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降G大调诙谐曲》波士顿弦乐版解说
配图版见http://www.douban.com/note/44499756/
近来听多了德奥乐团奏的碟子,换这张Dvorak in Prague来调剂口味。是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的作品。这张于我而言是很难得的,因为自斋藤秀雄大师逝后,不觉就疏远了日本爱乐,于是听小征泽尔便只能在波士顿交响了。此碟94年发行,小征泽尔60未满,与波士顿的统治磨合又正好跨过20年这一槛,再加上Perlman的小提琴和马友友的大提琴助阵,《水仙女》和吉普赛歌都是找Frederica Von Stade来唱——这是我最爱的几个女中音之一。还有钢琴:Rudolf Firkusny!!看到这位大师的名字我就不禁想起肖邦、勃拉姆斯、贝多芬以及Smetana:Firkusny的Smetana是极好的,因此捷克风对他而言也是契合的。然而拿德沃夏克解说捷克风却是不确——或者说,至少对标题而言是不确的。
好吧,就这样入题可能显得过于草率,毕竟以上提到的两位,Dvorak加上Smetana,再添上一名Janacek,便是名闻遐迩的”捷克三杰“了。但还是要就题目来展开:显然,向并不钟情于古典的朋友提起德沃夏克的第7号诙谐,单说名字,可能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只要能够即兴哼上一段,相信九成以上的朋友也能够将调儿接下去——这首3分钟短曲流传极广,自1894年创作完成至今,早已在各式各样的场合被奏响了无数次,若说是已经以”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形式融入了人类的集体记忆之中,也是毫不过分。诙谐曲这一近古典体裁,兴起于19世纪初,以演奏难度不高的中速拍子和情感变化鲜明的曲段对比为标志,反复手法在不长的曲段间多次使用,以起到令人印象深刻、方便传诵的效果。虽然德沃夏克谱的一票幽默曲全是钢琴独奏曲,但降G诙谐实际上是长寿又帅气的小提琴天才Fritz Kreisler所改编的版本最为有名。这张天碟中所收录的也是这位维也纳神童所改编成的弦乐版。
另外的一些改编版本中,我所爱的是Art Tatum的那一版,爵士钢琴的演绎方式,效果上却当真是类似于游戏配乐般的俏皮,可说是超前50年的作品。Art Tatum作为爵士钢琴的符号象征,将黑人灵乐的巧妙空灵也蕴含在德沃夏克的作品内,战前风格改造过的古典情怀,让人心情愉快又回韵无穷,最后一段的反复以及临近落幕的低沉心情,用了狂蜂般的手段来演绎,别具一格。
提到灵乐,也可以说这首降G诙谐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如是成分的影响:这点考证需从德沃夏克的传记来看:1892年,他受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举荐人是Jeanette Thurber。这位女士希望德沃夏克能从欧美音乐的大一统中掘出真正的美国音乐来。德沃夏克表达认同的方式,便是在美国用心钻研黑人灵乐及印第安战歌。再比较诙谐曲的作成时间,恰好是德沃夏克进行了2年的研究后,回捷克度假时所作。于是这期间的8首曲子中,自然也潜移默化、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他在美国期间对本土音乐的研究成果——如是便可回答第一段末尾所提出的、关于标题的反诘了。
但这些韵味在8首诙谐中并非如此协调、如此具有整体性地被表现出来,比如同一张碟内,Rudolf Firkusny演绎降E恢谐(1号)便在一开始就有极浓重的印第安战乐味道,即使谈及波西米亚风,也是较弱——相反关乎我们主题的降G诙谐,倒是偏有灵乐和民谣的隐味,捷克风情、维也纳宫廷风情和美式风情表现协调,如果要做体裁考,两个主旋律分段的表现,倒像是将小夜曲和交响配合了起来,硬要说有”诙谐“的韵味,也算是个勉为其难。
还是具体到本碟的演绎上:三分钟多点的曲长,由小征泽尔、眼镜兄Perlman和马友友三人间的默契合作来完成。按照小说化的结构来对复合三段式的题材进行解说,较为通俗的,无非是拿人生或者爱情来作比——起首是Perlman漂亮俏皮的小提琴音,小夜曲调,那么这就是位小姐,豆蔻年华、不喑世事,中产阶级出身,生活无忧无虑;接下来,马友友的大提琴重复,声音稳重厚实又不失优雅,像是出身贫寒或者家道中落的男子,刚过而立之年,人生经受过挫折,顿挫彷徨、不过希望尚未灭绝;而后两人配合,曲声悠扬、惹人心动,正代表这对男女的相遇、一见钟情,以及短短数周里的温情缠绵,尽在不言之中;再后又是Perlman重复第一段主题,马友友则拨弦配合,画面中,仿佛是女子引男子回家,祈求婚事;之后是凄婉悲凉的乐段,两人配合、弦音交错纠缠,显然是表示家人不允,两人即将离别却又不舍,揉弦之声如歌如泣,暗指男子的决意与少女之垂泪。此段颇长,最后的弦音变现悠远,展现出波澜壮阔的长画卷,或指男子已经离开,放在那个时代,按照惯常的故事走向,可能是去参军,奔赴前线;之后又是第一段主题,但演绎的感情已经不同,无论是Perlman还是马友友,两人都试图在原有的情绪中加入少许的悲凉和距离感,就好像是相隔千里的恋人仍在保持通信;最后收尾是中性调,成熟的重复,终曲的情绪向上,仿佛在意指数年之后,通信也中断好久,此时战争结束、战士归乡,女子在月台翘首企盼,希望能看到心上人。在几乎所有人都已离开车站之际,少女落寞,叹息摇头。此刻甫一转身,哪知爱人早已等在她身后了....
曲终..最后是一张碟中所录大师们的合影。荐碟结束,某文溜走。如需要flac版本试听,VC有收,具体见顶楼配图版本。
近来听多了德奥乐团奏的碟子,换这张Dvorak in Prague来调剂口味。是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的作品。这张于我而言是很难得的,因为自斋藤秀雄大师逝后,不觉就疏远了日本爱乐,于是听小征泽尔便只能在波士顿交响了。此碟94年发行,小征泽尔60未满,与波士顿的统治磨合又正好跨过20年这一槛,再加上Perlman的小提琴和马友友的大提琴助阵,《水仙女》和吉普赛歌都是找Frederica Von Stade来唱——这是我最爱的几个女中音之一。还有钢琴:Rudolf Firkusny!!看到这位大师的名字我就不禁想起肖邦、勃拉姆斯、贝多芬以及Smetana:Firkusny的Smetana是极好的,因此捷克风对他而言也是契合的。然而拿德沃夏克解说捷克风却是不确——或者说,至少对标题而言是不确的。
好吧,就这样入题可能显得过于草率,毕竟以上提到的两位,Dvorak加上Smetana,再添上一名Janacek,便是名闻遐迩的”捷克三杰“了。但还是要就题目来展开:显然,向并不钟情于古典的朋友提起德沃夏克的第7号诙谐,单说名字,可能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只要能够即兴哼上一段,相信九成以上的朋友也能够将调儿接下去——这首3分钟短曲流传极广,自1894年创作完成至今,早已在各式各样的场合被奏响了无数次,若说是已经以”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形式融入了人类的集体记忆之中,也是毫不过分。诙谐曲这一近古典体裁,兴起于19世纪初,以演奏难度不高的中速拍子和情感变化鲜明的曲段对比为标志,反复手法在不长的曲段间多次使用,以起到令人印象深刻、方便传诵的效果。虽然德沃夏克谱的一票幽默曲全是钢琴独奏曲,但降G诙谐实际上是长寿又帅气的小提琴天才Fritz Kreisler所改编的版本最为有名。这张天碟中所收录的也是这位维也纳神童所改编成的弦乐版。
另外的一些改编版本中,我所爱的是Art Tatum的那一版,爵士钢琴的演绎方式,效果上却当真是类似于游戏配乐般的俏皮,可说是超前50年的作品。Art Tatum作为爵士钢琴的符号象征,将黑人灵乐的巧妙空灵也蕴含在德沃夏克的作品内,战前风格改造过的古典情怀,让人心情愉快又回韵无穷,最后一段的反复以及临近落幕的低沉心情,用了狂蜂般的手段来演绎,别具一格。
提到灵乐,也可以说这首降G诙谐本身就包含了一些如是成分的影响:这点考证需从德沃夏克的传记来看:1892年,他受邀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举荐人是Jeanette Thurber。这位女士希望德沃夏克能从欧美音乐的大一统中掘出真正的美国音乐来。德沃夏克表达认同的方式,便是在美国用心钻研黑人灵乐及印第安战歌。再比较诙谐曲的作成时间,恰好是德沃夏克进行了2年的研究后,回捷克度假时所作。于是这期间的8首曲子中,自然也潜移默化、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他在美国期间对本土音乐的研究成果——如是便可回答第一段末尾所提出的、关于标题的反诘了。
但这些韵味在8首诙谐中并非如此协调、如此具有整体性地被表现出来,比如同一张碟内,Rudolf Firkusny演绎降E恢谐(1号)便在一开始就有极浓重的印第安战乐味道,即使谈及波西米亚风,也是较弱——相反关乎我们主题的降G诙谐,倒是偏有灵乐和民谣的隐味,捷克风情、维也纳宫廷风情和美式风情表现协调,如果要做体裁考,两个主旋律分段的表现,倒像是将小夜曲和交响配合了起来,硬要说有”诙谐“的韵味,也算是个勉为其难。
还是具体到本碟的演绎上:三分钟多点的曲长,由小征泽尔、眼镜兄Perlman和马友友三人间的默契合作来完成。按照小说化的结构来对复合三段式的题材进行解说,较为通俗的,无非是拿人生或者爱情来作比——起首是Perlman漂亮俏皮的小提琴音,小夜曲调,那么这就是位小姐,豆蔻年华、不喑世事,中产阶级出身,生活无忧无虑;接下来,马友友的大提琴重复,声音稳重厚实又不失优雅,像是出身贫寒或者家道中落的男子,刚过而立之年,人生经受过挫折,顿挫彷徨、不过希望尚未灭绝;而后两人配合,曲声悠扬、惹人心动,正代表这对男女的相遇、一见钟情,以及短短数周里的温情缠绵,尽在不言之中;再后又是Perlman重复第一段主题,马友友则拨弦配合,画面中,仿佛是女子引男子回家,祈求婚事;之后是凄婉悲凉的乐段,两人配合、弦音交错纠缠,显然是表示家人不允,两人即将离别却又不舍,揉弦之声如歌如泣,暗指男子的决意与少女之垂泪。此段颇长,最后的弦音变现悠远,展现出波澜壮阔的长画卷,或指男子已经离开,放在那个时代,按照惯常的故事走向,可能是去参军,奔赴前线;之后又是第一段主题,但演绎的感情已经不同,无论是Perlman还是马友友,两人都试图在原有的情绪中加入少许的悲凉和距离感,就好像是相隔千里的恋人仍在保持通信;最后收尾是中性调,成熟的重复,终曲的情绪向上,仿佛在意指数年之后,通信也中断好久,此时战争结束、战士归乡,女子在月台翘首企盼,希望能看到心上人。在几乎所有人都已离开车站之际,少女落寞,叹息摇头。此刻甫一转身,哪知爱人早已等在她身后了....
曲终..最后是一张碟中所录大师们的合影。荐碟结束,某文溜走。如需要flac版本试听,VC有收,具体见顶楼配图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