾的演唱方式,以及強烈的個人音樂風格,影響許多新一代的獨立音樂歌手。
當然,她更大的魅力是歌曲中不濫情的「好聽」------很抱歉,「好聽」雖然是一個 庸俗的字眼,但真的就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神秘。所以她在《黃小楨2》中幾首較複雜編制的歌曲,就沒有那些「簡單」的歌曲出色,因為後者才是她的核心精神。
3.
然後,小楨就消失在公眾眼前了。
她先去林暐哲音樂社學習當錄音師,因為覺得錄音很好玩 ,並且去電台當起DJ。
過去幾年,黃小楨不是沒有做音樂,只是不特別想發表。這兩三年,她開始有些零星的演唱與發表。06,07年時,分別與張懸、何欣穗、陳綺貞等人一起表演。08年,又在兩張合輯中貢獻:《甜蜜的負荷:吳晟詩.歌》中的《沿海一公里》,以及《花吃了那女孩電影原聲帶》中的歌曲《繼續》。
同時也開始與獨立廠牌風和日麗合作,擔任歌手黃玠(曾任929吉他手)以及929的專輯製作。風和日麗老闆查爾斯說,一開始找小楨就是因為喜歡她那兩張專輯的錄音。
08年,小楨突然有個衝動想把十年前的《No Budget》拿出來聽。
雖然覺得當年的音樂,聽起來「好青澀、好小」,但是大家都還喜歡,所以鼓勵他出版。出版這張「復刻」專輯的查爾斯說,雖然專輯聽起來很粗糙,但是「她有東西要講,而這比什麼都重要」。
4.
十一年來,從那個將畢業的大學生到現在許多獨立音樂人心中的前輩,小楨似乎都沒什麼改變。這不只是說外型,而是對音樂的態度。
我們很少看到如此有才華,卻又如此企圖心不強的創作者。而且這種簡單無為的態度,幾乎具體地成為她的簡約音樂風格。
她說,「我不會為音樂而活,沒有很大的使命感,雖然做音樂對我有很大的滿足感。」
而她的好友張懸則說,小楨不是做音樂的人,小楨就是音樂。
即使現在出版了這張專輯,她也沒有什麼宣傳計畫。因為正如一開始,她只是唱給朋友聽,現在她也說,「不一定要唱給很多人聽,除非是為了生活」。而且,她客氣地說,會有人想聽嗎?
我說一定會爆滿的。但她說,她不喜歡太擠。
我說那就多唱幾場好了。但她說,一直唱同樣的歌會無聊。
這個對話果然「非常小楨」。
而這就是這張專輯《No Budget/沒預算》最大的意義吧。不論是在這張專輯中,或 是在現在的黃小楨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做音樂的最初衷:不是為了成名,不是為了市場,只是想用最簡單的方式,唱自己的歌。並且,小楨證明了,不用預算,也可以做出可以真正打動人、在十年後還是有這麼多人想聽的音樂。
(城市畫報2009/9)
在這個城市中,總有些讓我們不斷錯過的、如今已經成為傳奇的一場演出、一本限量的手工書、或者一張手工唱片。擁有這些物品或是看過這那場演出,成為那些先知們的文化資本;而我們這些錯過者只能懊悔生不逢時或者感嘆當年年幼無知。
一如夏宇的第一本手工詩集、如今已成為詩史密語的《備忘錄》。或者,1997年黃小楨的第一張專輯《No Budget》。當時,她為這張專輯DIY製作了卡帶,只有兩百 張,還附贈再生紙印刷的歌詞本,以及胃乳片、透明藍甘油球、以及標示「不可食用」的防腐劑等贈品。
專輯名稱說明了一切:這只是張低成本、好玩的專輯。
那時小楨才剛大學畢業。一直記得我跟小楨應該是大學差不多屆數。起碼在我1995年大學畢業時那一兩年在學校附近亂晃時,記得有個台大心理系畢業的學生,出了一張奇怪的專輯,雖然我並沒去買。也是在那兩年,我的另一個大學女性友人在台大附近開了一家怪怪的店,叫女巫店。沒想到後來,這店成為台北獨立音樂的重要據點;也沒想到,小楨那張簡單的專輯錄音帶,成為過去十年台灣音樂史上絕版珍品,而小楨成為台灣音樂,眾人眼中量少質精的創作者。
如同我們後來終於得以看見夏宇的備忘錄,小楨那捲大部分人只聞其名未見其影的卡帶專輯,終於在最近重新以CD形式出版。
2.
黃小楨在小學畢業後,被送到美國讀書。在大學升大四時,她回到台灣進入台大心理系當交換學生。去了吉他社兩次,卻沒有繼續參加,後來都是自己練習。學吉他、唱歌都是好玩。
回到台灣後,她開始聽國語流行歌的。當時對她影響最深的是李宗盛。
自己創作一些歌之後,朋友覺得好聽,湊錢送他去錄音室。四個小時後,有了這張專輯:《No Budget》。
她把這兩百張錄音帶拿去放在女巫店和一些地方寄賣,並開始在女巫店演唱。在此之前,她的演唱經驗是零。
專輯也搞了一場首發會,在當時著名的文藝咖啡店2.31,來的人大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
然後有機會把專輯卡帶拿給黃韻玲聽。黃韻玲打電話給她,說要簽約。
1997年與「友善的狗」簽約,98年出版第一張專輯「賞味期限」。(那一年,另一個大學生女歌手陳綺貞,也發行第一張專輯「讓我想一想」。當然,兩人後來的發展很不相同。)
這個故事似乎再簡單不過。小楨不是偶像型(雖然髮型有點像女版的盧廣仲),也沒有當選超女超偶的過人聲音,更不像許多非主流或所謂地下歌手,在「地下」努力掙扎很久,才獲得一紙合約。不過是靠著一個「沒有預算」的卡帶,一年後這個剛離開學校的小女生就成為發片歌手。
而在「友善的狗」公司中,她也沒遇到唱片公司的什麼奇怪要求(譬如不自然的造型),但唱片也賣得不錯。
2001年出版第二張專輯《黃小楨2》。然後,友善的狗結束了。小楨也沒有積極去找別的公司。
這兩張「友善的狗」出版的專輯攫取了許多歌迷的心。「December Night」、「十 五秒練習曲」等歌,幾乎已成為小小的經典。
「十五秒練習曲」這個歌名,以及歌曲所呈現的態度,完全說明了黃小楨的精隨:她的音樂和歌詞都很簡單,甚至歌聲也「簡單」----意思是,她並不特別華麗高亢 或慵懶低沉,但是有一種深入人心的質樸、溫暖。她幾乎不加修飾的演唱方式,以及強烈的個人音樂風格,影響許多新一代的獨立音樂歌手。
當然,她更大的魅力是歌曲中不濫情的「好聽」------很抱歉,「好聽」雖然是一個 庸俗的字眼,但真的就是一種不可言說的神秘。所以她在《黃小楨2》中幾首較複雜編制的歌曲,就沒有那些「簡單」的歌曲出色,因為後者才是她的核心精神。
3.
然後,小楨就消失在公眾眼前了。
她先去林暐哲音樂社學習當錄音師,因為覺得錄音很好玩 ,並且去電台當起DJ。
過去幾年,黃小楨不是沒有做音樂,只是不特別想發表。這兩三年,她開始有些零星的演唱與發表。06,07年時,分別與張懸、何欣穗、陳綺貞等人一起表演。08年,又在兩張合輯中貢獻:《甜蜜的負荷:吳晟詩.歌》中的《沿海一公里》,以及《花吃了那女孩電影原聲帶》中的歌曲《繼續》。
同時也開始與獨立廠牌風和日麗合作,擔任歌手黃玠(曾任929吉他手)以及929的專輯製作。風和日麗老闆查爾斯說,一開始找小楨就是因為喜歡她那兩張專輯的錄音。
08年,小楨突然有個衝動想把十年前的《No Budget》拿出來聽。
雖然覺得當年的音樂,聽起來「好青澀、好小」,但是大家都還喜歡,所以鼓勵他出版。出版這張「復刻」專輯的查爾斯說,雖然專輯聽起來很粗糙,但是「她有東西要講,而這比什麼都重要」。
4.
十一年來,從那個將畢業的大學生到現在許多獨立音樂人心中的前輩,小楨似乎都沒什麼改變。這不只是說外型,而是對音樂的態度。
我們很少看到如此有才華,卻又如此企圖心不強的創作者。而且這種簡單無為的態度,幾乎具體地成為她的簡約音樂風格。
她說,「我不會為音樂而活,沒有很大的使命感,雖然做音樂對我有很大的滿足感。」
而她的好友張懸則說,小楨不是做音樂的人,小楨就是音樂。
即使現在出版了這張專輯,她也沒有什麼宣傳計畫。因為正如一開始,她只是唱給朋友聽,現在她也說,「不一定要唱給很多人聽,除非是為了生活」。而且,她客氣地說,會有人想聽嗎?
我說一定會爆滿的。但她說,她不喜歡太擠。
我說那就多唱幾場好了。但她說,一直唱同樣的歌會無聊。
這個對話果然「非常小楨」。
而這就是這張專輯《No Budget/沒預算》最大的意義吧。不論是在這張專輯中,或 是在現在的黃小楨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做音樂的最初衷:不是為了成名,不是為了市場,只是想用最簡單的方式,唱自己的歌。並且,小楨證明了,不用預算,也可以做出可以真正打動人、在十年後還是有這麼多人想聽的音樂。
(城市畫報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