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耳李志,右手苍井空

昨天听了李志的新专辑《我爱南京》,昨天还看到李志在他的“豆瓣音乐人”页面上说他准备在南京买房,能看出来,李志是真爱南京。只是我忽然想起很久以前,李志不是说在南京已经没有人和他说话了吗?
第一遍听《我爱南京》的时候,我跳过了第一首《意味》,直接开始听专辑的第二首歌——因为这首歌的歌名是:《苍井空》。
苍井空,这个凭借童颜巨乳而倾倒众生的女孩儿,李志说他不是在每个勃起的清晨才想起她。我想了想我通常会在什么时候最想苍井空呢,应该是在很多年前的某些极度空虚的深夜里,那时我会在一个隐藏得很深很隐蔽的电脑文件夹里找出苍井空主演的那些人体行为艺术小电影,然后伴随着她无邪的笑容和痛苦的呻吟,一边诅咒那该死的马赛克一边打一个飞机或两个或三个飞机,然后我就可以沉沉睡去了……
说回到李志的这首《苍井空》,在听之前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首赞美苍井空的软色情或硬色情歌曲,但听完之后我发现它是一首和苍井空基本上毫无关系的颓废青春挽歌。那为什么李志会将其命名为《苍井空》呢?也许这只是一个噱头?还是因为李志曾收过一个长得特像苍井空的果儿而这首歌是写给她的?请原谅我的胡思乱想,不过这也不能怪我,谁让李志给这首歌起了这样一个惹人胡思乱想的歌名呢。
听完《苍井空》,我反复听了几遍整张专辑,总的来说,其中有些歌曲不失精彩,但整张专辑稍嫌平淡,而且专辑中没有一首像《梵高先生》那样的“神作”——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虽然它让我感到有一点点失望,但我觉得用这样一张专辑来沉痛悼念一下逝去的青春时光并慰籍一下现在的自己基本上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听完这张专辑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很多豆瓣文艺青年来说,所谓青春,很多时候可能无非就是左耳李志,右手苍井空。而作为青春的符号,李志和苍井空的区别很大吗?他们都曾经慰籍过我们,只是前者是精神层面的慰籍,后者是肉体层面的慰籍。也许有人会认为精神是高于肉体的,但在我看来,精神和肉体应该是不分高低的,而且某种意义上,所谓的精神活动其实同样也是一种肉体行为,那感觉就像某人所说的那样:身体是用来做爱的,而思想在很多时候其实只是用来骗别人跟我们做爱的。
我相信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脆弱的年轻人都需要得到精神的慰籍或肉体的慰籍,因为就像那个写科幻小说的英国作家H.G.威尔斯所说的那样:“对于必须面对工作的绝大多数年轻男女而言,出去工作是一种痛苦和悲剧。他们突然看到自己的生活被清楚地限定为狭隘的和低级的,如此巨大的侮辱使他们甚至不能表达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痛苦。如果他们不能在被嘲笑的同时获得慰藉,当代的经济生活将不可能继续下去。”
虽然每一个脆弱的年轻人都需要得到慰籍,但那些非文艺青年也许通过《两只蝴蝶》和《老鼠爱大米》等诸如此类的歌曲就能得到慰籍了,而文艺青年则可能要通过《梵高先生》和《苍井空》等诸如此类的歌曲才能得到慰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应该是一头文艺青年,一头即将变成文艺中年的文艺青年。我想我以后还会继续文艺下去,因为就像某人所说的那样,某些文艺作品能让我更煽情地活着,而那些情愫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漂亮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李志和苍井空的,但对于我来说,我可以借助于他们以及很多类似于他们的青春的符号一次又一次地玩自恋的游戏,为我那不堪的、黯淡的青春添加了一些也许从未真实存在过的光彩,然后我就可以自欺欺人地对别人说,我的青春是我这一生中最美丽、最放浪形骸的一段时光。
第一遍听《我爱南京》的时候,我跳过了第一首《意味》,直接开始听专辑的第二首歌——因为这首歌的歌名是:《苍井空》。
苍井空,这个凭借童颜巨乳而倾倒众生的女孩儿,李志说他不是在每个勃起的清晨才想起她。我想了想我通常会在什么时候最想苍井空呢,应该是在很多年前的某些极度空虚的深夜里,那时我会在一个隐藏得很深很隐蔽的电脑文件夹里找出苍井空主演的那些人体行为艺术小电影,然后伴随着她无邪的笑容和痛苦的呻吟,一边诅咒那该死的马赛克一边打一个飞机或两个或三个飞机,然后我就可以沉沉睡去了……
说回到李志的这首《苍井空》,在听之前我本以为这会是一首赞美苍井空的软色情或硬色情歌曲,但听完之后我发现它是一首和苍井空基本上毫无关系的颓废青春挽歌。那为什么李志会将其命名为《苍井空》呢?也许这只是一个噱头?还是因为李志曾收过一个长得特像苍井空的果儿而这首歌是写给她的?请原谅我的胡思乱想,不过这也不能怪我,谁让李志给这首歌起了这样一个惹人胡思乱想的歌名呢。
听完《苍井空》,我反复听了几遍整张专辑,总的来说,其中有些歌曲不失精彩,但整张专辑稍嫌平淡,而且专辑中没有一首像《梵高先生》那样的“神作”——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虽然它让我感到有一点点失望,但我觉得用这样一张专辑来沉痛悼念一下逝去的青春时光并慰籍一下现在的自己基本上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听完这张专辑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很多豆瓣文艺青年来说,所谓青春,很多时候可能无非就是左耳李志,右手苍井空。而作为青春的符号,李志和苍井空的区别很大吗?他们都曾经慰籍过我们,只是前者是精神层面的慰籍,后者是肉体层面的慰籍。也许有人会认为精神是高于肉体的,但在我看来,精神和肉体应该是不分高低的,而且某种意义上,所谓的精神活动其实同样也是一种肉体行为,那感觉就像某人所说的那样:身体是用来做爱的,而思想在很多时候其实只是用来骗别人跟我们做爱的。
我相信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脆弱的年轻人都需要得到精神的慰籍或肉体的慰籍,因为就像那个写科幻小说的英国作家H.G.威尔斯所说的那样:“对于必须面对工作的绝大多数年轻男女而言,出去工作是一种痛苦和悲剧。他们突然看到自己的生活被清楚地限定为狭隘的和低级的,如此巨大的侮辱使他们甚至不能表达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痛苦。如果他们不能在被嘲笑的同时获得慰藉,当代的经济生活将不可能继续下去。”
虽然每一个脆弱的年轻人都需要得到慰籍,但那些非文艺青年也许通过《两只蝴蝶》和《老鼠爱大米》等诸如此类的歌曲就能得到慰籍了,而文艺青年则可能要通过《梵高先生》和《苍井空》等诸如此类的歌曲才能得到慰籍——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应该是一头文艺青年,一头即将变成文艺中年的文艺青年。我想我以后还会继续文艺下去,因为就像某人所说的那样,某些文艺作品能让我更煽情地活着,而那些情愫将成为我生命中最漂亮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李志和苍井空的,但对于我来说,我可以借助于他们以及很多类似于他们的青春的符号一次又一次地玩自恋的游戏,为我那不堪的、黯淡的青春添加了一些也许从未真实存在过的光彩,然后我就可以自欺欺人地对别人说,我的青春是我这一生中最美丽、最放浪形骸的一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