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顶《微微》:往独立上靠不要贴标签
朋友给我推荐郭顶,说是让我给些建议,我没有回复,而后又给我发来郭顶的主打歌小样,我仍然没有回复。我对于现在突然冒出来的太多歌手、乐队都完全没了兴趣和欲望,失望太多,干脆不去期待。一直到郭顶这张专辑出来后,我才受不住周围朋友的美言推荐,毫无期待的戴上耳机,倒的确让我有些惊喜和耐性了。
任何时候,唱片的包装都是要素之一。一张流行唱片,你可以不用把封面做得多么惊艳,也不用堂而皇之的在宣传稿上附上后什么主义这样的所谓艺术概念。你只需要去迎合当下的受众心理,让那唱片看起来有那么点意思,就不会担心无人问津。不过你如果足够牛逼,也可以朝着摩登天空的路子迈开步子走过去,摩登天空的唱片封面装帧绝对中国一线水准,哪怕把索尼、环球等四大资本家拉进来,他们也只能甘拜下风。郭顶的这张唱片封面是有那么点儿意思的,具体是什么意思?文艺范儿。Lomo暗角,棱廓鲜明的蓝天白云,郭顶潮流的打扮,够了,已经往文艺上靠了。当下选择了文艺范儿,就让专辑成功了一半。有句话叫做,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是幸福,改动一下,在对的时间选择对的路子就是事半功倍。别说这是讨巧,这毕竟是一张流行唱片,和摇滚乐没关系,摇滚乐的标准不太适用。讨巧是手段,为什么不可以用?
如果四四拍的《幸福大门》不是第一首,我很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听完这张唱片,这首歌的编曲从头至尾就是彻底的英式路数,熟悉的四四拍前奏一定能让欧西乐迷大为惊喜。在这个人人以东方不亮西方亮为荣的华语流行时代,如果没有萨顶顶的运气和底子,千万别玩中式New-Age,也别玩所谓中国风,中国风的任务交给周杰伦和林俊杰之流就好,整张专辑郭顶没有碰半点中国风,聪明的人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优势实现最大化,做能做的事,唱能唱的歌,这是一个歌手应该明确的界限。虽然没有跟风似的中国风作品,但郭顶的创作和唱腔带有不少陶喆的影响,比如主打歌《我们俩》《不要想太多》,还有《小希望》。郭顶对R&B节奏的把控上已经无可指摘,但对于R&B那种黑人感觉的诠释明显不如前辈陶喆,唱作才女丁薇说,陶喆是目前华语流行歌坛里最好的流行R&B歌手,这个一点不假。华语音乐这两年出现得最多的就是R&B,每次坐上出租车,收音机里放着的都是知名或不知名的R&B歌手的靡靡之音,耳膜已经被R&B强奸了无数次。我甚至怀疑Beyonce的中国热度是因中国的R&B潮流而起的,要不一个长相并不出众的黑人女歌手在中国这样一个泡沫音乐文化发达的国家,要想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而长相和才气都比她优异的已故黑人女歌手Aaliyah却没有获得Beyonce的中国殊荣。所以,郭顶玩不玩R&B不重要,R&B已经泛滥到如此地步,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重要的是他几乎包办了专辑的所有创作,演奏和制作,借用高晓松在快女直播中对曾轶可的点评:创作才是一个歌手的基础。
短小精湛的《谜城》带上了厚厚的合成器效果,复古新浪潮能在这样一张流行唱片里听到,有一种难得的兴奋。作品并非多么优秀,关键是它突然抓住了人的耳朵,就如吃多了荤菜,友人突然给你点了一盘素菜,你一定会感觉这菜不错。我有点拧巴,不喜欢《我们俩》《情歌两三首》这样的打榜大歌,倒对《幸福大门》和《谜城》来了感觉。郭顶是比较聪明的歌手,《阳光里的时光梯》这个名字怎么这么文艺?这就对了,对于一个新人,听众要的不是他的路子有多宽,而是路子有多精。什么Indie-Pop,什么独立唱作人,十年前根本没有这些说法。丁薇唱《开始》的时候,中国还没有indie这个词,十年后人们叫她独立女歌手,所以称谓都是被人贴上的标签。郭顶也不可避免的被贴上了独立唱作人的标签,这是中国特色,大众对定义他人比定义自己更有快感,到底什么时候能改掉这个习惯,别贴标签,郭顶可以更自由,往独立上靠,再近一点。
(文:朱尔摩斯)
任何时候,唱片的包装都是要素之一。一张流行唱片,你可以不用把封面做得多么惊艳,也不用堂而皇之的在宣传稿上附上后什么主义这样的所谓艺术概念。你只需要去迎合当下的受众心理,让那唱片看起来有那么点意思,就不会担心无人问津。不过你如果足够牛逼,也可以朝着摩登天空的路子迈开步子走过去,摩登天空的唱片封面装帧绝对中国一线水准,哪怕把索尼、环球等四大资本家拉进来,他们也只能甘拜下风。郭顶的这张唱片封面是有那么点儿意思的,具体是什么意思?文艺范儿。Lomo暗角,棱廓鲜明的蓝天白云,郭顶潮流的打扮,够了,已经往文艺上靠了。当下选择了文艺范儿,就让专辑成功了一半。有句话叫做,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是幸福,改动一下,在对的时间选择对的路子就是事半功倍。别说这是讨巧,这毕竟是一张流行唱片,和摇滚乐没关系,摇滚乐的标准不太适用。讨巧是手段,为什么不可以用?
如果四四拍的《幸福大门》不是第一首,我很可能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听完这张唱片,这首歌的编曲从头至尾就是彻底的英式路数,熟悉的四四拍前奏一定能让欧西乐迷大为惊喜。在这个人人以东方不亮西方亮为荣的华语流行时代,如果没有萨顶顶的运气和底子,千万别玩中式New-Age,也别玩所谓中国风,中国风的任务交给周杰伦和林俊杰之流就好,整张专辑郭顶没有碰半点中国风,聪明的人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优势实现最大化,做能做的事,唱能唱的歌,这是一个歌手应该明确的界限。虽然没有跟风似的中国风作品,但郭顶的创作和唱腔带有不少陶喆的影响,比如主打歌《我们俩》《不要想太多》,还有《小希望》。郭顶对R&B节奏的把控上已经无可指摘,但对于R&B那种黑人感觉的诠释明显不如前辈陶喆,唱作才女丁薇说,陶喆是目前华语流行歌坛里最好的流行R&B歌手,这个一点不假。华语音乐这两年出现得最多的就是R&B,每次坐上出租车,收音机里放着的都是知名或不知名的R&B歌手的靡靡之音,耳膜已经被R&B强奸了无数次。我甚至怀疑Beyonce的中国热度是因中国的R&B潮流而起的,要不一个长相并不出众的黑人女歌手在中国这样一个泡沫音乐文化发达的国家,要想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而长相和才气都比她优异的已故黑人女歌手Aaliyah却没有获得Beyonce的中国殊荣。所以,郭顶玩不玩R&B不重要,R&B已经泛滥到如此地步,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重要的是他几乎包办了专辑的所有创作,演奏和制作,借用高晓松在快女直播中对曾轶可的点评:创作才是一个歌手的基础。
短小精湛的《谜城》带上了厚厚的合成器效果,复古新浪潮能在这样一张流行唱片里听到,有一种难得的兴奋。作品并非多么优秀,关键是它突然抓住了人的耳朵,就如吃多了荤菜,友人突然给你点了一盘素菜,你一定会感觉这菜不错。我有点拧巴,不喜欢《我们俩》《情歌两三首》这样的打榜大歌,倒对《幸福大门》和《谜城》来了感觉。郭顶是比较聪明的歌手,《阳光里的时光梯》这个名字怎么这么文艺?这就对了,对于一个新人,听众要的不是他的路子有多宽,而是路子有多精。什么Indie-Pop,什么独立唱作人,十年前根本没有这些说法。丁薇唱《开始》的时候,中国还没有indie这个词,十年后人们叫她独立女歌手,所以称谓都是被人贴上的标签。郭顶也不可避免的被贴上了独立唱作人的标签,这是中国特色,大众对定义他人比定义自己更有快感,到底什么时候能改掉这个习惯,别贴标签,郭顶可以更自由,往独立上靠,再近一点。
(文:朱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