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的旋律,微痛的驿动。
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英国女大提琴家,1945年出生,1987年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才活了42岁。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真是一语成谶啊!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许多古典音乐乐迷心中的一个叹息。杰奎琳·杜普蕾能让大提琴开口说话,让大提琴叹息,让大提琴笑,让大提琴哭,让大提琴疼痛,让大提琴高兴。有人说杜普蕾拉大提琴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她好像正在跟那大提琴做爱。其实这并不奇怪,艺术创造力本来就与力比多和性欲成正比,而性是生命的狂欢,是生命表达的极致。传说中,为激发剑的灵性,铸剑的人以血淬剑,为烧制出梦想中的瓷器的色泽,烧瓷的人最后采取了以身祭窑的惨烈行为。
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奥芬巴赫(1819-1880)的《杰奎琳之泪》,竟在百年后和一个也叫杰奎琳的英国大提琴才女相遇。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1945-1987)演奏这首百年前与她同名者之“泪”时,或许她也心泪在淌,否则,她的琴声怎么会有令听者心灵难以自拔地深“陷”其中的巨大魅力?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弓弦生涯,不仅在用技艺,还在用神魂,用生命,否则,她的人生怎么会只有42年?
古今中外,多少才子才女,给世界留下了永远年青的面容。
大提琴曲《殇》
感伤的旋律,柔柔轻拨,
是心痛的驿动,是心愁的缓泻
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
它的音色具有人声的歌唱美.
大提琴的高音区开朗、壮丽,
有如男高音的气质,
中音区丰满、坚实,低音区是浑厚、深沉。
特别喜欢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
更震撼于它的哀和死.
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
大提琴如泣如诉感伤的旋律令人唏噓,
弥漫的哀怨、凄婉的倾诉,感觉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太多的悲欢离合了。
她是上帝派来安抚人类不安灵魂的天使,她是集上帝的恩宠和撒旦的苦难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被神选中的人。正因为有了她,伦敦在音乐世界的地图上才有了大提琴的形状。她,有个很好听的拉丁文名字——杰奎琳·杜普蕾。
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奥芬巴赫(1819-1880)的《杰奎琳之泪》,竟在百年后和一个也叫杰奎琳的英国大提琴才女相遇。我想当杰奎琳•杜普蕾(1945-1987)演奏这首百年前与她同名者之“泪”时,或许她也心泪在淌,否则,她的琴声怎么会有令听者心灵难以自拔地深“陷”其中的巨大魅力?我想杰奎琳•杜普蕾的弓弦生涯,不仅在用技艺,还在用神魂,用生命,否则,她的人生怎么会只有42年?
古今中外,多少才子才女,给世界留下了永远年青的面容。
大提琴曲《殇》
感伤的旋律,柔柔轻拨,
是心痛的驿动,是心愁的缓泻
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
它的音色具有人声的歌唱美.
大提琴的高音区开朗、壮丽,
有如男高音的气质,
中音区丰满、坚实,低音区是浑厚、深沉。
特别喜欢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
更震撼于它的哀和死.
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
大提琴如泣如诉感伤的旋律令人唏噓,
弥漫的哀怨、凄婉的倾诉,感觉人生有太多的无奈,
太多的悲欢离合了。
她是上帝派来安抚人类不安灵魂的天使,她是集上帝的恩宠和撒旦的苦难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被神选中的人。正因为有了她,伦敦在音乐世界的地图上才有了大提琴的形状。她,有个很好听的拉丁文名字——杰奎琳·杜普蕾。