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歌都是一块墓
胡杨林唱着“擦掉一切陪你睡”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已经为无数个拿着手机听歌的男人,群发了这样的一条短信。那个时候爆红的她,用接近走音的形式呐喊着这句歌词的时候,偌大的舞台却像只剩回音而不见人的山谷。那个时侯最反感的,是听到从马路上某个男人手机里传来的这句歌声。她或许没有意识到,这首被男人当作手机铃声的歌,却为自己在女人堆里竖了块不好看的牌坊。后来她到哪里去了,没有人关心。胡杨林的模样最终被她的那首歌以及歌词模糊了,而那块不好看的牌坊却没被人推倒。
也许一个歌手的星路历程比我们看到的艰辛一百倍。或许她也是一个坚持音乐的人,幻想着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然后走红。然而事实是,老总说你要唱不唱,玩手机的男人说我们爱听不听。于是她唱了一首很红的歌,同时也将自己包装成了歌里的人。后来她再唱点什么也懒得被人聆听。有那么一首歌,能在台上唱唱拿点出场费,大概就要求佛了。
一首歌是捧了她还是害了她。那块被竖起的牌坊其实在叫嚣着一个判断。
听这张专辑的时候,我忽然做了以上联想。
这些被选进专辑的歌,像面具,而每一幅面具后面都站着它们的表演者。曾经为了专辑中一首喜爱的歌,在百度上搜索背后表演者的一切信息,并且按图索骥听完表演者的专辑。
然而对于那些不合胃口的歌曲,其表演者得到的却是相反的对待。
因为一首不能代表自己风格的歌,而遭到听者的讨厌,这对于表演者来说是不是一个悲剧,我必须得点头。
或者说,因为被搁置在了错误的电影桥段中,一首预备表现甲含义的歌,却被扭曲成了乙的含义。
这些误解成了听者和表演者一生都解不开的结。
我又想起了不少被误解的表演者,包括一个割耳朵的画家,一个死于心脏病的王姓作家,还有更多到如今都还被误解着的表演者。
一个需要双方共同完成的解结行动,却因为一方的入土,成了不可收拾的烂尾巴工程。
而那些表演者们睡的可好,在被一首歌曲掘出的坟墓中。
也许一个歌手的星路历程比我们看到的艰辛一百倍。或许她也是一个坚持音乐的人,幻想着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然后走红。然而事实是,老总说你要唱不唱,玩手机的男人说我们爱听不听。于是她唱了一首很红的歌,同时也将自己包装成了歌里的人。后来她再唱点什么也懒得被人聆听。有那么一首歌,能在台上唱唱拿点出场费,大概就要求佛了。
一首歌是捧了她还是害了她。那块被竖起的牌坊其实在叫嚣着一个判断。
听这张专辑的时候,我忽然做了以上联想。
这些被选进专辑的歌,像面具,而每一幅面具后面都站着它们的表演者。曾经为了专辑中一首喜爱的歌,在百度上搜索背后表演者的一切信息,并且按图索骥听完表演者的专辑。
然而对于那些不合胃口的歌曲,其表演者得到的却是相反的对待。
因为一首不能代表自己风格的歌,而遭到听者的讨厌,这对于表演者来说是不是一个悲剧,我必须得点头。
或者说,因为被搁置在了错误的电影桥段中,一首预备表现甲含义的歌,却被扭曲成了乙的含义。
这些误解成了听者和表演者一生都解不开的结。
我又想起了不少被误解的表演者,包括一个割耳朵的画家,一个死于心脏病的王姓作家,还有更多到如今都还被误解着的表演者。
一个需要双方共同完成的解结行动,却因为一方的入土,成了不可收拾的烂尾巴工程。
而那些表演者们睡的可好,在被一首歌曲掘出的坟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